高中数学常见解题错误及防止策略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hca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所谓的错误包括:审题不严,计算粗心;只有计算而没有论证,有了论证,但推理不完整,关键步骤遗漏,表达不清,逻辑混乱,没有条理,推理能力差;心中认为正确就不加证明,或认为没有必要证明;该写的步骤省略;书写格式不规范,作图随意,对图形观察不细、不全等等,导致解题过程整体错误或部分错误。
  一、习惯性错误的防止策略
  由于学生数学解题过程中,出现常见错误主要是由于:①对基本概念理解不深。②对基础知识应用错误。③应用知识时的逻辑错误。④知识掌握不牢固,抓不住问题的实质和要害,凭经验主观臆断,导致错误或漏解。⑤定义、公式的变形、性质等方面应用意识差,解题方法不灵活是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下面重点谈谈解题错误的防止策略:
  防止策略:课堂讲评中,对这类“不应该”的错误采取善意的公开点名的方式,对学生形成有效的直接的大脑刺激,以引起同学们的注意,平时训练时应注意论证能力的培养。做完题后要主动思考,引伸结论,总结方法;要注意论证的严谨性训练,每做一题要做对,做全面,避免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错误发生;课堂通过教师板演、学生板演等方式培养规范化解题的习惯一一即书写可靠式规范,解题过程条理清晰,严谨完整。同时针对学生形成的不良思维定势,培养学生全面、缜密地思考问题的习惯和能力。
  二、知识性错误的防止策略
  此类错误包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对概念、公式、定理理解得不深不透,似是而非,造成死搬硬套公式、定理时出错;或者由于知识遗忘而对有关的性质不熟;或者题目的条件未搞清楚,而乱凑结论;或者没有正确理解所给的条件,把一般情况作为特殊情况处理;或者没有正确理解所给的条件,把一般情况作为特殊情况处理;或者没有注意隐含条件的存在,扩大或缩小了变量的范围;或者该检查时不检查等等,这些都会导致出错。
  处理策略:①平时多督促、多检查、多交流,及时收集反馈信息,并做相应处理。②教学中对模糊点主动示错,暴露出错的思维过程,促使学生形成健全正确的知识体系。③帮助学生把握知识本质,培养良好的推证、演算、验算和解题后进行反思的习惯。④审题时要仔细把握好题设条件,精心联想,沟通联系,既不随意增加条件,也不能遗漏条件,使题设条件不受题设之外条件的干扰,遇到未证明的结论或条件时,应先证明,再应用,不能想当然,应养成全面地、变化地、严谨地思考问题的习惯,当一种办法行不通时,可考虑另外寻求解法,以求得正确的结论。⑤看清题意,弄清条件,加强计算准确性的训练,同时要提倡一题多解,因为这是防止错误的有效途径。
  三、思维缺陷的防止策略
  此类问题包括:弄不懂题意,造成数学语言转化上的困难;对隐含条件分不清,导致遗漏条件;分类不当或不分类造成逻辑上的混乱;思路不清晰造成计算或推理上的漏洞;方法不当而无从下手,动了笔却做不下去,甚至主观臆断:思维上消极思考而误人歧途等等。
  处理策略:精心辅导、强化训练,认真分析出错原因,采用套题针对性地强化学生的思维过程。多重训练,防止以后出现类似错误。
  四、心理障碍的防止策略
  此类问题包括:对题目“似曾相识”而产生了求易心理,情绪松弛而淡化思维;由于畏难而半途而废:由于情绪过度焦虑而思维受阻等。
  处理策略:教育学生去掉求易心理,严格思维,做到步步有理有据,以免“想当然”;培养学生的顽强意志和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勇气。遇到困难多角度多方位加以分析,持久思考;对情绪上的过度紧张、恐慌,可以通过放松法、暗示法、转移法使之回到正确思维上来。
  五、创造性解题中错误的处理策略
  解题中思维能力较强的学生对一些较复杂、较生疏的问题,常常采用一些非常规性、迁移性、探究性的创新方法分析解决,导致出现各种错误或解题过程不完整,对此,教师应予以充分肯定和鼓励,同时指出其不足之处,帮助其完整解法。只有这样,才能将他们的思维引向深入。
  在实践教学中,我们常常只关心终端的考核结果,或对解题错误置之不理,或故设屏障是他们产生畏难情绪。古人云,授之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认为让学生自我培养纠正能力也很重要。一方面在习题中让全体学生参与知识,方法的产生,发展过程,从而不断获取“意外”的经验;另外,让学生有更多的表现机会和被批评被表扬的机会,使学生错之有得,分层推进;第三,教师的模范解题,能使学生得到良好素养的熏陶,促进他们心理的同步健康发展。
  解题中出现错误是难免的,及时帮助学生分析问题,改正错误,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促使学生掌握正确、简捷的分析方法,以提高学生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更能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习水平。正确对待学生的解题错误,所有教师都责无旁贷,又大有所为,因为它是提高学生素质的绝好途径,同时也从一定程序上反映教师的数学素养。
其他文献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在本人看来,历史作为一门古老而现代的学科,其存在的主要理由不仅在于对陈年旧事的叙述,更主要的是通过历史学习汲取古老的智慧,服务于现实的人生。由于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
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的体验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因此,我们应重视科学探究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科学探究”,一提到这样的字眼,针对初中学生来说,好像是很高深莫测的问题。殊不知,在我们同学们的学习和日常生活中,不知不觉,有意或无意的进行着科学探究。只是没有意识到而已,更没有提升到科学理论
摘 要:随着我国的教育深化改革的进程不断深化,新课改形式下的历史教学课堂也逐渐使用新形势的教学方式,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深受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学生的认同,在此种教学环境中,学生不在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主动的全身心投入到课程的学习当中去,活跃的课堂气氛能够在更大的程度上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为学生的长足发展提供支持。但是,初中历史教学的新课改正在逐步的落实,这此过程中突出了一些问题亟待解
摘 要:《英语课程标准》强调对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写”是英语学习中四项基本技能之一,再加上英语写作在历届中考英语试题中所占的比例也不断上升,但学生的英语写作却普遍比较薄弱,导致英语总体成绩较低。本文针对这一问题,本着提高中学生英语写作水平这一宗旨,本文着重从激发写作兴趣;加强词汇教学;围绕课文进行综合训练;培养正确的写作方法;勤写多练;重视批改及讲评六个方面来论述了怎样提高中学生的英语写
新编高中数学教材把培养学生应用的意识贯穿在教材编写的始终,大部分的引入都是从实际中提出问题,并且在每节的例题、练习中增加了大量的联系实际的内容,而且每章后都开设有研究性课题和阅读材料,其目的就是为了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的培养的需要。以下是本人在教授高中数学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对教材所渗透的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方面的点滴感受。  一、激发学习兴趣,渗透应用意识  数学应用和数学知识的学习是相互促进、相辅相
一、教材分析  勾股定理是学生在已经掌握了直角三角形的有关性质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它是直角三角形的一条非常重要的性质,是几何中最重要的定理之一,它揭示了一个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数量关系,它可以解决直角三角形中的计算问题,是解直角三角形的主要根据之一,在实际生活中用途很大。  教材在编写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际分析、拼图等活动,使学生获得较为直观的印象;通过联系和比较,理
高中物理难学是许多学生的共同感受,这是因为高中物理同初中物理相比,无论从知识的深度、难度和广度,还是从学习方法上都有很大的不同。初、高中物理相比较,教学内容和研究方法以及教学要求上都有很大区别。初中物理研究的内容多是静态、简单的过程和现象;高中物理则多属动态、复杂的过程;初中物理比较重视以实验观察为基础,在此基础上抽象出概念,归纳出规律,对过程和现象的阐述以定性为主;高中物理较多要求用定量的方法分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作文是生活的必需,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在新课程理念的感召下,“生活处处皆语文”已经成为语文教育者的共识。但小学生普遍认为“作文难”,不知道该怎么做,常常为如何提高作文水平而苦恼。作为一名多年任教的小学语文老师,我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观察,不断总结,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个人的心得体会。  一、鼓励学生大量阅读,提升自身语感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学科不像自
摘 要:言语行为理论最先由英国哲学家奥斯丁提出,他首先把句子分为两类:叙事句和施为句,叙事句是指描述事物的句子,施为句是实施某种行为的句子。后来他觉得他的划分不太科学,认为任何一个言语行为都可以包含三种行为:(1)说话行为,即说出具有意义的话语的行为;(2)行事行为,即说明说话人意图的行为;(3)取效行为,即说话后产生的效果。情景交际能力就是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英语交际、交流、交涉的能力,是素质教育所
我们的教育事业就是培养人才的伟大事业。英语新课程标准强调指出,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我们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树立信心。学习中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要掌握科学的学习策略。在学习中要发展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中要积极开展合作学习。通过学习掌握应有的语言基础。通过学习,培养“听、说、读、写”技巧技能,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定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通过外语的学习,了解中外语言,人文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