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说明文教学中,教师往往偏重于知识性内容的传授,而忽略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教师应尊重文本特质,从筛选说明文的主要信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承继文化精神三个方面,发掘文本特性,探索对学生说明文阅读素养的培养路径。
关键词
阅读素养 筛选信息 逻辑训练 文化传承 培养路径
林崇德教授在《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中提到,“教师是影响学生核心素养落实的重要因素,在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转化者的重要角色”。但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情况并不如人意,特别是说明性文章的教学,教师往往重视知识的传授,而缺少对学生阅读素养的培养。以《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学为例,我对说明文教学做了新的嘗试,通过“筛选信息——逻辑训练——文化传承”三部分,紧扣说明文文本特质,探寻说明文教学中对学生阅读素养的培养路径。
一、筛选重要信息
语文课标指出,“阅读新闻和说明性文章,能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获取主要信息……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由此可见,“获取信息”和“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是说明文阅读教学的总体目标。林崇德在《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中说,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提取能力。统编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提出“理清文章的顺序,筛选主要信息,读懂文章阐明的事例”。由此可见,说明文教学要重视筛选主要信息。
除了课程设计的原因,说明文的特质也决定了筛选文本信息对学生阅读素养培养的必要性。基于此,笔者设置了如下活动。
活动一:筛选重要信息,读懂短文道理
1.阅读课文,找一找文章提到的科学现象、科学假说和说明的科学事理。
2.根据课文和表格内容,试着说说两篇课文涉及了哪两个不同的科学领略。
《恐龙无处不有》:古生物学——恐龙化石的分布——板块构造理论
《被压扁的沙子》:地质学——科学研究发现——古生物学
3.由上述联系,这两篇文章共同证明了怎样的观点?(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筛选文章信息是说明文教学的第一层次的安排,为后面深入学习说明文的结构和逻辑思路作铺垫。学生在自主提取、比较筛选、归纳总结的一系列思维活动中,既能自主习得知识,把握这篇文章的重点内容,又能初步感知事理类说明文所说明的“事理”,也能锻炼提取主要信息的能力。
二、培养逻辑思维
统编教材在说明文单元的教学要求中,特别强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八年级上册要求“增强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八年级下册强调“学习分析推理的基本方法,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质疑问难”。这两个单元导引在语文核心素养上都直接指向思维能力培养,其目的在于通过学习说明文来拓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提升思维的灵活性和批判性。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是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内容较深的课文,其中,《恐龙无处不有》说明板块构造学说,《被压扁的沙子》说明恐龙灭绝的原因是撞击。这两篇文言文的突出特点是以阐述事理为主。事理就是对现象背后本质的认识,逻辑性强是阐述事理文章的一个重要表现。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梳理文章的逻辑链条,让学生感受两篇短文层层推进,、逻辑严密的特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二:引入思维模型,梳理推理过程
1.同学们再读课文《恐龙无处不有》,根据老师给出的演绎推理思维模型,试着说清什么是“板块构造学说”,并按时间顺序说出泛大陆的演变过程。
客观事实:南极发现恐龙化石,恐龙遍布于世界各地。
提出问题:恐龙如何能在南极生存?恐龙是怎么到南极去的?
作出假设:不是恐龙在迁移,而是大陆在漂移。
推理验证:汇聚、分裂、汇聚、分裂。
预期结果:大陆漂移使恐龙出现在南极。
得出结论: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
2.请同学们运用所学的方法,自主学习《被压扁的沙子》,说清作者是如何通过“被压扁的沙子”来说明恐龙灭绝的原因是撞击的道理。
6500万年前的地层发现铱(撞击地球的陨石中含有铱元素);恐龙灭绝的主要原因是否是“撞击”;撞击说、火山说;沙子在高压下会变成斯石英;6500万年前的岩层发现斯石英;斯石英在高温下会变成沙子;火山爆发携带的斯石英会变回沙子;在6500万年以前曾有一次巨大的撞击并形成了数吨重的斯石英;恐龙灭绝的原因是撞击。
抓住这个推理过程,学生很快会根据斯石英的特性,理解作者提出的关于恐龙灭绝原因的“撞击说”的科学性,并在这样反复训练的过程中生掌握分析推理的基本方法。
初中阶段青少年的逻辑思维能力正蓬勃发展,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进行初步的逻辑推理,理解通过推理形成结论的过程。因此,在说明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主动探究,自主理解课文,逐渐提高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抓住问题的实质,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同时,在整个语文教学中,教师都要有发展学生逻辑思维的意识,安排教学流程都要考虑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语文教师只有全面而深入地考虑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心智,进行精心的教学设计,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三、传承文化情怀
对于说明文的教学,教师如果过度拘泥于文体,只把掌握说明性内容作为教学目的,会导致学生对这类文体承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关注不足。在教学中,教师有必要树立多方面、多角度解读文本的意识,引导学生体会说明性内容以外的情感,熏陶审美品位,提升思想高度。如《苏州园林》围绕“图画美”介绍了充满自然之趣的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俯仰生姿的花草树木、界隔互生的景物层次,字里行问传递出我国古代园林建筑的时代美韵。 在《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学中,为帮助学生感受文本传递的精神品质,我安排了以下的环节。
活动三:领悟人文情怀,感受精神品质
1.请同学们阅读网友对阿西莫夫作品的评价,说说你感受到了一个怎样的作者。
雪上的彩虹2017-12-6:我在阿西莫夫的科学美文里读到一种情怀,是作者对大自然的那种悲悯和敬畏的情怀。正是这种情怀让我的内心感受到一种说不出的震撼。一次,他躺在山坡上数小时仰望星空,对星星的那种美丽充满敬畏。
作者在《科学与美》中写道:“然而,我所看到的——那些安静的、一闪一闪的亮点——并非世间全部的美。我应该亲切地凝视单个叶片而欣然保持对整个森林的无知吗?我应该满足于观赏太阳照得卵石闪闪发光而不屑于有关整个海滩的任何知识吗?”
2.在课文的哪些地方你也感受到了作者的这种情怀?请把它找出来说一说。
抓住课文《被压扁的沙子》第五小节对阿西莫夫普世情感的琢磨,分析作者对大自然的悲悯和敬畏情怀,通过反复朗读和品味引起学生内心的共鸣,从而使之感受到作者对人类命运的思考和对未来世界的责任感。
懂得欣赏、涵泳说明性文章中潜藏的文化特质,是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可以根据单元导语、预习提示、作品特色去安排教學内容,传授阅读方法,带领学生深入探究,学习未知的知识。教师要抓住说明文极强的科学性和探究性来创新课程。
为培养学生求真、严谨的科学精神,教师可选取涉及物候学、地质学、生态学等领域的阐述事理的说明文,这样的文章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课后练习也能体现培育科学探究能力的目标。如《大自然的语言》课后练习⑤,“这篇文章总结了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决定因素。请你课外查找资料,或根据自己的观察、体验,为课文补充一些例证,还可以探究一下是否有其他决定性因素,与同学交流”。又如《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课后练习⑤,“恐龙灭绝的原因到底是什么?课文为我们提供了两种假说,其实还有很多种相关的假说。请你课外收集整理资料,写一篇小短文阐述你的认识,并相互交流”。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时会像一个小科学家去探究、思考,科学精神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培养。
说明文绝不是简单说明事物、阐明事理,对一个事物的说明体现了作者的价值观。因此,在教学设计时,教师应该既重视说明文的共同属性,又能发掘篇章的独特性,在聚焦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全面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一切都应从“人”的角度出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金坛第三中学)
在说明文教学中,教师往往偏重于知识性内容的传授,而忽略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教师应尊重文本特质,从筛选说明文的主要信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承继文化精神三个方面,发掘文本特性,探索对学生说明文阅读素养的培养路径。
关键词
阅读素养 筛选信息 逻辑训练 文化传承 培养路径
林崇德教授在《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中提到,“教师是影响学生核心素养落实的重要因素,在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转化者的重要角色”。但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情况并不如人意,特别是说明性文章的教学,教师往往重视知识的传授,而缺少对学生阅读素养的培养。以《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学为例,我对说明文教学做了新的嘗试,通过“筛选信息——逻辑训练——文化传承”三部分,紧扣说明文文本特质,探寻说明文教学中对学生阅读素养的培养路径。
一、筛选重要信息
语文课标指出,“阅读新闻和说明性文章,能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获取主要信息……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由此可见,“获取信息”和“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是说明文阅读教学的总体目标。林崇德在《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中说,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提取能力。统编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提出“理清文章的顺序,筛选主要信息,读懂文章阐明的事例”。由此可见,说明文教学要重视筛选主要信息。
除了课程设计的原因,说明文的特质也决定了筛选文本信息对学生阅读素养培养的必要性。基于此,笔者设置了如下活动。
活动一:筛选重要信息,读懂短文道理
1.阅读课文,找一找文章提到的科学现象、科学假说和说明的科学事理。
2.根据课文和表格内容,试着说说两篇课文涉及了哪两个不同的科学领略。
《恐龙无处不有》:古生物学——恐龙化石的分布——板块构造理论
《被压扁的沙子》:地质学——科学研究发现——古生物学
3.由上述联系,这两篇文章共同证明了怎样的观点?(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筛选文章信息是说明文教学的第一层次的安排,为后面深入学习说明文的结构和逻辑思路作铺垫。学生在自主提取、比较筛选、归纳总结的一系列思维活动中,既能自主习得知识,把握这篇文章的重点内容,又能初步感知事理类说明文所说明的“事理”,也能锻炼提取主要信息的能力。
二、培养逻辑思维
统编教材在说明文单元的教学要求中,特别强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八年级上册要求“增强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八年级下册强调“学习分析推理的基本方法,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质疑问难”。这两个单元导引在语文核心素养上都直接指向思维能力培养,其目的在于通过学习说明文来拓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提升思维的灵活性和批判性。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是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内容较深的课文,其中,《恐龙无处不有》说明板块构造学说,《被压扁的沙子》说明恐龙灭绝的原因是撞击。这两篇文言文的突出特点是以阐述事理为主。事理就是对现象背后本质的认识,逻辑性强是阐述事理文章的一个重要表现。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梳理文章的逻辑链条,让学生感受两篇短文层层推进,、逻辑严密的特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二:引入思维模型,梳理推理过程
1.同学们再读课文《恐龙无处不有》,根据老师给出的演绎推理思维模型,试着说清什么是“板块构造学说”,并按时间顺序说出泛大陆的演变过程。
客观事实:南极发现恐龙化石,恐龙遍布于世界各地。
提出问题:恐龙如何能在南极生存?恐龙是怎么到南极去的?
作出假设:不是恐龙在迁移,而是大陆在漂移。
推理验证:汇聚、分裂、汇聚、分裂。
预期结果:大陆漂移使恐龙出现在南极。
得出结论: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
2.请同学们运用所学的方法,自主学习《被压扁的沙子》,说清作者是如何通过“被压扁的沙子”来说明恐龙灭绝的原因是撞击的道理。
6500万年前的地层发现铱(撞击地球的陨石中含有铱元素);恐龙灭绝的主要原因是否是“撞击”;撞击说、火山说;沙子在高压下会变成斯石英;6500万年前的岩层发现斯石英;斯石英在高温下会变成沙子;火山爆发携带的斯石英会变回沙子;在6500万年以前曾有一次巨大的撞击并形成了数吨重的斯石英;恐龙灭绝的原因是撞击。
抓住这个推理过程,学生很快会根据斯石英的特性,理解作者提出的关于恐龙灭绝原因的“撞击说”的科学性,并在这样反复训练的过程中生掌握分析推理的基本方法。
初中阶段青少年的逻辑思维能力正蓬勃发展,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进行初步的逻辑推理,理解通过推理形成结论的过程。因此,在说明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主动探究,自主理解课文,逐渐提高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抓住问题的实质,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同时,在整个语文教学中,教师都要有发展学生逻辑思维的意识,安排教学流程都要考虑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语文教师只有全面而深入地考虑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心智,进行精心的教学设计,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三、传承文化情怀
对于说明文的教学,教师如果过度拘泥于文体,只把掌握说明性内容作为教学目的,会导致学生对这类文体承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关注不足。在教学中,教师有必要树立多方面、多角度解读文本的意识,引导学生体会说明性内容以外的情感,熏陶审美品位,提升思想高度。如《苏州园林》围绕“图画美”介绍了充满自然之趣的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俯仰生姿的花草树木、界隔互生的景物层次,字里行问传递出我国古代园林建筑的时代美韵。 在《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学中,为帮助学生感受文本传递的精神品质,我安排了以下的环节。
活动三:领悟人文情怀,感受精神品质
1.请同学们阅读网友对阿西莫夫作品的评价,说说你感受到了一个怎样的作者。
雪上的彩虹2017-12-6:我在阿西莫夫的科学美文里读到一种情怀,是作者对大自然的那种悲悯和敬畏的情怀。正是这种情怀让我的内心感受到一种说不出的震撼。一次,他躺在山坡上数小时仰望星空,对星星的那种美丽充满敬畏。
作者在《科学与美》中写道:“然而,我所看到的——那些安静的、一闪一闪的亮点——并非世间全部的美。我应该亲切地凝视单个叶片而欣然保持对整个森林的无知吗?我应该满足于观赏太阳照得卵石闪闪发光而不屑于有关整个海滩的任何知识吗?”
2.在课文的哪些地方你也感受到了作者的这种情怀?请把它找出来说一说。
抓住课文《被压扁的沙子》第五小节对阿西莫夫普世情感的琢磨,分析作者对大自然的悲悯和敬畏情怀,通过反复朗读和品味引起学生内心的共鸣,从而使之感受到作者对人类命运的思考和对未来世界的责任感。
懂得欣赏、涵泳说明性文章中潜藏的文化特质,是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可以根据单元导语、预习提示、作品特色去安排教學内容,传授阅读方法,带领学生深入探究,学习未知的知识。教师要抓住说明文极强的科学性和探究性来创新课程。
为培养学生求真、严谨的科学精神,教师可选取涉及物候学、地质学、生态学等领域的阐述事理的说明文,这样的文章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课后练习也能体现培育科学探究能力的目标。如《大自然的语言》课后练习⑤,“这篇文章总结了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决定因素。请你课外查找资料,或根据自己的观察、体验,为课文补充一些例证,还可以探究一下是否有其他决定性因素,与同学交流”。又如《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课后练习⑤,“恐龙灭绝的原因到底是什么?课文为我们提供了两种假说,其实还有很多种相关的假说。请你课外收集整理资料,写一篇小短文阐述你的认识,并相互交流”。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时会像一个小科学家去探究、思考,科学精神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培养。
说明文绝不是简单说明事物、阐明事理,对一个事物的说明体现了作者的价值观。因此,在教学设计时,教师应该既重视说明文的共同属性,又能发掘篇章的独特性,在聚焦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全面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一切都应从“人”的角度出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金坛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