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堂低效提问现象例析

来源 :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GDGJG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课堂教学是学生与教师就文本“沟通”的过程,而“沟通”的主要方式就是课堂提问。针对课堂上存在不少低效提问的状况,教师应追求得体有效的提问方式,做到简洁清晰,紧扣教材内容重点,科学把握时机,给学生留足思考余地,及时正确地点评反馈。
  关键词
  语文课堂 低效提问 举例剖析
  在课堂上,教师提问的精准与否决定着学生思考的方向、深度,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提问的目的是要引起学生的深度思考。课堂上哪些提问是低效的呢?作为某次优质课评选活动的评委,笔者曾听了六节《皇帝的新装》公开课,觉得“低效提问”现象颇为严重,便对其大致类型做了梳理与分析。
  一、不简洁清晰的提问是低效的
  如果教师对于文本解读的整体结构、思路不清晰,那么课堂上就会导致学生思维混乱,课堂效率低下。有的教师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在“整体感知”环节,让学生“接龙复述课文”:①皇帝有何嗜好?课文是怎样写皇帝爱新装的?②两个骗子是怎样设的圈套?③老大臣和官员看后回去怎么说的?有何心理活动?④皇帝面对新装,想了什么?说了什么?⑤游行大典上,老百姓看到了什么?他们又是如何想的,如何说的?⑥最后谁说出了真话?⑦结果如何?
  对文本的整体感知本来只需抓住记叙文的六要素即可,概括如下:有个皇帝喜欢穿新装。来了两个骗子,自称织工,给皇帝织根本不存在的衣服。皇帝和大臣看新装,为了证明自己不愚蠢,说了谎。皇帝穿着并不存在的新装去参加游行大典。最后,骗局被一个小孩子揭穿。
  很明显,上述问题把简单问题复杂化了,也忽略了学情:学生都知道故事内容,只是缺少概括思路。所以,上述条目式罗列既浪费了时间,更重要的是没有抓住概括内容的“核心”。
  再如,在“整体感知”环节,有教师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到底是什么东西让那些大人们迷失了呢?这个问题的设计初衷是让学生说出“新装”,但问题的设计太模糊。“东西”既可以指实实在在的物体,如本文的主线物品“新装”,又可以指“人性”中对权力、地位等方面的“欲望”。该问题放在“整体感知”环节,操之过急,对学生来讲,难度太大。教师完全可以换种问法,如“整篇课文都是围绕哪个‘物品’展开的”。
  教师在备课时,从文本到学情,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要围绕教学大纲吃透文本,弄清文本的特点及学习目的,然后字斟句酌地去设计问题,不仅要“准”,更要“精”,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步步为营,去想象、思考、判断,真正学有所得。针对学情,教师一定要根据不同的文本做好“私访”,提前调查清楚学生的实际情况,如学生对文本是否了解,做到“心中有纲,眼里有学生”。
  二、 不紧扣教材内容重点的提问是低效的
  教师要善于围绕教材中心,寻求关键点,抓住主干,设疑问难,所提问题必须目的明确,重点突出,有思考价值。而有的教师针对该文本却设计了这样的问题:①对于这篇童话,你最不了解的是什么?②对于这篇童话,你还想知道什么?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抓住“语言”这个把手,走进荒诞离奇的情节去剖析滑稽可笑的人物,揭开“伪装”,进而感悟作者对“人性”的思考、对“真善美”的呼唤。乍一看,这两个问题的设计是合理的。可仔细追究会发现,问题设计的外延过大,没有紧扣教材的内容重点。那么在课堂上,学生的思维犹如脱缰的野马,收不回来。对文本的解读,不论是内容还是形式,每位读者都有自己的理解。以这两个问题为例,学生提出多个疑问:这个皇帝是如何登上宝座的?两个骗子怎能这样轻易地进入皇宫?为什么到最后小孩子才出现?是去得晚,还是现场只有一个小孩子?
  大家会发现,学生的这些答案已经远远地偏离了教材的内容重点,导致整堂课“信马由缰”。教师的重心应该是抓住“语言”这个把手,引导学生去“读”“赏”“悟”,最终对这种荒诞离奇的故事情节进行正确解读,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若是“外延”过大,“内涵”就凸显不出来。所以,教师必须要明白,“提问”只是一种途径、一种启发,使学生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才是最终目的。在备课时,教师一定要围绕文本重难点,把问题精细化、清晰化。
  三、 不能科学把握时机的提问是低效的
  课堂提问在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能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主动地探索学科中的奥秘,从而深层次地思考问题。要想将提问的作用发挥好,光有好问题还不够,还必须掌握好提问的时机。请细看下面这位教师设计的两个问题:
  1.“初步感知”环节:这场骗局为什么是由一个小孩子说出真相?
  2.“合作探究”环节:(1)为什么这些人都不揭穿骗局?(2)作者为什么虚构这样一个故事?
  首先看问题设计一,“初步感知”就是要让学生首先对文本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开启文本深究之门,而非“深入探究”。“这场骗局为什么是由一個小孩子说出真相?”这个问题应该属于情节中的高潮和结局,是揭露骗局的关键,也是作者揭示童话寓意的“命门”。跟成人相比,孩子是天真无邪的,他们身上没有权力、地位、虚荣的枷锁,所以能发出最纯洁、最美好的声音。而这一“声音”就是作者内心的呼唤,对美好人性的呼唤,对“真善美”的呼唤。所以,教师在这个环节提出这一问题欠妥。
  再看问题设计二,“为什么这些人都不揭穿骗局?”这个问题的设计目的是引导学生去赏析包括皇帝在内的所有成人去“看新装”时的语言表达及心理描写,去探究他们的内心世界,从而层层剥开他们的“伪装”。
  接下来的问题应该指向关键部分,即围绕“小孩子的声音”揭开骗局。但实际上,课堂是到这里“戛然而止”,反而把问题指向“作者为什么虚构这样一个故事?”,导致所有在场的学生和教师都有种“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感觉。这个问题的设计应该放在最后,作为文本的升华。因为答案既包括作者安徒生本人的因素,也有来自当时社会现实的影响。
  总之,文本的解读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过程。每个环节的设计应该是层层相扣又蓄势推进的。教师进行课堂提问更应该遵循这一逻辑原则,科学把握时机,因势利导;反之,操之过急或不当,学生的思维在有限的时间内就无法开启,易被“揠苗助长”。   四、不给学生留足思考余地的提问是低效的
  教师不仅仅是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更要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教师需要“留白”课堂,给足学生思考时间。而相当一部分教师在课堂上担心“空堂”,还是以“灌输”为主。请看下面的例子。
  再读文本,组内交流:
  1.找出在故事情节中起关键性作用的语句。
  2.谁是不称职的人?从文中哪里能够看出来?(提示:注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描写。)
  课堂是师生互动、共同成长的过程。教师作为引导者,要学会等待,要善于静下来倾听学生的声音,慢下来等待学生的回答,穷尽可能,唤醒每个学生内心的种子,让学生实现“绽放”。反之,如果教师迫不及待地逼着学生进入自己的“轨道”,生拉硬拽,不给学生留足思考时间,课堂就变成了划一思维的“普罗克拉斯提斯之床”。
  以上述问题设计二为例,“谁是不称职的人?从文中哪里能够看出来?(提示:注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描写。)”这个问题是本文的“主体”工程,剖析其中的人物十分关键。所以在课堂上,教师要适当点拨、启发,更要给学生留足时间,带他们真正走入文本,去发现、探索、提炼。而实际课堂呈现的是,教师不相信学生,急于出示答案,导致学生思维停止在“半坡”,严重影响教学效果。
  五、不及时正确地点评反馈的提问是低效的
  课堂上,教师及时正确地点评反馈既是对学生的认可,也对课堂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达到师生“共生”的效果。反之,只是以“很好”“特别好”“特别棒”等话语去点评,那么这个课堂就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
  以《皇帝的新装》为例,有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20年以后,当年那个小男孩长大了。有一天,他又去观看皇帝的游行大典……他还会揭穿吗?”
  这个问题的答案有两种:一是“揭穿”,保全了文中“小孩子”这一人物的完整性,也反映了作者所寄予的希望,即对人性“真善美”的呼唤;二是“不揭穿”,人经历了五味杂陈的生活,在一个社会集体中想要做到“举世皆浊我独清”是要付出代价的,可能会给自己带来无尽的灾难,出于自保,可能选择“不揭穿”。
  其中一个学生是这样回答的:“会揭穿。因为当年的他是天真的,看到了成年人的‘虚伪’,所以现在的他会一如既往地揭穿伪装。”对于这个答案,我们不能完全否定。可是,教师应该注意到,这个学生忽略了“20年”这个数字,不应该还以20年前的视角去考虑,而应该把20年间的“人生岁月”兼容进去,去想象人物会做出什么样的回答。而教师只是一味地夸赞,甚至让全班同学为这个学生的答案鼓掌。
  其实,课堂需要的是“自圆其说”,而不是“任由其说”。所以,教师的点评反馈至关重要。要让学生从文本中“走出来”,达到一定的理解的深度,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时,对于问题设计的答案“预设”要考虑全面。只有教师的理解达到一定的深度,学生才会借助教师的“肩膀”更上一层楼。
  总而言之,课堂提问对于教学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它既是一门学问,又是一种艺术。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深入研究教材,了解学生实际,紧紧抓住学生的求知心理,從问题的内容设计到提问方式以及提问深浅等,都要精雕细琢,真正达到提问有效,教学共生。
  (作者单位:山东省禹城市齐鲁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  学校教育离不开家庭教育,学校教育需要家校合作。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学校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充分调动学校、社会、家庭多方力量,积极策划家校互动方案,开展相关实践活动,形成以学校为中心,家庭和社会为支撑的育人生态环境。  关键词  供给侧改革 家校共育 学校家庭教育指导中心  一、情智赋能,多元供给  1.深入研究,优化机制。  机制的建构和运行是学校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研究项目开展的保障和前提,为此,
期刊
摘要  诗词曲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吟诵中培养语言运用能力,在想象中培养审美能力,在探究中提高思辨能力,在拓展中促进文化传承,这与语文核心素养中的语言、思维、审美、文化四个方面存在着彼此交融与渗透的关系。  关键词  核心素养 古诗词 教学实例  诗词曲意蕴深远,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诵读中感悟意象的特点,提高语言的理解与运用能力;在联想想象中,感受审美的意境;在质疑探究中,领悟作者复杂的情思;在拓展
期刊
主持人语:  随着“智能+”时代的到来,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其中,微课正在越来越多地走进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那么,如何设计并制作“以学为中心”的微课呢?本期我们约请几位专家名师对这一话题展开研究探讨。  摘要 微课和传统的课堂有非常大的区别。微课这种新模式的课堂要想高效,必须有明确的教学目标、精准的学情意识,落实学法教学,有精练的教学表达、丰富的练习和有效的评
期刊
摘要  “指向写作”,就是指向文本的言语形式。在指向写作的文言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通过教授学生运用比较法,让思维更清晰;运用聚合思维,让思维更深刻;运用发散思维,让思维更灵活。  关键词  阅读 写作 文言文阅读教学 《〈世说新语〉二则》  一直以来,读与写的关系是语文教学探讨的重点。阅读是学生深入研究表达技巧和方法的过程,写作则是迁移运用这些技巧和方法的过程。如何在教学中找到读与写之间的结合点,
期刊
摘要  问题是师生、生生思维碰撞的导火索,有效的问题是课堂真正有价值的学习资源。因此,通过“真问题”获知、理解、促进学生的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结合教学实践,著眼于设问的来源、深广度和实践性,通过设计具有真实度、层次化和生活性的问题,让课堂上思维可见,让学习真正发生。  关键词  真问题 真实度 深广度 生活性  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旨在通过创设与学生生活相关联的真实的生活情境,设置真实的问题,引导学
期刊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的新授课已经把酸碱反应实验现象、原因分析、反应实质、反应的应用等介绍给学生,但对解决酸碱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等相关问题还没有形成思路和方法。本课意在帮助学生学习“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知识后进行应用和提升,使其初步掌握化学反应后溶质成分分析和验证的方法。  一、教学目标的三个层次  初级目标:学会对中和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成分进行猜想的方法。  中级目标:能根据所学酸碱盐相关知识设计
期刊
本节课是苏科版数学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四节的第一课时。本章内容从生活中引入代数式,以代数式的认识、运算以及应用为主线展开研究。合并同类项是本章的重点,其法则的应用是整式加减的基础,也是以后学习解方程、解不等式的基础。另外,合并同类项其实是有理数运算的延伸与拓展,是简化数学运算的常用方法,对于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和进一步学习有着深远的意义。因此,这节课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一、从整体到部分,感受知识
期刊
摘要  日常生活中的很多旅游资源由时空演化而来,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以学生熟悉的旅游景点作为研学旅行目的地,以地理学科为中心,对其成因、影响等方面开展跨学科的研究,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阅历、经验,培养学生的实践与探究能力,增强学生的家国情怀,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目的。  关键词  地理中心 跨学科 研学旅行 地理核心素养  一、选题背景  我们生活的世界奇妙而有序,无数的自然现象与规律等
期刊
摘要  文言文教学应指向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识解、继承与发扬,注重对文言文文化内涵的挖掘与赏析,引导学生深层吟诵文章,体验文言文字里行间的情感起伏:由言悟文,挖掘文言字词句背后的多层文化内蕴;重点关注文本细节,明晰故事传达的多元价值取向。以此为路径,实现文化的有效渗透。  关键词  文言文 文化渗透 传承发扬 教学路径  王荣生教授在《文言文教学教什么》一书中指出,“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载体,在文言文
期刊
一、变换“观者角色”,唤醒学生的评改热情  大部分学生,习惯在课堂中做听众,忽略了自己的参与者身份。教师在以学生的习作为评讲样本时,要注意充分调动他们的参与热情,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唤起他们对写作的热情,这样,我们的写作教学也就会越来越有效。  接下来,笔者以一篇题为《天晴了》的学生习作为例,谈谈习作评改教学中“观者角色”的实际运用。  又是阴天。  黑云翻滚,在天际,密密地斜织着,似要织出一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