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东北.看俄罗斯

来源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j123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孤身上路,浪迹天涯——上路就快活。
  正是七月流火的酷暑炎夏,知了声声之中,我独自背起行嚢汗流浃背地悄然向着远方进发——从繁华的锦绣江南一直走到了静寂的黑龙江畔。说是走马观花也好,说是雾里看花也好,一路散漫走来,一路闲适走去,好一个自由自在的我。
  这一路行去总有那么多看不够的养眼风景,这一路行去总有那么多不够看的深厚人文。 绿油油的田野在脚下铺展,蓝茵茵的天穹在头顶生辉,灰蒙蒙的历史在眼帘漂浮,团团转的时空在脑海飞旋。暑游自有暑游乐,就连每天升起的太阳每天呼吸的空气每天流出的汗水都不一样。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路,我可以悟出中国古代哲人所说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绝妙意境来了。
  走东,北东北是用来走的。
  在这个难忘的夏日里,我,一个喝着黄浦江水长大的上海人,走在东北这块黑得冒油的土地上。走啊走,走啊走,整整走了一个多月。从海鸥欢叫的渤海湾边的大连海滨一直走到了都柿飘香的黑龙江畔的爱辉古城,从中国版图的最东端乌苏老镇一直走到了中国版图的最北端漠河小村。于是得出了东北是用来走的结论。
  东北是用来走的。
  走在东北的茫茫人海里,你在油然而生地感受到一种大自然的清新洒脱的同时,又会强烈地感受到一种兄弟姐妹般的情谊和关照。不管是相识还是不相识的朋友,不管是列车员还是服务员,不管是小店主还是大经理,不管是大城市民还是小城官员,投射给你的眼神总是阳光一样的炽烈月光一样的明媚,暴露给你的总是其肝胆相照的博大胸怀和热情奔放的开放自我,有如巍巍白山悠悠黑水那样的黑白之分明,一切的矫揉造作在这块热土上都是多余的,黑就是黑,白就是白,东北的主色调是由黑白两色光影构成的。
  东北是用来走的。
  走在美丽如画的哈尔滨太阳岛,走在绿意盎然的长春净月潭,走在松柏森森的沈阳皇陵……
  我亲眼目睹了东北男人们打着赤膊悠闲地喝着美酒猜拳行令唠不完的嗑,东北女人们则光着脚丫悠闲地踱着方步哼着小调欢声笑语不断,无所谓雅也无所谓不雅,雅本来就是人为的,“走你的路,任凭人们去说”,一切来源自然,一切顺其自然,东北人讲究的是最实实在在的生活。而这一切如果发生在内地城市尤其是南方城市的大庭广众之下,几乎是不可能的。更为叫绝的是佳木斯闹市里的街心花园,竟然开设有一家小小的露天游泳池,哪个行人走热了随时可以跳进去游上一把,哪个泳客游累了尽可以跳将出来去街上溜达一圈,街上人来车往的喧闹声和泳池里水花飞溅的欢笑声交织在一起,组合成了别有情趣的市井消暑图。
  东北是用来走的。
  走在东北那广袤的土地上,处处能强烈感受到历史风云在脚下飘浮翻滚,多少历史人物在我眼前忽隐忽现,多少历史事件在我脑海反反复复。八百多年前有宋徽宗宋钦宗父子俩被金人流放到这荒寂的松花江畔,开始了他们屈辱和悲惨的亡国奴生涯直至归属天堂。三百多年前有清代的开国君主努尔哈赤在森林茂密的长白山下奋勇崛起,以其卓越的文功武治开创了前所未有的大清一统江山。一百多年前著名的日俄战争在旅顺口摆开战场,战事之惨烈生灵之涂炭财产之毁灭为世界战争史所罕见。六十多年前东北抗日联军的热血儿女们,以其不畏强暴的血肉之躯和钢铁意志,一举打响了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长达十三年的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三十多年前一场小小的火力冲突在乌苏里江边的弹丸之地珍宝岛轰然打响,差一点引爆出一场令世界震惊的局部核战争,漫长的中苏边界自此开始了武装对抗的二十多年的紧张状态。
  其实东北要走的地方实在是太多太多了,大平原可以走,大草原可以走,大森林可以走,大油田可以走,大农场可以走,大厂矿可以走。你可以走向洁白无暇的白桦林去看松鼠跳跃,也可以走向宁静无比的镜泊湖去找巨鱼踪影,你可以走向那一望无际的湿地深处数点鹤群飞舞,也可以走向那绿意盎然的兴安岭高峰俯瞰阡陌相连。
  东北是用来走的。朋友,不妨你也来走走。
  
  看俄罗斯
  
  生平第一次出国,选择的国度是俄罗斯,准确地说是俄罗斯联邦共和国远东地区的第三大城市布拉戈维申斯卡(中国称为海兰泡),据说人类历史上第一名宇航员加加林就出生在这个城市里。
  我是从黑龙江省的黑河口岸出境的,时值七月流火的盛夏时分。
  伫立在绿树成荫的黑龙江边,遥望对岸一片苍茫的俄罗斯大地,一切都显得那么的神秘莫测,不由得想起了俄罗斯油画中的白桦林、高尔基笔下的三部曲、伏尔加河的老船夫和《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的苏联女兵……
  这个经历了沙皇、列宁、斯大林、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叶列钦、普京时代的泱泱大国,现在发展得究竟怎么样了?我的脑海里翻滚着太多太多的问号,尽管在这之前我已查阅过许多有关俄罗斯的资讯,但那都是些纸上谈兵的东西,真正要想深入了解俄罗斯,与其道听途说还不如亲临其境。
  呜——! 随着汽笛的清脆鸣叫,不知不觉中,我乘坐的双层渡轮已划破清澈的江水悄然地驶过了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对岸俄罗斯海关大楼上空迎风飘扬着的红蓝白三色俄罗斯国旗已清晰可见。从严格的地理意义上来说,此时的我其实已踏上了俄罗斯的国土。
  一进入俄罗斯海关,给人的第一印象就很破旧,墙面斑驳,纸屑遍地,一派狼藉不堪。正值中午闭关时间,本来就不很宽敞的海关大厅里挤满了等待出入境的焦虑不安的人群,有中国人也有俄国人,不同的民族语言在由烟草和酒精混合的空气中飘飘荡荡,乍一听真有点像原版俄罗斯电影的配音。
  没来俄罗斯之前,我早就耳闻其海关人员的官僚、腐败、刻板、势利、冷漠和工作效率低下,这回我算是亲身领教了。
  当海关的狭小通道被慢慢吞吞地打开的时候,几乎所有在此值班的海关人员无论军警还是边检都拉长着脸,很少有笑容满面的,有的甚至还对出入境人员骂爹骂娘动手动脚,大有一副居高临下不可一世的沙俄时代旧贵族的味道,而这一切在现在的俄罗斯却是司空见惯的事。
  布拉戈维申斯克是俄罗斯联邦共和国阿穆尔洲的首府,其在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城市地位仅次于哈巴罗夫斯克和海参崴,有铁路支线通达西伯利亚大铁路,据称从这里坐火车去首都莫斯科要八天之久。
  这个建立在黑龙江畔的城市有着一百五十多年的历史,目前有二十几万人口,当年建城时那块小小的乳白色奠基石现在还安安静静地躺在黑龙江边的绿地里,据说“布拉戈维申斯克”在俄语里是喜庆的意思。这个城市在我看来是个典型的地广人稀的所在,无论你走到那个十字街头,放眼望去,一片空空荡荡,一地冷冷清清,很少有来来往往的行人,很少有热热闹闹的广告,就像走在中国许多边远城市的城郊结合部一样寂静。一条列宁大街、一条加里宁大街再加上一条共青团大街构成了其城市的生命动脉;一个列宁广场、一个胜利广场再加上一个洲立博物馆浓缩了城市的精神内涵。大批大批的建筑物看来有些年头了,有些高大的墙面上还嵌有许多前苏联时代斧头镰刀的醒目标志,哪怕是洲政府市政府这样的代表国家行政机关形象的办公大楼也不例外,由于多年的政局动乱缺少维修保养,大多呈现灰头土脸穷困潦倒破落贵族的样子,不免令人生出无限感慨。
  这里的商店规模都很小且陈旧零乱,既没有布置新颖的橱窗,也没有琳琅满目的商品,更没有熙熙攘攘的顾客,其经营状况有如中国六、七十年代的供销合作社一样萧条清冷。尤其令人惊奇的是每个商店里不大的金银柜台前都有荷枪实弹的警察在站岗,据说走遍全俄罗斯都是这样。但俄罗斯商品中的军用望远镜、套娃、果仁巧克力和紫金饰品倒是很受国人青睐,很少有国人不去购买的。自然我也在购买的人群中,为此几乎掏空了我兜内所有的卢布和人民币。
  平心而论,这里的洲立博物馆倒是很值得一看,展品从精美绝伦的历史图片到形形色色的各种实物,琳琅满目,一应俱全,可以说是该州一百五十年历史的高度浓缩。此刻站立在我面前的讲解员是一个英俊潇洒的俄罗斯小伙子,听说才十六岁,还是该市某学校的在读高中生,高高大大的身材,一对大大的蓝眼睛,脸上始终绽放着阳光般的笑容,不时比划着夸张的手势,用不甚流利的汉语向我们耐心细致地讲解(事后我才从他口中了解到他学汉语才一年不到),一种对自己家乡的无限自豪感溢于言表。这时参观的队伍中不知有谁在窃窃私语,这个地方本来不是中国的海兰泡吗?是的,这本是中国的领土,当年腐败的清政府丧权辱国以一纸《爱辉条约》割让给俄罗斯的。落后就要挨打,道理就是这么简单扼要。
  俄罗斯人的综合国民素质总体上来说应该是很高的,我想这和它全民的普及教育和医疗保障是密不可分的。连日来我走在这里的大街小道上,从没见过有那辆车子乱闯红灯的,也从没有见过有那个市民随地吐痰乱抛果皮纸屑的,街上几乎看不见一个警察的踪影,那种中国大中小城市到处可见的庞大的市容执法队伍在这里好像是多余的。
  这里的市民彬彬有礼,无论是宾馆的服务员还是旅游车的司机,无论是擦肩而过的行人还是天天相处的俄罗斯导游,无论是饱经风霜的老人还是如花似玉的少女,那种从眼神流盼出来的分明是对中国人民的热情友好和深情厚谊。
  我想每个国家不论其大小也不论其文化背景历史状况如何,都有其本民族固有的特点,伟大的俄罗斯民族自然也不例外。俄罗斯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有着雄厚的工业基础,有着良好的国民素质,尽管当前由于政治、经济、外交和民族的诸多问题困扰阻挠了其社会的发展、经济的腾飞和人民生活的安宁和提高,但“饿死的骆驼毕竟比马大”,相信伟大的俄罗斯民族一定会从暂时的困境中再度复兴起来。
  离开布拉戈维申斯克的那天上午,晴空万里,阳关灿烂。我站立在如花似锦的黑龙江边(俄罗斯称为阿穆尔河)深情地眺望着一江之隔的华夏大地,不期遇见了两位也在此眺望对岸的优雅的俄罗斯小姐,看那模样好像是青年学子,我热情地做手势邀请她俩和我一起合影留念。尽管彼此之间语言不通,但当她们明白我的意思以后,大大方方地接受了我这个来自异国他乡的陌生人的邀请。至今那张难忘的合影还放在我的书房里,凡是见过这张合影的亲朋好友没有一个不为之拍手叫好的。
  今朝看俄罗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其他文献
陶西平,北京市社科联主席,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教育交流协会副会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世界联合会副主席。    6月3日,在北京市宣武区“走进学校”活动中,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陶西平作了一场题为《以人为本,推进学校教育的和谐发展》的专题报告,让与会者感到耳目一新。从列举普通的事例开始,陶西平以犀利而深邃的眼光透析、解读了当前系列教育观。    A 苹果原理与价值观    美国《时代周刊》调查过两
期刊
在农村小学的教育中,由于受客观条件以及教师教育理念的制约,对小学生的教育往往局限于读书识字的纯知识传授,对小学生中存在的可贵的创新潜质不重视或视而不见。笔者长于农村,又长期从教于农村小学,农村小学生的生活环境决定了不同的创新品位,只是我们怎样认识它。    引导“野性”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与城市小学生相比,农村小学生不会患上“网迷”“游戏迷”这些城市“文明病”,但他们却表现出一些在成
期刊
叶老师:您好!  我是您现在理科班的一名学生,不知道这封信能不能顺利地被您看到。我知道您现在的工作很忙,也许信箱里这样的信一大堆,但我希望您不要把它像垃圾一样的删掉,因为这最起码是我的真心真语。  首先要说,能在高中阶段成为您的学生,我非常的荣幸和幸运。对于您独特的教学方式,我也非常的钦佩。但要说的是,作为一名理科班的学生,我现在的理科——特别是化学,成绩并不是很好。其实,我以前的化学成绩也辉煌过
期刊
校园中的“语言暴力”常见的有以下10种:  1.讽刺型:“你脸皮真厚,要是我,早找个地缝钻进去了。”“你父母给你吃什么长大的。”“看你爸那样,就知道教不出什么好东西来。”“这几年的学你都白上了。”“你看你哪里像个人,根本就不是我的学生。”“真不要脸!”  2.对比型:“你和××简直不能比,相差太大了,一个天,一个地!”“你看你前面的同学比你好,你右面的同学比你好,左面和后面的同学都比你好。”“你和
期刊
教给学生真正的含义是一个迷人的观点,但是很多老师发现在这个标准化训练和测试的年代上面提到的观点却面临着很多的问题。    教学不仅仅是讲授所有的内容,学习也不仅仅是接受知识,而对知识的评估更不仅仅是准确的回忆。对知识的理解是必需的,重要的是使知识变得更加有意义。当学生把新信息跟旧知识联系到一起时,当他们把事实跟“大胆的想法”比较时,当他们在探索基础问题以及在新的情景里运用知识时,他们才会更加容易获
期刊
爱好舞蹈且舞姿不俗的小女突然不肯再穿上红舞鞋,再三询问,多方试探,均无功而返。那颗倔强的心灵几乎斩钉截铁地决定把自己从舞台上清场,永不回头。  惊诧之余只能深为遗憾。  半年之久,才隐隐约约知道这次巨变仅仅是由于小女不肯因为一个误会向舞蹈老师当面认错,仅仅是老师在气愤之下脱口而出的一句话:你不是学舞的料。  此时弥补的心纵有天大,却也无力回天了。  不同的,是小女的绘画。自三岁时投师,至今已过去八
期刊
儿子刚到美国的时候,一天放学回家,拿出一张画给我看:“妈妈,你看,这个人像不像我?”天哪!吓我一大跳,这哪是人,分明是鬼,说得确切点,这是一堆白骨。“你为什么画这个?”“老师让画的。”我不信,孩子的坚持诱发我要去学校看个明白。  第二天一大早,我赶到了学校,踏进儿子上课的教室,墙上挂满了白骨图,数了一下共有19幅,班上共18个学生,加上老师19人。“妈妈,你看,这张是我。”儿子指着墙角边的几乎与他
期刊
在我的阅读生活中,能让我反复重读五六次以上的作品并不多。然而,美国作家亨利·梭罗的《瓦尔登湖》却是一个例外。表现在二十余年间,我几乎每隔一两年就要重读一次,同时还不断购买各种中文译本和收藏不同时期的版本。而就我个人的阅读感觉来看,徐迟的译本(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年版)是最出众的,算得上是经典性的译本;张知遥的译本(哈尔滨出版社2003年版)则在语境和汉语表达方式上,更符合我们当下的阅读习惯。  
期刊
近来读报,闻知12岁的成都女孩古立坤,因为“讨厌”学校教学,“立志”成为中国第一位小自由撰稿人,“毅然”辍学回家,专心从事写作。12岁不上学就当专业作家,未免太早了点吧?孰不知,还有更早的:9岁的广州女孩张蒙蒙已经出版了三本诗集,8岁的二年级学生高靖康,出版了新童话集《奇奇西游记》,更绝的是6岁的常州娃娃窦蔻,没上过学就写出了7万多字的《小窦蔻流浪记》。一时,四五岁的儿童当作家、两三岁的毛毛出巨著
期刊
山在那里    连着看了几个月的欧洲电影,那种昏暗的,优柔的,琐碎的,用睫毛和叹息说话的电影,仿佛在攻克一个又一个的堡垒,是否攻克了我不清楚,但是我已经筋疲力尽。   这时,我迫切需要一部情节鲜明的,主题突出的,能够打开窗户说亮话的电影。这类影片我收藏的不多,如果有也是在外地一时兴起买回来的。翻了半天影碟目录,就是它了——去年在山东威海发现的《人生屋檐下》(又译:《生命如屋》)。   这是一部关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