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中生活与湖畔思想的结晶

来源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chuanm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的阅读生活中,能让我反复重读五六次以上的作品并不多。然而,美国作家亨利·梭罗的《瓦尔登湖》却是一个例外。表现在二十余年间,我几乎每隔一两年就要重读一次,同时还不断购买各种中文译本和收藏不同时期的版本。而就我个人的阅读感觉来看,徐迟的译本(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年版)是最出众的,算得上是经典性的译本;张知遥的译本(哈尔滨出版社2003年版)则在语境和汉语表达方式上,更符合我们当下的阅读习惯。
   1854年在美国首次出版的《瓦尔登湖》,到2004年已诞生了150周年。全世界又一次将目光聚焦于梭罗和他的《瓦尔登湖》,以致掀起了自然生活之风的新浪潮。而在中国,我们不难从图书超市中看到不同译本的《瓦尔登湖》醒目地汇聚在一起,成为让人动容的一种风景。从《瓦尔登湖》不断地被翻译出版行销的特有现象,不难看出一部个性文本的深入人心。可以说,每一个阅读者,只要能静下心来阅读完《瓦尔登湖》,那么他肯定会获得一种澄明的心境,进而有可能改变自己的生活态度,甚至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向。说到底,《瓦尔登湖》已成为一部改变人们生活风尚的精品读物。它虽然没有引领时尚,也非倡导某种格调,但它有坚定的生活主张,有一种对精神世界的持续点化与启示作用。
   有人认为,年轻的梭罗拿着一把斧头,独自跑到康科德镇外的瓦尔登湖畔的森林中,自己建造房子,自己盘田种地,过自给自足的生活,其实是对文明世界和现实生活的一种逃避。然而,这种看法却忽视了梭罗是一个先验主义的实践者。其实,梭罗搬到人烟稀少的瓦尔登湖畔来实践林中生活,并不是一种无奈,而是一种进取,是一种完善自身生命的表现,是希望自己成为“一名公正而有智慧的人生观察者”的必然选择。如果是远离文明世界和逃避现实生活的话,瓦尔登湖绝不是理想之地,毕竟有铁路穿过瓦尔登湖畔,还有热闹的居民小镇就在两英里之外。因而,不论从哪个角度讲,瓦尔登湖都不处于文明社会的边缘,它只不过是一个可以闹中取静的地方。自然,梭罗可以轻松地走进去,也可以随时轻松地走出来。事实是,梭罗在瓦尔登湖畔的林中生活只持续了两年零两个月,然后他就主动选择了离开。在随后《瓦尔登湖》的写作中,他对自己去瓦尔登湖畔生活的动机已说得很清楚:“我到瓦尔登湖的目的,既不是为了生活节俭,也不是去挥霍,只是去做一些自己的事情……希望过一种审慎的生活,只面对最基本的生活,我试图了解自己是否可以学会生活启示我的一切,以免在死的时候发现自己的生活没有意义。”
   很显然,梭罗在瓦尔登湖畔所进行的是一种理性的旅居。而之所以有这样的行为和举动,是因为梭罗需要有一块检验其“简朴生活”的实验地,同时谋求可供“放逐心灵”和“提升精神”的宁静角落。最终通过阐释自己的生活方式,来批评普遍存在的片面追求物质的生活方式,并尽可地用自己的思想成果,来努力提示精神生活的不可或缺。前者让他表明的是“一个辛苦农夫”的形象,后者让他再现的却是“一个思想者”的风采。因而可以说,瓦尔登湖是一个“农夫”用来审视自身形象的蓝色之镜,是一个“思想者”用来测量自己天性深浅的大地明眸。
  启开《瓦尔登湖》,展示在我们眼前的最美妙章节是《阅读》、《声音》、《湖泊》、《乡村》、《种豆》、《孤独》和《与禽兽为邻》以及《结束语》。在写作中,梭罗采用叙述性、描写性、阐述性和批评性相结合的方式,来体现一种收放自如、张弛有度的行文(修辞)风格,从而保证了文本的鲜活与个性化,以致我们阅读《瓦尔登湖》的体验,十之八九成了重复梭罗写作时的心路历程。这是我们阅读其它类似作品时感受不到的。
   年轻的梭罗,在情感遇到波折和精神处于低谷的时候告别喧嚣,独自选择了一片苍翠的森林和一个宁静的湖泊,最终实现了自己所期望的“自我疗伤”。而一旦获得了“复原的力量”之后,他当然有理由选择离开已经熟悉的森林和湖泊。为此他诚恳地写道:“我离开森林的理由和住进森林的理由一样充足。我认为我可能还需要尝试几种生活方式,不应该继续在那里浪费时间了。”
   梭罗在《瓦尔登湖》的结束语中还这样告诫人们:“多余的财富只可以购买多余的东西,灵魂的必需品是金钱根本无法买到的。”在物欲横流的年代,每当我们被物欲所累和被人情所伤的时候,倘若静心读一读梭罗的《瓦尔登湖》,也许可以得到一点适时的“心灵疗伤”乃至“灵魂自救”。
其他文献
小学音乐考试的形式和内容一直都比较单一,无非就是把本学期老师在课堂上所教的歌曲唱出来,而考试的形式大多为独唱。这种考试方式,老师会因重复地听相同的歌曲而厌烦,学生也不欢迎。因为不是每个学生都喜欢唱歌,也不是每个学生都有胆量面对几十个同学开口唱歌。笔者从教十余年,就不止一次遇到在考试时死活也不肯开口唱歌的学生,弄得场面很尴尬。  绝大部分学生喜欢上音乐课,却不喜欢音乐考试。这样的困惑促使我反思,音乐
期刊
文/罗满南   在Blue Coat School听历史课  早听说英国的学生很喜欢历史课,回去我将承担历史与社会课,所以一到Blue Coat School,我就向校方要求多听几节历史课。  今天是11月8日,星期一,距离有名的POPPY DAY(罂粟节,为每年的11月的第二个星期天,以纪念在一战和二战中为国捐躯的先烈们)十分临近了。学校呈现出一派节日的气氛,每个老师的胸前佩带着用纸做的罂粟花的
期刊
历史课  美国世界史有道题目:成吉思汗的继承人窝阔台,如果当初没有死,欧洲会发生什么变化?试从经济、政治、社会三方面分析。有学生答道,窝阔台如果没死,可怕的黑死病就不会被带到欧洲去,神父跟修女就不会死亡;就不会怀疑上帝的存在,就不会有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西班牙无敌舰队就不会建立,西班牙、南欧就不会强大;意大利不够强大,翁哥龙沙克斯就会提早200年强大,日耳曼会控制中欧……教师一看:棒,分析得好!这种
期刊
陶西平,北京市社科联主席,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教育交流协会副会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世界联合会副主席。    6月3日,在北京市宣武区“走进学校”活动中,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陶西平作了一场题为《以人为本,推进学校教育的和谐发展》的专题报告,让与会者感到耳目一新。从列举普通的事例开始,陶西平以犀利而深邃的眼光透析、解读了当前系列教育观。    A 苹果原理与价值观    美国《时代周刊》调查过两
期刊
在农村小学的教育中,由于受客观条件以及教师教育理念的制约,对小学生的教育往往局限于读书识字的纯知识传授,对小学生中存在的可贵的创新潜质不重视或视而不见。笔者长于农村,又长期从教于农村小学,农村小学生的生活环境决定了不同的创新品位,只是我们怎样认识它。    引导“野性”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与城市小学生相比,农村小学生不会患上“网迷”“游戏迷”这些城市“文明病”,但他们却表现出一些在成
期刊
叶老师:您好!  我是您现在理科班的一名学生,不知道这封信能不能顺利地被您看到。我知道您现在的工作很忙,也许信箱里这样的信一大堆,但我希望您不要把它像垃圾一样的删掉,因为这最起码是我的真心真语。  首先要说,能在高中阶段成为您的学生,我非常的荣幸和幸运。对于您独特的教学方式,我也非常的钦佩。但要说的是,作为一名理科班的学生,我现在的理科——特别是化学,成绩并不是很好。其实,我以前的化学成绩也辉煌过
期刊
校园中的“语言暴力”常见的有以下10种:  1.讽刺型:“你脸皮真厚,要是我,早找个地缝钻进去了。”“你父母给你吃什么长大的。”“看你爸那样,就知道教不出什么好东西来。”“这几年的学你都白上了。”“你看你哪里像个人,根本就不是我的学生。”“真不要脸!”  2.对比型:“你和××简直不能比,相差太大了,一个天,一个地!”“你看你前面的同学比你好,你右面的同学比你好,左面和后面的同学都比你好。”“你和
期刊
教给学生真正的含义是一个迷人的观点,但是很多老师发现在这个标准化训练和测试的年代上面提到的观点却面临着很多的问题。    教学不仅仅是讲授所有的内容,学习也不仅仅是接受知识,而对知识的评估更不仅仅是准确的回忆。对知识的理解是必需的,重要的是使知识变得更加有意义。当学生把新信息跟旧知识联系到一起时,当他们把事实跟“大胆的想法”比较时,当他们在探索基础问题以及在新的情景里运用知识时,他们才会更加容易获
期刊
爱好舞蹈且舞姿不俗的小女突然不肯再穿上红舞鞋,再三询问,多方试探,均无功而返。那颗倔强的心灵几乎斩钉截铁地决定把自己从舞台上清场,永不回头。  惊诧之余只能深为遗憾。  半年之久,才隐隐约约知道这次巨变仅仅是由于小女不肯因为一个误会向舞蹈老师当面认错,仅仅是老师在气愤之下脱口而出的一句话:你不是学舞的料。  此时弥补的心纵有天大,却也无力回天了。  不同的,是小女的绘画。自三岁时投师,至今已过去八
期刊
儿子刚到美国的时候,一天放学回家,拿出一张画给我看:“妈妈,你看,这个人像不像我?”天哪!吓我一大跳,这哪是人,分明是鬼,说得确切点,这是一堆白骨。“你为什么画这个?”“老师让画的。”我不信,孩子的坚持诱发我要去学校看个明白。  第二天一大早,我赶到了学校,踏进儿子上课的教室,墙上挂满了白骨图,数了一下共有19幅,班上共18个学生,加上老师19人。“妈妈,你看,这张是我。”儿子指着墙角边的几乎与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