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心灵遍开情感之花

来源 :金色年华·教学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sa85770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之一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地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的感知和创造能力”。学生知、情、意的全面发展成为阅读教学的导向与目标。渗透人文精神,培养审美情趣始终都应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当务之急。
  一、挖掘教材、丰富内涵
  语文教材为阅读教学加强人文渗透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入选篇目可谓文质兼美。面对一篇篇优秀的文学作品,对于阅读积累与阅读经验都极其有限的高中生而言,他们未必都能深入透彻地感悟作品的内蕴,更无从谈及“美”的濡染。教师此时所扮演的正是作者与作为欣赏者的学生之间产生情感共鸣的桥梁。所以教师必须“吃透”教材,用心灵与作品碰撞心灵的火花,感悟文之魅力,美之所在。陶渊明酒后杂感,赋诗《饮酒》,一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道出田园诗人不为庸碌红尘所羁,不被凡俗污世所绊的超凡脱俗;《边城》清香如莲:社会纷乱之中如莲“出淤泥而不染”,依然情真情美如一;战火硝烟之外如莲充满诗情画意,淡洁清婉。苏轼赤壁作赋,一舟一月,酒歌同雅,于自然变化中顿悟生命,尽显豪放诗人豁达之胸襟。文学是世态人情,是社会人生的再现与浓缩。文学是一个窗口,学生体会感悟出人间的善恶,并内化为个人的素养与品质。教师是导航,可以带领学生泛舟于文学的海洋,驶向真善美的港湾。
  二、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美的感悟
  多媒体教学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辅助在一定程度上有其独特的价值。它能做到声、像、文并用,打破课堂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从色彩到画面,音乐到文字,中外古今,天文地理,“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不仅能引发学生的联想与想象,而且动静结合,虚实相生,创设出崭新的语文教学审美时空。恰到好处地运用多媒体可以带领学生进入情境,激发思考。《长亭送别》中一句“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可谓凄美婉约,令人柔肠百结,霜林之艳与离人之伤“矛盾”而又完美地融合在一起。遍野红枫,竟是离人血泪所染!学生初读并未能完全领会,若通过画面把美艳的莺莺悲哀无奈的眼神放在红枫如火的背景之中,让学生发挥想象,把握人物心理和环境的融合,凄美而令人心碎的离情将动人心扉。学生通过多媒体进入情境,从而感受莺莺对爱情的坚贞和封建家长制的专横。
  三、适时引导、张扬个性
  现代教育理念中极重要的一点是发挥阅读主体的能动性。对于阅读者而言,“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是解读多样性的体现。作为高中生,他们希望用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审视文学。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能居高临下地代替学生,展示并强加给学生自己对作品的主观感情,从而扼杀学生释放个性,展示自我,表达观点的渴望与积极性。教师应把鉴赏的权利交给学生让他们在发现、讨论中张扬自我,在思考中提高审美情趣并从中获得美的浸润,而教师只是以旁观者、参与者、主持人的身份予以适时适当的有效引导。在诗歌《致橡树》学习中,不可避免地触及关于爱情这一敏感而永恒的话题。舒婷用其细腻的笔触抒发了对一种独立平等、同甘共苦、相恋相知的爱情的执着追求。诗歌的真情不仅打动学生,有同学甚至提出与之不同的爱情观,表达对心中理想爱情的向往。这是令人欣喜的改变:学生不再简单认同教材内容,而是用自己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情感大胆释放自我,这是对美的再体验和再创造。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开放式”的阅读,鼓励学生多角度、多层面地理解作品,最大限度地释放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造力,这将为语文阅读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并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鉴赏能力。
  四、拓展迁移、增大阅读量
  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主要内容之一,它是培养阅读能力,实施人文教育的重要途径。随着学生阅读能力和审美意识的提高,除教材之外,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需求量日益增大,他们希望开辟另一片“世外桃源”,采摘人类的智慧之果。学生对美的追求,教师应该做的便是在课堂内外为学生提供更多“精神养料”以滋养生命。卡夫卡地《变形记》让他们走出认为荒诞不羁的误区,走进变成大甲虫的格里高里无奈而悲伤的命运,揭示掩藏在人类心灵深处的利己之私,感受资本主义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与无情;在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心灵渴望里寻找到为现代人所缺失的精神家园;而由橡树与木棉的爱情则看到与木棉不一样的为爱而付出全部的《一棵开花的树》,在感叹和唏嘘中明白爱的真谛与价值。课外的适当拓展迁移是必要的,它不仅体现新课改的理念,也能提升学生的阅读品味。但是拓展迁移不能舍本逐末,而导致淡化文本,游离文本而成为空中楼阁。特别是在课堂阅读教学中,应把拓展迁移训练建立在充分解读文本的坚实的基础之上。
  钱理群教授说:中学语文教学落实到人文教育上,就是给人建立一种精神底子。语文教育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教给学生某种知识或技能,更重要的是要用人类精神的财富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生活需要调剂与点缀,生命需要信仰与支撑。把阅读优秀文学作品作为一种滋养,以人文精神的渗透为内核,培养学生高尚而美好的情感、情趣和情操,真正实现语文教育的理想之境。
其他文献
写作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生活方式,是促进自我发展的重要手段。小学生的习作水平基本代表他的语文能力。作文本应顺其自然,教师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悉心体味,鼓励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但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本来最富有个性的作文变成虚假的、机械的应训练习。学生作文千人一面,缺乏童真童趣、真话真情。如何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的束缚,开掘学生的写作源泉,使学生做
期刊
[摘要]英语高考是以考查听、读、写为主,听读写的高效率决定了高三英语课堂教学质量,因此,英语教师平时要高考备考中必须重难点突出,循序渐进。注重有针对性的训练,并在实践中逐步提高学生听读写的综合能力,才能全面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关键词]语法;有效;客观规律;查漏补缺    一、高考英语科学遵循客观规律科学备考的必要性  进入高三后,由于学科的自身特点,英语学科复习备考,的空间和时间将会受到其他学
期刊
古代诗歌鉴赏是高考中的难点,如何突破。需从分类入手。分类的方法很多,我们可以从诗歌的主体形象做如下划分:有为男人、无为男人、假女人、真女人。  一、有为男人  有为男人可分为从军征战、入朝为官。从军征战产生斗志昂扬的豪迈情怀,忧国伤时、思乡怀人的情感,入朝为官产生宦海沉浮的感慨。  例如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军城早秋 严武[注]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
期刊
唐代诗人卢照邻说“春也万物熙熙焉,感其生而悼其死;夏也百草榛榛焉,见其盛而知其阑;秋也严霜降兮,殷忧者为之不乐;冬也阴气积兮,愁颜者为之鲜欢。” 一年四季景观各有不同,其每日每夜均在变迁,每时每刻均因观者的心境在改变,如果观者能将这美丽的图画用手中的笔描绘下来,并以自己的心境感官为底色,以四季的鲜活美景为参照,那将是一幅多么壮丽恢弘的画卷!  鉴于此,学校的语文老师们匠心独具地将四季景观的观察作为
期刊
[摘要]纪昀所著《阅微草堂笔记》运用粗陈梗概笔法,使作品呈现出简淡雍容的整体风貌,为后人的解读留下丰富的空间。右眼跳跳的《白话加强版阅微草堂笔记》,则在戏谑中颠覆了原著的学者气息。现选取《戏溺骷髅之报》与《魂念子孙》两篇,管窥纪昀的劝惩寄寓。  [关键词]纪昀;劝惩寄寓;阅微草堂笔记;白话加强版阅微草堂笔记  [作者简介]丛剑英,女,讲师,研究方向:高职语文教学,工作单位:合肥通用职业技术学院。 
期刊
小学语文教学课堂追求的是儿童生命的灵动、情感的放飞、思想的碰撞、人格的升华。儿童的脸红起来了,心动起来了,情生起来了,就说明我们的教学贴近了儿童,释放了儿童。  可是现在好多作文课上孩子却常常口叼笔杆,眉头紧锁,冥思苦想,下笔艰难,最后不得不涂沫几笔,敷衍了事。其实,学生并非缺乏生活素材,也不是不会遣词造句,而是由于我们训练方法的陈旧、单调,训练内容的枯燥乏味,大大限制住了学生的写作欲望。因此,作
期刊
[摘要]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语文老师经常会抱怨识字教学任务繁重,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烦,往往是事倍功半,识字效果很不理想。那么,如何让识字教学变得丰富多彩、事半功倍呢?我认为,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遵循汉字本身的发展规律,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并能将识字与语言训练相结合,真正做到“授之以渔”,识字
期刊
[摘要]文章探讨初中物理“六模块”建构式课堂的实施,通过对实施案例进行详细的分析,发现该建构式课堂的优点及存在的问题,为“六模块”建构式课堂的实施与完善提供实践依据。  [关键词] “六模块”建构式课堂;物理    任何课堂教学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可行性都有赖于教学实践的检验,“六模块”建构式课堂也不例外。为了进一步验证六模块建构式课堂在实践中是否能达到既定目标,发现存在的问题,笔者在六模块建构式课
期刊
从当前学生的习作情况来看,学生对习作不感兴趣,积累的语言不会运用,语言贫乏,错句居多,自己想表达的情感无法通过语言文字完全的释放出来,我们应该怎样改变这种局面呢?用什么办法能让孩子乐于表达、善于表达、提高表达能力呢?  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我在教学生习作时,运用情感教育理论,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充分重视作文评价中的情感因素,以多元评价为手段,坚持多方参与,多种评价,充分调动并发挥孩子的主体性
期刊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是物理课的魅力所在,在物理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高考物理也把对实验能力的考核放在首要位置。  因此,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知识和技能,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了解科学研究的方法,增强创新的意识和实践能力,发展探索自然、理解自然的兴趣与热情,形成交流与合作的良好习惯,养成科学求是的态度,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然而,我们的物理实验教学现状还不容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