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校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接班人的重要领域,近几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和教育事业的发展,重庆地方高校的教学质量、办学条件、学术科研能力等硬实力得到大幅增长,而与此同时,高校的办学目标、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学术科研氛围、教风学风等软实力却没能够与硬实力发展同步,出现了硬软实力两张皮的现象。在当前,通过不断提升高校文化软实力,有利于激发各类人才的创新能力、有利于凝聚广大师生员工的爱国爱校精神、有利于彰显新时代知识分子积极向上的风貌。
关键词:高校;文化软实力;校园文化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06-0228-02
一、高校文化软实力及其构成要素
大学一直是传承文化、创新文化、引领文化的重要领域,高校文化软实力是高校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实力主要是相对于校园面积、图书馆藏书量、在校生规模、各类教学设施、经费投入等硬条件、硬环境而言的,它通过校园精神、学术科研氛围、教风学风等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大学生成长成才,是当前高校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高校软实力的构成要素丰富多样,具体地说,主要有以下内容:
(一)校园文化
它主要是指在校园这个有限的活动空间内,学生、教职员工围绕着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活动文化等要素共同打造的一种群体文化。校园景观文化、楼宇文化、校园诗社、书社、文学社以及学生的行为方式、思维特征等等都可以囊括在校园文化范畴之内,可以这样讲,校园文化是高校文化软实力的灵魂,决定和影响着高校的社会影响力、未来发展前景,是当前高校建设着力打造的中心环节。
(二)高校的办学理念
办学理念简单讲就是对高校“办学的方向”、“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原因”、“办学的宗旨”、“办学的历史使命”、“人才培养目标”、“办学思想”等问题的定位和解读。高校的办学理念影响和决定着学生、学校未来发展的方向和前途,是高校文化软实力的“骨骼”,支撑着高校的存在和发展。
(三)学术科研氛围
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最大的不同就是高校承载着学术科研的使命。学术科研氛围好比高校文化软实力的“头脑”和“心脏”,一所高等院校的科研观念、学术风气、科研信息、科研条件等决定了这所学校的学术科研实力,决定着高校的理论研究和学术高度,是高校创新实力的具体展现,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反映出该高校的社会认同度。
(四)教风学风
教风学风是师生知、情、意、行的综合表现,教风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育人活动中展现出来的行为风范,它既反映教师的才华,也是教师德能的集中体现;而学风则是指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习惯。良好的教风学风有助于师生的成长成才,是高校文化软实力的“血液”,是其源源不断的生命力之所在。
二、重庆高校文化软实力的现状
高校文化与异质文化兼收并蓄,形成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这种文化深切融合,影响着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从当前重庆高校文化建设来看,既有成就也有不足,主要体现在:
(一)校园文化千姿百态,但缺乏亮点与特色
近几年来,在重视校园扩容、经费投入、师资培训等硬实力建设的同时,重庆各个高校也日益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以长江师范学院为例,该校搬迁到新校区之后,重视对校园景观文化和楼宇文化等软实力的建设,其教学楼分别以传统文化中朗朗上口的词汇命名,如行知楼、致远楼、崇礼楼、崇仁楼、行健楼等,在学生频繁出入的场地,也有一些名人事迹的简介和名人名言;各种学生团体、书社学社也应运而起,并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但基于很多高校校园文化展现的都是这一套,因而缺乏亮点和鲜明特色,不能让人耳目一新,自然就缺乏校园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二)有不拘一格的办学理念,但缺乏深度与广度
在长期教学活动中,长江师范学院一直秉承“质量立校,人才兴校,学科强校,服务荣校,文化名校,依法治校”的办学思路,以“办一所受当地人民尊重的教学应用型大学”为目标,围绕着办学目标,实施“四步走”行动方案,启动了“131”发展战略。在办学定位上,明确了以服务涪陵及周边区县经济社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为使命,在此基础上,以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为导向。这些目标和思路虽然有可行性,但缺乏新颖性,缺乏广度、深度和力度。
(三)教风学风严谨但缺乏广泛的社会认同
长江师范学院建章立制方面,形成了一套严谨的教学教育规制和考核考评制度,师生员工在日常的工作学习中自觉地遵守相关的纪律要求,教风学风建设成效较为显著,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在社会上也有较强的竞争力,尤其是考研、公务员考试等方面有较大的突破,但由于宣传组织不到位,致使社会认同度偏低。
(四)学术科研有一定成绩但缺乏领军人物
当前,各个高校无一例外都把学术科研与职称评定挂上钩,高校的学术科研成绩日渐显著,但仔细分析,可以发现,很多的学术科研成果是在拾前人的牙慧,缺乏研究者本人的智慧和独创,而且,在学术科研中领军人物匮乏,导致一些重要领域的研究后继无力。如长江师范学院的历史学、地方史学的研究比较出名,但缺乏领军人物和突破性的学术科研成就,因而导致学术科研的影响力比较薄弱。
三、制约重庆地方高校文化软实力发展的成因
制约重庆地方高校文化软实力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急功近利,校园文化创新意识差
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高校之间的竞争激烈,为了生存和发展,各个高校都努力谋求以一种独特的校园文化吸引大众目光。但在打造校园文化的时候,不想通过长期的积淀和创新来达到目的,往往是通过到所谓的名校考察,他们在怎么做,自己就跟着怎么做,缺乏自己的思路,文化创新意识较为淡薄,因此导致校园文化千篇一律,缺乏独创性和吸引力。 (二)办学较为功利性,缺乏长远规划
在办学目标上,重庆地方高校喊了不少空洞的口号,但其真正的目的就是通过各种途径想方设法多招生,多一点收益。社会上什么专业的学生就业形势好,就开办什么专业,甚至捡芝麻丢西瓜,把自己学校一些传统的、有竞争力具有可持续发展的专业砍掉,而开办一些并不具备竞争优势的专业,忽略了人才培养的长远目标和规划。比如长江师范学院原来的幼儿师范教育专业、应用技术学院等都有自己的特色,师资力量也较强,但在转型过程中把这些专业和学院都砍掉,看到其他院校的土木工程、民用建筑等专业招生容易,学生就业好,就盲目跟风,在师资力量严重不足的情况下,立马“转型”成立建筑学院,其实际办学结果可想而知。
(三)奖惩机制不健全,学术科研动力不足
为了促进重庆地方高校学术科研发展,相关部门制定了一些貌似公开、公平、公正的奖惩政策和项目课题申报评审制度,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机制体制不健全,导致管理部门在发放学术科研项目时人为地向一类名门学校倾斜,而一些处于上升期的二类本科院校在申报科研课题时却明显处于下风,科研经费不足导致学术科研的动力较为薄弱。比如长江师范学院和西南大学在竞争同一个科研项目时,如果水平不相上下,甚至有时还略微高一点的时候,败下阵的必然是前者,长此以往,势必制约二类本科院校科研发展。
四、提升重庆地方高校文化软实力的途径
(一)知识生成与智慧发挥并重
高校是传播知识与文明的重要阵地,在提升高校文化软实力的时候,一方面要重视知识的生成、传播和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通过各种途径使广大学子能够掌握理论,有较为坚实的理论功底;另一方面要重视知识的转换与应用,高校在办学的理念上要有前瞻性和全面性,适应社会所需,超前进行学科建设和教学改革。使培养的人才能够适应社会的需要,适应未来的发展。
(二)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兼收并蓄
中华民族在长期实践中创造了优秀灿烂的文传统文化,这些文化凝练了忠孝、仁爱、诚信、和谐、万美等思想,这些思想和当前各个高校努力创建的诚信校园、和谐校园、秩序校园的内涵具有较强的一致性。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相互交融将促进高校文化软实力的大发展、大繁荣。
(三)研究团体和学术沙龙交相辉映
作为学术科研创新的重要领域,高校要注重文化氛围、文化气息的培育。一个人走可能走得更快,一群人走可能则走得更远。高校的学术科研要能够走得又快又远,一方面要重视本校科研队伍的建设,着力打造既有高素质科研人才同时成员构成又合理的科研团队,在学术科研上实现“传帮带”;另一方面要注意借鉴和学习,聘请校外专家学者到学校讲学、挂职,时常举办各种类型的学术沙龙,让校内外专家学者济济一堂,相互争鸣,共同进取。
(四)思想更新与制度建设齐头并进
校园文化建设上,要立足于学校的特色、学生特点和社会的需要,赋予校园文化以灵性,增强校园文化的生命力、感召力、示范力。与此同时,校园文化建设要上一个层次,要有持续性,还必须加强制度建设,在规制上补漏,既要保持已有的成就还要鼓励后续的研究。
总而言之,尽管当前重庆地方高校文化软实力建设存在诸多不足,但只要能够正视问题,努力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重创新,重持续,重引领,重精神与人文,在不久的将来,重庆高校文化软实力必将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 李建平.大学开放天地新一位百年学府校长的思考和探索[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1.
[2] 霍玉敏.新形势下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J].教育与职业,2012,(4).
[3] 安身健.高校文化软实力建设初探[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12).
[4] 王福生.重筑我们的信仰与道德——兼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对接路径[J].甘肃理论学刊,2012,(1).
[责任编辑 陈凤雪]
关键词:高校;文化软实力;校园文化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06-0228-02
一、高校文化软实力及其构成要素
大学一直是传承文化、创新文化、引领文化的重要领域,高校文化软实力是高校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实力主要是相对于校园面积、图书馆藏书量、在校生规模、各类教学设施、经费投入等硬条件、硬环境而言的,它通过校园精神、学术科研氛围、教风学风等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大学生成长成才,是当前高校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高校软实力的构成要素丰富多样,具体地说,主要有以下内容:
(一)校园文化
它主要是指在校园这个有限的活动空间内,学生、教职员工围绕着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活动文化等要素共同打造的一种群体文化。校园景观文化、楼宇文化、校园诗社、书社、文学社以及学生的行为方式、思维特征等等都可以囊括在校园文化范畴之内,可以这样讲,校园文化是高校文化软实力的灵魂,决定和影响着高校的社会影响力、未来发展前景,是当前高校建设着力打造的中心环节。
(二)高校的办学理念
办学理念简单讲就是对高校“办学的方向”、“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原因”、“办学的宗旨”、“办学的历史使命”、“人才培养目标”、“办学思想”等问题的定位和解读。高校的办学理念影响和决定着学生、学校未来发展的方向和前途,是高校文化软实力的“骨骼”,支撑着高校的存在和发展。
(三)学术科研氛围
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最大的不同就是高校承载着学术科研的使命。学术科研氛围好比高校文化软实力的“头脑”和“心脏”,一所高等院校的科研观念、学术风气、科研信息、科研条件等决定了这所学校的学术科研实力,决定着高校的理论研究和学术高度,是高校创新实力的具体展现,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反映出该高校的社会认同度。
(四)教风学风
教风学风是师生知、情、意、行的综合表现,教风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育人活动中展现出来的行为风范,它既反映教师的才华,也是教师德能的集中体现;而学风则是指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习惯。良好的教风学风有助于师生的成长成才,是高校文化软实力的“血液”,是其源源不断的生命力之所在。
二、重庆高校文化软实力的现状
高校文化与异质文化兼收并蓄,形成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这种文化深切融合,影响着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从当前重庆高校文化建设来看,既有成就也有不足,主要体现在:
(一)校园文化千姿百态,但缺乏亮点与特色
近几年来,在重视校园扩容、经费投入、师资培训等硬实力建设的同时,重庆各个高校也日益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以长江师范学院为例,该校搬迁到新校区之后,重视对校园景观文化和楼宇文化等软实力的建设,其教学楼分别以传统文化中朗朗上口的词汇命名,如行知楼、致远楼、崇礼楼、崇仁楼、行健楼等,在学生频繁出入的场地,也有一些名人事迹的简介和名人名言;各种学生团体、书社学社也应运而起,并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但基于很多高校校园文化展现的都是这一套,因而缺乏亮点和鲜明特色,不能让人耳目一新,自然就缺乏校园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二)有不拘一格的办学理念,但缺乏深度与广度
在长期教学活动中,长江师范学院一直秉承“质量立校,人才兴校,学科强校,服务荣校,文化名校,依法治校”的办学思路,以“办一所受当地人民尊重的教学应用型大学”为目标,围绕着办学目标,实施“四步走”行动方案,启动了“131”发展战略。在办学定位上,明确了以服务涪陵及周边区县经济社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为使命,在此基础上,以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为导向。这些目标和思路虽然有可行性,但缺乏新颖性,缺乏广度、深度和力度。
(三)教风学风严谨但缺乏广泛的社会认同
长江师范学院建章立制方面,形成了一套严谨的教学教育规制和考核考评制度,师生员工在日常的工作学习中自觉地遵守相关的纪律要求,教风学风建设成效较为显著,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在社会上也有较强的竞争力,尤其是考研、公务员考试等方面有较大的突破,但由于宣传组织不到位,致使社会认同度偏低。
(四)学术科研有一定成绩但缺乏领军人物
当前,各个高校无一例外都把学术科研与职称评定挂上钩,高校的学术科研成绩日渐显著,但仔细分析,可以发现,很多的学术科研成果是在拾前人的牙慧,缺乏研究者本人的智慧和独创,而且,在学术科研中领军人物匮乏,导致一些重要领域的研究后继无力。如长江师范学院的历史学、地方史学的研究比较出名,但缺乏领军人物和突破性的学术科研成就,因而导致学术科研的影响力比较薄弱。
三、制约重庆地方高校文化软实力发展的成因
制约重庆地方高校文化软实力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急功近利,校园文化创新意识差
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高校之间的竞争激烈,为了生存和发展,各个高校都努力谋求以一种独特的校园文化吸引大众目光。但在打造校园文化的时候,不想通过长期的积淀和创新来达到目的,往往是通过到所谓的名校考察,他们在怎么做,自己就跟着怎么做,缺乏自己的思路,文化创新意识较为淡薄,因此导致校园文化千篇一律,缺乏独创性和吸引力。 (二)办学较为功利性,缺乏长远规划
在办学目标上,重庆地方高校喊了不少空洞的口号,但其真正的目的就是通过各种途径想方设法多招生,多一点收益。社会上什么专业的学生就业形势好,就开办什么专业,甚至捡芝麻丢西瓜,把自己学校一些传统的、有竞争力具有可持续发展的专业砍掉,而开办一些并不具备竞争优势的专业,忽略了人才培养的长远目标和规划。比如长江师范学院原来的幼儿师范教育专业、应用技术学院等都有自己的特色,师资力量也较强,但在转型过程中把这些专业和学院都砍掉,看到其他院校的土木工程、民用建筑等专业招生容易,学生就业好,就盲目跟风,在师资力量严重不足的情况下,立马“转型”成立建筑学院,其实际办学结果可想而知。
(三)奖惩机制不健全,学术科研动力不足
为了促进重庆地方高校学术科研发展,相关部门制定了一些貌似公开、公平、公正的奖惩政策和项目课题申报评审制度,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机制体制不健全,导致管理部门在发放学术科研项目时人为地向一类名门学校倾斜,而一些处于上升期的二类本科院校在申报科研课题时却明显处于下风,科研经费不足导致学术科研的动力较为薄弱。比如长江师范学院和西南大学在竞争同一个科研项目时,如果水平不相上下,甚至有时还略微高一点的时候,败下阵的必然是前者,长此以往,势必制约二类本科院校科研发展。
四、提升重庆地方高校文化软实力的途径
(一)知识生成与智慧发挥并重
高校是传播知识与文明的重要阵地,在提升高校文化软实力的时候,一方面要重视知识的生成、传播和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通过各种途径使广大学子能够掌握理论,有较为坚实的理论功底;另一方面要重视知识的转换与应用,高校在办学的理念上要有前瞻性和全面性,适应社会所需,超前进行学科建设和教学改革。使培养的人才能够适应社会的需要,适应未来的发展。
(二)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兼收并蓄
中华民族在长期实践中创造了优秀灿烂的文传统文化,这些文化凝练了忠孝、仁爱、诚信、和谐、万美等思想,这些思想和当前各个高校努力创建的诚信校园、和谐校园、秩序校园的内涵具有较强的一致性。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相互交融将促进高校文化软实力的大发展、大繁荣。
(三)研究团体和学术沙龙交相辉映
作为学术科研创新的重要领域,高校要注重文化氛围、文化气息的培育。一个人走可能走得更快,一群人走可能则走得更远。高校的学术科研要能够走得又快又远,一方面要重视本校科研队伍的建设,着力打造既有高素质科研人才同时成员构成又合理的科研团队,在学术科研上实现“传帮带”;另一方面要注意借鉴和学习,聘请校外专家学者到学校讲学、挂职,时常举办各种类型的学术沙龙,让校内外专家学者济济一堂,相互争鸣,共同进取。
(四)思想更新与制度建设齐头并进
校园文化建设上,要立足于学校的特色、学生特点和社会的需要,赋予校园文化以灵性,增强校园文化的生命力、感召力、示范力。与此同时,校园文化建设要上一个层次,要有持续性,还必须加强制度建设,在规制上补漏,既要保持已有的成就还要鼓励后续的研究。
总而言之,尽管当前重庆地方高校文化软实力建设存在诸多不足,但只要能够正视问题,努力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重创新,重持续,重引领,重精神与人文,在不久的将来,重庆高校文化软实力必将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 李建平.大学开放天地新一位百年学府校长的思考和探索[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1.
[2] 霍玉敏.新形势下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J].教育与职业,2012,(4).
[3] 安身健.高校文化软实力建设初探[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12).
[4] 王福生.重筑我们的信仰与道德——兼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对接路径[J].甘肃理论学刊,2012,(1).
[责任编辑 陈凤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