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地方碑刻文化资源,打造高效有趣的文言文课堂

来源 :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gs0612681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的文言文课堂,为了应对高考,重词句解释,轻文章思想情感的领悟,导致教和学的脱节,缺少探索与研究。加之应试教育的重压,网络文化的冲击,学生难以体会到文言文语言的妙处和思想,文言意识越来越淡薄了。基于此,文言文的教学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显得尤为重要。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积极开发和利用本地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现代社会中的现象考察文化问题。”而本地的教学资源中,碑刻文化不失为一个理想的文言文教学资源,正可以此为文言文教学搭建一个平台。
   一、链接课程生长点,寻求地方碑刻文化资源与文言文教学的契合
   地方碑刻取材广泛,立足生活,展现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面貌和风土人情。碑志、墓铭、杂记等,文辞质朴,意蕴深远,虽不是大家手笔,却独有小家碧玉的灵气。把这样的文本教材引入高中文言文课堂,自然拉近了学生和文言文的距离,激发了广大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浓厚兴趣。
   地方碑刻文化中的文言文材料,既可以是文言文教学的文本,也可以是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的载体。据此,可以有计划、有步骤地由课内文言文教学向课外延伸,自然地将课内所学的知识与课外文言文对接,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教师只需要引领,剩下的事情就让学生去做。通过研读碑刻文化,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学会在实践中探索。乏味的字句理解就能变得富有生气,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就在充满思考的学习氛围中,不断得到提高。文言课堂具备了思维的力度,文言课堂才能活起来,才能充满乐趣和激情,才能洋溢着人文的关怀。
   学校教育因其所处的环境而具有浓重的地域性特点,地方文化与学校的教育教学存在着根源性的血脉关系。在文言文教学中,开发和利用地方文化资源,有助于学生把书本知识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实现文言文教学的生活化、情境化,使文言文教学能够体现出创造性和文化意味。
   二、增强课程开发意识,依托地方碑刻文化资源生成优质的文言文学习资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碑刻有的独抒性灵,有的缅怀先人,挖掘本地的碑刻文化资源,既可以树立文化自信心,也拉近了学生和文言文的距离。因此,把地方碑刻文化合理打造成校本课程,可以让碑刻文化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焕发光彩,进而有效促进高中文言文的教学,让文言文教学“接地气”。
   在阅读课程观上,要扩充课程概念,突破教科书的限制,走出在结构上趋于封闭的、孤立的设计,重视教育情境、社区环境和师生互动的过程与结果;在阅读资源观上,要改变过去仅仅囿于校内课程资源的课程资源观念,将目光投向更为广阔的自然类资源、人文类资源和社会类资源;在阅读课程开发主体观上,需要具有强烈课程意识的师生携起手来共同去开发,去生成,去建构;在阅读课程实施观上,强调学生的个别差异和个性发展,注重对话、交流和沟通,使学生在“探索、发现、体验、表达”的架构下进行学习和阅读,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开发出人本化、个性化、特色化的文言文阅读课程来。
   在文言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时时处处皆留意,把自己的眼睛当作摄像机那样捕捉和记录信息,像最出色的记者追踪新闻那样追逐独特的优势资源。要留意本地丰富的碑刻文化资源,墓志铭、碑刻、题词、杂记等,这些都是文言文的学习素材。有了丰富的素材,教师要引导学生分门别类地处理素材,把相同或相近主题的素材归为一类,从而建立地方碑刻文化资源素材库。素材的形式可以是碑刻的拓本,可以是实地的摘抄,也可以是校本课程中的碑刻读本。只有让学生不断积累丰富的文言文素材,才能做到厚积薄发。
   三、开展综合性学习,提高地方碑刻文化融入文言课堂的操作可行性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在文言文教学中,更应让学生从课本中抬起头来,走出教室,走出校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1.引进碑刻文化,“野读”文言文。所谓的“野读”,是相对课内诵读的“雅读”而言的,就是走出校园到野外去读,读那些野史稗钞之类的地方文化内容,如,墓志铭等,就是一种很好的形式。
   2.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想象。课内诵读,相关的文言文大多有译注,而且可以找到相关的教辅资料。然而,到了一块碑刻前,就出现了诸多问题:碑刻无标点、无段落,繁体字、异体字堆砌,行书、草书纷繁,令人难以卒读,并且没有现成的参考书可供参考。这些问题向学生提出了挑战,这样的挑战,其实也是激发想象力、培养文言文学习思维的一种情境。首先,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已经有了兴趣,这种兴趣不是别人强加给自己的,而是面对这样一篇立体的文言文,内心油然而生的一种兴趣。其次,在阅读碑刻的过程中,需要实地了解碑刻产生的背景、过程、意义,这就把文言文学习的人文性很好地植入到了教学当中。第三,对于如此陌生、找不到参考资料的文言文,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一定会进行合作交流,新课程的教育理念也就顺理成章地融进了学习过程中。
其他文献
今天观看了一节教学视频,视频中胡老师执教的《套中人》,教学思路清晰,环环相扣,引导到位,真是一节很好的示范课。尤其是模拟表演这一环节,设计、拿捏得十分到位,表演加点评,使学生真正走近了人物,去分析、探讨、体会人物的性格,对作品人物的理解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随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新课标》倡导“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开展语文综合性活动”。这些新理念的提出,使语文课堂面貌焕然一新:绘画
期刊
一、突出的专业特长   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实践性很强的过程,不可能像知识一样直接传授,需要反复训练,需要模仿,需要教师示范。能力是多种多样的,从语文能力来说,就由许多要素构成。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是一专多能的,必须有突出的专业基本功。在听说读写方面都应是非常突出的,在朗读、阅读、书法、写作、辩论、演讲等各方面更应独占鳌头。只有这样,才能用自己的才华去影响人,去感染人。一个语文教师如果
期刊
以月抒怀,古今相通。《月亮代表我的心》《明月千里寄相思》《彩云追月》《月亮走,我也走》《十五的月亮》《月亮船》《花好月圆》《月光下的凤尾竹》《透过开满鲜花的月亮》《月朦胧鸟朦胧》等,这些歌曲广为传唱,耳熟能详。但如果要问:古人和今人哪一个对月亮感触更深?回答还是古人。应该说,钢筋水泥的森林、都市喧嚣的灯光、昼夜穿梭的车流、终日弥漫的尘埃、浮躁不安的内心遮蔽了美丽的自然,拉远了人们和月亮的距离。  
期刊
一、试题回顾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70分)   关于读书,他们这样说:   伏尔泰:读书使人心明眼亮。   张维屏:读书何所求?将以通事理。   朱熹: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   程颐: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   结合他们的说法,谈谈你对读书的认识。   二、审题引导   这是一个看似简单、实难动笔的
期刊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核心环节,广泛的课外阅读是学生积淀语文素养的必由之路,也只有经过长期的阅读和大量的积累,学生才有可能真正学好语文。《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针对初中生的“阅读”这一项给出了明确的规定:“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为此,各种版本的初中语文教材在编写时,对这一方面给予了充分关注。由此,广大师生已逐步形成共识:初中
期刊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越来越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热爱语文的学生越来越少,大部分学生仅仅把语文当成一门考试科目,被动学习使得课堂气氛愈来愈沉闷。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已经成为满足新课标背景下化被动为主动教学要求的当务之急。   在和学生网络交流的时候,发现一个奇妙的现象。很多学生,包括那些平时语文成绩不怎样,也不爱学语文的学生,在空间的说说、微博里面,却是妙语连珠,时常还会
期刊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语文教学中存在着两条主线:一条是“知识对流”的主线,另一条是“情感对流”的主线。教学活动正是在知识与情感的两条主线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下的相辅相成的过程,其中“情感对流”的主线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是最重要的。除了教师本身应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高超的教学技巧之外,语文教师尤其应当重视在教学的互动过程中师生之间、教材与学生之间产生的“情感共鸣”。   一、师生间的情感共鸣   1.教
期刊
学生获得知识是重要的,但培养能力更重要。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学会用多种阅读方法,精读与泛读相结合,让学生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化作品,受到高尚情感与情趣的熏陶,发展学生的个性,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教师要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让学生能自主、有效地学习人类无限的知识。如果学生不会读书,不会学习,没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将是教学的重大失误,也是教师的失职。总之,不论精读还是泛读,阅读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学会读书,
期刊
教师怎么才能在成功应对高考的状态下,活出语文人的声香色味呢?教师怎么才能在社会齐喊升学的压力下,活出语文人的价值生命呢?   先得认清现实:认清当前学校重视高考的语文教学的现实,认清学生在语文学科上“雾里看花”式的得分的现实,认清当前学生投入语文学习的精力和时间的现实,认清语文教师尴尬旁落的角色现实。   不能只是站在语文人的角度大声疾呼:“我们要找回属于我们语文学习的时间,我们要找回属于我们
期刊
对于“微课程”这个概念,和时下的“微博”“微信”似乎多少有些衔接。曾经一度,有些人对“微博”这种信息渠道是有看法的,它的知识的片段性让更多的人对于文化的汲取满足于只言片语的浅层阅读。但因为它的互动性,这种方式更迅捷地满足了知识大爆炸的时代,让人们更快地介入,更好地吸收。这些,与所谓的“微课程”可能有异曲同工之妙。   谈及微课程,不得不提“微课堂”。   一、“微课”真正提供了个性化学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