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透文本,积淀学识,丰盈学养

来源 :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eonezhao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怎么才能在成功应对高考的状态下,活出语文人的声香色味呢?教师怎么才能在社会齐喊升学的压力下,活出语文人的价值生命呢?
   先得认清现实:认清当前学校重视高考的语文教学的现实,认清学生在语文学科上“雾里看花”式的得分的现实,认清当前学生投入语文学习的精力和时间的现实,认清语文教师尴尬旁落的角色现实。
   不能只是站在语文人的角度大声疾呼:“我们要找回属于我们语文学习的时间,我们要找回属于我们语文人的生命场”。更需要思考、更应当关注的是,在学生整体未来人生规划及冲刺高考的前提下,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他们实际运用语文的能力。因此,要实现语文教学的整体建构,并在教学中慢慢渗透。
   一、课堂教学的文本解读,重在品味,训练思维
   北京大学教授钱理群先生谈及语文教育,极力呼吁语文教育要“回到常识中来”。著名教育家吕型伟先生也语重心长地谆谆告诫,“发展才是硬道理,但是不能不讲道理。”因此,语文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师展示自我才情的舞台,显示自我智慧的战场。但是,教师水平参差不齐,教师的成熟更需要时间,教师的悟性也不都是卓越超群的,而且语文教师并不是每个人都“野心勃勃”地想做语文教育专家,他们除了学校的语文教学,还有家族家庭的角色,还有社会人士的评价。
   因此,语文教师手中应当有“文本解读”的方法和示例,以此来启发他们解读文本的志趣和能力,语文学科的研究者应当在这方面有所贡献。现在,需要有这种专门的文本解读杂志,显示语文教师百花齐放的思想火花。更需要这方面的专著,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李华平先生就有一部开创性的著作《语文科文本解读学》,这对教师深入解读文本,可谓功劳大矣。
   当然,教师的解读必须去触动学生,与学生产生共鸣,因为语文教学是“生命对于生命的唤醒,是生命对于生命的催生,是生命对于生命的支撑”。只有这样,才能达成语文课堂教学的目的。
   二、早晚自习的深入朗读,重在积淀,训练语感
   有的学校可能是一个学生整体基础和能力均偏差的乡镇中学,学生不敢大胆的读,更不敢大胆的讲,而且对语文学科缺乏掌控的自信感。对此,可从早自习(20分钟)和晚自习(20分钟)中找到突破口,利用担任年级组长和学科备课组长的名义,大力倡导早晚自习的深入朗读,并注意分工。
   早读时间,可强调全班的齐读,意在营造班级昂扬的生命气场,铸就学生强烈的生命自信。内容多是课文名篇、经典语段、深刻美文等,让学生体味语言特色,体味文句内涵,体味语句情味,体味文章思想,使学生最终能熟读见语感,诵记成文笔。
   当然,个人的晚读积淀也很重要。每天晚上6:10—6:30的时间,属于语文、英语学科的晚读时间,早语晚英,早英晚语,轮流交换,是为了强化学生的语言能力积累。于此,教师必须做好两件事:其一,是晚读内容必须定,由科代表板书于黑板;其二,是晚读材料必须事先作好准备。在晚读材料上,可进行相应的探讨,为了让课堂教学成为人性、人生教育的空间,可以利用“晚读材料”来达成许多知识性的积累和应对高考技能的积累。如,针对每篇课文,编拟“基础知识能力积累材料”,不同的文本可能不一样,意在全方位提升学生基础知识的积累和技巧方法的积累:
   (一)现代文课文分为:作者人生,内容情感,经典人物,方法指导,字音字形,词语成语,精美语言,等等。
   (二)古诗文课文分为:作者人生,内容情感,经典人物,方法指导,重点字音,重点词义,一词多义,一义多词,古今异义,通假现象,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名句积累,等等。
   三、教材文本的延伸阅读,重在拓展,训练心智
   仅仅是教材文本的解读和早晚朗读,还远不能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尤其是在接触社会信息较少的乡镇中学,学生视野狭窄,见识浅薄,大多数学生愿意花时间在见效快、有成就感的数、理、化、生学科上,这种倾向使语文学习更是雪上加霜。
   为此,可进行两种课外阅读的拓展尝试:
   一种是每周利用一节40分钟的晚自习,来观看教师精心准备或剪接的材料视频。如,《创业故事》《新闻周刊》《人物》《好人故事》《人物》《面对面》《焦点访谈》《看见》等励志方面的视频。生动活泼地强化学生的奋斗意识、拼搏意识、创业意识,更重要的是训练学生的心智,用正能量来导引学生的人生方向,从实用角度可以积累学生的写作素材。
   一种是教师准备由教材文本引展开来的阅读材料,必须与教材内容相关,必须与学生学习和人生相关,材料可以涉及文本中的人物、写作的精美材料、语段、高考的优秀作文、报刊刊载的思想深刻的文章等。
   四、高考考点的分段训练,重在渗透,训练考力
   也许,语文教师容易陶醉于语文世界的神奇壮观,容易陶醉于语文解读的深邃趣味,但社会检测语文教学成果的往往是那场足以影响学生未来成长的高考。如果语文教师只是沉醉在语文味的玩味之中,那绝对不是对学生负责的态度。
   因此,教师必须将高考考点分阶段、分能力地渗透在学生平时的小训练之中,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应考水平和应考能力。为此,语文教师编拟分段训练就必须要有全局意识、高考意识、层级意识、能力区分意识等,并讲解相关的应对考试的方法。
   五、作文体系的入格升级,重在表达,训练能力
   一是作文的入格讲座,这是由教师来完成的分文体、分阶段的讲座。教师必须抓好高一高二学生文体入格的基础训练,作文写作可采用片段训练与整体训练相结合的方式推进。
   二是作文的有效评改,学生作文完成后,先由学生自己研读、修改并打分,然后班级交叉评改打分。教师要给出作文评改的规则和评分的操作方法,一般情况下,前几次学生可能把握得不够准确,但次数多了,学生就能把控分数了。然后由教师再次评改打分,并有所侧重地写上评语,最后进行整体讲评。
其他文献
教师生涯,有如茶艺。   热气腾腾:好茶要好水,普洱要沸水,龙井要准沸水,尽管温度不同,总归是热气腾腾。   教师在新生一入学的时候,就应该像沸水一样——热气腾腾,让学生感受到温暖,甚至热烈。在新生入校之前,要先把拿到手的学生档案背个八九不离十,特别是学生的照片、姓名与毕业学校,更是要做到如数家珍。接新生那天,来一个学生,要张口就叫出每个学生的名字,热情地跟每个学生交谈几句,让学生感到教师对每
期刊
曲折的故事情节、丰富的心理描写、厚重的社会底蕴,使《促织》这篇聊斋先生的名篇,历来被人们津津乐道,视为典范。文中的成名之子身化促织,轻捷善斗,大悦龙颜,一家人终“裘马扬扬过世家”,为作品涂饰上了浓郁的喜剧色彩。可是,当人们为“天将以酬长厚者”、为中国式的大团圆结尾欣欣然的同时,却发现,一只小小的虫子,让众人为之喜、为之悲,为之贵、为之贱,为之生、为之死,竟然有着非常的本领和神奇的魔力。于是,不得不
期刊
今天观看了一节教学视频,视频中胡老师执教的《套中人》,教学思路清晰,环环相扣,引导到位,真是一节很好的示范课。尤其是模拟表演这一环节,设计、拿捏得十分到位,表演加点评,使学生真正走近了人物,去分析、探讨、体会人物的性格,对作品人物的理解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随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新课标》倡导“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开展语文综合性活动”。这些新理念的提出,使语文课堂面貌焕然一新:绘画
期刊
一、突出的专业特长   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实践性很强的过程,不可能像知识一样直接传授,需要反复训练,需要模仿,需要教师示范。能力是多种多样的,从语文能力来说,就由许多要素构成。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是一专多能的,必须有突出的专业基本功。在听说读写方面都应是非常突出的,在朗读、阅读、书法、写作、辩论、演讲等各方面更应独占鳌头。只有这样,才能用自己的才华去影响人,去感染人。一个语文教师如果
期刊
以月抒怀,古今相通。《月亮代表我的心》《明月千里寄相思》《彩云追月》《月亮走,我也走》《十五的月亮》《月亮船》《花好月圆》《月光下的凤尾竹》《透过开满鲜花的月亮》《月朦胧鸟朦胧》等,这些歌曲广为传唱,耳熟能详。但如果要问:古人和今人哪一个对月亮感触更深?回答还是古人。应该说,钢筋水泥的森林、都市喧嚣的灯光、昼夜穿梭的车流、终日弥漫的尘埃、浮躁不安的内心遮蔽了美丽的自然,拉远了人们和月亮的距离。  
期刊
一、试题回顾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70分)   关于读书,他们这样说:   伏尔泰:读书使人心明眼亮。   张维屏:读书何所求?将以通事理。   朱熹: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   程颐: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   结合他们的说法,谈谈你对读书的认识。   二、审题引导   这是一个看似简单、实难动笔的
期刊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核心环节,广泛的课外阅读是学生积淀语文素养的必由之路,也只有经过长期的阅读和大量的积累,学生才有可能真正学好语文。《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针对初中生的“阅读”这一项给出了明确的规定:“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为此,各种版本的初中语文教材在编写时,对这一方面给予了充分关注。由此,广大师生已逐步形成共识:初中
期刊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越来越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热爱语文的学生越来越少,大部分学生仅仅把语文当成一门考试科目,被动学习使得课堂气氛愈来愈沉闷。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已经成为满足新课标背景下化被动为主动教学要求的当务之急。   在和学生网络交流的时候,发现一个奇妙的现象。很多学生,包括那些平时语文成绩不怎样,也不爱学语文的学生,在空间的说说、微博里面,却是妙语连珠,时常还会
期刊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语文教学中存在着两条主线:一条是“知识对流”的主线,另一条是“情感对流”的主线。教学活动正是在知识与情感的两条主线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下的相辅相成的过程,其中“情感对流”的主线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是最重要的。除了教师本身应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高超的教学技巧之外,语文教师尤其应当重视在教学的互动过程中师生之间、教材与学生之间产生的“情感共鸣”。   一、师生间的情感共鸣   1.教
期刊
学生获得知识是重要的,但培养能力更重要。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学会用多种阅读方法,精读与泛读相结合,让学生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化作品,受到高尚情感与情趣的熏陶,发展学生的个性,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教师要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让学生能自主、有效地学习人类无限的知识。如果学生不会读书,不会学习,没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将是教学的重大失误,也是教师的失职。总之,不论精读还是泛读,阅读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学会读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