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在陶刻艺术中的应用

来源 :江苏陶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java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族文化是在平常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提炼出来的中华文化,它具有传承性,在传承中不断发展,不断丰富其内容,它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反映了平常百姓对生活的追求和理想。群众的集体智慧使民俗文化焕发出美的风采,使其成为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康寿壶”的设计理念,是对陶刻的体裁,在我国优秀的民俗文化中精心提炼,古为今用,把它刻在壶上。壶的一面用对角线构图的形式,用阳刻刻了“康、寿”两字,一为行书,一为篆书,中间留有一“之”字形的空白块面。在这一块面上错落分布了三枚印章,一为方形的“康寿”,与所刻的书法相呼应;一为椭圆形的“金兰刊”;另一方为方形的“陶”。烧成后用丙烯颜料把印章染成红色,产生对比鲜明、赏心悦目的艺术效果。
   “康”,在《辞海》中解释为“康健”,是人们对健康快乐的一种追求。与“康”有关的词语为“小康”。“小康”一词,最早出于周初至春秋中叶的《诗·大雅民劳》:“民亦劳止,讫可小康。”意思是说:“老百姓的生活太苦了,也该稍稍得到安乐了。”这是当时奴隶社会民众的一种呼声。《诗》,又称《诗经》,为民间流传的诗歌,无作者名,故它是我国民俗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反映了我国民俗文化的历史悠久。
   时代发展至今天,人们给“小康”注入了新的内容和时代精神。邓小平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提出了“小康社会,中国式的现代化”这一创新理念。所谓全面的小康社会,不仅仅是解决温饱问题,而是要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满足城乡发展的需要。
   “康寿壶”的另一面刻的是一幅寿星的画面,题为“仁者寿”。“仁”是古代儒家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礼记·中庸》:“仁者,人也,亲亲为大。”意思是指人与人要互相亲爱。孔子言“仁”,以“爱人”为核心。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能达到心理健康,故“仁”能使人健康长寿。寿星是民间传说中的“福禄寿”三星之一,即长寿之星。长头、大耳、额头隆起如仙桃形是他的一大特征,颌下银须飘拂,一手持杖,一手捧仙桃,给人以可亲可近的形象,最受老百姓的尊崇。逢年过节,寿星的年画是最受欢迎的,人们把它悬挂厅堂,期盼家人能健康长寿。
   为了刻好寿星的形象,我搜集了众多的资料、图片,选中具有中国画特色的“白描寿星图”作为刻壶的样图。白描于人物画之重要,可见于清·沈宗骞《芥舟学画编》中所记:“画人物之道,先求笔墨之道,而渲染、点缀之事后焉,其最初而要者,在乎以笔勾取其形,能使笔下曲折周到,轻重合宜,无纤毫之失。则形得而神亦在个中关。”在壶上刻人物画是有一定的难度的,用刀要精准,线的轻重徐疾、起行转折,全在心手相应,特别是面部、手部的用线,真的要做到“无纤毫之失”,否则,形不准,画面就缺少神采。壶上的画稿,是在纸上的几十张画稿中选出来的,同一画面的不断创作,自然熟能生巧,抓住其中的要领,在壶上起稿时才能做到心中有数。用刀的单刀、复刀皆以形準为第一要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鲍志强对陶刻的刀法有所创新,陶刻界的同仁称他的这种刀法为“乱刀法”。仔细研究他的陶刻作品,他的用刀是一笔多刀,一刀刻过先现“笔迹”,然后再在第一刀的基础上根据所描述对象的要求,以刀的正侧、俯仰、顿挫、转折、推刮等刀法多方加刀,以几刀完成一刀,出现的刀痕似乱非乱,质地丰富,加强了点、线、面的质感和厚重感。寿星的陶刻过程就参照了这种刀法,即使是最细的刀痕也非是一刀所能完成,以各种刀法所组成的刻痕,如寿星衣服的粗线、手杖抑扬顿挫的粗线条、鞋的块面等,特别是“点睛”的部分以多刀完成,直到其眼睛炯炯有神为止。这种“多刀”的陶刻技法所产生的陶刻画面,就如一幅线描的国画产生了笔墨在宣纸上形成的那种效果。在刻画寿星时,还用了适度夸张的手法,如寿星那宽大的额头也是画面中最传神的地方。对传统的画面也有局部的变动,如传统的画面中,寿星一手扶杖、一手捧桃,在刻时把一手捧桃改成了一手拂须,配合其头部微微倾侧的形态,似乎寿星在细心倾听人间的诉求,拉近了“人”与“神”之间的距离,也使寿星更加和蔼可亲。
   宋代著名诗人、书法家苏东坡《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名句,诗人以宽阔的心胸,祝愿天下人都能健康长寿,生活美满幸福,这也是每一个有爱心之人的共同愿望。古往今来,情同一理,设计创作“康寿壶”,是把紫砂文化与民俗文化相整合,把人民对健康长寿的心愿刻在壶上,供人品味,让人在欣赏时得到身心的愉悦。
其他文献
摘 要 紫砂壶产于宜兴,紫砂料具有独特的透气性和可塑性,使得紫砂壶泡茶隔夜不馊、香不涣散,具有优越的实用性,深受人们喜爱。自北宋发展至今,不断有文人雅士参与其中,在紫砂艺人和文人雅士的通力合作下,紫砂壶超越传统粗陶实用器皿的功能,呈现出更多的人文特质,逐渐发展成实用价值与观赏价值兼备的艺术品,在当今世界文化艺术之林闪耀着独特的光芒。本文就紫砂壶“宋韵提梁”,浅谈其造型设计和传统美学。  关键词 紫
期刊
摘 要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五千多年的历史中,各种艺术形式层出不穷,不同的艺术形式代表了不同时代的经济水平和人文思想,记录了中华民族发展的轨迹。紫砂壶作为传统手工艺品,起源于北宋,相对于漫长的中华历史文明而言虽是后起之秀,但发展至今始终保持着强烈的生命活力,它融合了多种工艺形式,将丰富的传统文化涵盖其中,充满了浓郁的文化内涵,可以说,它是传统文化的载体,是艺术的集大成者,让人在喝茶品茗的同时感
期刊
摘 要 紫砂壶产于山清水秀的宜兴,深受其自然环境的浸润,洋溢着一股质朴无华却灵动婉约的气息。紫砂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凝结了无数中国人的智慧,承载了几千年的华夏文明,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在历代紫砂匠人和文人雅士的共同合作下,逐渐形成了完善的造型工艺体系,为各种紫砂器型的呈现提供了可能,满足了人们多样化的审美需求。紫砂筋纹器是其中的重要大类,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绽放光彩。筋纹器的取材常常来自于自然界中
期刊
江南宜兴,钟灵毓秀,人杰地灵。由于大自然的恩赐,出产以“紫”为主的紫砂陶土。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优美无比的紫砂土和江南的山山水水,养育了一代又一代锦心巧手的紫砂人。他们用自己的聪敏才智和勤劳双手,做出了千姿百态的紫砂茶具,为中华文化艺术宝库,为源渊流长的陶文化、茶文化增添了一道迷人的紫色风景线。紫砂壶手工制作技艺,已被第一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吴亚平先生在壶艺领域始终秉承传统精神,努力创
期刊
紫砂“云汉壶”(见图1)是顾景舟先生制作于1936年至1942年之间,底款为“武陵逸人”的作品,壶的选料考究、工艺精湛、方圆结合、圆润而挺拔,线条流畅优美,有如云之卷舒,手法高超、浑然天成,气质非凡超然。壶底钤“武陵逸人”方章一枚,盖内钤“景洲”铁线篆方章一枚,“景记”章一枚。壶体经岁月打磨,因而把款印章磨蚀难以辨识。  “云汉”造型初创于清代,本壶为顾景舟1936至1942年间的仿古时期之作。“
期刊
摘 要 陶瓷典籍是陶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翻译对新时期陶瓷文化对外交流与传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清朝著名督陶官唐英编撰的我国第一部记录清代初期景德镇制瓷工艺的陶瓷典籍《陶冶图说》为例,探讨其语篇特征,并分析中国陶瓷研究专家、英国人卜士礼英译本在陶瓷文化层面“异化”与语言表达层面“归化”相结合的翻译策略,以期对我国陶瓷典籍的译介有所借鉴。  关键词 陶瓷典籍;陶冶图说;语篇特征;翻译策略  
期刊
摘 要 紫砂陶刻,是受成熟的中国画技法影响之后的工美艺术,工艺精湛,题材多样化,极大地促进了紫砂文化的发展。就紫砂陶刻而言,历史并不久远,最早紫砂器所见刀迹陶刻,仅局限于器品底部作为制壶艺人之款识而已。清代为紫砂之繁盛时段,受江南金石篆刻流派影响,众多书画大家逐步将诗赋书画转载到紫砂陶坯上来,期间最具代表的有子冶、曼生等,在曼生等书画家前,许多紫砂名家,时大彬、陈仲美等大家还都只是用制壶用的竹制工
期刊
摘 要 紫砂壶创作三要素,一,紫砂泥是紫砂壶最根本的基因;二,紫砂壶的造型艺术是外在美的表现;三,紫砂壶的工艺技法是文化,是紫砂壶的内涵文心。  关键词 紫砂花器;文心;红梅绿竹壶   宜兴紫砂千姿百态,古往今来,紫砂艺人们为了追求壶的实用性与欣赏把玩的最佳效果,在紫砂泥料的选择、造型设计的构思以及工艺技法的实施等方面,都绞尽脑汁,精心设计、制作,所以历代紫砂艺人为我们后代紫砂人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
期刊
摘 要 设计是一种源自灵魂的创造,而趣味则是精神愉悦的催化剂,趣味性设计能够使人感到快乐,从而引起兴趣。每个人会被某种趣味性所诱惑,所以趣味性的设计便在于以人为本,专注于感情的引导,紫砂壶可以通过趣味性的造型来传达创作者风趣幽默、诙谐调侃的情感信息,这些抽象的信息需要被赋予灵魂,这便是紫砂壶作为设计承载体的特殊之处,传统紫砂壶造型的趣味依托于文人性,在泛文人化的当代社会,如何设计和创造出符合时代风
期刊
摘 要 很多事物之所以独特,其根源在于其自身的材質,紫砂壶造型丰富多彩,但除了自身材质的特殊之外,还在于其孕育多样的文化特性。纵观中国传承下来的民间艺术,有很多都具有这样的特性,紫砂泥被称为五色土,而在明代有一种石头同样以“五色”为名,那便是南京雨花台的雨花石,作品“凌波仙子壶”在创作的时候融入了雨花石形态的特点,结合传统紫砂壶的造型结构,融合成了具有当代装饰风格的紫砂壶艺创作。  关键词 五色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