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理念下高校外语教师继续教育发展探析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l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继续教育是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教师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将这种自发的潜意识能力发展需求转变成科学系统的自主能力培养,既能大大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和专业知识水平的全面发展,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又能使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解决各项能力发展的不均衡状况。关注高校外语教师的成长历程,加强教师继续教育无疑是当前大学外语教学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关键词】高校外语教师 ; 继续教育 ; 理论 ; 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5-0040-02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趋势由追赶型、被动型模式向主动型、跨越型发展,高等教育的三大职能也因此赋予了全新的内涵。外语教师从“文化人”到“社会人”,改变的同时不变的是对知识的渴求和对自我发展的严格要求,教师理应成为终身学习的先行者和示范者。高校外语教师在继续教育多种路径实践中体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提升“专业发展”的内涵。
  一、根植教学现实,强化继续教育理论认识
  教师是人才培养的关键,教师专业发展问题值得广泛关注。评价标准的单一化、重理论轻实践的管理倾向不利于客观评价教师的综合能力。唯有根植于内心,予理论修养于教学实践中,方能体现教师的自我价值,成为教师在职业发展中修正、调整、更新的自觉行为。
  1.“本我,自我,超我”的哲学观
  教育是培养人、造就人的社会活动,教育的社会性质决定着教育的基本方针和培养目标。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偏向工具理性价值观的传统教师角色不断受到批判与解构,“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无疑也是太阳底下最复杂的职业之一。“作为教师的人” 将教师的职业特殊性凌驾于师之为“人”的本性之上,纯然成为社会视野里的“工具”。教师要生存,也要发展。‘人之为师’的特殊性不能替代了‘师之为人’的本质属性。无论从起源还是从性质上说,教育都是一种基于个体内在需要的自发自主性活动。教师的自我探索与发现深刻诠释了“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继续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开放式教育形式,正是人类完善自身发展,按照自己的意愿主动地不断获取自由的本质力量和最充分地实现自身价值的永恒途径。当今社会,知识的积累、迁移和应用不断冲破时空的无限性,教师继续教育正努力打破传统教育时空观念的界限,使其具有时空的分散性和灵活性,将教育对象分配在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空间,把教育视为一个连续的过程和一个面向全社会的开放系统[1]。外语教师应超越自我中心,以可持续发展的心态应对社会环境因素发生的改变,及时进行知识的补充与更新,不断地与他人对话,与世界、自然融合,自觉地协调人与自身、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2.“自我建构”的专业发展观
  职业生涯发展理论从心理学的角度向我们呈现了不同的观察视角下教师发展的基本态势。研究发现,教师在应对个人环境和组织环境影响的过程中,受偶然的、突发性因素的干扰,其角色和行为会呈现多维、动态发展,而角色的准确性和行为的创造性在很大程度制约着教师的职业生命和工作价值。相关调查显示,专业化成长过程的不理想是教师无法从思想上意识到教学实践自我反思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因素之一。外语教师的职业特点需要教师在职业中,在内在的不断充实与完善中成为自身专业发展的主人,以需求为动力,在教学实践中通过不断学习、体会,创造并体现符合个体志趣、技能与个性的独特的教育教学生活方式[2]。教师教育须改变现有的培训模式,“育人”、“育己”双向发展,考虑到个体不同专业成长阶段的需求,设计和实施不同的课程教育内容,关注教师的精神成长,为教师专业自主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3.“知行合一”的终身学习观
  第三次教育浪潮冲击又重迭,外语教师群体面临着教师成长的挑战与机会。对于他们来说,入职培训早已不能满足生存发展的需求,教师的职业生涯需要更多的吸纳和包容。通过工作与学习资源创造性的加以整合,重组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形成富有特色的課程资源体系,满足学生自主决定学什么、怎么学、什么应该学、在什么地方学等选择性学习的需要[3]。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应该学什么,通过什么方式学等学习性需求并不是简单的1+1的问题。外语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知识与技能是合二为一的生存手段,教师角色的多元化势必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有效结合,专业化的发展不仅体现在自我反思、自我更新的过程中,更强调“知行合一”,将内隐知识转化为外显的专业知能,多角度的谛视自身的教学行为,建构属于自己的系统化专业知识体系。“无论是教师的入门培训还是在职培训,其主要使命之一是在教师身上发展社会期待于他们的伦理的、智力的和情感的品质,以使他们日后能在学生身上培养相同的品质”[4]。外语教师教育应充分考虑全球化、本地化、个性化的学习手段,从教师本位出发,思考、计划、实践和评价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和教学效果,依托校本培养中的学习型组织,开展同事间、同行间的交流合作,努力拓宽教师的专业视野。
  二、科学创新,丰富拓展继续教育模式
  先进的教育理念应服务于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以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的。作为破解在职教育领域工学矛盾的一把关键钥匙,继续教育需秉承“学无止境,止于至善”的终身教育理念,力求不断拓展教育模式,创新人才培养,以满足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中对人才的需要。
  1.“内部”自发:学习与研究中体会
  自省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力量。教师的自省来自于对自己以往教学实践的回顾、审视、评价、探究、决策和升华。这种行为模式,经过意识、探寻和修正三个阶段后,逐渐形成带有教师鲜明特色的教学理论体系。凭借敏锐眼光和良好的工作能力,教师总是能在课程行动研究中寻找到新的突破点,针对变化的、动态的课程情况寻求最佳的解决办法,在失败和成功过程中总结经验,形成基于实践智慧的附有个人鲜明特点的教学风格。既满足多样化学生的需求,又解决了理论与实践的矛盾。维果斯基(Lev Vygotsky)认为,人类的学习是一种主体之间的社会性的活动。人际交往是学习的基础,通过互动协商进而形成具有一定社会历史文化气息的共识。常被广泛运用在“情境创设”、“协作与对话”、“意义建构”等学习概念上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也同样适用于教师的专业发展。那些诸如教学体会、生活经验以及对这些经验的自我解读更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加以改造,方能与外显性知识相契合。教师专业发展是个缓慢的过程,只有意识到它的重要性和价值,不懈地追求和学习,才能真正的回答“传道授业,我会什么?关爱学生,我做什么?为人师表,我凭什么?”。   2.“外部”激发:培训与交流中成长
  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决定了教师专业成长是自身因素与外部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教师师风师德及师资建设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在探究未来外语教师职业学习内容和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时,教师发展促进者应通过对高校外语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现状及未来教师专业学习内容和专业发展方向的研究,全面提升教师综合素质的工作,积极创设各种条件,为教师搭建平等交流、分享教学科研活动的平台,分期分批选送优秀青年教师参加国内外的交流、培训和访问,不定期地邀请相关学科的专家学者来校举办各类学术讲座,开展学术研讨活动。短期培训与长期学习相结合,集中学习与主动学习相补充,多种形式的培训与交流给广大外语教师营造了一个和谐的人际和工作环境。教师的能力、价值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得以充分的体现。
  3.网络推进:与时俱进的“助力”
  人类正以几何般增长的速度从工业文明迈向信息时代。经济形态中生产生活的真正基础不再是物质实体和金融资本而是知识信息技术。网络信息资源的方便快捷极大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也深深影响了教师继续教育的培养模式。美国《国家教师教育技术标准》、日本“新的科学技术基本计划”、新加坡的ICT(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Programmers、欧盟的“数字欧洲”,现代教育媒体不仅改变教育的表现形式,更为教学方法的创新探析提供了思路与建议。外语教师的继续教育以服务教学,提升教师专业发展为出发点和回归点。而多模态化的教育环境恰恰为外语教师的继续教育提供了多样化教学手段和大量的信息资源,实现了友好的人机交互,不仅调动了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提高不同层次群体工作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更有利于教师主动探索和完成知识、能力的建构,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緩解长期以来存在的教师职务培训的工学矛盾,克服了集中培训内容、步调划一的缺点,有利于教师个别化、个性化的学习。现代信息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使得广大外语教师的专业信息素养应着力体现在对信息的检索能力、评判能力、整合能力,以及共建或共享信息资源的同事或师生的合作能力等方面。教育如何迎接信息技术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认真思考和勇于面对的挑战。
  参考文献
  [1]巩红丽.从哲学角度审视继续教育的特点[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1(1):8-10
  [2]石利.教师学习理论视角下的高师院校实践教学探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30(2):157-159
  [3]田进军.新课程改革与英语教师的自主专业化发展[J].中小学教学研究,2007(10):4-4
  [4]联合国教科文总部中文科.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1996年第1版.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143
  作者简介:张琳(1981年10月),女,汉族,黑龙江大庆人,讲师,学士学位,研究方向:大学英语教学,教师继续教育。
其他文献
“比较文学形象学中研究的形象都是异国形象,是出自一个民族(社会、文化)的形象,是一个作家的特殊感受所制作出来的形象。 ”本文以形象学文本内外部研究为框架,从杜拉斯的“东方情人”系列小说中恋人地位互换的情节切入,分析她笔下的东方形象变异,及当时整个西方社会对“东方”概念的把握。  一、前视野认知:19世纪的中国情人  遍观几个世纪以来西方文学中的中国形象,可以发现两个节点: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前,中国作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是针对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的教学实际情况,分析了当前信号与系统课程的教学现状,提出了课程改革探讨、尝试的思路,通过加深物理概念,淡化数学推导、培养学生的兴趣、加强实验教学环节这三种手段,提高了教学质量,使得师生都有良好的收获。  【关键词】信号与系统 ; 教学改革 ;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5-0013-01
期刊
【摘要】农机装备技术的发展是促进农业发展的硬指标,需建设相应的教学专业以培养其技能人才,本文具体介绍了以农机装备为载体的机电专业建设的思路和目标,深入研究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和运行机制、提出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为服务特色产业的机电一体化专业建设献计献策。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 ; 专业建设 ; 专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5-000
期刊
【摘要】作为高校大学生的特殊群体,少数民族学生成为高校学生工作重点关注的对象。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做好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等工作,不仅关乎学校教学工作的顺利開展,更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本文在分析少数民族学生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点关于少数民族学生管理的措施。  【关键词】少数民族学生 ; 特点 ; 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
期刊
【摘要】基于CBI,即内容依托式教学的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将语言教学与学科内容有机融合,使学生学习学科内容的同时,提高语言能力,比单纯学习语言更具挑战能力,极大地激发精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CBI ; 内容依托式 ; 大学英语 ; 课程设置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CBI的“茅以升班” 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的构建”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
期刊
【摘要】对技工学校进行教学改革,促进技工学校健康稳定发展,为技工学校培养新型技术人才奠定基础。本文旨在研究针对技工学校学生的特点,如何进行技工学校的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决定因素 ; 学生特点 ; 改革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5-0033-01  技工学校是培养具有一定理论基础知识与娴
期刊
【摘要】从2007年,国务院决定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以来,至今已有8年之久,各个学校顺应时代的变迁,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培养合格的中小学教师。虽然在培养免费师范生的具体方案各有不同,但是,目前各师范大学在培养免费师范生的过程中存在诸多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教师教育理论教学和教育实习重心脱轨。只有做到真正的理论联系实际,做到教学理论和实习的重心接轨,才能确实培养出适应基础教育新课改需
期刊
【摘要】开拓创新和科学发展是当代中国发展的主旋律,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越来越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消除目前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弊端,构建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强调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成为高等教育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 ; 高校教育 ; 发展目标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5-0035
期刊
【摘要】中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迎接全球化的挑战,一方面,要在世界基础教育改革的新经验和新理论的国际借鉴中展开,另一方面,要在自身方法论的形成、反思和重建中进行,在坚守本民族优秀的课程与教学传统及其文化基础之上的变革与创新,实现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本土化。  【关键词】全球化 ;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 国际借鉴 ; 本土化  【基金项目】本文为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名称“甘肃省县域教师轮岗
期刊
【摘要】班主任要创建优良的班集体,就必须高度重视个别教育,切实做好各类学生的教育教学工作。对优等生的拓展,要善于创设竞争氛围,制定更高目标,实施极限催化,增强服务意识;对中等生的教育,要着力把握思想脉搏,提高学习效率,搭建展示平台,激励力争上游;对后进生的良化,则重在消融心灵坚冰,坚持对症下药,强化晓理导行,挖掘渐进潜力,养成良好习惯。即对每一类学生都要注重启思导行,因材施教。  【关键词】优等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