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故事情节在幼儿绘画活动中的作用

来源 :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科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r41084325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涂爱画是孩子的天性,我们生活在美的世界里,感受着生活美,环境美,语言美和行为美,在一切活动中无不渗透着美。绘画不仅可以锻炼幼儿的观察能力、记忆力、表现力,促进感官的协调从而完善大脑的发育,而且还可以提高幼儿没得欣赏能力和感受能力。
  一、情节能够提升幼儿的绘画兴趣
  幼儿想什么?想做什么?完全取决与兴趣。新颖的故事情节可以提高幼儿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的欲望和好奇心,使他们产生丰富的想象,《纲要》中也明确指出:“应萌发幼儿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可见,“情趣”在幼儿绘画中的地位。作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教师在美术活动中要引起和保持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使他们能积极地投入到美术活动中去,使各种潜能都得到发挥,从而喜欢美术活动。
  主动性来源于兴趣,幼儿对事物一旦有了兴趣,往往会集中注意力,仔细观察事物,这样感受也就深刻了,再加上教师的适当引导,就容易把握事物的特点。教师要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直观印象,结合自己的想象,无拘无束地把自己对事物的感受用独特的方式绘画出来、我班幼儿年龄在3~4之间,这是一个有无表现意图的涂鸦向有表现意图的绘画转化的阶段。我班幼儿基本处于涂鸦期,喜欢用笔随意涂抹。在绘画过程中,我发现幼儿在绘画中表现的动机和信心都十分脆弱,易发生动摇。绘画中需要教师积极的鼓励和支持。依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我制定了:结合故事情节运用色彩绘画。在美术活动的设计中以“玩”和“讲”作为主要内容,提高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二、运用故事情节便于理解绘画内容
  语言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区别于其他一切生物的福祉,是人类思维和交流的工具,是人类社会前进发展的动力。语言是创造力发展的要素,幼儿语言教育有助于提高思维和现象能力。当成人向幼儿进行语言教育时,就会影响幼儿的思维向多向性、独特性和变通性发展。
  三、故事情节可以开拓幼儿对美术作品的想象空间
  想象是智慧的翅膀 是一切发明、创造的源泉 应大力鼓励幼儿把自己的想象表现出来 现在很多人将儿童美术教育简单的理解成为教孩子“画画”,由不会画到会画,由画不像到画得像,一味的模仿,缺乏创造性,遮掩了想象力,孩子画的很累,美术活动成了一种照抄课程。
  进行绘画课时 我会根据教学活动设计将背景或其他部分空出来 鼓励幼儿自由想象添画,并强调添画和别,不一样的背景,构成不同的情节,幼儿的作品往往内容丰富,不拘一格,充满想象。
  故事情节在美术活动中的引导作用是举足轻重的,不可忽视的!
  四、运用故事情节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纲要》在艺术教育要求中提到:“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要让幼儿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发挥主动性是关键,幼儿天生有美术创作的欲望,他们有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幼儿不像成人,对物体的理解可深入体会,他们看到的只能是表象,也只能从表象上去理解。我们对幼儿的要求不能像成人一样去要求他们,这样反而会阻碍他们的发展,就好像一个框子框住了原本所有的可能,有了一个局限性。生搬硬套的教育方法对幼儿来说是很不利的,幼儿的自信心很难得到培养与表现。
  把故事情节运用到绘画活动中,让幼儿从想画到愿意画,幼儿的兴趣提升了,浓厚了,自然自信心也就提高了。
  通过幼儿对周围环境和美术作品的感知,引发幼儿的兴趣,陶冶幼儿的情操。结合故事情节开启幼儿智力,在获得美感和喜悦的同时激发幼儿的创新精神。
  通过“观察——体验——发现——想象——表现——创造”来开展活动,让幼儿感受故事情节,学习色彩的运用,体验绘画活动带来的美!
其他文献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正处于以形象思维占主体,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对图形等直观事物感兴趣,抽象的数量关系理解上有一定的困难,如果只凭单纯地讲解,很难对学生的学习提供有效地支撑。因此,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空间与图形领域知识,需要在数学教学中,恰当进行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这一目标的达成,主要应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教师需更新观念。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出现了新的去向。时代的
期刊
精心创设教学情境,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理地让学生在活动中主动积极地学会求知、学会健体、学会合作、学会和平共处,实施快乐教学。  一、 情感先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喜欢上体育课  体育教师作为教育者和组织者,必须具备良好的、稳定的、最有利于教学的情感品质。在体育教学中,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认识水平,关心爱护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情感的驱使下,自觉地完成各
期刊
一、开展英语课外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小学英语的教学任务之一,就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小学阶段学生年龄小,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竞争意识强,简单枯燥的语言操练会扼杀学生的学习热情,只有真实的运用语言才能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因此我利用各班的板报,让学生辟出一角介绍英语知识,趣文等。有一名同学出了这样一道题:This is a teacher.She is
期刊
在低年级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求知兴趣,对提高教学质量也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我在二十年的音乐教学实践中,以充满情感的语言、形象、生动、优美的舞姿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入手,采取了有趣的教学方法,变学生“被动的学”为“我要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律动感情  所谓律动,就是让学生通过身体来体验节奏感。在音乐教学中运用律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对音
期刊
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曾说过:“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的紧迫任务是走向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小学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把握住“发展性教育”理念,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及教学形式的设计、学习成绩评价等各个环节,始终把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中心地位。  小学体育课教学,在选择教
期刊
美术课程标准从学生学习活动方式考虑,结合美术学科的特点划分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在深入学习实践新课程教学理念的今天,我们初步探索出“激趣——欣赏——想象——创造——评价”教学模式,此模式力求体现出造型表现教学鲜明的个性特征。  一、激趣  1游戏激趣 。  游戏是儿童最喜爱的一种活动,它具有强烈的吸引力,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给其耳目一新的刺激。
期刊
音乐作为一种门类,在艺术教育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音乐教育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们培养审美能力和创造发散思维,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但是部分学校在教学中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使课程内容陈旧,枯燥无味,无法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因此,如何构建小学音乐高效课堂成为我国音乐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一大挑战。  为了让学生在“乐中学”、让老师在“乐中教”,让我们一起来构建快乐课堂,让课堂成为师
期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与依据  本课题在音乐基础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提出来。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小学音乐教学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在教学中的积极有效参与的教学思想得到普遍的认同和贯彻。作为学校美育的重要途径和内容,小学音乐教学更注重普及音乐艺术,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更注重以情感教育为纽带,倡导音乐教学方式和学
期刊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新课标教学要求,多媒体已经广泛的用于教学领域,但是,对于条件比较落后的农村小学来说,进行的力度还比较弱。  如何转变农村学生和城市学生的这些差距,我认为主要应该在美术学科中作足文章,新课标划下,美术打破了传统美术教学的知识框架,按学习方式把美术课程分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分的四个学习领域中,我们可以看出,不论是外化能力、内化品质,还是
期刊
这几年的教学实践,我深切感受到小学低年级的节奏教学,应着重加强学生的节奏练习。这就需要我们每一位音乐教师去引导,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把知识融入音乐实践中,从感性入手,深入浅出,逐步提高,那如何让低年级学生去体验音乐中的节奏,我结合平时的教学经验例举几点:  一、听说节奏训练  对于低年级初学节奏时,我一开始就对他们进行听说节奏练习。  1听节奏。让学生用耳朵去聆听,去感知各种各样的节奏,我播放平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