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繁就简三秋树 领异标新二月花

来源 :江西教育·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bby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简简单单教语文”已经成为时下语文教学的一个基本理念。“简简单单”其实并不简单,它是高度凝练的教学思想,是超越语文教学技术所步入的教学艺术境界。“简简单单教语文”,重点应落实在“简”字上。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
  一、教学目标要简明。教学目标的确定,要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三个维度——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来设计,既要体现工具性,又要体现人文性。其实,一堂课容量有限,教学目标不宜过多,多则烦琐,蜻蜓点水。教师必须在对文本进行准确而深透解读的基础上,确定自己这堂课要“给学生什么”。事实上,一堂课能切实解决一两个学生需要解决的问题,真正给学生留下点东西,比浮光掠影式的教学要有效得多。
  二、教学手段要简化。教学手段要简单、实用。简单,不是草率,而是根据教学内容所能达到的理想效果,采用最适用的教学手段。所有教学手段的运用,都是为教学服务,都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积累、感悟语言,进行语言文字基本功的训练。课件直观形象,不仅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性认识,也使教学难点的突破更省时,更省力,更有效。因此,制作精美的课件成了许多教师的追求,以至于产生一种误导:要上好一节课,必须有精美的课件。于是乎,他们花大量的时间制作课件,大量的课件充斥于课堂。一会儿放录像、听录音,一会儿用课件,一会儿又使用投影,将各种手段都尽可能运用。一堂课下来,学生忙于观看热闹非凡的动画课件,以至于把语文课上成了文学欣赏课或多媒体演示课。这虽然热闹,却使课本身走了样。因为教学手段的演示,喧宾夺主替代了对教学内容的讲解,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的兴趣由教学内容转向教学手段。我也曾目睹于永正、王崧舟等特级教师的公开课,他们既没有多媒体课件,也没有幻灯投影,有的就是一本书、一支粉笔和一块大黑板,如此而已。但课堂书声琅琅,灵动而充满激情,所有的学习活动都围绕对字、词、句的品读来进行,训练扎实,课堂上洋溢着浓浓的语文味。在我看来,这教学手段的简化正是大师们教学智慧的折射。由此可见,课的好坏与课件是否运用得恰当有关,与课件的使用能否有效提高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能力有关。倘若现代教学手段运用过度,也会扼杀学生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和丰富想象力。
  三、教学内容要简约。目前,有些阅读课的教学内容太多太杂,教师怕漏教了而考试时又考到了,于是无论是“西瓜”还是“芝麻”统统都要捡,眉毛胡子一把抓,无论是词句的理解、标点符号的运用、修辞手法的讲解,还是情感的体会、段意的概括、写作方法的指导以及课外的拓展,缺一不可。这样千课一面,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也烦,训练重点不突出,教学效率低。想要克服这个缺点,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特级教师于永正曾说过:“我备课没有什么诀窍,就是那么翻来覆去的诵读、默想,当读出了自己的理解、感情,当读出了文章的妙处,当读出了自己的惊喜时,我便敢走进课堂。”有了这个“诵读”“默想”挖掘教材的过程,教师再跳出来,站在学生的角度,确定本课语言训练的内容和重点,诸如需要理解的词句、需要积累的语言、需要揣摩的写法以及需要体会的情感。而所有这些训练,关键是找准语言训练的切入点,即从关键词、句、段上突破。
  四、教学过程要简略。所谓简略的教学过程,不是隔靴搔痒式的面面俱到,而是要突出重点,以点带面,删繁就简,以简驭繁,抓住语言训练的重点句段进行反复品味、研读,充分挖掘其教学内涵,以不断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具体表现在一篇文章的教学,不能面面俱到,平均用力。
  任何一篇文章的教学,都要遵循宏观把握、微观分析、再整体把握的教学规律和思路。宏观把握即弄懂文章写了什么;微观分析即品词析句,弄懂作者怎么写、为什么这样写,从而积累词语,尝试运用;再到整体把握即理清文章脉络,弄懂文章主旨。通过以上的教学过程,来构建简约实用的阅读教学,实现省时高效的教学理想。
  五、教学方法要简便。教学方法要遵循阅读教学的一般规律,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由不懂到懂,不会阅读到逐渐学会阅读。因此,教师要根据自身特点,结合学生实际,因文而异,采用切实可行的方法进行课堂教学。一般来说,精读课的教学宜采用四步走的方法进行教学,即: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抓住语言训练的重点,深入领悟;品读研读,揣摩作者的写法;积累语言,尝试运用。略读课文的教学更应注重整体把握,采取这样的方法进行:一遍读,要求读准确、通顺;二遍读,画画批批,粗知文章大意;三遍读,交流收获,积累语言。不管是哪一种方法进行教学,都应努力做到教是为了不教。(作者单位:江西省九江县沙河街镇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 徐慧林
其他文献
地方高等院校指的是由省及省级以下政府管理的高等院校。地方高等院校数量大,分布面广,肩负着普及高等教育的重任。    一、困难    地方高等院校面临着较多的生存困难,存在着较大的发展危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资金困难  由于体制等方面的原因,资金问题一直困扰着地方高等院校。资料显示,中国普通高校生均经常性成本已从1991年的4012元快速提升到2000年的12875元,地方高等院校收取的学费
期刊
一、高校要建立以“以人为本”的组织管理方式    “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强调尊重人、培养人、满足人的需求,着力培养敬业精神,形成开拓进取的共同价值观。高校应从强调学校利益转变为强调学校、辅导员共同体利益,学校的主要管理职能不仅仅是对工作或岗位管理,还必须致力于为辅导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职业发展机会,满足辅导员自我职业发展需求,提高个人成就感,从而提高辅导员在工作上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此外,学校管理
期刊
困难家庭就是在社会、经济、文化等关系中处于劣势的家庭。来自这些家庭的大学生,在思想上出现了矛盾复杂性,他们需要更多的关心和爱护,才能走出心理樊篱,健康成长。    一、困难家庭大学生的思想状况    1.较强的上进心和经济困难压力大的矛盾。这类大学生学习上严格要求自己,希望自己每门课都能拔尖,致使自己压力非常大,甚至出现心理障碍。他们热衷于考研,但是往往担心增加家庭的负担而犹豫不决,想学习又需要打
期刊
新课标要求初中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50万字,每学年读两三本名著”,并在每学期课本上附有推荐的名著简介和精彩章节。可时下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普遍存在轻视这些课外阅读的现象。随着新课标的施行,中考试卷等学习评价手段的改革,如何引导学生阅读和正确评价阅读效果,越来越值得大家重视和研究。    一、以考导看,扎实开展阅读    中考命题者,应发挥中考试题的导向作用,注重试题的灵活多变,减少甚至消除教师
期刊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这就进一步明确了新课程理念下的师生观的具体形态,为指导教学过程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笔者以为要达到上面提出的目标,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倾听学生心声,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语文教学中,朗读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中起基础作用的一环。老一辈著名作家,如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等都曾在青年时代得益于
期刊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要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学会创造、学会审美。英语课程实施素质教育就成为摆在每位教师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笔者认为,英语教学应该从以下四方面尝试:    一、强化教师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    英语教师的思想觉悟、理论水平、文化修养如何,直接影响英语课的教学效果,关系着培养人才的质量。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
期刊
在越来越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进行素质教育、培养创新性人才的现代教育中,人们普遍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并非直接向学生传授和灌输知识。这种教育理念体现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学的模式已经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这种教学模式的变化对高校外语教学中的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师素质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高校英语教师的素质和能力能否适应新要
期刊
一年级的小学生大多只有六七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好奇心强,想象丰富,思维活跃,敢想、敢说、敢问,还没有形成思维定势,是培养创新思维的最佳时期。人教版一年级的《语文》教材十分重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如何发挥教材优势,挖掘教材中的创新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我做了以下尝试:    一、自编儿歌,培养想象思维    在一年级《语文》上册的教学中,拼音和识字教学会使学生感到比较乏味,而汉字是音、形、义的统
期刊
阅读可以积累我们的知识,还可以培养我们的语感,可以发展我们的思维,在阅读教学中我们不可小看“读”的作用。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们不仅要以读为本,还应注意读与“听、说、写”之间的有机结合。    一、读和感悟相结合    古语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充分说明了多读对感悟的重要性。多读,有助于学生对外界信息的内化和升华。《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叙事性作品……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
期刊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努力关注学生学习现状,关注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关注学生独特个性和健全人格,构建全新的人本课堂,促进学生生命发展和人格完善。  一、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这是对学生主体地位、教学中师生关系的全新定位。这些论述要求教师必须摒弃教师中心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