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与创新下的反思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xiang0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看到过这样一项调查,在美日德法中五国关于年人均读书量的调查报告显示:目前世界上美国人的阅读量最高,日德法次之,中国最低。我国中小学生目前的阅读现状不容乐观,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一局面呢?
  第一,学生自身方面的原因。首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大多数中小学生之所以对阅读产生厌烦、抵触的情绪,关键是没有找到阅读的兴趣点,没有体会到阅读的乐趣以及阅读所带来的身心愉悦的享受,因此他们宁愿将大量的时间沉溺于网络游戏,也不愿静下心来阅读几本好书。其次,部分学生的阅读方法不当,没有掌握默读与朗读的技巧,也把握不住精读与略读的度,对于阅读存在要么泛泛而过,要么咬文嚼字的不正确的阅读方法,使之对阅读产生审美疲劳。再者,学生不能对阅读所获得知识得以进一步的升华,对于阅读缺乏进一步的思考和表达,很少以随笔、摘要、日记、笔记、札记、报告等形式来总结自己的阅读成果,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
  第二,学校教育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今的孩子三岁就被送进幼稚园,从那天起以至以后的十多年的讀书生涯,生活中分大部分时间将以学校、课堂为伴,学校应该给每一位学生提供良好的有保障的阅读环境。课堂上不能只是为学生灌输那些生硬、干巴的知识为主,而不注重能力的培养,阅读能力作为学生的重要思维工具,却一度在课堂上被忽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还不能有重点的有针对性的有目的的带着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开发学生阅读潜力的责任意识,对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诗歌、散文等体裁的阅读方法和技巧有针对性的主次分明的给学生以全面指导。其次,对于学生的阅读态度与习惯,教师应在课堂或课外的各种阅读活动中给予关注,及时纠正一些学生不端正的阅读态度,使之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第三,是家庭方面的原因,每一个家庭都应该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和阅读环境,家庭教育对学生的阅读引导作用是很重要的,孩子的性格、兴趣、阅读习惯与态度的形成,家庭环境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因素,父母应该为孩子有意识有目的的购买一些对孩子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有益的书籍,并给孩子营造或创造出一种适合阅读的环境或氛围,引导学生的阅读兴趣。
  第四,就是社会环境对学生阅读的影响。由于贫富差距的长期存在,教师资源的分配不均等问题导致城乡学生的阅读条件有很大的差距。比如:在上高中以前我的学习生活范围只局限于我所生活的那个村子,村里没有一个书店,学校里也没有一个图书馆,就连老师也没几本藏书,当然也就更谈不上什么电子网络资源,学生除了几本教材基本上没什么书可读的。那么我们在想一下生活在贫困山区的还在温饱线上挣扎的学生,那些连教材都买不起的学生,他们的阅读又有谁来负责,他们的未来有由谁来买单?但生活在城市里的学生所拥有的资源就丰富很多了,许多的书店,化境优雅的图书馆,一流的教师,一切外在的优越的条件他们都具备了。再者,也存在这样的问题,面对着汗牛充栋的书籍,学生应作何选择?学生应以怎样的态度来面对这五花八门的书籍呢?在那城市霓虹灯下五彩缤纷的世界里,又有多少孩子能静下心来安静的阅读呢?在日本、美国、台湾学生的阅读情况可就大不同了,就说美国吧,美国几乎每条街道包括贫民窟都设有二十四小时营业的书店,闲暇时你可以随时在书店里一坐就是一整天,任你阅读你喜欢的书籍,没有人来赶你走,你尽可以静静地给自己充电。这样就可以将闲散在街头的或者是买不起书的孩子们集中在书店,这不仅使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而且在维护社会秩序预防青少年犯罪等方面的益处也是多种多样的。在这里我浅谈一下关于改变中小学生现状的几点建议: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和评价能力。”因此,我认为中小学的语文教学首先必须打破传统“识字教学”模式,教师不能只一味的注重知识的传输,却没有把阅读的方法传授给同学,这样学生始终也不能学会阅读、分析、理解,能力自然也就无法提高。因此,课堂必须重新确定学生的主导地位,培养学生个性及独立思考的能力。所以,从学校教学方面来说,首先,我认为应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以激发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便于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其次,现今的应试教育总是压的学生喘不过气来,天天应对的是题海战术,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来阅读,当然也就无从谈起阅读能力的提高。学校要尽量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给学生以自主的空间和时间,充分发挥学生阅读主动性,让学生有足够的条件自由发展。最后,学校还应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阅读资源,教师应该有计划有目的的为学生推荐相应的速记及一些优秀阅读篇章,还有合理利用图书馆的藏书资源,扩大学生的阅读面。
  那么对于学生自身来说,应以兴趣为前提,充分发挥自己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地充实自己的头脑,充实自己的精神生活,提高自己的审美境界,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从社会方面来说,社会应该起到引导学生积极阅读的导向作用,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只有提高普通大众的整体意识,才能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其次,应加大教育投资,为偏远地区、贫困山区的学生建立公益图书馆,加大藏书,让没有书而渴望读书的孩子都有书读,读好书,这样祖国的未来才会更有希望。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中小学生阅读现状的改善以及阅读能力的提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中小学生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阅读,积极探索阅读的规律。学校、社会、家庭应以改善学生阅读环境,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为己任,大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努力使中小学生通过阅读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个人与国家、社会及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
其他文献
本人就电场强度的求解方法作一探析:  一、电场强度的三公式  1.定义式  2.点电荷的决定式  3.匀强电场中的场强公式  二、电场强度的求解方法  1.常规方法--直接用公式求解  ①定义式求解  ②点电荷公式求解  a.单个点电荷  b.点电荷系共线叠加  c.点电荷系非共线叠加  d.点电荷(系)与外加匀强电场叠加  ③匀强电场的公式求解  2.特殊方法  ①对称关系法  例,如图所示,电
期刊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著名的教育学家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有一句话也这样说的:Having made the children interested is a thing half done.(兴趣是成功的一半)。兴趣是学好语言的关键也是最好的老师。由于小学生活泼好动,注意注意时间短,因此,小学的英语教学应该把如何激发小学生对
期刊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写作更要有创新。  一、要学会观察  每一篇好文章,或者一部名著问世,都离不开新生活的社会来源,都离不开仔细观察。因此社会生活作为创作的源泉,对于学生来说,平时就要热爱生活,关注生活,也就是学会观察在自己周围发生的人、事、景、物等,不断从中汲取有用的营养,吸收新鲜事物,充实自身的文化生活,才能为自己写出新鲜活泼的好文章、好作品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期刊
性质1 过点 的直线 与曲线 相交于A,B两点,点 ,则  (1)当 时,x轴为 的平分线;  (2)当 ,x轴为 的外角的平分线.  证明:不妨设直线 的斜率存在,其方程为  由 ,消去y 可得  ,直线AN,BN关于x轴对称,由此知:  (1)当 时,x轴为 的平分线(如图1);  (2)当 ,x轴为 的外角的平分线(如图2).  注:在性质1中,当 时,C表示焦点在x轴上的椭圆;当 时,表示
期刊
活跃的课堂气氛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真正做到教师只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如何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呢?从课堂教学过程来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课堂教学开始时  上课开始,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唱唱歌,背背诗,这样,不仅让学生从课间的活动中进入学习状态,活
期刊
一、多媒体教学的概念  1.多媒体的概念  多媒体技术不是各种信息媒体的简单复合,它是一种把文本、图形、图像、动画和声音等形式的信息结合在一起,并通过计算机进行综合处理和控制,能支持完成一系列交互式操作的信息技术。  2.多媒体教学的概念  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种媒体信
期刊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教学中,要加强学生对开放性问题的训练,尽可能给学生创设适当的地理情境,让学生展开研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重视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  人的思维始于问题情境,问题情境具有情感上的吸引力,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情景教学对培养学生情感,启迪思维,发展想象,开发智力等方面有独到之处。  创设问题情境时,要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相适应,才能激发学生参与的欲望,从而
期刊
一、培养小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性  数学是一门逻辑思辨十分严密的科学,教师在进行数学教育的时候,要挖掘学生的潜力,提高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的意识,使学生喜欢数学,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从小学阶段开始,教师就应全面加强对学生逻辑思辨能力及数学素养的培养,让学生赢在基础教育的起跑线上,为学生的成才之路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小学生数学素养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数学教师本身的数学素养欠缺  2
期刊
疑是思之源,思是智之本。作为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  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宽松和谐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  课堂是教师的主战地。营造宽松和谐的气氛是课改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就能使学生在愉悦、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中收获学习语文知识的快乐,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求知欲、主动性。这样学生才能轻松、愉快、活泼热情、兴致盎然地发挥想象力,以最佳状态
期刊
一、有关创新意识观念的分析  (一)创新意识的概念  本文主要参考刘春学对创新意识的定义,是指人们根据社会和个体生活发展的需要,引起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或观念的动机,并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的意向。  (二)相关概念辨析  1.创新与创造  创新这个词起源于拉丁语,它原意有三层含义:更新、创造新的东西、改变。“创新”和“创造”是近义词,基本上属于同一范畴。其主体都是人,其形成的结果都具备首创性,新颖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