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课例研究的形式行走美术课堂,是青山湖区教研室美术学科近年来提升课堂效率、锻炼青年教师的一个思考方向。相较于平时的“磨课”,这种教研形式,其目的不是教学水平的“亮相”、教学技能的“示范”或者教学研究成果的“展示”,课例研究的终端不是教学比赛“获奖”,当然也不是在刊物上发表文章,而是为不断解决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帮助教师依靠群体在自己的岗位上更快成长、更好发展。①
在小学阶段,青山湖区组建研究团队,以传统文化为抓手,选取教材中的《中国龙》《民间绝活》《敦煌壁画》等课题进行课例研究,活动过程中大家群策群力,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大大地提升了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南昌市文教路小学的熊亚琼老师便是在这个团队中脱颖而出,凭借《敦煌壁画》一课在“2014年全国中小学美术课现场观摩培训活动”中获得小学组一等奖。
如何将这些经验引向初中美术教学,成为课例研究团队的新课题。本文以江西美术出版社七年级上册第8课《传统纹样》为例,简单分享课例研究的经验得失。
《传统纹样》是一节“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课程,教材以中国传统纹样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接触并了解传统纹样的历史渊源、演变历程、装饰韵味及其独有的审美情趣,进而学习自由纹样、适合纹样、二方连续、四方连续、角隅纹样等图案基础知识,并装饰应用到日常生活中,体会创意生活、美化生活的乐趣。作为现代设计基础的教学内容,本课专业知识点多面广,专业技能灵活多样。同时,这又是一节充满人文关怀的美术课,无论是传统纹样的历史渊源、演绎历史,还是传统纹样的内涵寓意,实际应用等,都是摆在任课老师面前难以取舍的讲授内容。因此本次活动的研究主题是:“如何权衡人文知识与美术学科专业知识的关系。”
第一阶段,主要由做课教师——京东学校的杨艳老师根据对教材和研究主题的理解,独立备课,原生态展示教师教学意图。杨老师将本课的教学思路设定为:引导学生学习了解传统纹样,取其“形”、延其“意”、传其“神”,将传统纹样的形式美、寓意美、智慧美和精神美融入现代生活设计中,让学生敢于继承,善于交融,热爱和发展传统文化艺术。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1.识纹样。以奥运火炬上的祥云纹为例切入课题,认识传统纹样具有吉祥的含义和歌颂美好生活的寓意。了解回纹与云雷纹的演变历程。
2.析纹样。了解纹饰创作的形式有写实、剪影、抽象。
3.赏纹样。学习纹样的组成形式,探索吉祥纹样的创作规律。
4.绘纹样。教师示范纹样的画法和制作技巧,指导学生设计创作,并展评。
根据分工,听课教师参照课例研究的项目指标,围绕活动主题,对老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行为进行课堂观察。课后,研究团队的成员根据自己的课堂观察记录进行反思、评课。在评课、议课时,紧扣课例研究主题,针对课堂关键事件中的师生反应进行诊断,站在学生和授课老师的角度,描述关键事件中师生的活动状况,分析教学效果,对下一轮上课提出修改意见。评课者不能以旁观者清自居,以自身的固有经验来评判一节课的成功与否,而应该“就课论课”,分析自己观察到的课堂现象,反思出现这些问题的症结,提出诊断意见和改进措施。针对第一次听课,大家的观点主要集中在:美术专业知识比重略高于人文知识;讲授人文知识花费的时间多于专业技能讲授时间,学生注意力集中状态呈下坡趋势;就人文知识而言,也是没有突出重点,主线不够明晰,致使教学效率不高;专业技能知识和人文知识互动不够,联系不够密切。
活动进入到第二阶段,杨老师参考了第一轮集体反思的成果,对教学设计一稿进行了修改,形成了新的教学方案。由于研究团队的集体智慧已经介入到新的教学设计中,这一阶段的课堂教学观察,大家更加关注授课教师的行为跟进程度和进阶空间。
第二次上课,杨老师以学生熟悉的鱼形纹样为例,从纹样与自然界中的鱼的对比关系,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鱼形纹样,鱼纹的图腾文化、吉祥寓意等角度介绍传统纹样的文化底蕴,每讲一个知识点,都旁征博引,辅以介绍其他内容,如饕餮纹、龙纹、鸟纹、几何纹样的历史渊源,文化背景,装饰风格等。讲解同时,杨老师有机地将人文知识与专业知识相结合,出示不同形式的鱼纹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同一原型创作的写实风格、剪影风格和抽象风格的鱼形纹样,接着带领学生欣赏鱼形适合纹样、自由纹样和以鱼形为骨式的二方连续、四方连续的等图案,以此学习基础图案知识。老师从造型手法和色彩搭配等视角引领学生了解传统纹样的审美情趣,通过现场示范和小练习,指导学生动手添画黑白图案和填涂颜色,掌握基本的绘画、剪贴技巧,为下一环节做好准备。
第二次课的教学效果显而易见,做课老师为之付出的教学智慧得到了大家的认可。然而,研究团队成员不再满足于“灌蜜式”的点评,听课老师分别从自己观察到的点点滴滴,抽丝剥茧查找原因,有的放矢提出更为合理的改进策略。大家的评课意见整理如下:第一,作为初中学生,在老师通过范例讲解后,应该激活学生知识消化能力,找到鱼形纹样与其他纹样知识迁移的切入点,点拨学生对知识点举一反三,系统总结归纳所学,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而无需老师讲得滔滔不绝,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第二,较之第一次课,人文知识与美术学科专业知识的权重趋于平衡,应该再到人文知识中梳理出重要的美术知识,突出美术学科本位特色,使人文知识为美术课堂服务。
课例研究活动推进到第三阶段,杨老师总结前两次课的得失,对教学方案第三稿做了精细化调整,以点带面,架构起鱼形纹样与其他传统纹样的学习桥梁,引发学生由此及彼,获得知识迁移。欣赏典型作品的典型艺术特色,顺势总结出中国传统纹样的艺术特点,强化了学科本位;灵活运用评述问卷,既考察了学生课堂学习新知的情况,又为课堂教学创造了新的生成点,使课堂充满人文气息。虽然一些细节还存有争议,相较于前两次课,无疑,在这次课堂教学的蜕变中杨老师更加成熟起来了。
正如前文所述,课例研究的活动目标往往圈定在教学行为中的某一个环节,对于一堂完整的课堂教学而言,还需要更多地学习和磨砺。但是,当研究团队往复于“学习—设计—实践—反思”的循环模式中时,不经意间,大家对美术新课程理念有了更新的认识。这种将课例研究与常规教学相互整合,以研促教、以教惠研的教研形式,成为了美术教研的新视点,有效带动了区域性美术教学的整体发展。E-mail:421383194@qq.com
在小学阶段,青山湖区组建研究团队,以传统文化为抓手,选取教材中的《中国龙》《民间绝活》《敦煌壁画》等课题进行课例研究,活动过程中大家群策群力,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大大地提升了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南昌市文教路小学的熊亚琼老师便是在这个团队中脱颖而出,凭借《敦煌壁画》一课在“2014年全国中小学美术课现场观摩培训活动”中获得小学组一等奖。
如何将这些经验引向初中美术教学,成为课例研究团队的新课题。本文以江西美术出版社七年级上册第8课《传统纹样》为例,简单分享课例研究的经验得失。
《传统纹样》是一节“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课程,教材以中国传统纹样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接触并了解传统纹样的历史渊源、演变历程、装饰韵味及其独有的审美情趣,进而学习自由纹样、适合纹样、二方连续、四方连续、角隅纹样等图案基础知识,并装饰应用到日常生活中,体会创意生活、美化生活的乐趣。作为现代设计基础的教学内容,本课专业知识点多面广,专业技能灵活多样。同时,这又是一节充满人文关怀的美术课,无论是传统纹样的历史渊源、演绎历史,还是传统纹样的内涵寓意,实际应用等,都是摆在任课老师面前难以取舍的讲授内容。因此本次活动的研究主题是:“如何权衡人文知识与美术学科专业知识的关系。”
第一阶段,主要由做课教师——京东学校的杨艳老师根据对教材和研究主题的理解,独立备课,原生态展示教师教学意图。杨老师将本课的教学思路设定为:引导学生学习了解传统纹样,取其“形”、延其“意”、传其“神”,将传统纹样的形式美、寓意美、智慧美和精神美融入现代生活设计中,让学生敢于继承,善于交融,热爱和发展传统文化艺术。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1.识纹样。以奥运火炬上的祥云纹为例切入课题,认识传统纹样具有吉祥的含义和歌颂美好生活的寓意。了解回纹与云雷纹的演变历程。
2.析纹样。了解纹饰创作的形式有写实、剪影、抽象。
3.赏纹样。学习纹样的组成形式,探索吉祥纹样的创作规律。
4.绘纹样。教师示范纹样的画法和制作技巧,指导学生设计创作,并展评。
根据分工,听课教师参照课例研究的项目指标,围绕活动主题,对老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行为进行课堂观察。课后,研究团队的成员根据自己的课堂观察记录进行反思、评课。在评课、议课时,紧扣课例研究主题,针对课堂关键事件中的师生反应进行诊断,站在学生和授课老师的角度,描述关键事件中师生的活动状况,分析教学效果,对下一轮上课提出修改意见。评课者不能以旁观者清自居,以自身的固有经验来评判一节课的成功与否,而应该“就课论课”,分析自己观察到的课堂现象,反思出现这些问题的症结,提出诊断意见和改进措施。针对第一次听课,大家的观点主要集中在:美术专业知识比重略高于人文知识;讲授人文知识花费的时间多于专业技能讲授时间,学生注意力集中状态呈下坡趋势;就人文知识而言,也是没有突出重点,主线不够明晰,致使教学效率不高;专业技能知识和人文知识互动不够,联系不够密切。
活动进入到第二阶段,杨老师参考了第一轮集体反思的成果,对教学设计一稿进行了修改,形成了新的教学方案。由于研究团队的集体智慧已经介入到新的教学设计中,这一阶段的课堂教学观察,大家更加关注授课教师的行为跟进程度和进阶空间。
第二次上课,杨老师以学生熟悉的鱼形纹样为例,从纹样与自然界中的鱼的对比关系,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鱼形纹样,鱼纹的图腾文化、吉祥寓意等角度介绍传统纹样的文化底蕴,每讲一个知识点,都旁征博引,辅以介绍其他内容,如饕餮纹、龙纹、鸟纹、几何纹样的历史渊源,文化背景,装饰风格等。讲解同时,杨老师有机地将人文知识与专业知识相结合,出示不同形式的鱼纹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同一原型创作的写实风格、剪影风格和抽象风格的鱼形纹样,接着带领学生欣赏鱼形适合纹样、自由纹样和以鱼形为骨式的二方连续、四方连续的等图案,以此学习基础图案知识。老师从造型手法和色彩搭配等视角引领学生了解传统纹样的审美情趣,通过现场示范和小练习,指导学生动手添画黑白图案和填涂颜色,掌握基本的绘画、剪贴技巧,为下一环节做好准备。
第二次课的教学效果显而易见,做课老师为之付出的教学智慧得到了大家的认可。然而,研究团队成员不再满足于“灌蜜式”的点评,听课老师分别从自己观察到的点点滴滴,抽丝剥茧查找原因,有的放矢提出更为合理的改进策略。大家的评课意见整理如下:第一,作为初中学生,在老师通过范例讲解后,应该激活学生知识消化能力,找到鱼形纹样与其他纹样知识迁移的切入点,点拨学生对知识点举一反三,系统总结归纳所学,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而无需老师讲得滔滔不绝,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第二,较之第一次课,人文知识与美术学科专业知识的权重趋于平衡,应该再到人文知识中梳理出重要的美术知识,突出美术学科本位特色,使人文知识为美术课堂服务。
课例研究活动推进到第三阶段,杨老师总结前两次课的得失,对教学方案第三稿做了精细化调整,以点带面,架构起鱼形纹样与其他传统纹样的学习桥梁,引发学生由此及彼,获得知识迁移。欣赏典型作品的典型艺术特色,顺势总结出中国传统纹样的艺术特点,强化了学科本位;灵活运用评述问卷,既考察了学生课堂学习新知的情况,又为课堂教学创造了新的生成点,使课堂充满人文气息。虽然一些细节还存有争议,相较于前两次课,无疑,在这次课堂教学的蜕变中杨老师更加成熟起来了。
正如前文所述,课例研究的活动目标往往圈定在教学行为中的某一个环节,对于一堂完整的课堂教学而言,还需要更多地学习和磨砺。但是,当研究团队往复于“学习—设计—实践—反思”的循环模式中时,不经意间,大家对美术新课程理念有了更新的认识。这种将课例研究与常规教学相互整合,以研促教、以教惠研的教研形式,成为了美术教研的新视点,有效带动了区域性美术教学的整体发展。E-mail:42138319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