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恋33天 并非翻拍那么简单

来源 :影视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D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失恋33天》要拍摄电视剧版本了。”
  去年秋天即知晓了这个消息,当时无感,岂不又是一部成功作品被翻拍?
  “《33天》要开播了,就在七夕档。”
  当下依然无感,因为不难窥见它的结局。
  作为一名电视剧记者,看到成功作品被影、视双拍的现象已屡见不鲜,有时甚至可以提前预知他们的命运——大多“死”的比较惨。
  既然是经典翻拍,那么观众“先入为主”的观念已根深蒂固,很难改变,太多的前车之鉴摆在那里。尤其是电影改编电视剧,篇幅加大,势必要在原著上做“加法”,拓展脉胳,将内容和人物进行深度挖掘和延展,能够提供戏剧矛盾纠葛的空间,但如若掌握不好尺度,就很可能成为一个新故事,观众更不会买账。《山楂树之恋》、《风声》、《杜拉拉升职记》等剧的口碑都未能超越电影,即是最好的佐证。
  因而对剧版《失恋33天》也不免继续上述“惯性思维”。
  更何况,电视剧播出前一周,剧方才启动密集宣传攻势,难道也是信心不足?
  采访如期进行,凭心而论是奔着姚笛、张默两位演员而来。一个是都市剧女主儿,每部戏都收视尚佳。一个是曾经的“问题少年”,但近期作品都可圈可点,想看看锋芒是不是收敛了不少。
  “像,是没超越,不像,是说你演的不对,所以我觉得这是找骂的事……但剧本真好,我是活在压力下放弃呢,还是我想演,我就爱谁谁了?后来我选择了后者。”姚笛说
  “剧本让我知道这个戏一定会成就一个角色,不是王小贱而是黄小仙。我觉得如果它能够成就一个角色,它又是个好故事,尽管在这个机会里最大的得益者不是我,那么我也愿意在一个成功的戏里做绿叶。”张默说。
  明明知道“旧瓶”新酒式的翻拍作品并不讨喜,却偏偏较着劲想把它拍好,拍出新味道。那一瞬间,他们的“较真”感染了笔者,因而对这部剧生出了不少期许。
  姚笛 “女汉子”的自我解读'
  已经不是第一次采访姚笛了,以往对此姑娘的印象是言谈作派挺大气,此次采访,她更透出成熟、淡定的一面。
  “好的我接受,坏的我也能接受,因为我又不是拍完这部戏就死了。不好的我可以改进,要不然我到了巅峰,真没得活了。”
  话说得挺霸气,不仅因她对这个角色早已了然于胸,而且在决定接受挑战时,她就已经做好了“被吐槽”的准备。
  作为电影版的参与者,她知道这部电影成功的意义。因此当电视剧启动,滕华涛向她发出邀请时,她的第一反应即是拒绝。“这4亿的票房我哪敢挑战啊?演得像是没超越,不像是说你演的不对,找骂的事我就别干了。”在滕导“苦口婆心”了一晚上之后,姚笛决定先看5集剧本,利用10天时间考虑。
  最终剧本焰起了她心中的小火苗。
  “很多演员怕看以往的版本,怕被它牵制。但我是属于那种自身比较顽固的,我的个性和对事情的理解比较顽固,所以我看完也就过了。我还是会按照姚笛的方式诠释一个姑娘失恋的状态,至于她叫黄小仙、姚小仙、李小仙都不重要。这是我的一种状态。”
  双鱼座的姚笛,喜欢把自己扔到一种忧郁的情绪里面,享受那种不高兴,那种忧郁的状态。同为80后,诠释一个失恋的故事,她能感同身受,于是,90天的时间里,她与黄小仙魂魄相依,彻底“失恋”了一把。
  “80后的特质是我不用去演的,因为我本身就是。而失恋本身其实是个过程,是个自我认知,寻找问题,并慢慢改掉的过程。”
  尽管剧中的黄小仙性格依然是大大咧咧的,嘴仍旧是尖酸刻薄的,但改变同样是明显的,蘑菇头,中性装,还动不动就“小爷我失恋了”的以“爷”自居,女汉子态式显而易见。
  难道这是刻意的改变吗?姚笛坦言,这个故事表达的失去感情后疯狂与心痛的感觉,黄小仙又是个不能再平凡的女孩子,所以演员本身不能有“美美的感觉”,是站在大马路上没人认识的姚笛就对了。所以她每天顶着蘑菇头、黑眼圈和大素颜就去拍戏了。所谓“女汉子”即是外表坚强,内心柔弱,这样的性格也正好契合了作品中 “爱就疯狂,不爱就坚强”的主旨。
  演惯了都市剧中的女主角,但这次的感受无疑是新鲜有挑战的,不再甜美娇俏,而是个不完美,有太多缺点的姑娘,于姚笛而言,这是个反思自我的角色。“小仙说为什么失恋,表面上看是男朋友劈腿了,但是实际上黄小仙没有错吗,她也有的,这可能是很多人意识不到的问题,她爱的太自我了,完全不去顾及对方的感受,这是很多80后都有的毛病。通过角色,我们都可以反思一下曾经的自己。”
  姚笛直言小仙身上的毛病自己也曾有,她找到了共鸣感,并用自己的方式诠释出来。试图通过黄小仙告诉观众,看清楚自己的问题,乌云密布也能慢慢转变成阳光灿烂,因为失恋是下一段幸福的开始。
  张默很健谈,他可以原原本本告诉你他曾经对角色的困惑、疑问。即使有人抛出相对尖锐的问题,他也客观、从容的回复。
  我身边的摄影记者说,从他的着装到待人的态度,给人感觉都很舒服……
  与姚笛的境遇相似,张默也是电影版的参与者,也同样认为王小贱这个角色与自己反差太大,无论形象、身材还是气质,都截然不同。况且文章的表演太过出色,这是个难以逾越的高度。
  几经踌躇,同样,他也最终被剧本打动,“剧本对失恋有正确的解读,失恋就是一个人怎么看待过去的自己。恋爱犹如一面镜子,它会照到彼此身上的问题,当我们发现这些问题而不能够在一起的时候,这面镜子就碎了,但是你可以记住它碎之前自己的缺点,去改变它。上帝会再给你一块儿新的镜子,然后在这个镜子面前看一看自己是不是把之前的问题都改掉了。”
  在张默眼中,剧本里最出彩的角色不是王小贱而是黄小仙。“它既然能够成就一个角色,又是一个好故事,那我不该失去这个机会,虽然在这个机会里最大的得益者不是我,但是我愿意在一个成功的戏里做绿叶,总比我在一个不成功的戏里做男一号好得多。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也是一个新的开始。”   世界上不应该只有一种王小贱。去“娘”存“man”,去“骚”存“狠”,张默进行了一番“男闺密”的探索。
  失去了“形娘嘴毒做派贱”的特质,这还是王小贱吗?
  “导演帮了我很多。在我们刚开机的几天,每一条都拍了七八遍,在我没有找到这个角色的感觉以前,想多演几个版本出来,姚笛也非常配合。在这期间我们找到了较真的方式,王小贱身上呈现了招人讨厌又招人喜欢的特性,王大贱版本就此诞生了。”
  于是,电视中的王小贱变成了语不惊人死不休,看似腹黑,实则无微不至的“三保暖”型闺密。失去了夸张感,生出了朴素相。
  如此的王小贱还能诠释出电影中婚礼上的经典场景吗?答案是肯定的。张默对此的看法是,既然原版太过经典,无法超越,那么可以把观众的注意力转移一下。
  电影中并没有交待事后黄小仙与王小贱的对话,那么剧中就予以体现。黄小仙对小贱“修理”陆然的举动有了非常明确的态度。
  “这场戏是在大街上拍的,姚笛的表现非常出色,她的表演让北京的交通堵塞了。这场戏是她的一个大情感戏,要求她的眼泪要把地面打湿,她做到了。而且每一条都保持这个状态。”
  新一对“仙贱”组合,他们的合作默契,作为同时与文章与张默都有过合作的姚笛而言,特别肯定张默的表演,“他每场戏都特别清楚,会提前做功课,很认真,很有天赋。而且他演戏很松弛,经常会给对手一个画面感,对我而言,这是一种新的冲击,跟我的画面不一样,但是我又会觉得特别好,很难用语言来形容。”
  剧版中“仙贱”的关系更为暧昧,从看对方不顺眼,到感受对方的可爱,彼此渐生好感,两人的关系一直在微妙的变化。“到最后这个微妙也没有节点,因为生命没有节点。我们这种小清新的东西,应该是这种开放式的结局。”张默说。
  新角色的出炉,终究敌不过“此小贱”与“彼小贱”的对比,对此他很坦然,“电视剧的播放期很长,不好看的地方可以跳过,好看的地方可以继续。”
  卯足劲给你新鲜感'
  除了从电影到电视剧,从导演到监制以及演员变换等实质性区别外,改变的还不止是故事,你还能从剧版的各个细微之处感受它的不同。
  甚至是从片头开始,小清新的风格跃然眼前。仅仅“失恋第X天”的字幕标注,就几度变化,用尽心思。还不时插入动漫调节气氛。一般剧中只用话外音表露心情,而此剧却偏偏拍全不同版本,让现实中人和内心的小挣扎同场PK。可以说它画面讲究、别致,有自己鲜明的特点。
  在故事的表现上,几乎是一天一集的讲述方式,顺序与回忆交替进行,弊端也因此产生,就是被观众所诟病的节奏过慢。不过这也是电视剧必然的方式,魂犹在,尽丰富嘛。除了所有的精华桥段,电影中来不及展现的前因后果,电视剧中也都顺势展开一番。
  唇膏不见了,护手霜没有了,王小贱也好像温柔了。人物的变化是全剧关键,姚笛版的黄小仙将失恋后的疯癫和痴狂表现得淋漓尽致,而张默版的王小贱更是不娘不骚的腹黑爷们范儿。疯癫女与腹黑男碰撞的化学效应也成为此剧的最大看点。
  除了男女主演外,小仙的前男友与夺爱的女闺密也在剧中有了较丰富的展现。失爱的揪心,夺爱的其实也凌乱。冯佳期、陆然也拼命在和罪恶感搏杀。全剧试图呈现了失恋事件的全貌,观众也势必看得更加过瘾。
  当然,剧中还会不时出现众多大腕的身影,文章、白百何、李晨、陈思成、佟丽娅、张译、任重、倪大红等争相串场。有的很搞笑、有的很突破、有的很本色,场面很欢乐。
  看得出这是一部卯足劲想带来新意的作品,其实我们不妨拿出点耐心来,品品“新酒”带来的与众不同的味道。
其他文献
步入春天,海外电视剧一片生机盎然。美剧经历了冬歇期,很多耳熟能详的剧集季中回归,《实习医生格蕾第十季》、《无耻之徒第四季》、《纸牌屋第二季》纷纷亮相。如果还嫌不过瘾,新鲜出炉的也比比皆是,《星恋》PK《来自星星的你》,带你与美国外星人过招。《一夜寻情记》展现猎艳攻略,还有《黑帆》与《汉尼拔》皆是口碑之作,可一饱眼福。  当然,如果看腻了天马行空的美剧,温情脉脉的韩剧自必不可少。“叫兽”依赖症还未治
期刊
在我看来,影视行业最需要讨论的问题:不是如何创新、出精品,如何与好莱坞竞争,而是这个行业共同的底线是什么、在哪里?  最近因为关注抗日剧里的各种笑料和段子,看到《南方周末》引述的对导演徐纪周的一段访问,突然让我想说一些严肃的事情。  徐纪周导演说:2009年他在创作自己的第一部抗日剧《杀虎口》时,曾经尝试还原真实的历史,结果他接到了整整两页纸、长达八十余条的修改意见,其中很重要的一条是:“可以强调
期刊
“我刚刚与聂鑫父亲通过电话,制片方承诺支付的45万元中已有25万到账,另外20万元他们将直接支付给院方,我们会和院方进一部确认。”聂鑫的代理律师王军表示,在聂父的求助微博发出四天后,制片方终于付诸于行动。聂鑫的救治刻不容缓,这笔钱至少可以解决一下燃眉之急。  4月17日下午,聂鑫父母通过聂鑫的微博发布了一篇题为《拿什么拯救你,我的女儿》的长微博,向剧方讨要已欠下的四十多万医疗费,并称对方坐视不管的
期刊
在中国电影史,有笑星之称的影星并不多,葛优算是中国最早且最受欢迎的男演员。他出演的大多是城市里的平民角色。他的表演轻松、自然外加调侃,加上“冯氏喜剧”的润色,他的电影多呈现幽默或冷幽默的喜剧风格。  而广受中国内地观众欢迎的周星驰,则是以饰演市井小民角色,常常以无厘头、疯癫式的幽默,表达对社会的挖苦与嘲讽。  但是随着葛优近年来多以出演如《赵氏孤儿》等正剧居多,越来越少向喜剧发展,似乎再也不能独揽
期刊
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想必都有这样一个阶段,我们会在自己的日记本中写下“我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了”、“为什么他们都说我还不够成熟”这样的话,然后我们会把这些日记小心翼翼地放在抽屉深处,用厚厚的书本遮挡起来,不想让除自己以外的任何人知道,也不想让任何人发现自己成长中那个微妙的节点,究竟什么时候长大了呢?  相信莱昂纳多也在不断地问自己这个问题,如今已经迈入四十不惑之年的莱昂纳多仍然被国内的影迷甜蜜地称作“
期刊
脑力怪咖们的综艺秀'  2月14日,新一期《最强大脑》在一片综艺节目夹缝中播出,恰逢元宵节,气氛显得比往日温暖快乐。当晚,表现良好的“暗夜蜘蛛侠”李童星、“书价检索仪”王国林,都没能晋级,意外的是,武汉7岁小神章饶舜涵凭超强记忆和心算能力获得当晚最高分112分。  饶舜涵的出场格外醒目,他先是较真地指出主持人蒋昌建的口误,“你读错了,是富饶的饶,不是尧”。  作为《最强大脑》的主持人,蒋昌建一直以
期刊
Circle:都说你是那种一出场就会令人笑场的演员,有天然的喜感。你觉得自己是靠天赋吃饭的人吗?  黄渤:嗯……我觉得天赋这东西是存在的,但是你靠他吃饭,能吃几步可能性不是太大,因为那个东西不是源源不断的,你靠聪明,或者只吃原来的,是行不通的。  这几年因为经常拍戏,可能积累方面往里投的内容,赶不上往外掏的速度。比如说演小人物,一直往外付出,这像油井,有些油井,属于自喷井,有些油井属于往外抽型。当
期刊
隔着北京与青岛的无线电话,我问他,现在有些哥们儿的邀请是不是学会推掉一些了?他没问我是指哪件事,声音里扭捏着一个男人哪好意思拒绝哥们的羞涩,“好像还是没那么有办法,(有点无奈地笑)没办法,就是性格吧,性格缺陷”。  性格缺陷当然是自嘲,但在圈内,黄渤是出了名的老好人。  “好兄弟太多,帮忙总是得有的。”黄渤说。  不久前国内有媒体将黄渤封为“25亿帝”。按照市价,他是当下中国身价最高、最具票房潜力
期刊
“好莱坞每一次编剧罢工都削弱了编剧的地位,是因为编剧们放弃得太快了。”写过《你的剧本逊毙了》的好莱坞资深编剧威廉·M·埃克斯认为,其实好莱坞编剧现在的地位也不高。但能够组织起“罢工”,在他们的中国同行看来已经很牛X了。中国编剧要罢工只能自己罢,集体罢工?谁理你。  这里面似乎透露出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编剧缺乏组织性以及缺乏领导。但其实也不是这样,在中国影视行业,编剧、导演、演员、摄像、灯光、美术等
期刊
2000年以来,中韩两国在影视领域的合作逐渐增多。初期的合作主要以演员的交流为主,例如安在旭、车仁表、张娜拉等韩星来中国拍摄电视剧,章子怡、张柏芝等中国明星接拍韩国电影。但随着韩国国内市场的逐渐饱和、中国市场的迅速崛起以及两国从业者交流的增多,中韩双方在影视行业的合作方式逐渐向更深层次发展,出现了不少从企划、投资到制作都采用中韩合作模式的影视项目。许多中国影视业从业者也在这些合作中积累了经验。《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