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

来源 :焦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xj8602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仲春之月,春分之时,孤山西冷印社旁的梅花开得正好,袭袭暗香,朵朵放彩……在敬一书院父亲《世界史文集》的出版发布会上,我遇到了镇中兄,他是我哥哥的同学,因都学绘画,甚为熟稔,算是发小吧。但现在的他却让我刮目相看,他是国家一级美术师,现任西冷印社副秘书长,浙江省中国人物画研究会副秘书长。
  去年年底,黄镇中应联合国的一个协会、美国洛杉矶罗思密市市长杰夫?阿尔雷德先生的邀请赴美成功举办个人艺术展。得知这个消息时,我由衷地替他高兴,相识多年的老友在绘画上有今天的成就,在国外屡展才华,这是人生一大乐事。
  前日为父亲文集的发布,镇中兄早早就来帮手。会后我们老友私下小聚,侃人生,谈绘画,话题投机,相聊甚欢,似春暖花开,莺飞草长般愉悦。此刻恰似:孤山春半踏青时,红梅如面柳如眉,风和日丽闻燕啼,西冷画堂相欢聚。
  黄镇中今日的绘画犹如春分,为中国整个绘画界带来了团团暖意。
  


  几年前,我为黄镇中先生写的小文中,是这样说过的:“我想,如果黄镇中今后在表现钟馗嫉恶如仇的形象同时,让他走到我们这个多彩的世俗生活中来,可能会使这个题材真善美的内涵更加丰富。当然,黄镇中作画取材颇广,除钟馗外,古代人物画小品和现代主题性创作均称当行,而且还旁及花鸟和书法。这些,都具备了他拓宽艺术道路的条件。”
  的确,镇中在那几年画钟馗较多,并不是他作画题材窄狭的缘故,而是他除了在钟馗身上寄托了高扬正义的愿望外,他更想通过钟馗这个特定题材,来充盈自己笔墨中的阳刚之气。我在那篇小文中也点到了这一点:“西泠印社首任社长吴昌硕先生凝聚了他画学思想的这句诗‘苦铁画气不画形’,启发了黄镇中,使他在人物画方面继承吴派艺术作出了积极的探索。”作为印社现任的领导人之一,从艺术上私淑首任社长,是理所当然的事。的确,以气驭笔的实践和探索,使镇中在这几年中对阳刚之美的追求,收到了可喜的成果。事实上,他在当时的浙江美术学院追随李震坚、周昌谷老师时,在他的潜意识中已对李震坚老师的阳刚之笔和周昌谷老师的阴柔之笔,都定作了自己的学习目标。毫无疑问,镇中“钟馗时代”的作为,即是在缶翁画理指导下对震坚老师画法的实践和发挥。正因如此,镇中的钟馗题材受到了社会的关注。
  虽然镇中对阳刚之美的追求是他的主流,但他笔性的可适性强,对阴柔之美的追求同样能得心应手,更何况本来就生活在诗意盎然的杭州,人文地利的熏陶,进入温婉之境也不是件难事。近年来,镇中好写古人诗(词)意,而温婉之境的主角,自然是蕙质兰心的中国古代妇女,根据诗(词)意,她们或品箫、或闲步、或遐思,各有风韵,各具美姿。虽大多为古代题材,却充满着当代的审美情趣。
  人物画家都有一个优势,一是造型能力强,二是写生素材多,三是学兼多科——山水、花鸟兼能。如李震坚老师的山水颇见风骨,而周昌谷老师的花鸟更见风致,不在专业山水、花鸟画家之下。镇中深受名师熏陶,更兼以多年的勤奋刻苦,造型速写的能力愈趋精熟。从作品来看,镇中在花鸟方面的爱好更甚于山水,一则是受吴昌硕先生大写意花鸟的影响;二则,花鸟对人物的协作关系更为直接。因此,镇中在他的人物画中充分发挥了花鸟配景中的寓意性和协调性,人物与花鸟配景间的有机关系深化了作品的内涵、丰富了作品的美感。如《听松图》,主角是一位古代士大夫文人,或抚琴、或听曲,虽然闲适,却不失气宇轩昂,通过背后相伴的矫健之松,象征了这位文人所具有的松柏节操和高逸气象。这是一件具有阳刚气质的作品,所以,笔墨的气质也一如当年的钟馗,但显得蕴藉而不事张扬。在小品仕女画中,与女郎作伴的,或是萧萧墨竹,或是点点木樨,或是片片新绿,而最能增添女郎绰约风姿的,无疑是春风丝柳了。婉约的境界必然要配以抒情的景物,而笔墨的调整,也必然要从阳刚转为阴柔,镇中做到了这一点。龚自珍诗云:“郁怒清深两擅场。”移评镇中的人物画,也是十分贴切的。
  


  


  笔墨的刚柔并用,离不开书法的磨砺。镇中平时就很注重书法,勤于临池,经过数十年的积累,在浙江书画界已有一定影响。由于他主攻意笔人物,自然就着力于飞扬的大草。明人草书,祝枝山之后,明末的王铎允称巨擘,书风跌宕奇纵,笔法方圆并擅,当年吴昌硕先生取法颇多,与石鼓文相参,铸造了他的“以气驭形”的独特笔墨。镇中学书的因缘竟也如此,于王铎处得益匪浅。所以,他若单独作书,开阖有术,犹存画家本色;若施于绘画,则使转合心,颇见性情,从而为笔墨质量的提升,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作为印社艺术事务的组织者之一,镇中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仍坚持对书画专业孜孜不倦的钻研。当然,作为金石书画的大渊薮,天下第一名社——西泠印社所拥有的艺术资源和百年底蕴,也为镇中艺术眼光和修养的提升,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我想,作为一位业已成名的画家来说,印社的这些资源和底蕴,更值得镇中重视和珍惜。黄宾虹先生曾说过这样的话:“前清道、咸,金石学盛,绘画称为复兴。”值得我们深思。从绘画在道光、咸丰年间的情况来看,的确没什么震古烁今的画家,但是,那时正是以“碑学”兴起为契机,书法重汉魏碑碣、进而上追三代吉金,不仅造就了清代学术的一时之盛,而且从中提取出来的新的艺术资源得以输入日益萎靡的绘画,才为几十年后的画坛,造就了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那样的一代巨匠,使进入现代的中国绘画史增添了光彩的篇章。
  对于镇中而言,身处西泠印社20多年,职责所系而承担的社团事务与他自身艺术道路的发展,两者之间确乎已经形成了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一方面,西泠印社的深厚学养,在潜移默化中滋润了镇中的笔墨意趣,为他的艺术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镇中也以他的才华和智慧,为西泠印社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我深信,作为一个正当盛年的艺术家,镇中在艺术道路上必将有更大的发展;而作为一个长期在西泠印社工作的组织者,他也必将会为西泠印社今后的繁荣继续发挥应有的贡献。
  


  


  

其他文献
透视  山  海  火  太阳 用他的透视  浑化宇宙  是山  山是澎湃的波浪  是海 海是不熄灭的火把  是火 火是山海的呼吸和哭泣  是太阳  用唯一的凝视  揭露万事万物埋藏在山里 在海底  在火中的奥秘  完美  流动的时间  汇聚又散去  天  山  水  残景  舒放着精神  企求残山剩水之上的天外天  不完美中的完美  梦中  梦  拖曳着云  攀升漫游  智者啊  引领我  从荒
期刊
杭州是座很不一样的城市。它的特别,在于城内满溢着文化印迹,经数千年不断积累而就,今天,满溢的浓厚人文气息,如春天湖水般蕴育着杭城。  辉煌的良渚文化和吴越文化源起于这片土地,它们是杭城的灵魂。  千年以来,路过这座城市的人,无论再急着上路也都会停下匆忙的脚步,愉悦地感受艺术之魂的抚慰,变得聪慧起来。因为,老祖宗的文化印迹让他们自豪,让他们如沐春风,让整座杭城获得盎然生机。人们在这文化之城里抛弃世俗
期刊
叛逆的青春  坐在飞来峰脚的茶寮颇觉恹恹欲睡,才四点多,午饭已过,晚饭尚早,这时候是最少客人的了,所以特别清幽宁静,完全不像在中国大陆。  很想对大女孩说说飞来峰的传说,但见她吃饱了麦馒头和喝足了明前龙井,加上步行下山,眼睛已经累得半闭,那就不吵她了,让她错过了好故事。  飞来峰在灵隐寺旁,寺初建于4世纪,但其实建寺者不是中国人而是一个广东人,惯叫的“阿差”,亦即印度僧人慧理。他远道而来,甚喜此处
期刊
(1)  清明,往良渚遗址,寻觅我心目中的越魂。  这时节,这举动,有点像去祭奠祖先灵魂的意思了。尽管,吴越文化和良渚文化相隔了几千年。尽管,它们之间的文化断裂,对现代考古来说有着难解之谜。然而,我还是称呼它为“越魂”。  今天回深,当我提笔欲寻良渚文化与今天文化发展之间的渊源时,这字里行间竟又总离不开已逝父亲的身影。  也许,这也是清明捣的“鬼”吧。  图腾,是一个民族向神灵寄托灵魂的艺术形式。
期刊
造像艺术.浪漫故事.人文美景——这就是烟霞洞。  这里,除了峰岩叠翠,绿荫蔽日之自然景观,重要的是洞中禅坐之吴越时期及宋代的佛像。这些珍贵的造像艺术,弥补和传承了中国佛教石窟艺术在这一时期的空白。更为浪漫的是,这里曾有胡适一段“犹如神仙生活”般风花雪月的故事。我喜欢他当时就在这里写的那首诗“依旧是月圆时,依旧是空山,静夜。我独自踏月归来……”  (1)  一个在杭州居住了30多年的人,竟未到过烟霞
期刊
(1)  历史,如花朵般只管开放却永远无语。  飞来峰石窟雕像群,积孕了五代之后历代王朝的精湛艺术,将杭州这座古城的神秘,默默地掩隐在山水之间。  一迈入灵隐飞来峰前的小道,迎面,便见它的笑脸——布袋弥勒石佛。从小便认识它,年复一年,我们相遇又相约,它一直、一直是这般快乐,静静地迎着我,静静地看着我一点点长大。我与他之间那种亲近和熟悉感,难以言语……童年那些快乐的回忆,仿佛都从弥勒佛和蔼的笑容里纷
期刊
杭州西湖的周围,第一多若是蚊子的话,那第二多当然可以说是寺院里的和尚尼姑等世外之人了。若五台、普陀各佛地灵场,本来为出家人所独占的共和国,情形自然又当别论;可是你若上湖滨去散一回步,注意着试数它一数,大约平均隔五分钟总可以见到一位缁衣秃顶的佛门子弟,漫然阔步在许多摩登士女的中间;这,说是湖山的点缀,当然也可以。  杭州的和尚尼姑,虽则多到了如此,但道士可并不见得比别处更加令人触目,换句话说,就是数
期刊
作为明代最有成就的画家之一,戴进在绘画史上是屈指可数的全才。山水、神像、人物、走兽、花果、翎毛,无不精能,独步当时。不仅如此,他的绘画风格也呈现出一种多样性和复杂性,这和他广泛吸取宋元诸家大师的表现技巧,并且善于融会贯通与发展创造有关。  宣德年间,南宋院体画成了画院主流。戴进生长在杭州,可能有机会亲眼见到南宋的院画,并加以临摹。他的临摹功夫素来为人称道,据说“临仿旧人,而无款者,法眼观之,莫辨真
期刊
2、举世瞩目的玉石之河,串演过无数动人心魄的活剧  当南疆的钻石之河现而复隐,人们还在苦苦寻觅的时候,而昆仑山下的一条条色彩斑斓的玉石之河,却早已举世瞩目,串演过一场场动人心魄的活剧。1980年代,在辽宁西部的几项考古重大发现惊动了全国。  牛河梁是凌源、建平两县交界处的一座山梁,因牛河源出山梁东麓而得名。1981年,在文物普查的时候,根据当时群众提供的线索,在这里发现了一座石棺墓。经过试发掘,在
期刊
宋徽宗赵佶(1082-1135年)作为皇帝,他的政治生涯灰暗而短促,但作为艺术家,徽宗是中国2000多年封建历史,346位皇帝中最赋艺术气质,最才华横溢者。他自幼熏染在艺术之中,喜爱诗词、戏曲、音乐、书画,尤其对美术有真挚的爱好。徽宗在书画上的才华和成绩是举世公认的,更是历代皇帝所不可比拟的。  从美术史角度论徽宗的绘画,他最擅者应为写生花鸟,这是与他的艺术情趣和所处时代密不可分的。唐至五代时期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