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寻魂

来源 :焦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per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清明,往良渚遗址,寻觅我心目中的越魂。
  这时节,这举动,有点像去祭奠祖先灵魂的意思了。尽管,吴越文化和良渚文化相隔了几千年。尽管,它们之间的文化断裂,对现代考古来说有着难解之谜。然而,我还是称呼它为“越魂”。
  今天回深,当我提笔欲寻良渚文化与今天文化发展之间的渊源时,这字里行间竟又总离不开已逝父亲的身影。
  也许,这也是清明捣的“鬼”吧。
  图腾,是一个民族向神灵寄托灵魂的艺术形式。 玉琮,便是良渚先民心中的图腾,它使我们与我们的祖先有了心灵之约。
  对“图腾”最早最深的理解,是来自父亲。上中学时,为让我了解图腾的词义,父亲从中国史讲到世界史,像他给学生上课一样,举一反三地给我足足讲了一个多小时……
  杭州良渚文化遗址,离我从小生长的家不远。从老家的莫干山路开车往北,不到半个小时路程。因其位于杭州市余杭区的良渚镇,遗址也以此地址为名。良渚遗址,北接鱼米之乡湖州,境西有连绵起伏的山丘,东有一望无际的沃野。在汉语词汇中,良渚的“良”意为好、佳、美,“渚”意为水中陆地,在当时给这方土地取名的著名考古学家夏鼐先生眼中,良渚是江南水乡中最好的一块“风水宝地”。
  良渚文化,分布范围宽广,从杭州地区的良渚镇,延伸至太湖流域的湖州钱山漾、上海马桥、江苏吴江龙南等都属于良渚文化遗址。有专家学者将良渚遗址分为三类:中心遗址、次中心遗址和普通遗址。
  


  难以想象,就在脚下4米深的尘土下,这个5000多年前的城市,有和我一样的人,讲着一样的吴侬软语,一样地为生活穿梭在街头小巷,女孩子和我们现代一样爱美,脖子上挂着雕刻精美的玉项链,手上戴着玉手镯。
  说那年代离我们的现代,遥不可及,却又踏踏实实地近在脚下,既摸得着他们用过的物件,又看得见他们住过的房屋基石。
  人类几千年的生命历程,竟是如此之近……
  我带着虔诚,跨入良渚文化博物馆。瞬间,竟便被眼前那一堵堵高耸的大墙,身临其境般地震撼了一把。现代这位博物馆的设计者,真是不简单。他使5000年前这座290多万平方米古城的雄伟身姿,仿佛真屹立在现代人的眼前。
  当年这“中华第一城”真是名不虚传。
  进入展览大厅,我便直奔那最让我着迷的玉琮。在良渚文化遗址品种繁多的珍贵玉器中,玉琮,是最引人注目的出土文物,我感觉它不仅是良渚的文化图腾,也是我们华夏的艺术之“魂”。
  说起良渚遗址的玉琮,打小我内心就有个谜团,一直让我质疑父亲当年曾讲过的那段良渚历史;说它是新石器时代一种以稻作渔捞为主的原始农业文化,说在中国史前文明的各大遗址中,良渚遗址的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然而,那遗址中发现的大量雕琢精美的玉器,特别是那玉琮,让我惊叹且疑惑:新石器时代的人类,已进化到使用奢侈品?
  各种不解之谜,近几十年来,在良渚文化考古发掘的确定下,谜底不断地揭开。良渚城的柱形玉琮,不仅改变了以往人们对中国文明起源与形成时间的看法,还特别清晰地告诉我们,中国是一个很早就崇尚玉器的国家,华夏人类的智慧已进化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良渚玉器虽然不是最早的玉器,但因为其数量巨大、种类繁多和制造水平高超等特点,使得在良渚文化时期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没有能够与之相媲美的玉器文化。
  先说玉钺,它是用玉石制作的大斧子。良渚玉器种类繁多,最具代表性的有三大件:玉钺、玉璧和玉琮。然而,从良渚遗址中出土的玉钺,则让人费解,因为它刃部上面未曾发现使用过的痕迹,那么它的功能是什么呢?现在的说法,认为玉钺多是一种军权和王法的象征,在反山墓地中发现的玉钺,墓主人左手执柄端,钺身与肩平,这似乎就是“仗钺”和“把钺”的姿势,可见,钺实际就是一种掌权的象征。
  最美的就是玉琮。它的造型十分奇特,立柱型,上下连通,外方内圆,象征着天与地。外壁雕刻着神像图案,并像竹子般分节,少的1节,多的有15节,最高可达36厘米。在玉琮表面,大都雕刻着一张类似的神人兽面像,这是由两张脸组成的,上部的是人脸,下部的是兽脸,但却组合得完美无缺,因为这张图案总是在出土的玉器上重复出现,代表着人兽神灵,即具有人的聪明智慧,又具有兽的强悍威猛。
  考古学家认它为良渚古代部族的神徽,也称为图腾。
  相比于良渚玉器功能的谜团,更让人惊奇的则是它们的制造方式和精美设计。在反山出土的一件大玉琮上,雕刻线条纤细如发丝,最精绝一处竟然在一毫米的宽度内刻出了四五条线来,让人叹为观止。要知道,玉是一种坚硬的矿石,而良渚时代还是一个不会冶炼硬金属的时代,工匠们到底是如何做出这些精美的玉器的呢?难道这真的是外星人赐予良渚先民先进的工具?
  当然,不只是玉器,良渚先民们在各个方面都有着让人叹服的发展水平。辉煌的物质成就背后支撑着的是厚重博大的文化底蕴。
  我被先祖们这些巧妙的琢玉艺术,深深折服。
  博物馆内专设了一个大厅,介绍和缅怀发现良渚文化遗址的功臣们——沈炼之先生、钱穆先生、苏秉琦先生等,他们为后人留下了丰厚的学术积累和珍贵的文化宝藏。他们对中华第一城的考古发现,石破天惊。进一步向世界实证了良渚遗址,它是中华5000年文明圣地。
  从良渚遗址的发现,到良渚文化的命名,再到良渚文明的确立,70年的发现求真之路,在他们的努力下,良渚遗址的重大价值不断被揭示出来。所有这一切,改变了以往人们对中国文明起源与形成时间、方式、途径等重大社会历史文化问题的看法和认识。
  这就是越魂的力量吧!
  这些功臣,不仅是父亲的同行,有些更是一起同事过的学者们。沈炼之伯伯就住在我家的楼上,同住30多年。我情不自禁地缅怀他们……在这片大地上,他们寄托着生命的情感,留下了艺术印迹和那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精神。
  这里,他们默默地向后人昭示着一种历久弥新的民族精神。
  


  


  


  (2)
  绵绵清明雨,纷纷断魂人。
  在杭州孤山敬一书院,今天又是已逝父亲《世界文史集》的出版发布会。父亲在浙大从教有40余年的历史。这书,是他生前的灵魂寄托。在孤山茫茫思魂的细雨中,他的学生们纷纷前来。
  我冒雨,从良渚赶回。
  良渚文明虽然拥有着数不清的珍贵文化宝藏,但它的无缘消失仍是一个未解之谜,也严重影响了对它价值的判定,因为一种没有连续性的文化,它的影响力是会大大降低的。在距今4000年左右,良渚文化已经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鼎盛时期。
  然而,在这段时期,良渚文化突然消声匿迹了。
  许多年之后,这一地区的文化则被称为吴越文化,从考古学上来看,良渚文化和吴越文化之间不存在直接的源流关系。那么,创造了辉煌的良渚文化到底流向了何方?这一直都是困扰考古界的一大疑团。现在主要有三种观点:一是海侵造成的文化消亡;二是洪水灾害说;三是战争说。
  海侵说认为,在距今6000年前后,正处于良渚文化晚期,全球发生了气候变迁,气温升高,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太湖平原除了少数高地和丘陵外,全部沦入汪洋之中,造成了一次大规模的海侵。大部分的聚落被洪水淹没,设施被摧毁,良渚人就这样没有了家园。没有了生存之地,或迁移或死亡,辉煌一时的良渚文化也就这样给海侵摧毁了。
  洪水说认为,良渚文化晚期,杭嘉湖地区气候由寒冷变得温暖湿润,雨量明显增多,因此当山洪暴发,江河水涨,洪水泛滥,陆地被淹,黄河、长江的下游,尤其是长江三角洲之地,一片汪洋,人们只能向高处躲避或逃奔外地。特大洪水灾难延续了若干年,良渚人已无法生存。于是他们只有背井离乡,被迫大规模地举族迁徙。因此,良渚文化突然消失,出现了数千年的空缺。
  战争说认为,良渚社会时期,在黄河、长江流域地区,类似的部落方国为数不少。随着各古国政治的加强,拥有王权、军权、神权于一体的统治者,对内实行着血腥的统治,对外同周邻部落古国之间发生着激烈的掠夺性战争。良渚部族本来在当时是最发达、最强悍的一支,但是由于贵族首领的日渐奢糜,普遍追求享乐型的社会生活,国力日益削弱,这种情况下在频繁的战争中也就逐渐失去了取胜的优势,内忧外患,最终良渚文化走向了消亡。
  然而,文化任何短暂的断裂,对一个民族的发展,都将是不堪回首的。
  在我的生命中,相识的老一辈华夏文化忠诚守卫者们,都已纷纷地离去。在父亲《世界文史集》的出版发布会上,与他同辈的学者健在的,已是寥寥无几。看着他们布满沧桑的脸,我仿佛越过时空;看到——反右斗争时,他们苍白而又无可奈何的表情。看到——文化大革命中,他们挂着反动学术权威的牌子,低头挨批,那被打得鼻青脸肿的面部。
  而这些时代的伤痕,这些文化断裂的伤痛,至今,仍深深地印刻在他们满是皱纹的脸上。
  眼前这些前来参加发布会的教授们,无论年长或年轻,都是华夏文化一代又一代的守卫者和传承者。虽然他们无畏地肩负着历史的使命,但面对风云变幻的政治,他们束手无策……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何时雨过天际晴,寻得魂归杏花村?
  流逝的岁月,虽然带走了华夏先民们的音容笑貌,却在这片沧桑的土地上留下了斑驳的痕迹。
  今天,在心灵相约之下,他们一定还在默默地注视着……
其他文献
在现代中国画坛上,林风眠的画是人们最能一眼就辨认出来的。他从众多的名家巨宿间跳了出来,他有独自的世界,只属于林风眠的世界。他的画面,既独特分明,又包罗万有,那娴静端丽的仕女人物,那穷尽殊相的静物花卉,枝头上的小鸟,芦塘里的秋鹜,林间的猫头鹰、泽畔的白鹤,更有那秋山春水,松林柳溪,诗一般浓的朝晖与夕照……单纯,希而富有。他的画幅并不以大取胜,一律以不可抗拒的方形(从33*33公分至85*85公分),
期刊
刘春冰的组画《暧昧》是一组以现代都市人物为主的油画作品,倾诉了都市的情言。  这些油彩所绘制的作品,虽然丰富多姿,但其主调基本是粉红,充满了浓郁的性感和肉感。这些色彩的运用具有浓郁的法国印象派的风格,让人联想起那些光与影的奇特的游戏。其线条则沿袭了中国传统水墨的技法,某些局部甚至可以看到书法艺术中独有的生命力的律动。由此色彩和线条所构成的图像十分鲜明艳丽。特别是一些组合的图像使其作品的意义更加丰富
期刊
100年前的中国,国势衰退,列强欺侮。五千年辉煌的中华文明处在停滞、封闭、落后的低谷中。民族的启蒙,思想的解放,旧传统的突破,这是时代的呼唤;建立现代民族国家,发展现代文化,这是历史的大趋势。  100年来,一代代艺术赤子们呕心沥血苦苦求索,以艺术生命的奉献,汇入了民族解放、社会变革的历史潮流,推动了古老中华文明的现代转化。于是,一种新的文化因子,曲折而又倔犟地生长起来,油画以一种崭新的面貌,走进
期刊
我有时想遁入深谷。我无法忍受周围明明白白的欺诈,带着功利目的的笑,虚情假意,以及媒体那种一个劲儿强加于人的神气。但我不知这世外的深谷在哪里,我便画一个。  我让重重叠叠的树把我围起来,最浓烈的气味自然是树木散发的清香——树木永远没有世俗的气息。我让大瀑布由天而降,洗刷我心——瀑布的水全是大自然的甘露。我让又凉又湿的烟岚柔和地飘满我的深谷——山间的烟雾不同于世间的迷雾,不会遮掩我足前的陷阱。如果我嫌
期刊
摇啊摇,摇到故乡的海河。伴随布莱恩成长的海河,离他是那么远,在记忆中又是那么近。他想起了白莲花,想起了卖白莲花老头的吆喝声,还有海河上传来的轮船汽笛声。  我正在房间里睡觉,忽然有低沉的钟声传了进来。醒未时,钟声已渐渐远去。有一阵儿,一切都寂静无声。接着,从外面的大街上传来一个老人发出的拉得长长的叫喊声。  “白莲花!……”老人的吆喝声时高时低。他在用全部的激情和力量歌唱,他的嗓音因此而粗哑,令我
期刊
卢浮宫门口无论冬夏都排着长队,这座古典风格皇宫是世界最知名的博物馆。卢浮宫三件宝,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米洛的《维纳斯》,还有那尊展翅欲飞的胜利女神;这三件世界级的宝贝每年为卢浮宫带来滚滚不尽的客源。  司机很熟练地将车停在离入口最近距离,我们只需走上几步就可以进入卢浮宫。门口井然有序的长队中夹着一块警惕小偷的提示牌,这类提示牌我还真没在其他地方见过。每次进卢浮宫时都觉得茫然,这里太大了,不知从哪
期刊
宾虹先生说:“世有朝市之画,有山林之画。”可见,有的画是画着玩玩的纯属文人雅士的兴致所至,漠视功利;有的画则是为了鬻后养家糊口的。“朝市之画”通俗易懂,看着像,看着靓,受众广大,行市利好,跟进了“快餐文化”的消费时尚。当下,国泰民安,“盛世藏宝”,画家得到了卖画的契机,收益岂止是“养家糊口”了。所谓“山林之画”早已失去了“生它养它的”土壤,已经被“现代文明”和“市场经济”的大潮,荡涤无痕。山林草堂
期刊
透视  山  海  火  太阳 用他的透视  浑化宇宙  是山  山是澎湃的波浪  是海 海是不熄灭的火把  是火 火是山海的呼吸和哭泣  是太阳  用唯一的凝视  揭露万事万物埋藏在山里 在海底  在火中的奥秘  完美  流动的时间  汇聚又散去  天  山  水  残景  舒放着精神  企求残山剩水之上的天外天  不完美中的完美  梦中  梦  拖曳着云  攀升漫游  智者啊  引领我  从荒
期刊
杭州是座很不一样的城市。它的特别,在于城内满溢着文化印迹,经数千年不断积累而就,今天,满溢的浓厚人文气息,如春天湖水般蕴育着杭城。  辉煌的良渚文化和吴越文化源起于这片土地,它们是杭城的灵魂。  千年以来,路过这座城市的人,无论再急着上路也都会停下匆忙的脚步,愉悦地感受艺术之魂的抚慰,变得聪慧起来。因为,老祖宗的文化印迹让他们自豪,让他们如沐春风,让整座杭城获得盎然生机。人们在这文化之城里抛弃世俗
期刊
叛逆的青春  坐在飞来峰脚的茶寮颇觉恹恹欲睡,才四点多,午饭已过,晚饭尚早,这时候是最少客人的了,所以特别清幽宁静,完全不像在中国大陆。  很想对大女孩说说飞来峰的传说,但见她吃饱了麦馒头和喝足了明前龙井,加上步行下山,眼睛已经累得半闭,那就不吵她了,让她错过了好故事。  飞来峰在灵隐寺旁,寺初建于4世纪,但其实建寺者不是中国人而是一个广东人,惯叫的“阿差”,亦即印度僧人慧理。他远道而来,甚喜此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