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新时期教师角色的转变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M_8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角色转变的关键是转变教育观念,而教育观念转变的关键是学生观的转变。何谓学生观?简而言之就是如何看待学生的问题。教育的对象是学生,课程改革最终目的也将服务于全体学生,教师在教育上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学生,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倘若教师在其他方面做得很好,但是在对待学生的方式、方法和态度上做得不好,没有明确的指导思想,那么,教育效果可能会大打折扣,甚至南辕北辙。因此,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是课程改革能否成功的基础。
  一、素质教育的内涵
  传统的学校教育中,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知识,成绩好,便备受关注,成绩差,便备受冷言冷语冷面孔。家长更是不顾孩子的感受,节假日逼孩子到处上补习班,平日里茶前饭后三句话不离分数、名次。在这种学生观的笼罩下,学生只是一件受人摆布的物品,是可以通过压力被加工成的一模一样的产品。
  课程改革倡导的现代学生观认为,每一个学生都是发展着的个体,都具有未完成性,他们对外部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对学习充满着热情,都有潜力可掘。由于遗传因素、成长环境因素、学前所受教育的差异,同一学龄的学生所表现出来的气质类型、学习能力、情感意志等差异较大。教育的目的不是抹煞学生间的差别,而是积极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使每一个学生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给每一个学生公平的发展机会和空间。这种现代学生观与传统学生观的本质区别在于,前一种学生观把学生看作物,而课程改革提倡的现代学生观把学生看作人。以人为本,把学生看作有生命的、发展中的个体,这是课程改革所提倡的现代学生观的核心内涵。
  二、学生观的属性
  1.时代性。素质教育的内涵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发展,在改革开放之初,社会办学力量不够,考上大专院校被视作学生的进身阶梯和莫大光荣,千军万马挤独木桥是必然的。学生的工具价值被过分抬高,而作为人的本体价值却被弱化。所幸的是,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对学生作为人的关注得到了空前的重视,于是,学生观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
  2.多面性。如何看待学生,关键是教师如何看待学生。教师的行为制约和支配了学生的发展程度和方向。但是,也不可忽视教育主管部门、家长甚至学生本人也受到他们所持有的学生观的制约和支配,这就是学生观的多面性。
  3.指导性。学生观作为一种教育观念是人自身发展需要和社会功利需要博弈的产物,是一种社会心理。学生观作为一种根植于人头脑中的观念,对人的语言、行为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在不同的学生观支配下,就会产生不同素质的学生,只有在科学的学生观指导下,教育才能培育出高素质的人才。
  三、任重而道远
  转变学生观就是要转变过去将学生看作“物”的立场,把学生看作有生命、发展中的个体。观念的转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知易行难,唯有积极实践,边破边立,短期内克服根深蒂固的传统理念执行新的观念肯定会困难重重,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持之以恒地执行,转变学生观的目标才能顺利实现。
  教师是学生观持有的主体,教师的行为对学生的影响尤其深远,什么样的教师就会带出什么样的学生。那么,作为一名教师该如何转变学生观呢?
  1.尊重学生。作为教师,怕的不是学生个性的突出,怕的是看不到学生的个性。对于个性不突出的学生,教师应当利用自己的经验去发现学生的良好个性。当一个学生感到自己被尊重时,他就会愿学、乐学,他的情感也会得到健康的发展。
  2.公平教育。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必然有优于其他人的地方,只要教师善于发现,多加鼓励,善于引导,那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得到了保护,他就会在其他方面的学习中发挥主动性,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得到充分的发展。
  3.宽容学生。教育需要宽容,这不仅仅是一个教师的个人修养问题,更是教育这项崇高事业的特殊要求。多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这也是教师心中有学生的表现,没有哪个学生不希望遇到一个胸怀宽阔的教师。
  转变学生观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只有这样,新的学生观才能成为一种社会共同心理。
其他文献
作文教学是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近年来,我结合所教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作文教学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  一、重视学生观察。开阔学生视野。我非常重视组织学生开展各种观察活动。引导他们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观察生活,并指导学生捕捉事物的形象特征。为作文打下基础。一年四季,我都要定期带学生去观察大自然的生活,还组织学生观察小动物。组织社会调查等。通过这些,丰富
期刊
小学作文教学突破口的选找,是小学作文教学的难点。在小学作文教学实践中,如何找准突破口呢?下面分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创设激情 突破心理关  小学生习作质量低,根本原因在于对习作存在畏惧心理。所以克服这种心理难关是提高作文教学质量的前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学习兴趣,特别是直接兴趣,学习活动对他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生会越学越想学、越爱学。  1、玩中觅
期刊
我班的杨程龙同学,曾经是一个特别顽劣和调皮的一个男生。刚入初一的时候,由于老是爱欺负女生,上课也坐不住,不写作业,课堂上经常捣乱,致使班级同学都不喜欢他,老师也拿他没有办法。作为班主任,每每课后,我总是找他谈心,希望他能够改正缺点。但这个孩子,说什么话也递不进去。  为了走进孩子的心理,我常常利用课间仔细观察杨程龙的一举一动。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这孩子本质并不坏,就是管不住自己。又通过走访,
期刊
散文独特的美就在于能够让我们通过一个精粹、亲切的形式读到作者对于人生或自然的感悟。阅读和欣赏散文,既要细心领会作者对于人生或自然的感悟,又要认真分析作者用以表达这种感悟的形式。从形式上讲,散文常将抒情、记叙、议论的表达方式熔于一炉,形成一种夹叙夹议的笔法,读起来使人犹如在聆听其倾诉衷情,备感亲切。  无论哪一篇哪一类散文,它都有一条线索贯穿全文,都有它一定的创作方法。教材所选的散文创作方法不外是托
期刊
《阿Q正传》是鲁迅先生著名的作品,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已经被译成多种外国文学,被世界各地的作者欣赏,成为世界名著。《阿Q正传》打动了一代又一代读者,阿Q的形象深入人心。鲁迅创作《阿Q正传》的目的是要拯救国人的思想和灵魂,揭露和批判了以阿Q为代表的二十世纪初旧式中国人身上普遍存在的软弱、自私、自贱、虚荣、狂妄的劣根性。  《阿Q正转》的内容极其广泛、丰富,其思想意义更为深刻。  
期刊
老子曰:“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人以鱼只救一时之急,授人以渔则可解一生之需。”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可见,学习方法对于学生的重要。因此,我认为在教学中教师务必要重视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教师的伟大不光体现在他把知识传授给了学生,更体现在他能引导学生形成独立自主的学习习惯。  一、“态度决定一切”  在素质教育逐步深化,学生自主学习变得尤为重要的情况下
期刊
写作是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综合实践,是学生展示思想水平及文字表达能力的最重要的平台之一,也是语文教学实践的深化和提高。农村学生语文基础不好,讯息迟缓,生活面狭窄,写作能力尤为薄弱,作文中最常见的毛病是言之无物、条理不清、主旨不明、语言表达不准确等,这些现象一直困扰着在农村执教的语文教师。有的教师深感:要教好习作有时比教任何一门学科都难。生活在农村的学生又有其可爱之处,他们朴实、单纯,抬头见山,低头看水
期刊
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最基层之组织单位,是学生的摇篮,对学生的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班主任接触学生之时间最长,开展之教育活动最多,对学生之影响最大,在学生面前自己就是一面镜子、一本书。下面就如何做好初中班主任工作,浅谈我的几点体会。  一、为人师表,做好表率  规范学生之行为,首先要规范自己之行为;提高学生之素质,首先要提高自身之素质。在教育工作中,真正做到为人师表,率先垂范。我作为一名班主任
期刊
如何确保学生在高考古典诗歌鉴赏时不丢分或者少丢分,我们结合自己的高中语文教学经验,提出以下见解,以期望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在高考中的得分率。  一、把握考试考纲要求  我们在分析古典诗歌的时候,必须明白《考纲》要求,做到有的放矢,用较少的时间获得尽量多的分数。2014年新《考纲》对古典诗歌有两个要求:1.鉴赏文学作品形象、语言、表达技巧。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二、认清形势 
期刊
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主动的知觉过程,是思维的触角,是智慧的眼睛,是儿童认识世界,增长知识的重要开端。低年级的学生,由于他们的无意注意仍占主导地位,对客观事物的观察,开始往往是抓不住重点,只看到事物的一方面而看不到另一方面。就拿对汉字的观察来说,只是对轮廓的观察,不能辨别细节,区分相遇的能力差,正确的痕迹力量薄弱,又不能控制头脑中既有形象的重现。在批改作业时,发现学生在书写方面错误较多,一个字常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