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三战英帝

来源 :知识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jial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亚西南部的山国阿富汗,地当东西方战略要道之上,古代马其顿、波斯远征印度,都以它为东进的走廊。18世纪的阿富汗王国,疆域东至巴基斯坦、克什米尔,南濒阿拉伯海,曾9次入侵印度,两度占领德里,是当时仅次于奥斯曼帝国的第二大穆斯林国家。
  19世纪,英国灭亡印度、缅甸,欲打通“走廊”西进,将南亚至非洲的殖民地连成一片;多斯特·穆罕默德1835年成为阿富汗国王,被废的沙苏查国王被英国“养”在印度。
  
  傀儡复位上台
  “使节”抛尸异域
  
  多斯特·穆罕默德重新统一了四分五裂的阿富汗,英国抬出流亡废王沙苏查,以麦克诺顿为驻阿富汗“使节”。白恩士为“副使”,克安尼为“总司令”,于1839年率3万多名英印雇佣兵,从印度护送沙苏查前往阿富汗复位。
  英军一路势如破竹,8月兵临首都喀布尔城下。多斯特弃城逃往北部。英国侵略军为沙苏查组织了入城仪式,奄路布尔、坎大哈各驻兵5000人,在加兹尼、贾拉拉巴德设军事基地,为沙苏查傀儡王朝提供了一切费用,实现了对阿富汗的殖民统治。
  阿富汗各部落开展游击战争,反对英国占领和傀儡政权。游击队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数次击败英军。
  英军占领喀布尔后,作了永久霸占阿富汗的打算。麦克诺顿接来家眷、仆人,装修了豪华的官邸,白恩士就地讨了小老婆,连士兵也从欧洲接妻子来安家。喀布尔成了侵略者花天酒地的乐园。
  1841年9月,20多位部落首领在喀布尔附近集合,制定了周密的联合起义计划。
  11月2日清晨,英国副使官邸被手持原始武器的市民团团包围。白恩士企图用金钱打发“暴民”离去,人们拒不收钱;白恩士开枪恐吓,官邸卫队排枪齐发。市民群情激愤,冲进官邸。白恩士换上仆人的衣服,准备溜走。义兵拳打脚踏,刀矛并举,将白恩士及其英国随从统统杀死。英军金库被起义者夺取。
  傀儡国王沙苏查派一个团来救援,半个团在中途被消灭,团长康拜尔被击毙。驻城英军不敢应战,缩入军营。当夜,起义者控制了喀布尔全城。
  11月3日开始,起义者攻占城外英军的军火库、殖民机构和据点,完成对英军大本营的包围.切断其对外一切联系。
  
  国王多斯特的儿子阿克巴(1816-1845),史称“光荣之星”,是一位坚决反侵略、多谋善断的军事家。他在西线挫败侵略军后,11月10日到达喀布尔,被公推为抗英武装领袖,统一了分散的部落军队。
  被围困的英军大本营乱成一团,英军总司令准备立即突围撤退;驻阿“使节”麦克诺顿却主张假投降,相机分化收买起义军领袖,等待援兵反扑。
  麦克诺顿面见阿克巴,装出低头投降的样子,在“三日内撤军”的草约上签了字。他暗中送给阿克巴一支手枪、一辆马车和120万卢比现金,许愿扶持阿克巴就任阿富汗国王。要他暂缓进攻英军大本营。
  1841年12月23日是正式签字的日子。麦克诺顿在会场外埋伏两团英军,自己带了3名军官、12名护兵到会。双方以六比六比例入座,余人退后。阿克巴一开始就揭露对方假投降的阴谋,宣布贿物已充公。麦克诺顿及其护卫正要开枪召唤伏兵,起义军先发制人,当场击毙12名英国人。幸存的军官朴鼎查浑身颤抖,代替亡者麦克诺顿在撤兵条约上签了字。
  1842年1月6日,英国人向东边209公里外的贾拉拉巴德基地撤军。这是一支1.65万人的庞大队伍,其中战斗人员不过4500人,余为后勤人员和家属。英军司令违约带走了所有大炮和军火,准备赖在贾拉拉巴德不走,等待援兵反扑过来。起义军洞悉其奸,追回了大炮,沿途伏击歼灭了作战人员,将非战斗人员掳为人质。
  起义军处决了英国傀儡沙苏查。阿克巴掌握了国家军政大权。至此,阿富汗境内除贾拉拉巴德、坎大哈两个据点外,都被起义军拔除了。
  驻印度英军集结力量反攻,9月15日重新占领喀布尔。侵略军扶持沙苏查的儿子登上王位,“洗城”3日,枪杀阿富汗爱国者数千人。英军为了避免重蹈麦克诺顿的覆辙,在解救了被俘的人质之后,撤回印度。
  1839至1842年的第一次抗英战争,历时3年8个月,英国以损兵3万余人、耗战费1.5亿英镑、承认阿富汗的独立而告终。
  
  卡爵士葬身喀布尔
  穆拉莱大捷梅旺德
  
  首次抗英战争结束后,英军集中精力巩固印度的殖民统治,阿富汗边境相对平静了36年。
  阿富汗合法国王多斯特1863年去世,第三子希尔·阿里继位,其兄弟、叔父不服,连年混战。1878年11月,英军乘乱而人,3.5万人分三路开进阿富汗。希尔·阿里在最重要的门户开伯尔山口只派5个营防守。英军轻而易举占领了喀布尔。留守喀布尔的王子雅古柏被扶上王位,与英国签订丧权辱国的《甘达马克条约》。条约规定阿富汗不得同其他国家直接交往,英军控制阿主要对外山口,并由一个武装使团常驻喀布尔。
  1879年7月24日,英国使节卡瓦纳格里爵士到任,将官邸设在巴拉·喜萨尔宫。卡氏以太上皇身份指挥一切,不但掌握阿富汗的外交活动,而且广泛干涉阿富汗的内部事务,连军人授衔、公务员的俸额都由他决定。
  9月3日,好几个月领不到饷银的阿富汗士兵与市民自发汇合起来,奔向喜萨尔宫,找卡氏讨钱。卡氏拒绝发饷,下令卫队向徒手的士兵代表开枪。士兵们忍无可忍,开枪回击。市民用石块、砖头猛砸敌人。官邸对外联系被切断,士兵纵火烧房,卡氏及其部属全部被烧死。
  10月12日,驻印英国将军罗伯兹率7500名军队占领喀布尔,进行疯狂报复,绞死49名爱国者,收缴民间武器。市民藏有5万支步枪,实际上只交出6000支。
  9月的自发暴动激起全国民变,各路起义军向喀布尔挺进,12月15日解放首都,占领喜萨尔宫。罗伯兹溃不成军,只有40骑保护他逃出城外。他收拢残部5000人,龟缩在施尔浦尔要塞不敢出来。英国援军开到阿富汗,1880年5月2日重新占领喀布尔。
  雅古柏在位一年多,即被英军掳走。雅古柏的兄弟亚尤布率义军与英军决战,7月27日与英军一个旅在梅旺德相遇。义军设伏,将英军包围在山谷中。当时正值酷暑,水源被英军控制,义军口渴难耐,一个个脱水昏迷,加上英军炮火猛烈,军心动摇,准备后撤。这时,草原上出现一位名叫穆拉莱的少女。她揭下面纱,作为旗帜向战士挥舞,唱起自编的民歌:
  亲爱的年轻人,
  倘若你在梅旺德战场不敢英勇牺牲;
  对着真主起誓。
  那么你就要担当起懦夫的不好名声。
  嘹亮的歌声,像清泉滋润着战士们的心田。穆拉莱歌罢,带头冲向敌阵。战士们跟上去,冲到她的前面,劈杀顽抗的敌人,全歼英国旅。
  梅旺德大捷鼓舞了全国的抗英战争,侵略军到处挨打,不得不与新国王阿卜杜尔谈和,撤出喀布尔,承 认阿富汗的独立地位。
  
  三十万侵略军三犯阿富汗
  八十年抗战史挫败英吉利
  
  阿卜杜尔兢兢业业,建立了一支有战斗力的军队。统一了派别林立的阿富汗,对强邻维持微妙的平衡,保证了国家的独立。但因外交仍由英国执掌,实质上仍是英国的半殖民地。
  1905年,阿富汗出现一支主张改革、争取完全独立的政治力量--青年阿富汗派,代表人物是通晓6国语言的塔尔齐。1919年2月20日,羽毛已丰的青年阿富汗派刺杀了亲英、反对改革的哈比布拉国王,拥立支持改革的三太子阿曼诺拉为王。
  阿曼诺拉就位后第一件事就是联合苏俄抗英。派使访俄,取得列宁的社会主义政权的支持。苏俄宣布承认阿富汗内政外交的完全独立。阿曼诺拉据此要求英国缔结新约,废除不平等的旧约。
  英国岂能容忍,1919年5月3日出兵犯阿。进攻开伯尔山口的阿富汗边防军。第三次抗英战争爆发。英军方面动员的兵力达30万之众,武器精良。阿富汗只有3万多装备落后的部队,勉强分三路迎敌。
  英军两个现代化师打开开伯尔山口,占领贾拉拉巴德。5月17-24日,出动飞机对喀布尔狂轰滥炸。但慑于阿军的伏击,未敢冒然继续前进。
  第二路抗英军出其不意,5月26日出境包围了英军要塞塔尔城,打通前往印度河谷的道路,直接威胁英军大本营科哈特。英军乱了阵脚,同情阿富汗的印度雇佣兵纷纷倒戈。英国依靠空军优势,才勉强保住了塔尔城。阿富汗军队得胜后,主动撤回境内。
  第三路抗英军与入侵敌军血战于巴尔达克要塞,与10倍于己的侵略者展开肉搏战,战斗到最后一个人。
  这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英国国内和平呼声高涨,驻印英军十分厌战,期待复员回国与亲人团聚。而北边又有苏俄对阿富汗的支持。因此,当阿富汗提出媾和建议时,英国人也乐于下台阶了。
  1919年6月3日,阿、英双方宣布停战,派出代表进行谈判,阿外交大臣塔尔齐巧妙周旋,坚持完全独立的原则,几经破裂风险,终在1921年11月22日迫使英国代表签字。条约规定,英国承认阿富汗的完全独立,双方建立正常、平等的外交和贸易关系。
  阿富汗政府为了庆祝胜利,在喀布尔建了一座独立纪念碑。碑座上用铁链拴着一头石狮子,象征“狮子”的英国被彻底拴住了。
  
  (责任编辑/孙开颜)
其他文献
主持人(江西教育学院副教授,江西省谱牒研究会副会长、本刊特约主持人):应邀主持“本期话题”,我很高兴。谱牒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其文化价值与史料价值,历来为人们所重视,尤其在今天海外华人的“寻根热”中:作用就更大。大家可以就谱牒研究的有关问题作些介绍,以飨读者。    上篇:谱牒的历史与文化价值    许怀林:(江西师大历史系教授、中国宋史研究会理事、江西历史学会副会长、江西谱牒研究会副会长):人
期刊
人人都有嘴,张嘴都会说话,但说出的话来却如百花盛开,芳香各异。哲学家说:“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语言学家断言:“人问不会有两个言语相同的人。”  言语的千姿百态是怎样形成的?  分寸感。是受性格制约的。性格急躁的人说话火力威猛,如炮弹刚刚出膛;沉稳的人说话温文尔雅,像奏小提琴抒情曲。所以,不同的人对同一事情,态度往往有天壤之别。如河边有个青年用脚踹断刚刚栽活的小树,性格不同的目睹者言辞就大不一
期刊
摄影术诞生后的48年才出现闪光摄影。那是1887年,德国盖迪克和米索首先将镁粉燃烧用于摄影照明。他们是将镁粉装在除了弹头的子弹里,用手枪击发引燃的,所以叫做闪光枪(Flash Gun)。国外有些杂志至今仍把闪光灯称为闪光枪,便是源出于此。  1888年(第二年)2月12日美国纽约《太阳报》有一则社会新闻报道:“近日出现了一件怪事,夜幕降临以后,隐约中看见三、四个人像幽灵似的跑来跑去,当他们停下支好
期刊
21世纪的七大工程    1.日本为解决地皮紧张、住房拥挤状况,设想在下世纪建造一座高4000米、金字塔状的千层高楼。楼内能容纳70万人工作和生活。整座楼宇似一座通天塔,直插云霄。  2.日本还设想建造一座150平方公里面积的海上浮城。在这座完全由人工材料拼装起来的海上城市里,建造最现代的工业区和人造海滨度假区。  3.美国科学家设想在下世纪建造一座太空旅馆。到时只需购买一张航天机票就可以乘坐航天
期刊
郑板桥集诗、书、画于一身,号称“三绝”,极为当时的人所推崇。在日常生活中,他却有一大嗜好——爱吃狗肉,认为世上所有的美味佳肴都无法与狗肉的味道相比。也正是因为郑板桥太爱吃狗肉了,所以才上当受骗被人“算计”了一回。  当时郑板桥虽然名气很大,他却从不炫耀自己,对自己的作品十分珍视,从不肯轻易送人。你就是许以千金,出多么高的价钱,他也不会卖给你半幅。许多人为了得到郑板桥的真迹,费尽了心思。扬州的一个大
期刊
湘云之缺陋    《红楼梦》第二十回“王熙凤正言弹妒意,林黛玉俏语谑娇音”的结尾部分,有这么一段情节: 宝玉和黛玉说了好一阵子你甜我酸的气话、疼话,史湘云走了进来,笑着说道:“二哥哥、林姐姐,你们天天一处顽,我好容易来了,也不理我一理儿。”这湘云说话大概是有点大舌头,有些字儿说不清楚,如把“二”说成是“爱”。所以,黛玉听了,笑她道:“偏是咬舌子爱说话,连个‘二哥哥’也叫不出来,只是‘爱哥哥,爱哥
期刊
唐朝中期有一起影响较大的诗案,即刘禹锡题桃事件。  刘禹锡字梦得,洛阳人,祖籍中山(今河北定县),是北朝匈奴族的后裔。元和十年(公元851年)二月,被贬远州的刘禹锡与柳宗元等人应召回长安,宪宗似乎想改善一下他们的待遇。正当花开时节,长安城中的著名道观——玄都观中桃花盛开,赏花士女络绎不绝。刘禹锡加入赏花的人流,乘兴作了一首绝句,题为《元和十年,自朗州承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诗云:  紫陌红尘拂
期刊
春秋初期,中国有诸侯国140多个,经过互相争斗兼并,逐步形成齐、楚、晋、秦、宋“五霸”。楚庄王“并国二十六,开地三千里”,成为中原的霸主。  历史上流传着许多楚庄王励精图治、改革内政、任用贤能、虚心纳谏的故事。这里讲述三则,以飨读者。    任用平民为宰相    楚庄王求贤如渴,连打猎时,他也要发现三方面的人才:敢于猎取虎豹的勇敢之人、能和犀牛拼搏的大力士、分配猎物不斤斤计较利益的宽厚之人。  有
期刊
张籍是唐代著名诗人,他以其风格多样的乐府诗,深受白居易的推崇。据史籍介绍,张籍家境穷困,但他求学非常刻苦。贞元年间考取进士,历任太常寺太祝、水部员外郎、国子司业等职,故世称“张司业”、“张水部”。  任水部员外郎时,张籍在诗坛和官场都已颇具声名。唐代沿袭隋朝开创的科举取仕,张籍曾充当过科举考试的主考官。  唐代科举考试中,有“行卷”、“温卷”的风气。“行卷”就是在科举考试之前,考生设法将自己的诗文
期刊
特快列车上的笑声    特快列车从北京出发,过了保定、郑州,飞驰向前。  车厢里的乘客来自全国各地,说说笑笑,亲如一家。有三位穿着讲究的女士,是特地从香港来北京旅游的。她们在北京玩得很开心,返回途中仍是兴致勃勃。在谈论各自的原籍时,一位瘦高个的女士说:“我的原籍在福建省,是老保险户。”  周围的旅客都很惊奇,哪有“老保险户”这样的地名?说来说去,当说到“永安”时,大家都乐了。原来,她们是在猜灯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