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中学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在培养人才方面提出要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的重点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是当前中学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几点看法。
一、 要树立良好的教学观
长期以来。数学教学总是强调它的“逻辑性”、“演绎性”、“封闭性”。自从70年代日本数学教育家田茂等提出“开放性问题”以来,数学开放题已成为世界性的数学教育热点,开放化的数学教学模式是世界性的数学教育界的热门话题,究其原因在于这种新的教学方法是着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多方面活动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让学生能够按各自的目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教学并得到发展。
从目前中学教学现状来看,在课程改革过程中教师的参与意识是很薄弱的。教师基本上成了课程教材的被动执行者,作为教师是课程教学计划的具体执行者,首先应深入理解国家意义上的课程计划中的目标机教学要求,避免沿袭经验和主观引起的与国家课程目标机教学要求上大的“落差”。绝大部分教师缺乏与外界的交流,凭借自己的教学经验和直觉,观念保守,尽管在教法改革中创造了许多较好的教学方法,但这些成果并没有得到推广使用,绝大多数教师仍采用传统方法上课。因此,面对新的挑战,强化教学中的改革意识是每个数学教育工作者的当务之急。
针对目前状况,数学教育工作者应当提高理论水平,应努力开阔眼界,从更高的理论层次上去进行思考,对数学思想方法要特别关注。在数学教学中有这样一句名言“数学之务不在知其然,而在知其所以然”;“不在知其所以然,而在知何由以知其所以然”,这里,如果把“知其然”释义为“知道结论“,则“知其所以然”就是弄清结论成立的原因、证明的方法,而“知何由以知其所以然”则是知如何想到这个结论和证明方法的,也就是获取结论和方法的途径及思维过程,就是现在所谓的数学方法论,教师应当把这些理论较好地与中学数学教学衔接起来。
二、 创新教育与教学内容
1、教师要有批判精神
每一位教师都熟悉的教学基本环节是: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如此的循环往复,不能突破传统教学的条条框框,这势必会导致教学环节和学习环节脱节,影响教学质量。想要创新的教师必须要有批判的精神,不惟课本,不惟名师,否则就会束手束脚。记得我刚走上讲台那阵,每次都按照名师教案去上课,甚至还天真的以为只要能完全做到像名师教案所写的那样,自己很快就会成为名师了,而实际效果却很差。因为,完全的照搬失去了自我,没有了自己的思想和特点,就难以驾驭课堂,每个人的课堂都是新的,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创新,才有生命力,而要创新就要有批判的勇气。
2、教学内容的创新与充实
在我国传统的数学课程里学生在校学习,主要是学知识,学理论,应用则是以后的事,所以流行这样的说法,“数学应用太简单,用不着深入的数学知识,既然如此容易,不教也会,所以不必教应用”,“正因为数学有广泛的应用性,到处都可以用,学好理论自然有用,因此不必教应用”等等。事实上,理论与应用能力的关系并不是上述所说的那样,我国中小学数学应用意识淡薄,应用能力差是公认的事实。在教学中应依据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立足于数学应用,充实数学教学内容,我认为至少应考虑以下几方面:
从社会和生活需求的角度考虑。应当安排一些新问题,例如:计算利率、投入产出、运输、生态平衡、控制人口以及在衣食住行、购物、运动等方面的一些现实问题,从数学应用角度在数学教学中渗入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
适当安排一些实习作业。现行的数学教材中实习作业太少,我们应在实际教学中多增加一些实习作业的分量,要把学生的实践真正纳入到数学教学之中。在实际应用与实践中,计算器和计算机的知识在数学教学中也要适当兼顾到。
三、创新教育与教学方法
1、要着重于激发学生探索创新的精神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需要激发学生探索创新的热情,首先应让学生明白创新的重要性。在教学中,我经常结合教材介绍古今中外因为创新而取得重大经济效益或避免重大劫难的事例,这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而且让学生明白了创新的重要性,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热情。其次,我让学生明白人人都可以创新,人人都能创新,在教学过程中,遇到学生突破常规的提问或者对某道题有独特的解法等等,我都不失时机的告诉学生这就是创新,使学生意识到这就是创新,使学生意识到人人都可以创新。
2、消除学生思维上的依赖性和懒惰性,培养学生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教学大都形成了一种固定不变的模式,即复习旧课、讲授新课、练习巩固,即使在教学环节中注重了预习,也主要是为了更好地讲授新课,为了更好地让学生接受新知,久而久之,就会在客观上导致学生思维的依赖性和懒惰性,因而也就根本谈不上让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以至于阻碍了学生发现问题的习惯的养成。
以上几点是我学习最新理论知识的同时,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和教学实际对数学创新教育的一些看法。诚然在实际工作中,数学教育创新还需要不断地探索与实践,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必须本着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态度,认真地贯彻落实创新精神,做一名新时期的创新型教师。
一、 要树立良好的教学观
长期以来。数学教学总是强调它的“逻辑性”、“演绎性”、“封闭性”。自从70年代日本数学教育家田茂等提出“开放性问题”以来,数学开放题已成为世界性的数学教育热点,开放化的数学教学模式是世界性的数学教育界的热门话题,究其原因在于这种新的教学方法是着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多方面活动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让学生能够按各自的目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教学并得到发展。
从目前中学教学现状来看,在课程改革过程中教师的参与意识是很薄弱的。教师基本上成了课程教材的被动执行者,作为教师是课程教学计划的具体执行者,首先应深入理解国家意义上的课程计划中的目标机教学要求,避免沿袭经验和主观引起的与国家课程目标机教学要求上大的“落差”。绝大部分教师缺乏与外界的交流,凭借自己的教学经验和直觉,观念保守,尽管在教法改革中创造了许多较好的教学方法,但这些成果并没有得到推广使用,绝大多数教师仍采用传统方法上课。因此,面对新的挑战,强化教学中的改革意识是每个数学教育工作者的当务之急。
针对目前状况,数学教育工作者应当提高理论水平,应努力开阔眼界,从更高的理论层次上去进行思考,对数学思想方法要特别关注。在数学教学中有这样一句名言“数学之务不在知其然,而在知其所以然”;“不在知其所以然,而在知何由以知其所以然”,这里,如果把“知其然”释义为“知道结论“,则“知其所以然”就是弄清结论成立的原因、证明的方法,而“知何由以知其所以然”则是知如何想到这个结论和证明方法的,也就是获取结论和方法的途径及思维过程,就是现在所谓的数学方法论,教师应当把这些理论较好地与中学数学教学衔接起来。
二、 创新教育与教学内容
1、教师要有批判精神
每一位教师都熟悉的教学基本环节是: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如此的循环往复,不能突破传统教学的条条框框,这势必会导致教学环节和学习环节脱节,影响教学质量。想要创新的教师必须要有批判的精神,不惟课本,不惟名师,否则就会束手束脚。记得我刚走上讲台那阵,每次都按照名师教案去上课,甚至还天真的以为只要能完全做到像名师教案所写的那样,自己很快就会成为名师了,而实际效果却很差。因为,完全的照搬失去了自我,没有了自己的思想和特点,就难以驾驭课堂,每个人的课堂都是新的,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创新,才有生命力,而要创新就要有批判的勇气。
2、教学内容的创新与充实
在我国传统的数学课程里学生在校学习,主要是学知识,学理论,应用则是以后的事,所以流行这样的说法,“数学应用太简单,用不着深入的数学知识,既然如此容易,不教也会,所以不必教应用”,“正因为数学有广泛的应用性,到处都可以用,学好理论自然有用,因此不必教应用”等等。事实上,理论与应用能力的关系并不是上述所说的那样,我国中小学数学应用意识淡薄,应用能力差是公认的事实。在教学中应依据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立足于数学应用,充实数学教学内容,我认为至少应考虑以下几方面:
从社会和生活需求的角度考虑。应当安排一些新问题,例如:计算利率、投入产出、运输、生态平衡、控制人口以及在衣食住行、购物、运动等方面的一些现实问题,从数学应用角度在数学教学中渗入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
适当安排一些实习作业。现行的数学教材中实习作业太少,我们应在实际教学中多增加一些实习作业的分量,要把学生的实践真正纳入到数学教学之中。在实际应用与实践中,计算器和计算机的知识在数学教学中也要适当兼顾到。
三、创新教育与教学方法
1、要着重于激发学生探索创新的精神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需要激发学生探索创新的热情,首先应让学生明白创新的重要性。在教学中,我经常结合教材介绍古今中外因为创新而取得重大经济效益或避免重大劫难的事例,这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而且让学生明白了创新的重要性,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热情。其次,我让学生明白人人都可以创新,人人都能创新,在教学过程中,遇到学生突破常规的提问或者对某道题有独特的解法等等,我都不失时机的告诉学生这就是创新,使学生意识到这就是创新,使学生意识到人人都可以创新。
2、消除学生思维上的依赖性和懒惰性,培养学生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教学大都形成了一种固定不变的模式,即复习旧课、讲授新课、练习巩固,即使在教学环节中注重了预习,也主要是为了更好地讲授新课,为了更好地让学生接受新知,久而久之,就会在客观上导致学生思维的依赖性和懒惰性,因而也就根本谈不上让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以至于阻碍了学生发现问题的习惯的养成。
以上几点是我学习最新理论知识的同时,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和教学实际对数学创新教育的一些看法。诚然在实际工作中,数学教育创新还需要不断地探索与实践,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必须本着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态度,认真地贯彻落实创新精神,做一名新时期的创新型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