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游荡在山野(评论)

来源 :天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ci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把大解写的这组作品称为文字,是因为我不知道应该怎么给它命名——小说?寓言?童话译申话砖说?似乎都有那么一点,却也并不是恰恰好好,总觉得遗漏了点儿什么,或者多了点儿什么。那就索性暂时搁置,把心思用在辨认这些文字的特点上。
  大解的这组文字,写的都是乡野间事,可真触目所见的乡野里,却也并没有这样的事——你见过乡老们认真地讨论黄昏的来源?你见过铁匠郑重其事地埋葬流星?你见过老人吃了土豆便能拔着自己的头发悬空?你见过旋风跟人结拜为兄弟?你见过去世的人有可能再死一次弥见过雨滴能够采摘,云影可以打扫,后院的大黄狗咬伤了月亮?
  没有见过对吧船着这方向发展,大解的这些文字会理所当然地成为童话、神话,甚至哲理性寓言对吧珂是并没有,乡老讨论完黄昏的起源,就都各自回了家;铁匠准备埋下的流星自己飞走了,回到了它星星的位置;拨着自己头发悬空的老人,甚至都没有人觉得稀奇.跟人结拜的旋风,最后竟成了村人眼中歸乡的浪子;那个有可能再死一次的老人,大家仍然在为他祈福;采摘的雨滴变成了药引,打扫回家的云影可以安眠,二丫呢,也仍然能听到咬伤月亮的大黄狗在月亮背后的吠叫声。
  这差不多可以说是大解这组文字的第一个特点——看起来虚虚玄玄,人和事都不在常规认知的范围之内,却也没有一味虚玄下去,最终总是日落西山,星归天空,人们呢,则安安稳稳地栖居在大地之上。
  自从建木摧折,绝地天通,大地和天空便各自运行。可大解却似乎悄悄修建起一条通道,天上和地下仍然互通消息——地下生出了黄昏,星星假装成卵石或土豆,风跟人的影子嬉戏,仙女杂于洗衣妇之间,红狐前来报恩,云彩为人遮阴,将要成为天狗的大黄狗救了窑工一命……大地与天空不断流通,一切都出乎意料,却也似乎再自然不过,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仿佛这一切本来就该是他们生活的样子。
  把这一切绾合起来的,是人“关于黄昏到底是从哪里冒出来的,人们一直有着不同的说法。长老认为黄昏是从地下升起的,他看见过翻耕的土地里泛起的暗色,比炊烟还要浓郁:而木匠认为黄昏来自于山洞,他去过一个山洞,里面一片漆黑,比黑夜还要黑,黄昏和黑夜都藏在那个山洞里。”“人们站在旷野上,用默许见证了这个结拜的场面,内心里对旋风充满了敬意,同时也为铁蛋的勇猛和智慧感到骄傲。”是人的思索、勇猛、智慧,包括善意、宽容、自如,把早已分开的天与地又联系在了一起,共同搭建出一个稍微开阔的世界。
  或许,这可以看成大解这组文字的第二个特点——人既不简单地隶属于天地,也并不企图统驭天地,而是通过自己的行动,重新接通天与地,从而为自己营造了更为宽适的居停空间。
  这个空间的情形是怎样的呢?“人们根据季节的变化,明确地做出安排,预知自己的未来,将要做哪些事情。整个村庄在悠然平静中,保持着稳定的生活节奏,既不快一天,也不会慢一拍,一切都恰到好处。”当然了,尽管看起来如此安稳,如此恰到好处,置身其间的,仍然是有朽的凡人,自然的生老病死不断发生——“他绝望地停下来,站在旷野上,为自己的衰老感到内疚。他想,若是再年轻一百岁,他绝对会跑到风的前面,现在真的老了,跑不动了。”“自从三婶的小儿子从树上掉下来摔死后,三婶就像倒出粮食的布袋,松垮下来,身体都瘪了,近期一直在吃药。”
  读到这里,我们差不多可以明白,为什么这些乍看有点虚玄的故事并没有让人觉得不够真实——这些故事里动辄几百岁的老人,善良而永远生机勃勃的年轻人,那些死后也跟这世界有关的人们,那些祈福的灯火、人间的关切,那些摇摇晃晃却终于安然度过的艰难时期,其实是人美好愿望的延长、伸展或变形,尽管似乎不着边际,可只要辨认出其中蕴藏的朴素心理,就会觉得怡然理顺,能够妥妥帖帖地放回现实的人间。
  应该可以说,这是大解这组文字的第三个特点——通过想象出的空间,把人心和人情间那些美好的部分延长、伸展或变形,然后重新放回到最朴素的地方,从而让人间多了些安稳。
  或者也不妨这么说,大解的这组文字,写的是那么一点儿闲心思,星空啊,云彩啊,仙女啊,红狐啊,影子啊,本来是讲求实际的乡野中人不太关切的那些。日常的操劳已经够累了,谁顾得上抛洒出那么多闲情珂在太解的文字里,却仿佛只有这闲情才真是日常,那往往把人陷入其中的现实,倒反而成了衬托,望之便如仙境。
  不过,这样说也并不准确,因为现实并非真的只是衬托,而是所有闲情最切实的基石,就像人的力气造就了房屋:“河湾村人建造的房子,只有四种材料石头、木头、黄泥、茅草,如果说还有什么重要的东西的话,那就是人的力气了。”这基石牢牢锚定了文字的位置,不曾离开人间片刻,所以也就不是神话,不是传说,就像仙女,“即使长得美如天仙.她们也绝不承认自己是仙女,她们生怕人们因此而产生隔阂,疏远了人间的亲情”。
  山野平静,安稳如太古,人们在其间出入作息,日复一日。慢慢地,远处有白云生起,开始在山野里游荡,水润了,树绿了,草屋里腾起欢笑,稍显刻板的日子于焉灵动起来。不妨就把大解的这些文字看成游荡在山野里的白云吧,用也不足用,留也不堪留,可缺了它,山野就少了点儿生机——这差不多正是文字的一点小小作用吧?
其他文献
一  上海是学术作者聚集多的地方。由于一段不算短的编辑职业生涯的缘故,我曾持续多年每年都要“去上海”,有时一年里还要去多次。  这里有也许是全世界最多的霓虹灯和商品橱窗,那些曾经的外国租界留下来的街道、洋房和法国梧桐树,腔调与情调齐飞,各种购物、表演、展会、宴会、谈判、实验或试验、讨论或讨价还价,以及街行和弄堂锅碗瓢盆,浓妆淡抹,“物”成为流布其间的润滑剂或硬通货。此时上海对我来说已非绣花文章,更
期刊
二十年前,刘满贵离开丹寨的时候,从来没有想过自己有朝一日还会回来。  “你是阿满?”老眼昏花的六婆婆就着太阳光端详了半天后,犹豫着问了一句。  “对!”刘满贵看着头发花白的六婆婆,鼻子一酸,两眼一热,泪水一瞬间便充盈了眼眶。  “你真是阿满!”六婆婆又惊又喜,拉住了刘满贵的手,“你可算回来了,七公一直念叨,说阿满该回来了,大伙儿都说你在外边发达了,不会再回来了,但七公不信,说你一定会回来。这真是太
期刊
新近一期《开放时代》刊载了讨论“中国话语”的一组专题文章,丁耘就学术“中国性”问题发表了看法。  丁耘说,为方便考察,可以将新时期以来的中国学术分成三个二十年。改革开放以来已经过去了两个二十年,同时还要展望一下未来的二十年。  20世纪80年代是一个对未来有憧憬的过渡年代。它有许多的可能性。后来的历史发展展开了其中的一些可能性,但是以牺牲另外一些可能性为代价。中国学术界自身的转型,是从20世纪 9
期刊
新近一期的《中国品牌》刊载了许小年的文章,就民营经济在创新经济中的作用发表了看法。  许小年说,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经济的面貌发生了彻底的改变。前后对比,一个非常显著的变化就是民营经济的兴起。四十年后的今天,中国经济正从制造走向创新,民营经济的重要性比以往更加突出。  未来的中国经济主要靠创新,靠新技术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实现GDP中等速度的增长。什么叫创新?创新就是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在市场上推出
期刊
2018年第4期的《神州展望》杂志上,刊载了贾斯汀·罗巧特针对海拉·夏的新著——《中国华北的养老与老龄化》的书评。  海拉·夏的著作,关注的对象是新疆建设兵团,作者采用了参与式观察、问卷、生命故事等研究方法,对研究区域内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老年人俱乐部、老年人亲属和地方官员等做了多方调查,并积累了丰富的材料。从研究内容上说,它在两个方面填补了空白:首先,它将老龄化问题的关注对象转移到了更为小范围的地
期刊
新近一期的《首都师范大学学报》刊载了杨春时的文章,就中国早期现代美学的建设问题发表了看法。  杨春时说,20世纪上半叶中国现代美学发生、确立,是为中国现代美学的早期阶段。早期中国现代美学形成了如下几种美学思潮:早期启蒙主义美学、早期现代主义美学、新古典主义美学。这些美学思潮共同完成了由传统美学向现代美学的转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同时,它们也存在着思想不成熟、理论建构不系统等缺陷。  中国最
期刊
2019年2月22日的《泰晤士报文学增刊》上,刊载了罗兰·凯尔茨对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访谈,题为《仍在孤注一掷》。  众所周知,村上春树是著名作家,同时还是一位翻译家:1980年,他开始翻译菲茨杰拉德,彼时后者的书在日本大多绝版,而村上觉得有责任将其翻译出来,虽然他知道其中的艰难。迄今为止,他已翻译过五十多本美国小说,雷蒙德·卡佛、钱德勒、格雷斯·佩里、麦卡勒斯、塞林格、埃尔莫·伦纳德等人的著作,他
期刊
文学作品更多描写人类群体及其文化的诞生  我们在文学作品中,有时确实能看到作家们描写个体生命的孕育与诞生。但文学描写这一生命现象,难度很大,因为个体生命在孕育诞生的阶段还只是极幼稚极不确定的雏形,无法看到它将来更丰富的展开。降生为人的起初,都只是血肉模糊的一团,除了哇哇哭两声,既不会笑,也不会说话,连眼睛都睁不开。因此很多情况下,与其说文学作品描写了生命的孕育与诞生,不如说是描写了孕育和诞生小生命
期刊
2019年3月7日的《纽约书评》网站上,刊载了爱德华·曼德尔森针对乔治·哈金森的著作——《直面深渊:1940年代的美国文学和文化》的书评,题为《灾难时代的阅读》。  曼德尔森指出,在目前的解读中,二战前后的1940年代主要呈现出两种面目:在流行媒体的“怀旧”中,它是伟大的时代;而在学界那里,它代表的是美国试图以帝国主义的方式来向后殖民世界灌输所谓“普世价值”。然而哈金森论著的特点之一,就是与这样一
期刊
2019年3月13日的《香港书评》网站上,刊载了杰姆斯·贝西针对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的著作——《删除:数码时代的遗忘美德》的书评。  最近这些年,数码记忆存储技术快速发展,从智能手机上的各类应用,到智能手环等流行工具,它们都正在改变我们的记忆方式:而迈尔-舍恩伯格的著作,思考的也正是这一主题。  众所周知,帮助记忆的技术并非最近才有的发明:人类的记忆能力既脆弱又可能遇到磨损,所以自中世纪以来,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