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的入路探讨

来源 :健康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sw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肱骨中下段骨折临床极为常见,治疗方法繁多,应用钢板内固定治疗是一种常用方式。通常采用前外侧入路,因肱骨中下段的解剖特点,固定不牢固致内固定失败、骨折不愈合以及医源性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多见;后侧入路因桡神经与肱骨后方的解剖关系“复杂”而较少应用。2008年6月至2011年6月,本院对42例肱骨中下段骨折病人,作钢板内固定治疗,对上述两种入路作对照比较,结果报告如下。
  关键词:钢板内固定 肱骨中下段骨折 入路探讨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0-0202-02
  肱骨中下段骨折临床极为常见,治疗方法繁多,应用钢板内固定治疗是一种常用方式。通常采用前外侧入路,因肱骨中下段的解剖特点,固定不牢固致内固定失败、骨折不愈合以及医源性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多见;后侧入路因桡神经与肱骨后方的解剖关系“复杂”而较少应用。2008年6月至2011年6月,本院对42例肱骨中下段骨折病人,作钢板内固定治疗,对上述两种入路作对照比较,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42例,其中男24例,女18例,年龄20~52岁,均为新鲜骨折(本身伴有桡神经损伤者未包括在内)。作钢板内固定手术。采用前外侧入路25例,其中粉碎骨折8例,斜形骨折6例,螺旋形骨折5例,横行骨折6例;采用后侧入路17例,其中粉碎骨折6例,斜形骨折3例,螺旋形骨折4例,横行骨折4例。
  1.2 手术方法。①前外侧入路:常规前外侧切口,于肱肌与肱桡肌间隙显露桡神经并作游离保护,显露骨折并复位,最后钢板内固定。②后侧入路:采用侧卧位或俯卧位,以骨折部位为中心作肱骨后侧正中切口,显露肱三头肌,纵形切开肱三头肌筋膜,在肱三头肌长头与外侧头间分离,切开肱三头肌内侧头及骨膜,不显露桡神经,由下向上剥离骨膜及桡神经,显露骨折部位,骨折复位后进行内固定。
  2 结果
  手术时间:前外侧入路组50~110min(平均68min),后侧入路组35~95min(平均48min)。并发症:前外侧入路组25例中3例术后出现桡神经损伤症状(12%),1例术后6个月仍未完全愈合,内固定松动、断裂2例(8%)、骨折不愈合2例(8%);后侧入路组17例中发生骨折不愈合1例(5.9%),无内固定松动、断裂,无桡神经损伤发生。两种入路手术时间、桡神经损伤率、骨折愈合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后侧入路明显优于前外侧入路。
  3 讨论
  3.1 肱骨中下段的解剖特点。肱骨中下段外形由圆柱形移行为三棱形,向后逐渐变扁,两侧为窄而向前弯曲的骨嵴,向下为鹰嘴窝;桡神经在上臂于肱三头肌长头与外侧头间下行,达肱骨干后面肱三头肌内外侧头之间的桡神经沟斜向下跨过肱骨干中段,穿过外侧肌间隔进入前骨筋膜间隙,故肱骨前外侧入路,需显露并保护桡神经。有关研究表明[1],标准的肱骨后侧切口不移动桡神经,肱骨后侧显露平均15.4cm,占肱骨全长的55%;切开桡神经出口的肌间隔,使桡神经移动,显露肱骨平均达26.2cm,能满足肱骨中段骨折的钢板固定。
  3.2 前外侧入路的缺点。由于肱骨中下段两侧为窄而弯曲的骨嵴,肱骨前外侧入路时钢板即放在此棱角上,而肱骨的解剖形态不能提供一个稳定的骨折固定条件,给钢板的放置带来一定的困难,同时,在实际操作中很难达到理想的塑形使钢板与骨面相贴合,故常导致固定不稳固,复位欠佳,致使术后内固定松动、断裂增加,骨折不愈后发生率较高。另外,由于桡神经斜跨中下段骨折部位,紧贴骨面,在放置钢板时一般需游离桡神经后才能进行骨折复位及钢板内固定,操作过程中极易造成医源性桡神经损伤[2]。再者,由于手术使桡神经周围的正常解剖结构遭到破坏,桡神经可能斜跨于钢板之上,在骨折愈合过程中桡神经位于软组织瘢痕中,甚至被骨痂包绕,可能引起迟发性桡神经损伤[3],且二期行内固定取出时极易造成再次损伤。
  3.3 后侧入路的优点。肱骨后侧入路,切开肱三头肌后可直接显露骨折端,多数情况下并不需要暴露桡神经,且肱骨后面为宽而平坦的骨面,骨折复位后较为稳定,可选用相对较宽而牢固的上肢加压钢板固定,通常可达到坚强的内固定,为患肢早期功能锻炼提供条件。肱骨的张力侧位于后方,该入路将钢板置于肱骨的背侧,正符合张力带原理,有利于骨折的愈合。另外,肱骨干的主要滋养血管多在肱骨中下1/3处或中点的前内侧进入骨内[4],后侧入路手术一般不需向前内侧过度剥离骨膜,减少损伤滋养血管的可能性,使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率降低。肱骨后侧入路具有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固定坚固、并发症少、治愈率高等优点,是一种较为安全可靠的入路。
  3.4 后侧入路的适应证与术中注意点。骨折固定后应不妨碍肘关节的伸直活动,故钢板远端需距离鹰嘴窝顶点1cm以上,为能保证肱骨后侧顺利放置钢板,一般肱骨下段骨折距离肱骨髁上4cm以内,不宜选用后侧入路,对肱骨中上段骨折、肱骨骨折合并桡神经损伤需作桡神经探查者,也宜选用前外侧入路。因桡神经于肱骨中段后侧桡神经沟内紧贴骨面,为避免损伤桡神经,作后侧显露时,应注意由下往上逐步显露,强调骨膜下剥离,切忌直接由上往下切开。术者熟悉其解剖走行是减少桡神经损伤发生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蒋常文,徐达传.臂后侧手术入路的应用解剖.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00,18:344~345
  [2] Lim KE, Yap CK, Ong SC. Aminuddin plate osteosynthesis of the humerus shaft fracture an its association with radial nerve injury-a retyo spective study in Melaka General Hospital.Med J Malaysia,2001,56(Suppl C):8~12
  [3] 黄山东,尹庆水,李凭跃.肱骨骨折后迟发性桡神经损伤.中华骨科杂志,2004,24:503
  [4] 沈洪兴,张春才.肱骨干骨不连的病因和预防.中国骨伤,2003,16(8):500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利普刀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01月到2013年02月收治的90例宫颈糜烂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使用微波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利普刀治疗。  结果:两组患者在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以及复发率上存在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术后脱痂出血量以及阴道排液的时间上存在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观察50例早产儿颅脑正常CT的临床表现和脑损伤特征,提高对正常早产儿颅脑CT表现的认识。  方法:选取在我院行双层螺旋CT低射线剂量检查的50例早产儿颅脑CT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50例早产儿颅脑的形态。  结果:早产儿脑实质密度较低,涉及范围较广,以两侧额叶及枕叶较明显,脑组织的厚度和患儿的胎龄存在一定关系,胎龄越小,脑灰质的厚度越薄。  结论:正常早产儿颅脑CT表现有一定的特殊性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家属行为对老年患者院前急救的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应对策提供依据。  方法:对306例老年患者院前急救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家属行为与老年患者的院前急救效果密切相关。  结论:医护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注意做好与病人家属的沟通;根据病情组织并指导家属配合抢救,防止因操作不当加重病情或损伤;应按照有关规章制度,向家属解释抢救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做好相关记录,保证后续治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早期神经康复治疗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8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早期神经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与治疗前对比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较为明显,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对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脑积水病患接受腹腔分流手术治疗失败的原因,总结提高分流成功率的策略。  方法:选择31例脑积水病患,采用腹腔分流术为其施治,回顾分析分流失败现象,总结失败原因以及应对策略。  结果:本次研究的31例病患中,5例(16.13%)首次分流失败,分别为感染(1例)以及分流管脱落(2例)、堵塞(1例)、外露(1例),医师调整、更换分流管,加固分流管的接头部位,改变穿刺位置之后,分流可顺利实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发生原因及我院制定预防策略的有效性,并提出修改策略。  方法:对我院预防措施制定前后收治高血压脑出血患者568例患者进行研究,随预防措施制定实施时间分为两组,研究组为制定实施后收治共282例,对照组为制定实施前收治286例,分析措施制定前后两组再出血发生情况及治疗结果。  结果:两组经手术治疗,共20例发生再出血,对照组再出血发生率5.24%,明显高于研究组1
期刊
摘要:目的:两种用药方案在酒渣鼻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酒渣鼻患者50例,按不同用药方案分为试验组(27例,口服多西环素+液氮擦拭)和对照组(23例,口服甲硝唑+维A酸软膏擦拭),分析比较两种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  结果:试验组27例患者治疗愈显率达到92.59%,对比对照组(65.22%)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种治疗方案均无严重不良反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颅骨修补术及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外伤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推广做出指导。  方法:选择我院自2010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69例脑外伤并脑积水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或者家属意愿,按照不同手术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在术后3-6个月时行颅骨修补术,治疗组患者在行去骨瓣减压术后3个月,同时行颅骨修补术及脑室腹腔分流术,比较两组患者预后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病率情况。  
期刊
摘要:发生桡骨远端骨折的患者,主要有手腕疼痛肿胀,尤其以掌屈活动受限。骨折移位严重者,可出现餐叉状畸形,即腕部背侧隆起,掌侧突出。我们采用背侧小切口进行植骨,植骨量足够,并压紧压平,掌侧锁定板固定,达到了前后柱都稳定的效果;锁定接骨板按照设计,为内固定支架,AO锁定接骨板一般都有一定的角度,不需要作预弯,角度不合适的应适当的预弯,该板远端的3个螺钉通过钉和板的锁定,起到钉板一体化的作用,可以很好地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至2012年收治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8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首先对血糖进行控制,观察组加用硝苯地平缓释片,对照组加用厄贝沙坦,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大于对照组,且治疗后血压下降情况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