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新闻报道中的性别意涵分析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yflysno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体育新闻报道长久存在性别失衡的现象,这样普遍的文化现象传递出男优女劣的意识形态,维系了男性在运动领域内的霸权地位。本文采用量化的内容分析与质化的论述分析两种研究路径,对2008年~2011年台球项目的国内体育新闻报道的性别意涵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无论从内容分析还是论述分析,最终都可归结到女性运动论述中的“美貌神话”。
  【关键词】女性运动;媒体再现;女性研究;运动传播
  自古以来,运动对女性就存有偏见和不平等的待遇。对于人类体育竞技活动影响最深远的奥运会,在希腊雅典时期的古奥运时代,只有男性才有权利参加,妇女和奴隶一样,连在场边观看都不被允许,遑论参与竞技[1]。第一届现代奥运会的创办人顾拜旦爵士(Coubertin)更是坚决地反对女子参加奥运会;ESPN选出20世纪100位最伟大的运动员,其中只有8位女性。以至于可以说,女性在运动历史中不只是被排挤在边缘,而且简直是完全排斥在整个体系之外,彻底剥夺女性的社会文化地位,并使女性成为“不在场”的一种虚无存在[2]。
  正当运动与媒介两个领域在建构性别差异上,各自扮演重要角色之时,一旦两者结合为一体,所传递出的性别意识又如何呢?此类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早期,以内容分析为基础,针对媒介中对女性运动员的呈现,特别着重在女性运动特质被边缘化与贬低的方式,以及将男子的能力视为常规的媒体产制方式加以剖析[3]。此类主题的体育传播研究,已经是国外文本传播研究的主流,但反观国内却缺乏相关成果,以至于无法得知国内媒介是如何呈现女性运动员[4]。故本文拟以体育媒介内容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中的性别意涵,分析其呈现男女运动员的再现策略。本文同时采取量化的内容分析,与质化的论述分析,借由多元方法的三角检核,希望能对体育新闻报道的性别意涵有更全面、更深入的解析。
  内容分析
  首先,研究对象。
  本文以国内的台球新闻报道作为研究对象,因为台球项目已经获得国内媒体的充分关注,且男女台球选手均具世界顶尖水平,在比较媒体的再现策略中,不会受到来自男女间表现差异悬殊的因素干扰。
  在赛事的选择上,基于赛事报道需具备的内容丰富性特征,本文选取国际性赛事作为研究对象,包括2008年~2011年的安利杯世界女子九球公开赛、世界九球中国公开赛的男子与女子组赛事、世界女子九球锦标赛、2010广州亚运会、洲际对抗赛、世界女子暨青少年台球赛、斯诺克世锦赛以及斯诺克大奖赛。
  在样本的选择上,是以在市场占有率和读者影响力上具有代表性的体育报刊《体坛周报》、《体育周报》、《东方体育日报》、《扬子体育报》,以及新浪、搜狐、网易三大门户网站台球板块在赛事期间所有的相关新闻作为分析样本,本文共搜集了596篇相关报道。
  其次,类目建构及信度。
  本文根据运动传播领域中有关性别议题方面内容分析的研究文献,以及研究者实际搜集报纸报道过程中的经验,根据研究目的与需要,将内容分析分为以下五个部分:(一)报道主题内容;(二)报道对象性别;(三)胜负归因;(四)运动员特质的描述;(五)外貌∕成就重点。
  信度方面,本文以“编码员信度法”检定信度。所有题项求得的编码者信度为0.87。而针对个别题项部分,信度则都在0.9以上。
  最后,内容分析结果。
  媒体关注度差异。在所搜集的596篇新闻文本中,单一赛事中,以男子赛事斯诺克世锦赛的平均报道量最高(体育报刊87篇,网络165篇),其次是世界女子九球锦标赛新闻(体育报刊34篇,网络51篇)。世界九球中国公开赛上,男子比赛的报道数量均多于女子比赛。因此,扣除亚运会这个区域性综合体育赛事,单就台球赛而言,女子赛的世界女子九球锦标赛最受重视,而积分最高的世界九球中国公开赛,则有重男轻女的现象。
  就报道形式而言,报纸报道各项赛事均以纯粹新闻或是赛事结果的解释分析为主。进一步分析发现,世界女子九球锦标赛有较多的选手侧写(23%)、专题报道(6.3%)与花絮(17.8%),报道形式比起其他赛事较多样化。报道主题以选手侧写(23%)最多,每年赛事都有针对每一位参赛选手的人物侧写特稿。赛前预告的新闻比例也很高(20.9%),锦标赛自从1998年起每年开赛前都会举办盛大的记者会,由于赛事引起了广大反响,自2008年起就开始举行许多造势公关活动。
  再现策略的性别差异。虽然单一赛事中,以世界女子九球锦标赛最受到媒体重视,但是当分析男女合办的赛事时,失衡的现象就显现了。分析报道主角的性别,发现4项男女合办的赛事(世界九球中国公开赛、2010广州亚运会、洲际对抗赛与世界女子暨青少年台球赛)都比较强调男子组(57.3%比28.3%),即便是在报道中男女的字数与强调程度都差不多的情况下,媒体仍将男子组放在报道较优先的位置,而这些合办的赛事主办单位也都将女子决赛安排在前,视男子决赛为最后高潮,依旧不断复制社会中男优女劣的意识形态。
  分析媒体对选手表现的归因,发现在胜利归因方面男女并无很大的差异,都以正面肯定他们的技术优异、表现稳健。但在失败归因上就对女选手较为不利,女选手有较高的比例被形容为阵脚大乱、技不如人,而男选手则较常被归为运气不佳,与过去的研究结果相符。
  在报道的强调重点上,虽然媒体不分男女,形容选手时都以在运动场上的表现为主,但在比例上却呈现出极大的差异。形容男子的运动表现占98.8%,相对的,女子则有较多的报道会提及她们的穿着与打扮,有15.9%的比例在报道中完全只谈论选手的外貌与穿着打扮,不谈运动表现,总计有近三成的新闻都谈及女选手的表情与外貌穿着打扮,与男选手仅有1%的比例相差甚远。这样的研究结果也都与过去文献相同,这显示媒体对于女性运动员的再现中,篇幅花费在她们的女性气质与美貌,已经是体育记者在新闻写作时的常规。
  论述分析
  由于本文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对文本中陈述的排比,分析隐藏于新闻文本中的对于女性运动员的论述结构,以及潜藏的权力关系,接近于傅柯的权力观点,故采用傅柯的论述分析策略,并结合使用Kendall and Wickham(1999)在《运用傅柯的方法》中提出的“论述形构方法[5]。   命名与分类。Hall认为我们在生活中一直将人们分门别类,通过对类别间差异的辨识,区分出我群与他者的分别,进而加以命名、贴上标签,而这些命名或标签都是富含价值评判的操作,并携带了不同的意义。运动选手尤其常被人们用各种封号来称呼,尤其是职业运动选手,在高度商业化的同时,为了吸引注意、彰显个人特色,常有固定的绰号,多半这类绰号的命名权掌握在运动组织与大众媒体的手中[6]。
  搜集媒体对男女台球选手的命名可发现,对于女选手的绰号使用两种命名策略,一是强调外貌特征,二是使用“幼稚化”的符号。例如,“漂亮宝贝”、“台球芭比”与“台球情人”也都因为选手的外貌美丽动人而得名。
  反观男选手的绰号,“冷面杀手”、“魔术师”、“飞弹”、“无敌铁金刚”等,所使用的符号大都强调台球选手所需的运动特质,如沉着冷静、爆发力、精确度等,男选手的命名策略直接关连台球运动所需的天分与禀赋。当这些命名与卷标一再在媒体中具体而重复地被提及时,它就成为一套有规范力的论述,依据性别一分为二,制造出一种社会共识,男选手着重的是技术,女选手则是美貌。
  运动能力的解释。Duncan and Messner认为专业的运动评论家有相当大的力量能塑造阅听人的收视经验,进而影响阅听人对运动员表现的评价。本文在内容分析部分,发现在赛事结果的描述与解释上,男女在胜利归因上主要都是称赞他们技术层面或是心理状态的优异表现;但在失败的情况下,媒体归因对男子选手较为有利。但是内容分析只能对每场对战结果的输赢原因进行次数的计算,说明的只是表面意义,本文继续在质化分析上进行诠释。
  以《台球神童长大了》与《改变造型扭转球运》两篇报道为例分析发现,上述分别对丁俊晖与潘晓婷的报道,都在他们拿到重要国际赛事的冠军后,以特稿的形式对两位运动员的成就予以赞扬,立意原旨都是要正面肯定当事人的成就,丁俊晖以《台球神童长大了》的标题,而潘晓婷是《改变造型扭转球运》,对于潘晓婷的改变加入相当篇幅的外貌论述,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对于两者成就的因果推论,丁俊晖是“这两年他很认真求进步”,潘晓婷却是“改变造型扭转球运”。如此将男性的成就归于主动性的自我努力,而女性的成就却来自与运动毫不相关的造型改变因而带来的运气,显示潘晓婷的主体位置是被动、外控的,如此的归因方式论述是将女性的成就平凡化的实践。
  此外,两篇报道都对过去不受重视的处境加以剖析,但是丁俊晖的场景描述都来自球场上的抗衡,但是提及潘晓婷却是因为其姿色不显眼,造型平凡。就两篇报道发言的主体上,丁俊晖有许多次主动的发言机会,主动诉说金牌对自己的意义,以及对自己未来的期许;反观潘晓婷的报道却无任何发言,所有场上的表现,甚至容貌的形容定义权都来自记者单方面的陈述,从发言权的行使上,可以看出媒体文本中的权力结构,男选手的报道中,选手与记者同时拥有对当事人行动的解释权,而女选手则未握有发言权,显现男选手与记者两个主体间的权力位置较为平等;女选手的主体与记者相较之下则居于弱势。
  结 语
  本文无论是从内容分析还是论述分析,借由二元对立的思考方式可以发现,运动新闻文本建构了男性特质/女性特质、男中心/女边陲、男成熟/女幼稚、男主体/女客体、技术资本/美貌资本等陈述的排比都能帮助我们了解媒体所承载的意识形态,正如同Derrida指出的,很少二元对立的划分是中立的,性别论述的二元对立中,男性的一端总是居于主控位置。此外,各种陈述主题最终都归结到女性运动论述中的“美貌神话”。美貌是女性运动员获得赞赏的条件,也是父权体制将她们边缘化的武器;美貌是女性运动员借以竞争地位的资本,同时也是压迫女人的一种主宰力量。
  总之,体育作为一种动感的艺术,通过展现力与美的完美结合,呈现出运动员的健康之美。[7]56我国媒体需要更好地融入世界体育新闻界,获得更多的国际体育文化信息,与世界文化进行交流互动并从中获取知识,从而更快地提高我们的体育新闻报道水平和地位,赢得世界体育新闻界一席之地。[7]56
  参考文献:
  [1]王建台.奥林匹克与妇女运动[J].体育学刊,2010(2).
  [2]陈玫霖.女性与媒体再现:女性主义与社会建构论的观点[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2011(4).
  [3]陈治.性别、政治与媒体:报纸如何报道女性政治人物[J].南方论刊,2009(12).
  [4]蔡采秀.社会转型期中国体育新闻报道价值取向的演变与反思[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4).
  [5]姜廷波,辛鹤.内容分析、文本分析与论述分析在社会研究中的运用[J].传媒观察,2009(7).
  [6]牛森.论体育新闻报道异化现象及其负面影响[J].山东体育科技,2010(1).
  [7]何福洋.简论我国体育新闻的发展趋势[J].新闻爱好者,2012(1下).
  (作者单位:河南电视台)
  编校:张红玲
其他文献
【摘要】新媒体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传播者,面对公共意识空前提高的大众,新媒体为他们构建了一个表达观点、宣泄情绪的传播平台。但信息传播方便快捷的同时,也带来了信息碎片化、情绪表达失控等问题。浩如烟海的信息如果不能经过理性沉淀,势必影响事实的真实与客观。本文重提“小悦悦事件”,从新闻报道、舆论导向和新闻传播三方面来探讨如何把握新闻传播行为的理性维度。  【关键词】新媒体;传播;理性;“小悦悦
期刊
题好一半文。一个好标题常常会使一篇新闻作品增辉添色。近几年来,快节奏的现代生活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报纸受众不再像阅读专业书籍那样一一“研读”每一篇新闻内容,而是无意识地用眼睛“扫描”新闻的标题,以期能够快速获得“抓住”眼球的信息。面对这样的新形势,如何把标题制作得诱人传神,令读者“一见钟情”,是摆在广大办报同仁面前的现实问题。在长期的新闻业务学习和采编实践中,笔者认为,巧妙使用古典诗词制作标题,
期刊
【摘要】坚持以正面报道为主,以正确的舆论影响人,是我国新闻事业的明确方针。然而在新闻实践中,以正面宣传为主的主题报道和典型报道,常常因为缺乏影响力而难以让人入脑入心。尽管在报道方式方法上有诸多探索和改进,但是大多数报道仍然不尽如人意。本文通过对“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的分析,总结归纳出提升新闻作品影响力的四种途径。  【关键词】影响力;高度;深度;贴近性;人文情怀  新媒体时代,在互联网上人人都有话
期刊
【摘要】新闻话语并非无章可循,尤其是具体到语用实际方面,具有一定的专业要求与规范。某些传媒关于著名歌唱家“李××”之子涉嫌强奸犯罪的报道却存有一定的偏颇,有损于客观、真实、公平与公正。本文仅就相关新闻语用的把握问题展开一定的分析探讨,进而强调传媒及新闻人法治理念的完善。  【关键词】新闻语用;专业;完善  当下,中国社会正处于经济转型期,也是强化法治社会建设阶段。中国传媒及新闻人要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期刊
【摘要】本文以“武汉水污染事件”为研究对象,运用文本分析和内容分析方法,从舆情传播路径的角度,发现网络舆论生成中的几个主要推动因素,包括新闻报道、网民讨论(包含意见领袖推动)、政府回应等,并对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的生成机制进行了详尽的分析。  【关键词】突发公共事件;微博;网络舆论;舆情生成机制  引 言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人们进行信息沟通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其交互式的传播模式为公众所青睐。在突
期刊
电视新闻特写是电视媒体借鉴传统媒体特点,结合自身优势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新闻报道形式。进入新时期,我国电视新闻界为顺应新闻改革要求,体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在增强新闻可视性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创新。正是在这一背景下,顺应时代要求,“电视新闻特写”脱颖而出,迅速成长为新闻采访活动中的生力军。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汶川地震救援、抗击非典、“神舟七号”发射升空、北京奥运
期刊
【摘要】上海的发展举世瞩目,但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国际性大都市,上海却缺乏与其城市地位和身份相一致的“重量级”媒体。本文对上海主流报纸的社论进行考察,并与《南方都市报》进行比较后发现,无论是数量还是内容,上海主流报纸都远逊于《南方都市报》。这一现象值得上海反思。  【关键词】上海;报纸;社论;南方都市报  社论,被誉为“报纸的心脏”。不同于一般的评论性文章,一报之社论往往具有代表媒体乃至政党、政治
期刊
【摘要】批评修辞,又称意识形态修辞批评、后现代主义修辞批评,是修辞批评的一种形式,强调透过修辞话语符号发现其背后的理想观念、价值观以及其中暗示的假设。批评修辞学大体分为两个领域:一是针对话语霸权进行批评的传统意识形态批评,二是针对日常的各种社会关系进行批评的自身批评。  【关键词】批评修辞;范式;局限;修辞批评  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西方修辞批评逐渐发展,如今修辞批评与修辞理论交织在一起,成为
期刊
版面风格是体现报纸个性化和成熟度的标志。版面是内容的能动反映,一个独具匠心、安排得体、特点鲜明、图文并茂、内容丰富的版面,夺人眼目,会让读者一见钟情、爱不释手。因此,一个完美表现内容的版面,能大大增强内容的表现力,同时,完美张扬的版面风格,有时还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广告效应。面对报业市场的激烈竞争,版面编排也要与时俱进,《南阳日报》注重对报纸版面的研究和包装,特别是对重大活动报道版面的策划和研究,在坚
期刊
【摘要】中央电视台品牌宣传广告《水墨篇》是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水墨动画广告作品,它为我们水墨动画在广告作品中的运用,开创了全新的制作与设计理念。本文以《水墨篇》为例,通过对其艺术美感、图形符号、水墨动画新技术的运用等方面进行分析,旨在讨论水墨动画与电视广告如何更好地融合,并使其艺术与商业价值得到最大化的展现。  【关键词】水墨动画;艺术美感;图形符号;三维动画  动画对我们当代人来讲,是再熟悉不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