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说纷纭的禅茶文化

来源 :中外烟酒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st123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的苦恼,归根结底是因为『放不下』,所以,佛教修行特别强调『放下』。近代高僧虚云法师说:『修行须放下一切方能入道,否则徒劳无益。』放下一切是放什么呢?内六根,外六尘,中六识,这十八界都要放下,总之,身心世界都要放下。放下了一切,人自然轻松无比,看世界天蓝海碧,山清水秀,日丽风和,月明星朗。品茶也强调『放』,放下手头工作,偷得浮生半日闲,放松一下自己紧绷的神经,放松一下自己被囚禁的行性。演仁居士有诗最妙:放下亦放下,何处来牵挂?作个无事人,笑谈星月大,愿大家都作个放得下、无牵挂的茶人。
  
  “茶禅一味”的禅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史上的一种独特现象,也是我国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茶与禅本是两种文化,在其各自漫长的历史发展中 发生接触并逐渐相互渗入、相互影响,最终融合成一种新的文化形式,即禅茶文化。下面,我们就通过文化学者和高僧大德对禅茶文化的解读,更深刻地理解何谓“禅茶一味”。
  
  释泽道:禅茶一味是何味
  “茶禅一味”、“禅茶一味”的字样随处可见,可是何谓茶禅?禅茶何味?
  禅茶是指通过对茶的体认和感悟而进行禅修的一种法门,也是依照禅理佛法来演绎的一种茶道。茶是参禅悟佛之机、显道表法之具,禅是以茶净心之理、正清和雅之道。可见二者互为表里,互为因缘,互为体用,互为能所。可以茶喻禅,以茶行禅,以茶悟禅,以茶参禅;也可以以禅释茶,以禅施茶,以禅品茶。
  “茶禅一味”的由来
  人们一想到禅,脑际往往会闪现出一幅人在大树下或草木间打坐、静虑的画面。这种“人在草木间”的意向正是汉字“茶”的构字法。如同看图解字一般,“茶”字形象的构字法对抽象而奥妙的“禅”作了最通俗易懂的注解。茶实现了人与草木最原始的交流,禅则实现了人与外界最和谐的交融。殊途同归,茶和禅都为人类亲近自然、回归自然找到了一条捷径。这也说明了茶和佛、茶和禅之间虽素昧平生却似曾相识,这就是“禅茶一味”的最初因由。
  茶之为饮,发乎中国上古时代的神农氏,距今七千多年。佛问世于公元前六世纪的古印度,距今两千五百多年。茶和佛第一次结缘于两汉时期。据古代《天下大蒙山》碑记:西汉甘露三年(前52年),吴理真就在蒙顶山种下了七株茶树,开创了世界上人工种植茶叶的先河。吴理真因此被敬为茶祖。东汉哀帝元寿元年(前2年)佛教传入中国后,吴理真在蒙顶山脱发修行,并修建了天盖寺和智炬寺,亦佛亦茶,首创“茶佛一家”,被尊为甘露禅师。
  及至唐代,在寺院长大的陆羽写就《茶经》,为中国第一部茶书,茶风由此日盛,荣登上“国饮”的位置。唐末五代时,河北赵州禅师以“吃茶去”的机锋接引弟子,开创了禅茶文化之先河。与此同时,在南方,武夷扣冰古佛同样深谙“吃茶”之道,教化闽王“以茶净心,心净则国土净;以禅安心,心安则众生安”,首倡以茶治国。引茶入禅,引禅入茶,便茶和禅完美结合。
  宋代的圆悟克勤禅师,在湖南夹山著就禅门第一书《碧岩录》,并悟出“茶禅一味”之道。其日本弟子荣西将《碧岩录》和“禅茶一味”墨宝传入日本,后经一休、珠光、千利休、昭明诸禅师的发扬光大,渐渐形成日本茶道。在本土,圆悟禅师弟子大慧宗杲禅师将“茶禅一味”的理念带回余杭径山寺,大兴茶禅之风,再次吸引日本昭明等禅师前来“取经”,学习寺院的茶礼、茶宴以及植茶技艺。彼时产于武夷山下建窑的茶具兔亳盏传入径山,再从径山传到日本,被误称为天目茶碗,即是日本茶道源自中国禅茶的历史见证。同时,大慧法嗣道谦禅师(武夷山五夫人)把“茶禅一味”的思想传播到南宋的文化中心武夷山,与当地的“三教”(儒、释、道)文化以及悠久的茶文化进一步碰撞、融合,提炼出儒家之正气、道家之清气、佛家之和气、茶人之雅气,糅合成以“正、清、和、雅”为核心理念的中国禅茶文化。
  《续茶经》记载:“武夷造茶,僧家最为得法”,明末清初,武夷山茶僧们发明了乌龙茶。甘浓郁馥、经久耐泡的乌龙茶为功夫茶提供了“有米之炊”,为功夫茶道的形成与传播创造了物质条件。而功夫茶作为茶文化传播的最佳载体,至今仍深刻影响着华人世界的饮食文化和生活方式,进而影响着人类的人文进程。“茶禅一味”结出了绚丽多彩的“舍利子”。
  因此,中国禅茶文化发端于蒙顶,启蒙于赵州,开创于夹山,实践于径山,而最终完善于武夷山。
  茶是佛的化身
  大乘佛法普施“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精神,认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为了度化众生,佛化身千百亿,因此,一切事物都可以被视为佛的化身。茶自然也是佛的千百亿化身之一,为众生解毒、解渴、净心养性,最终让众生觉悟成佛。一叶落而知天下秋,一片树叶能承载起无穷的自然之道,人通过喝茶取得与自然界的沟通,获悉宇宙的真理,最终可悟得佛性。从茶道中也能感悟人生,因为一泡好茶要经过诸多工序的磨难,经开水冲泡,才酿成茶汤,并历练出清香。人生也是如此,需经历磨难方可成长,历经修行终可成佛。
  试看,那些信佛的国度,茶事兴旺;那些饮茶的民族,佛法昌隆。佛法从印度传入中国,泽被茶叶故国;茶叶从中国传到印度,惠及佛法故乡。佛法和茶叶使得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两个国家互通有无,使得茶叶故乡成为佛法最盛的国度,佛法故乡则变成茶业最兴的国家,进而带动邻国茶佛两旺。佛教盛行的斯里兰卡是世界上人均产茶最多的国家;茶道风行的日本、韩国,佛法兴旺。第一个种茶的人是僧人,第一本茶书写于寺庙,最好的茶也都产自寺庙(如龙井茶出于龙井寺、大红袍源自天心寺、云雾茶产于庐山东林寺……)这些都是“茶佛一家”最真实的写照。
  茶是菩萨的心肠
  “菩萨”的全称是“菩提萨埵”。“菩提”是觉悟的意思,“萨埵”指有情众生;“菩萨”就是觉悟有情众生,也即普度众生。菩萨“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以慈悲心度化一切众生,引导众生实践六度,终得解脱。片片茶叶如同菩萨六度波罗蜜的片片舟楫带领众生脱离苦海,同登彼岸。
  六波罗蜜是指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和智慧。茶遇水舍身,而成茶饮,供养世人,就是布施波罗蜜;茶香四溢,犹如界定真香,就是持戒波罗蜜;忍受采摘揉捻、高温炒焙、开水冲泡,就是忍辱波罗蜜;助禅去睡,提神益思,就是精进波罗蜜;和敬清寂,茶味一加,就是禅定波罗蜜;行方便法,净心导和,就是智慧波罗蜜。
  茶是罗汉的自在
  《法华经》云:“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烦恼,逮得已利,尽诸有结,心得自在。”茶叶经热水之冲泡,荡涤尘嚣,洗净铅华,无染清净,了断烦恼。茶漏滤出尘渣,流下自然汁液纯正茶水,象征罗汉诸漏已尽,证无漏智慧,得法喜禅悦。茶味由浓而淡,直至无味,诚如万有一空,诸有皆尽。施茶之道,无有分别,平等对待,提起放下,心无“他在”,而得自在。
  茶是僧人的隐忍
  茶是隐忍的象征,从采摘、做青、揉捻、焙火、冲泡,直至最后被喝掉,身经万般折腾,却能始终隐忍。佛陀涅槃后教化弟子以戒为师,茶可“涤随眠于九结,破昏滞于十缠”,因此出家人多喝茶,便能增加忍耐性。以茶助戒,益于修行。每当五蕴之火上来的时候,喝一口茶,往往能把火气降灭于未燃。
  茶是凡人的人生
  无论是大俗的“柴米油盐酱醋茶”还是大雅的“琴棋书画烟酒茶”,中国人的生活都离不开茶。以茶喻人,古来有之,最精辟莫过苏轼的“从来佳茗似佳人”之喻。佳人往往红颜薄命,佳茗又何尝不是?女为悦己者容,茶为知己者死。自古才子爱佳人,从来雅士尚品茶。好茶期待好水,期待会泡茶的人,更期待好人喝。以人喻茶,也不少见,如《晚甘侯传》《叶嘉传》,洋洋洒洒,蔚为大观。人生得失尽在杯中,苦涩甘甜渐次展现。举起杯也举起了欢乐忧愁,喝下茶也饮尽了悲欢离合,放下杯也放下了恩怨情仇。苦尽甘来,起起落落,个中滋味,唯有自知。《红楼梦》以“千红一窟”为最好之茶,喻示人间纵然万紫千红,终归难逃一哭,参透茶味人生,概括无差。
  茶韵禅机
  岩茶有岩韵,铁观音有观音韵,绿茶有幽韵……茶韵之说素来已久,那么什么是茶韵呢?恐怕没有一个人能真正说得清楚。真正的喝茶是要调动全身的官能来参与的,用眼睛去鉴赏茶色,用耳朵去听高冲低泡的声音,用鼻子去闻氤氲的茶香,用舌头的味蕾去品尝茶味,用双手去泡茶、沏茶、倒茶、举杯,再通过眼、耳、鼻、舌、身把末梢的官能感觉传递给心灵(意),在心里把对茶的颜色、声音、香气、味道、触感的结果进行整合而产生一定的意识(法),最后在心里所意会到的就是我们常说的茶韵。茶韵产生的流程正是佛法中“六根”(生理)对“六尘”(物理)的摄受而产生“六识”(心理)的过程。
  关于茶韵的描述不胜枚举,但大都停留在感性的认知阶段。如清代学者梁章钜在《归田琐记》中把武夷茶的韵用“香、清、甘、活”四字来概括。这无非从色、声、香、味去记录官能感受,并非真正的茶韵。他又说“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这“悠然心会”、“难与君说”的“妙处”才是真正的茶韵。既然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那所有的文字描述和语言记载都是不准确的、不全面的。如苏东坡形容建茶“森然可爱不可慢,骨清肉腻和且正”、乾隆皇帝“就中武夷品最佳,气味清和兼骨鲠”的诗中都提到武夷岩茶中有“骨”的存在,后人因此把岩茶的韵定位为“岩骨花香”。花香能闻出,但茶中之“骨”为何物?无人知晓。
  如果一定要在文字中寻找岩韵的记载,卢仝的《七碗茶诗》倒可以管窥一二: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但是,喝茶能喝出“两腋清风生”、“乘此清风欲归去”感受的能有几人?再者,这种茶韵只是一己的心领神会,他人并不一定能感同身受,往往不为他人所信。茶韵和禅机一样都是不可说、道不明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如果一定要拿来说,那未免有诱导或心理暗示之嫌。
  当年大慧禅师把号称禅门第一书的《碧岩录》雕版付之一炬,就是主张禅在悟,而不在学。禅的感受正如“禅”字“示单”的构字之意,是一种很单独、很个体的感觉。同样,茶之韵乃人在草木间的感受,浓淡由己,冷暖自知。
  
  茶·禅
  文/冀明亮
  武夷通天水
  梦绕峰回间
  红袍晓地灵
  魂侍殿佛前
  燃一丛炽跃的火
  扯一段青袅的烟
  红泥煅的壶面
  禅的脸 渐浮现
  焚一炷香
  虔诚 祈盼
  那一双静默的眼
  仿佛看到了灵验
  再躁动的心神
  被金色的液体冲满
  只甘香的一股
  便褪去一副疲倦
  化作最愉悦的云卷
  也不过杯底的舒展
  润泽一方心田
  祛除一份杂念
  木鱼祷念着弥喃
  青瓷还盛着一碗
  余温未尽的茶人
  仍品不尽的流连
  
其他文献
云南茶文化是中国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茶文化的一支奇葩。在这片洁净的天地里生活着28个少数民族,茶与民族文化生活相结合,形成各具民族特色的茶礼、茶艺、饮茶习俗及喜庆婚礼,以民族茶饮方式为基础,经艺术加工和锤炼而形成的各民族茶艺,更富有生活性和文化性,表现出饮茶的多样性和丰富多采的生活情趣。    普洱名茶八色清,龙芽早占一枝春。  香闻百里芝兰气,翠满千山瑞草芬。  贡献人民涤俗气,欢谈国
期刊
白族×三道茶  要说起云南的茶俗趣事,就不得不说一说独特的大理白族的三道茶。三道茶是白族人民节庆婚嫁时敬献宾客的饮品,同时也是一种礼仪形式,独特之处就在于,每道茶都各有特点,可概括为“头苦二甜三回味”。  头道茶,苦茶。制作头道茶的方法是先把上好茶叶放入土陶罐中用文火烤,边烤边抖,直至茶叶微黄并发出清香味,然后冲入开水,茶罐内即发出“扑哧”声响,罐内茶水沸腾,化为泡沫溢出罐外,像一朵盛开的绣球花,
期刊
乐活,是周伟对茶的理解,也是他对待人生的态度。    身为70后的周伟,有着这个年代人所具有的典型优点:认真、直率、热情而执著。喝茶时,他对着一泡滇红啧啧赞叹,原来生活中的他,一直把茶视为知音和良伴。烦恼时,他习惯喝上一杯茶;喜悦时,他依旧会沏上一杯茶,听听音乐看看DVD,享受偶尔休闲的时光。周伟说,即使在片场,他也会手拿一个大茶缸,在各组各部门间来回调度和指挥。  快进电影,我的生活我导演  周
期刊
“茶滋于水,水藉于器”,无论是百姓“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庶饮,文人“琴棋书画诗酒茶”的雅赏,“茶禅一味”的道品,直至贡茶,对茶器具都有着唯美的追求。于是,茶器具从日常生活的汤饮器具中渐渐分化成一个专业的器属。“茶具”一词,最早见于西汉王褒《僮约》,文中“烹茶尽具”四字,是目前发现最早关于茶器具的记载。此后在异彩纷呈的出土文物中,闪现了不同朝代茶器具的身影。可见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文化及习俗都有与之
期刊
在凤庆,有山的地方就有茶园。在绵延不绝的茶山上,层层叠叠的茶树装点其中,形成一道道绿色的纹理,而忙碌的采茶人点缀其中,为起伏的茶山又增添了几分灵动的色彩。    位于云南省西南部的凤庆县,是世界著名的滇红之乡,这里山青水秀,风情万种。有首采茶歌赞道:“凤庆茶叶万年青,满山茶树数不清;纵有黄金千万两,难买茶叶万年青;家家户户小背篓,背上蓝天来采茶;春茶尖尖叶儿翠,绿得人心也发芽……”  凤庆县气候温
期刊
最近,身边有很多朋友问我,说中国的名茶众多,你最喜欢哪一种。我想了很久,喜欢的名茶还真不少,比如洞庭碧螺春、六安瓜片、武夷山大红袍、安溪铁观音等,但我更偏爱我家乡的名茶—太平猴魁。  第一次认识太平猴魁是大学的品茶课,当老师带着猴魁的样品展示在审评台的时候,一下子吸引了我的眼球:它的形态特别,像一把剑客手中的利剑,看上去坚韧不屈。而一旦将它冲泡在杯中,清香四溢,口味醇厚,品后口留余香。另外,老师还
期刊
我在收获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有关武夷山的那些茶旅片段,从此被定格成我人生的珍藏,交织成生活的一幅幅篇章,而篇章多了便成书,待白发苍苍时慢慢品味追忆。    [ 前奏 ]  忆当年  过了二十多年安逸的生活,总向往着走出自己的围城。总觉得城内的空间有限美好,城外的世界无限灿烂。近些年东奔西走,细细数来倒也去了不少茶山(茶区)以及茶叶嗜好地:杭州龙井村和梅家坞、湖州长兴、南京、黄山、安溪、潮州凤凰山
期刊
人世如同一幕大剧,茶香袅袅里,芸芸众生逍遥度日,那一座座茶楼,便是小小舞台,上演的清雅,从容,淡然的短章。  云南出好茶,云南人更热衷喝茶,聚居境内的26个民族都在用各自不同的方式和习俗来品饮、享受着这大自然的甘霖。“性洁不可污,为饮涤尘烦”。喝茶的妙趣不但在于它独有的色、香、味、形,而且在于它能使人把心放在闲处,涤荡性灵,保持心境中一点清纯之灵气,使人能在平淡的日常生活,品出无穷的清新和趣味。当
期刊
形而之上谓之道,形而之下谓之器;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种语言是由紫砂特定的材质、工具、技法、表现内容和欣赏习惯、审美取向所形成的独特风格特征。    何为紫砂陶刻的语言?古人云:形而之上谓之道,形而之下谓之器;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种语言是由紫砂特定的材质、工具、技法、表现内容和欣赏习惯、审美取向所形成的独特风格特征。紫砂陶刻是一般人不易介入
期刊
当时光遇上艺术那一刻,一切生动而隽永。    这个安静的初冬,漫步在北京的798艺术区里,目光所及,有包豪斯风格的高大厂房,有属于过去时代的标语,夹杂着当代艺术的涂鸦之作。路边的露天咖啡馆里,不断飘出沁人心脾的咖啡香,而蓝调音乐划过洒满阳光的午后,令人怀旧又无限慵懒。此时此刻,你可知道,如我般行色匆匆的人们,究竟为何而来,看到的,又是怎样一些动人心魂的镜头?    梅雅古瓷屋:老瓷片拓出的时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