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意外”

来源 :数理化学习·教育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bc57333249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在教学的时候,要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多揣摩现代中学生的心理,多体验现代中学生的情感,许多“意外”是完全可以把握的.
  “动态生成”之于我们的课堂教学实践往往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有些教师只管尽快完成教学任务,漠视课堂上促进动态生成的“土壤”培育;有些教师对宝贵的生成性资源视而不见,把握不住;也有些教师对课堂中的“不和谐”音符置若罔闻,避而不谈.
  一、不能善待学生思维的动态生成
  案例 某教师在讲授八年级教学(上册)第四章平面直角坐标系时,按照书本的引入——用两条互相垂直的街道中山路和北京路建立模型,导出平面直角坐标的概念,从而确定音乐喷泉的位置.应该说从学生熟知实际地形入手,是一个很好的情景引入.但是有个学生提出他的质疑:如果两条街不垂直怎么办?这个概念还成立吗?教师反问;那你难道还有更好的方法吗?学生回答:能不能以交叉点为中心,量取音乐喷泉到中心的距离来确定音乐喷泉的位置.教师说这不是这节课的内容,一带而过.
  分析:就这一教学内容而言,平面直角坐标固然是确定物体位置的好方法.但是确定物体位置有许多种方法,这位学生提出的方法是高中数学极坐标知识的雏形,这是她借助生活经验,积极思考得出的结论,对她来说这就是最佳的答案.但是这位教师没能做足功课,只是简单带过,没能及时表扬该学生多角度、完整地思考问题,抑制了学生的探究欲望,更没有充分利用好这次课堂的动态生成资源,因势利导帮助学生加以深入探讨,培养学生多角度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良好习惯.
  现在的课堂,学生往往不顺着教师的思路走,尤其当师生的主动性、积极性都充分的发挥时,实际的教学过程远远要比预定的、计划中的过程生动、活泼、丰富得多.动态生成是对教学实际的尊重和对和谐课堂文化的参悟.如果教师不太重视去营造动态生成的“土壤”,抓不住即兴生成的教学资源,就无法深入推进教学,促进学生发展.
  二、不能有效利用学生动态生成的资源
  预设性数学课堂教学目标、内容是静态的,它能够保证数学教学活动的目的性、计划性和可控性,但也容易导致数学教学的封闭,限制师生的创造性.一些教师总希望学生的回答是自己想要的或者是與书本上的答案相同,总希望学生提出自己预料中的问题.一旦学生的答案与自己预先设计的大相径庭时,教师就开始进行“满堂灌”式的表演,千方百计地把学生拉到自己的教学思路中来.这样的课,过于强调预设性课堂教学目标,忽视生成性课堂教学资源,教师所追求的是以预先确定的路径将“标准答案”告诉学生,整个教学过程没有为学生留下思考、判断、想象和创造的空间,甚至是扼杀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不能善待动态生成的“杂音”
  现实教学中,伴随师生互动、教学演进的过程,“意外”常常会不期而至,这是新时期新课程新教学向教师提出的严峻挑战,然而教师往往缺乏心理准备,不能冷静应对,甚至惊惶失措,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我想还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没有理解到位,想生成又怕生成,面对学生异彩纷呈的生成资源有一种担心:如果自己被课堂上即时生成的问题“问住”了怎么办?学生不按照自己的意图演进,一“错”再“错”怎么办?我们要明白,学生是灵动的生命体,在丰富而有千变万化的课堂教学情境中,常会有许多预料不到的现象产生,学生的错是一种教学中的生成性资源,是无法设计和预设的,教师要善于调控,站在新课程的视角给“错”重新定位,挖掘教学中的形形色色的错,只有基于这种理念,教学才是活的,课堂才能焕发生命的活力.
  “杂音”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的情况.当“杂音”出现时,如果装聋作哑,将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果严词斥责,将会泯灭学生智慧的火花.教师不如因势利导,把学生“脱轨”的思维引道到课堂生态生成的“轨道”上来,“歪理”下也许有大智慧.学生的思考中包含着他们自行的见解,包含着他们独特的创造,由学生动态生成的教学资源,可以超越教师的思维,就更显珍贵.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蹲下身来与之平等对话,用心捕捉学习活动中利于学生发展的鲜活的课程资源,要善于捕捉、放大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瞬间[2
  ].一旦发现学生有什么奇思妙想,就要认识到这种课堂上生成性资源的宝贵.同时,对于及时捕捉到的生成性资源,教师要敢于因势利导,打破计划,对预定的目标及内容适时地进行反思和调整,以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
  面对多姿多彩的生成性教学资源,我们应及时捕捉,恰当处理,让它成为教育的良机.面对课堂,教师要有弹性地预设,更要关注动态的生成,理性地对待生成,要用我们的智慧引领生成,开放地接纳生成,科学、艺术、有效地应对生成,这样的课堂才能让跌宕起伏、精彩亮丽.
  参考文献:
  [1] 溧阳市泓口小学 奚土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特征[N].江苏教育报,2010.
  [2] 张永君.浅谈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重庆卷)[C].2010.
其他文献
摘要: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列方程解应用题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学生在列方程时,往往思路打不开,甚至有些茫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找出所涉及的量之间相互关系的关键字眼,如“多”、“少”、“快”、“慢”、“相遇”、“差”、“超额”、“共”、“追上”、“注满”、“剩下”、“合作”等,从而找出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最终找准其中的相等关系.通过对关键字眼的正确理解,让学生学会寻找等量关系并建立方程.  关键
期刊
摘要:现如今,越来越多的高校倡导大学生自主学习的教育方式.本文结合大学物理的自学,通过阐述自主学习的定义和重要意义,并结合实例进行分析,希望以此引起学生提高自身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  关键词:大学生;自主学习;重要意义  一、自主学习内涵及其意义  自主学习强调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自觉性和自愿性,是以学生为主角自行发现问题,自行探讨,自行解决的学习方式[1  ].所谓的自主学习并不是学生完全的自学,
期刊
题目:如图1所示,质量为m的滑块,放在光滑的水平台上,平台右端B与水平传送带相接,传送带的运行速度为v0,长为L.今将滑块缓慢向左压缩固定在平台上的轻弹簧,到达某处时突然释放,当滑块滑到传送带右端C时,恰好与传送带速度相同.滑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若滑块离开弹簧时的速度大于传送带的速度,求:  (1)释放滑块时,弹簧具有的弹性势能.  (2)滑块在传送带上滑行的整个过程中产生的热量.
期刊
余弦定理:三角形任意一边的平方等于其它两边的平方和减去这两边与两边夹角余弦之积的两倍.即a2=b2+c2-2bccosA;b2=a2+c2-2accosB;c2=a2+b2-2abcosC.
期刊
摘要: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全面的促进学生的发展,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于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来说,都是一个崭新的课题[1  ].本文主要从注重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对物理实验进行改进、创新,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等方面来阐释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学.  关键词:物理;教学;创新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实施创新教学,教师的创新教
期刊
在数学教学中,启发和引导学生运用一些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是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重要手段.三角函数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它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也注重了考查数学思想的运用.下面举例谈谈在高考三角题中的几种数学思想.    一、方程的思想  方程的思想即把题目中变量之间的关系用方程的关系来表示,然后通过解方程的方法使问题得到解决.
期刊
摘要:学生是教学活动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构件”要素,课堂不应该成为只展示教师主导特性的活动“舞台”,而应该成为教师与学生进行有效互动,展现教师主导特性和学生主体特性的有效“载体”  [1  ].  本文作者根据新课改课堂教学活动要求,对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高中生主体特性的培养方法进行了简要论述.  关键词:高中数学;主体特性;师生互动;有效教学  高中数学新课改纲要强调,坚持以生为本的理念,紧扣主体
期刊
摘要:数学学科是思维活动的“艺术”,思维是数学学科的“核心”.对自身学习活动过程及表现进行能动思考、评判的思维活动,是学生学习效能取得实效,学习素养良好树立的重要“保障”.[1]反思能力是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思维能力素养的重要构建“部件”之一.本文作者根据当前初中生数学思维能力,特别是反思能力的现状及其培养策略进行了简要论述.  关键词:初中数学;反思能力;认识;思考  新实施的初中数学学科标准指出:
期刊
摘要:高中物理教学中合理渗透情感教育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是培养学生爱国情操的需要.本文作者在高中物理情感教学中冲出“围城”,理论联系实际,论述了高中物理情感教育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以情施教;爱国情操;巧用媒体;联系实际  新课程改革形势下高中物理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充满人文的关怀,合理渗透情感教育,以达教书育人的现代教育之目的.正如新课标指出:努力实现“知识与技能、过
期刊
摘要:本文从入课、重难点、提问、究错和语速五个方面,阐述了如何让教学“慢一点”,让课堂拥有教育的“道”,让课堂充满灵动的生命力.  关键词:数学课堂;慢一点;教育的“道”  近期又一次拜读特级教师管建刚的《不做教书匠》,书有这样一句话:  “教育的可悲正是在于,我们把目标锁定于教育的‘术’——知识与技能,从而把教育的‘道’给丢弃了,教育走向了异途.[1  ]”  这让我想起了《人牵蜗牛去散步》这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