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课,想说爱你不容易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zym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意为通过复习旧的知识,能学到新的知识。就在教师们如火如荼地研究新授课可以怎样创新、出彩,怎样可以高效时,我们是否应该冷静下来思考,我们的教材三分之一是新授课,剩下的三分之二则是练习课、复习课,怎样才能让复习课变的更真实、更有效?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忆为线索,以理为核心”,让学生在复习中能够产生自己的思想。
   复习课的“复”不是简单的重复,复习课的“习”也不是简单的练习,很多复习课上都会出现以练代讲、以复述为主的问题,久而久之,老师和学生都会觉得索然无味,复习课真没意思,复习课成了“做题课”,复习课成了“复述课”。那怎样让复习课变的精彩起来呢?这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刻不容缓,迫在眉睫。以下,笔者就结合自己所上的复习课,谈谈如何提高复习课的教学效率,让复习课更精彩。
  
   一、在“忆”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复习课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形成网络,使知识系统化、结构化,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所以复习课首先要让学生回忆所学的主要内容,并指导学生进行讨论、口述、回顾和整理。回顾和整理又包括两个环节,回顾是动脑,整理是动手,需要将内容零散、层次不清的知识条理化、层次化,因此动手整理的时候就需要我们老师进行一定的引导,虽然我们倡导个性化自主化,但是不能盲目,比如《长方体、正方体总复习》这节课,在回顾整理知识点的时候,书本上并没有呈现任何的整理方式, 只是提出这样的问题:
   长方体和正方体各有什么特征?怎样计算它们的表面积和体积?这些计算能解决哪些实际问题?
   看似简短的一句话,但是里面的内容却很丰富。除了要回顾特征,还要回顾体积,容积的概念。有了概念,才有进一步的关于体积、容积的计算。这些都是我们要挖掘的。对于这些知识点,可以课前让学生自己先回顾,再动手整理,这样,既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又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在“理”中再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复习不能仅仅是凭教师借助自己已有经验,驾轻就熟地带领学生整理出知识点,我们只注重整理出的结果是远远不够的,我们更要关注的则是这个结果是怎么来的,它的产生过程是怎样的?进一步探索结果生成的过程,不仅可以加深学生的理解认知程度,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推理能力,探索能力。
   比如《长方体、正方体总复习》这节课,我们先探索的长方体、正方体的顶点、面、棱、面的特征、棱的特征,再探索的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
   我们的思维层面不能只停留在表层,要往更深层次考虑,探索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发展过程。我们仔细观察后不难看出,第一层次研究的长方体、正方体的局部,第二层次是长方体、正方体的整体。也就是说,我们是按照部分到整体的顺序来研究的,研究过程是存在一定的逻辑顺序的,学生体会到了这一点,在以后的学习相关知识点的时候,就会形成知识的迁徙并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去研究事物,这样可以更好的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探索能力,思维能力。
   前面所述两点是相辅相成的,我们在引导学生回顾与整理的时候,要注意知识的产生过程,知识点之间的逻辑顺序。然后才能更好地根据整理的结果去解决实际问题。
  
   三、在“练”中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练习,练什么?怎么练?我的观点是让学生在练中补缺、在练中悟理、在练中拓展,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经过回顾整理,探索过程,相信学生对自己的所学有了新的认识,新的提高,在这个基础上让学生来做尝试性的练习,相信会有更大的提高。这个时候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甚至可以由学生独立讲解,把课堂完全还给学生。但是我们必须要本着两个原则:
   1、练习不易过难
   复习的目的,是为了在原有认识的基础上,让所学知识有更深刻的知识,在数学的发展上有一定的提高,而不是为了解决更多更难的题目,可以设计些学生易错题或是对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的辨析题,尽量体现“少”、“精”、“巧”,让学生在想象、设计、计算等活动中,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2、练习不易过繁
   题目的过程不要太过繁琐。比如《长方体、正方体总复习》这节课,最后一个环节当然是综合运用,解决实际问题。我选择的是书上的一道题目:一个长方体玻璃鱼缸,长50厘米,宽40厘米,高30厘米。(1)做这个鱼缸至少需要玻璃多少平方厘米?(2)在鱼缸里注入40升水,水深大约多少厘米?(玻璃厚度忽略不计)(3)再往水里放入鹅卵石、水草和鱼,水面上升了2.5厘米,这些鹅卵石、水草和鱼的体积一共是多少立方厘米?第一问,不仅考了学生的面积运用,还考察了长方体的特征,需要哪几个面,哪个面不需要。第二、三问是体积公式的逆运用和综合运用,学生之充分回顾了体积的知识点,并回顾了体积的产生过程,对于这类题目,相信会有更深的认识。复习课,回顾整理,再现过程,巩固提高每个环节都有他的必要性,不能过重于任何一个,也不能忽略任何一个,只有兼顾了这3个环节才真正体现复习课的精彩。
   总之,复习课不能局限于简单的知识整理,不要“烧冷饭”做简单的习题堆积,在复习课中应该抓好“忆”、“理”、“练”等教学环节,让学生能够在复习中提出新问题、发现新问题,并在分析与解决新问题中,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作者单位:无锡市钱桥中心小学江苏】
其他文献
学生的學习是一种自主的认识过程,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已成为教育界的一种共识。但学生的自主学习又不是一种完全独立的行为,在学习的各个阶段(包括感知、理解、巩固、应用等),都离不开老师的点拨及各种教学媒体的帮助。近年来,随着教育现代化工程的实施,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中的作用已以独特的优势被广大教育工作者公认。在教学实践中如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
美国学者波斯纳曾经提出一个教师成长的简要公式:实践 反思=成长。反思教学活动在教学工作中已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它是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作为教师只有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和教学理念,才能为孩子烹制出营养丰富、色味俱佳的“课堂大餐”。孩子爱吃了、吃饱了、吃好了,我们就知足了,就会感到欣慰。正如《礼记》中说的:“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在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中,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倍受重视,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素质,已成为课堂教学的核心。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做到:因文而异,因需而设,以学定教,顺学而导。通过有效的当堂训练,切实使学生学以致用,掌握方法,提高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一、创课堂轻松氛围,构建高效课堂   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古诗的教学方法千变万化,但必须符合古诗词教学的特点和学生的学习规律,利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感悟、探究。  一、朗读,读出意蕴  1.读要融情。正确、优美的诵读是一种语言艺术,也是走入古诗意境的一条道路。朗读古诗时,要使学生的情感自然而然地与作者的情感交融在一起,入情入境,使学生朗读真正做到流畅自如,感情丰富。因此,在朗读教学中绝不可急于求成,应引导学生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逐步深入。  2.读应
随着教育现代化的逐步深入,多媒体教育手段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运用。在幼儿语言活动中开展多媒体教学,不仅能使教学过程充满童心、童趣,更能充分活跃幼儿思维,激发其表达欲望,对幼儿语言能力的提高有着深刻的影响。  一、借助多媒体为幼儿创设宽松的语言情境,激发幼儿的语言学习动机  由于个性和环境的差异,幼儿之间的语言表达能力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有的幼儿能说会道;有的幼儿寡言少语;有的幼儿天性外向,说起话来落落大
加拿大哲学家M·邦格曾说过:“光凭逻辑是不能使一个人产生新思想的,正如光凭语法不能激起诗意,光凭和声理论不能产生交响乐一样。”俄国的阿斯摩斯也说:“纯粹逻辑始终只能把我们引向同义反复,它不会创造任何新的东西,本身不能提供任何科学的原理。”非逻辑思维和逻辑思维是人类思维的两种基本形式,两者都在人类思维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而又必不可少的作用。逻辑思维则是理论系统化、逻辑化的必要方法,但是非逻辑思维是产生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说:“对艺术,特别是音乐,道德内容是其灵魂,是其存在的意义。新课程教育研究要求培育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音乐课做为培养学生们美学方面有个不可替代的责任。学校音乐课的一切形成都应当旨在发展学生的精神生活,帮助他们认识世界,形成他们的世界观,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音乐教学的最大特点,是通过优美、动听的旋律,融入人的精神世界,通过美妙的音符来激发学生的情感,从而能够达到启
前一段时间,曾听到一位教育专家在报告中提到过一个生活测试:在厨房里,将精盐、绵白糖、白面粉三样东西放在同样的容器中,让一位12岁的孩子只通过眼睛来分辨,其结果会如何呢?也许,在我们的眼中这根本就是最基本的生活常识,一看便知。然而,通过一位家长的实践证明:孩子几番犹豫,连蒙带猜才把绵白糖给认了出来,其他两样再也分不清了。  其实,他们分不清的何止这三样——酱油和醋、葱和蒜、四季豆和豇豆等等。可他们却
新课程强调以人的发展为本,提倡向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亲身体验和探索中认识数学,解决问题,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因此新课程下的数学教学是创设适合的问题情景,在问题情景之下发挥学生自主参与、积极探究的主体意识,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再提出新问题,再解决新问题,这个过程是学生以问题为主线进行数学的学习,掌握必要的数学知识,在互动的过程中使学生的技能和
幼儿教育与其他教育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幼儿教育的重点不在于教授孩子学本领,而在于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何与同伴沟通,如何在公共场合表达自己,如何在群体中生活,如何养成良好的餐桌礼仪……我们一直说的幼儿园教育要“保教并重”把“保”放在了“教”的前面,这就说明对幼儿教育来说,保育较教育来说更为重要。所以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就更需要把“保育”放在“教育”的前面。   幼儿园实行“两教一保”的班级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