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一个“妙”字了得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8x8x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第八届现代与经典全国小学数学教学观摩研讨会上,我有幸聆听了著名特级教师徐长青执教的“重复”一课。徐老师的这节课,以“玩”贯穿始终,精彩纷呈。
  活动一:“猜拳和抢椅子”
  (师拿出两把椅子,邀请两个学生玩游戏)
  生:两个人不好玩,还需增加一个人。(师故意叫上来4个人)
  生:叫多了。
  师:怎么办?
  生:下去3个。
  师:已经叫上来了,不能就这么下去,为了公平,让他们4个人猜拳决定谁留下,然后3个人玩“抢椅子”的游戏。
  师:刚才参加两个游戏的学生站起来。(数了数一共6个人)怎么少了1个?玩抢椅子的是3个人,猜拳的是4个人,一共是7个人,怎么少了一个?是谁?快站出来!
  生:老师,你算错了,
  师:老师还会错吗?(争执了一会,学生心里明白,但表达不出来)
  活动二:“套呼啦圈”
  师:今天老师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4 3=6(板书)。
  生:不对,3 3=6。
  师:4个猜拳的加3个抢椅子的,站出来的只有6个人,不会错的。
  生:还有一个人参加了两个游戏。
  师:那算式怎么写?
  生:应该是4 3-1=6。
  师:为什么要减1,我不明白,你要解释给我听。(学生还是想不出理由)我有好办法(拿出准备好的呼啦圈),用呼啦圈将参加游戏的同学圈起来,这样就不会错了。(一个圈套住玩抢椅子的3个人,另一个圈套住玩猜拳的4个人)
  师:这不还是少一个人吗?(学生急了,于是那个已站在抢椅子圈内的学生又跑出来,钻进猜拳圈内。学生以为:这下老师你该明白了吧。谁知徐老师又去数抢椅子圈内的学生)
  师:这边又少了一个。(这样折腾了两三个回合,学生与老师争论半天,似乎学生跑累了,徐老师也被搞晕了)
  师:我还是不明白,我不玩了,你们自己玩吧。(两个圈内的学生你看我、我看你,其他学生也帮忙出主意。不一会儿,两个圈内的学生把呼啦圈交叉在一起,让那个既参加抢椅子又参加猜拳的同学站在了交叉的圈内。此时,全场听课教师们报以热烈的掌声。接下来徐老师指导学生将呼啦圈抽象成集合圈,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了“重复”的含义,达到了“水到渠成”的效果)
  感悟:
  这是整节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这节课教学的一大亮点。课听到这,不由得发出一声惊叹:真是妙哉!
  一、妙在老师的“傻”
  在第一个活动中,徐老师准备了两把椅子,“傻傻”地叫了两名学生上台,学生马上作出反应:两个人无法完成游戏,要3个人玩。徐老师又“傻傻”地叫上来4个人,学生发现:人又多了,应下去3个。于是引出下面的“猜拳”游戏。整个活动,徐老师仅仅是一个组织者。徐老师的两次“犯傻”,使游戏顺利地进行,更为后面的教学埋下了至关重要的“伏笔”。
  课堂教学关键是教师如何巧妙引领学生一步步走进数学,由学生揭开数学的神秘面纱,最终达到真正学数学、用数学的目的。如果教师以“知情者”的身份,指挥着学生一步一步认识新知,那就是一种变相的“灌输”;相反,如果教师装糊涂些,与学生一道慢慢地接近知识,学生将调用自身的知识基础给教师讲解、释疑,达到“拨开云雾见晴天”的教学效果。徐老师在这节课中就巧妙地扮演了一个“糊涂”老师,引发一场认知矛盾,从而引出下面的一系列活动。这样的教学难道不妙吗?纵观我们的数学课堂,真的需要教师的“傻”——钝感力,让它作为课堂的一种润滑剂,使教学活动的“列车”飞速前行。
  二、妙在老师的“无赖”
  当学生认为4 3-1=6时,似乎已经明白了重复的道理,但是“为什么要减去1”,学生的认知还没有真正从感性上升为理性,还需要借助数学模型建立相应的认知体系,才能说真正意义上的理解。徐老师“赖皮”地说“我还是不明白”,于是学生来回折腾,但徐老师扭头就走,把学生晾在了一边。学生并没有因为老师的退场而放弃游戏,反而将他们推向探索知识的前沿,使他们不得不积极地思考着、争执着,最终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将呼啦圈交叉在一起,那个既参加抢椅子又参加猜拳的同学站在了交叉的圈内。到此,老师的“无赖”达到了目的,不再需要老师过多的语言,学生对“重复”的含义已经明白于心了。
其他文献
在这个世界上,许多人都认为家是一处房子或一个庭院,然而当你或你的亲人一旦从那儿搬走,那儿就失去了温馨和亲情,你还认为那儿是家吗?  曾在报上读过这么一个故事:在洛杉矶,有一个醉汉躺在街头,警察把他扶起来,发现是当地的一位富翁。这位富翁在洛杉矶有三处别墅,当警察說送他回家时,富翁说:“家?我没有家。”警察指着远处的别墅说:“那是什么?”富翁说:“那是我的房子。”  家是什么?真的不能简单地说是一座房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课堂评价体系”,因此,注重学生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思考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评价的数学课堂评价备受广大数学教师的关注。为此,本文将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谈谈如何有效提高数学课堂评价。  一、 数学课堂评价的低效现象  现象(一):评价肤浅化,流于表面形式  在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常常用“你真聪明”“真好”等表面化、形式化的评价语言夸奖学生,可学生到底聪明
案例:  师:什么叫钝角?  生甲兴冲冲地第一个举手:老师我知道!大于90度的角叫钝角。  师:是吗?  师一边用拖长疑惑的语调,一边将征询的目光投向其他学生,众学生立即明白这个回答是错误的,纷纷举起了手。  学生乙:大于90度而小于180度的角叫钝角。  语音刚落,还没等其他学生细细思索,教师就激动地将手一挥,说:“××真聪明,表扬他!”教室里顿时响起很有节奏的掌声:“嗨!嗨!嗨!你真棒!”学生
新课程教材图文并茂、生动有趣,贴近学生的生活,充满时代气息,无论是内容的选择还是呈现方式上,都很好地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它以现实生活为背景,力求形成“问题情境——探究新知——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基本教学模式,以儿童化、生活化的方式反映数学的思想方法。尽管如此,然而教材还是数学知识与思想的浓缩本,呈现给学生的往往都是高度概括和抽象化的静态知识,而隐藏在知识背后的关于知识产生与形
随着课改的渐渐深入,笔者在大量的听课、上课过程中发现,现在的数学课堂教学,尤其是公开课教学似乎又走进了一个“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境地。课堂上教师那种过于严密的、精雕的、无暇的预设,表面上看似很完美,实际上已经失去了数学教学的本质,变成了教师自身出彩的舞台。如今课改下的数学课堂到底应该何去何从呢?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为我们道明了出路:“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对数学课堂就应该删繁就简,将附加于
题目:在1/3和1/2之间找一个分数。  分析:要在1/3和1/2之间找一个分数,由于分子都是1,分母3和2是相邻的两个自然数,所以1/3与1/2之间不可能直接找到一个分子是1的分数。但可以通过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这两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分别扩大相同的倍数,就可以找到适合条件的一个分数。  方法一:先通分,把两个分数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得到1/3=2/6和1/2=3/6。因为通分后两个分数的分子相差
最近,笔者听了一节六年级的复习课,内容是“立体图形的表面积与体积”。这位教师对课本一、道练习题的重组教学,让人赞叹不已,感触颇深。  这道练习题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数学第十二册第139页第4题:一个长方形、一个正方形和一个圆的周长相等。已知长方形长10厘米,宽5.7厘米。它们的面积各是多少?  从教材的编排特点及编排意图来理解,它是在学生复习“平面图形的周长与面积”之后而设置的综合性练习题,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是众所周知的道理,也是《数学课程标准》所提倡的理念。我们在实践中也一直要求自己这样做,可有时会无意识地只顾“授人以鱼”,而忘了“授人以渔”的培养学生的一种潜在能力。  “比一比”是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的内容,是非常重要的数学思想。我们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方法、思想。我们知道数学知识不完全取决于教材内容和知识点的数量,应注重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对
“课本是教师为实现一定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使用的、供学生选择和处理的、负载着知识信息的一切手段与材料。”学生接触的最多的应该就是课本了。任教小学多年,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不管是上课还是下课,一年级很多学生很喜欢翻课本、看课本,还会三两一群地讨论交流,也许他们看的只是课本上的图画,但对自己的课本总是显得依依不舍;到了后来,随着年龄的增大,学生主动翻课本、看课本的现象反而少了,有时甚至忘了带课本。为
“认识分数”这节课教学的重点是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和理解几分之一,并能正确地表示出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其难点是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每份里都有一个或几个物体。受物体个数的干扰,学生往往容易把物体的个数与平均分成的份数混淆。如何让自己的教学贴近学生的实际?怎样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这是我课前课后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一、创设情境,支撑理解  有效的教学情境,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