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探讨双腔导尿管球囊压迫止血在剖宫产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5例剖宫产手术中发生出血的患者行双腔导尿管球囊压迫止血,观察临床止血效果,并与20例同期宫腔填纱患者的止血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在宫腔出血次数上,15例患者显著减少,在宫腔球囊压迫止血过程中15例患者出血量为(275±34.5)ml,平均275ml。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效满意。结论 对于剖宫产出血患者,宫腔球囊注水压迫止血法具有安全有效、简单实用的优势,在临床剖宫产出血治疗中值得应用推广。
关键词:宫腔;球囊;止血;剖宫产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4年7月期间收治的剖宫产手术患者15例作为观察组,年龄23~34岁,已婚。同时选取同期收治的剖宫产手术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组,年龄24~35岁,已婚。2组在年龄、体重、文化程度、胎儿大小等基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在剖宫产手术中出现出血采取一般常规治疗(如:按摩子宫、使用缩宫素、宫腔填纱),同时收集宫腔出血量并计算出平均出血量。
1.2.2观察组在剖宫产手术中出现出血采取双腔导尿管球囊压迫止血的方法。
(1)宫腔球囊的放置:对手术者进行一般常规消毒后,同时取合适规格的双腔球囊导尿管一个,在双腔导尿管球囊内注入1.5ml气体,使球囊充分膨胀以便剪去双腔导尿管球囊顶部的部分导管,之后再抽出球囊内气体后将双腔球囊导尿管放入宫腔内,向双腔球囊内注入灭菌的氯化钠溶液200~300ml(在B超的引导下向宫腔注入适量,至宫腔分离比较显著并且推注的手感有明显阻力的时候为止),缓慢地、小心地向外拉出导管,使双腔导尿管球囊尽量压住出血的地方并将其固定。导尿管的另一头连着出血收集袋,收集宫腔出血量并计算出平均出血量。对于宫腔形状不规则的患者,可在宫腔内放置两个双腔导尿管球囊固定住宫颈外口,以预防双腔导尿管球囊的滑脱。在双腔导尿管球囊放置期间如出血量增多则继续向球囊内注入适量液体以有效的压迫止血。
(2)宫腔内注入灭菌的氯化钠溶液。对于宫颈口球囊不易固定的患者,用手术钳夹住球囊,一般宫腔球囊放置5~12h,特殊情况时可以适当延长放置时间。取出球囊时要准确测定宫腔球囊内的压力值,并注意放出的灭菌氯化钠溶液量与注入的灭菌氯化钠溶液量是否相等。在手术结束时球囊可以一次性抽液减压取出,也可以多次抽液减压至宫腔球囊内留有适量液体以有效的保证球囊处于膨胀状态,继续留在宫腔内等到第2d取出。
1.3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出血量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出血量比较
组别 n 200~300ml 300~400ml 400~500ml >500ml
观察组 15 60.0% 33.3% 6.7% 0.0%
对照组 20 10.0% 40.0% 35.0% 15.0%
观察组患者的出血量为(275±34.5)ml,对照组患者的出血量为(400±25.5)ml。两组患者出血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止血效果优于对照组。
2.2不良反应 观察组术后无子宫坏死及感染。对照组术后子宫感染发生1例,发生率为5.00%。
3讨论
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并发症,是产妇死亡原因之首。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占分娩总数的2%~3%,由于测量和收集血量的主观因素较大,实际发生率更高[1]。2006年,ACOG提出阴道分娩后失血量超过500mL,或剖宫产后失血量超过1000mL考虑为产后出血。传统产后出血止血的方式有按摩子宫、缩宫剂、纱布宫腔填塞、结扎缝合血管、子宫动脉栓塞等。当上述方法无效时,切除子宫是挽救产妇生命的唯一措施。但有时当盆腔组织广泛粘连,切除子宫困难或短时间内无法切除时,患者已大量出血时,找到一种取代子宫切除的快速止血方法就尤为重要。而且切除子宫不仅破坏盆腔解剖结构,使育龄妇女永久丧失生育功能,而且切除子宫还影响卵巢的血液供应和内分泌功能[2],继而出现卵巢早衰,导致冠心病的发生,严重影响了妇女的身心健康。因此,对于生育年龄的妇女设法保留子宫尤为重要。
宫腔球囊压迫止血法是通过球囊膨胀,对宫腔产生一定的压力和机械性刺激,压迫宫腔创面,促使子宫收缩而止血。同时通过宫腔球囊压迫,迫使接近球囊的宫壁血管闭锁,使宫体部达到物理止血的目的[3]。放置球囊具有可塑性,球囊可以改变形状充分填塞宫腔,且球囊的弹性可导致子宫的正常收缩不受影响。基于传统处理方法对宫缩乏力性出血止血效果的不足,笔者所在科室应用术后宫腔放置导尿管球囊压迫止血,使子宫内壁大面积均匀受压以减少出血量有效止血收到了满意的效果。上述数据表明经球囊压迫止血的观察组止血率为100%,对照组止血率为85%。
综上所述,宫腔球囊压迫止血与其他止血方法比较,能有效及时控制宫缩乏力性出血。操作简便,技术要求低,止血速度快,省时,有效减少出血量,且张力均匀,无内出血隐患,有效地减少宫腔感染的发生,是目前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较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在各大医院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王利群.剖宫产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分析及应对措施[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0):31-32-
[2]王红霞,罗克妹,孔翠花,等.水囊压迫与纱布填塞治疗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疗效比较[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8,24(2):139.
[3]夏恩兰.子宫腔球囊压迫止血的临床应用[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2,37(3):185-
关键词:宫腔;球囊;止血;剖宫产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4年7月期间收治的剖宫产手术患者15例作为观察组,年龄23~34岁,已婚。同时选取同期收治的剖宫产手术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组,年龄24~35岁,已婚。2组在年龄、体重、文化程度、胎儿大小等基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在剖宫产手术中出现出血采取一般常规治疗(如:按摩子宫、使用缩宫素、宫腔填纱),同时收集宫腔出血量并计算出平均出血量。
1.2.2观察组在剖宫产手术中出现出血采取双腔导尿管球囊压迫止血的方法。
(1)宫腔球囊的放置:对手术者进行一般常规消毒后,同时取合适规格的双腔球囊导尿管一个,在双腔导尿管球囊内注入1.5ml气体,使球囊充分膨胀以便剪去双腔导尿管球囊顶部的部分导管,之后再抽出球囊内气体后将双腔球囊导尿管放入宫腔内,向双腔球囊内注入灭菌的氯化钠溶液200~300ml(在B超的引导下向宫腔注入适量,至宫腔分离比较显著并且推注的手感有明显阻力的时候为止),缓慢地、小心地向外拉出导管,使双腔导尿管球囊尽量压住出血的地方并将其固定。导尿管的另一头连着出血收集袋,收集宫腔出血量并计算出平均出血量。对于宫腔形状不规则的患者,可在宫腔内放置两个双腔导尿管球囊固定住宫颈外口,以预防双腔导尿管球囊的滑脱。在双腔导尿管球囊放置期间如出血量增多则继续向球囊内注入适量液体以有效的压迫止血。
(2)宫腔内注入灭菌的氯化钠溶液。对于宫颈口球囊不易固定的患者,用手术钳夹住球囊,一般宫腔球囊放置5~12h,特殊情况时可以适当延长放置时间。取出球囊时要准确测定宫腔球囊内的压力值,并注意放出的灭菌氯化钠溶液量与注入的灭菌氯化钠溶液量是否相等。在手术结束时球囊可以一次性抽液减压取出,也可以多次抽液减压至宫腔球囊内留有适量液体以有效的保证球囊处于膨胀状态,继续留在宫腔内等到第2d取出。
1.3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出血量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出血量比较
组别 n 200~300ml 300~400ml 400~500ml >500ml
观察组 15 60.0% 33.3% 6.7% 0.0%
对照组 20 10.0% 40.0% 35.0% 15.0%
观察组患者的出血量为(275±34.5)ml,对照组患者的出血量为(400±25.5)ml。两组患者出血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止血效果优于对照组。
2.2不良反应 观察组术后无子宫坏死及感染。对照组术后子宫感染发生1例,发生率为5.00%。
3讨论
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并发症,是产妇死亡原因之首。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占分娩总数的2%~3%,由于测量和收集血量的主观因素较大,实际发生率更高[1]。2006年,ACOG提出阴道分娩后失血量超过500mL,或剖宫产后失血量超过1000mL考虑为产后出血。传统产后出血止血的方式有按摩子宫、缩宫剂、纱布宫腔填塞、结扎缝合血管、子宫动脉栓塞等。当上述方法无效时,切除子宫是挽救产妇生命的唯一措施。但有时当盆腔组织广泛粘连,切除子宫困难或短时间内无法切除时,患者已大量出血时,找到一种取代子宫切除的快速止血方法就尤为重要。而且切除子宫不仅破坏盆腔解剖结构,使育龄妇女永久丧失生育功能,而且切除子宫还影响卵巢的血液供应和内分泌功能[2],继而出现卵巢早衰,导致冠心病的发生,严重影响了妇女的身心健康。因此,对于生育年龄的妇女设法保留子宫尤为重要。
宫腔球囊压迫止血法是通过球囊膨胀,对宫腔产生一定的压力和机械性刺激,压迫宫腔创面,促使子宫收缩而止血。同时通过宫腔球囊压迫,迫使接近球囊的宫壁血管闭锁,使宫体部达到物理止血的目的[3]。放置球囊具有可塑性,球囊可以改变形状充分填塞宫腔,且球囊的弹性可导致子宫的正常收缩不受影响。基于传统处理方法对宫缩乏力性出血止血效果的不足,笔者所在科室应用术后宫腔放置导尿管球囊压迫止血,使子宫内壁大面积均匀受压以减少出血量有效止血收到了满意的效果。上述数据表明经球囊压迫止血的观察组止血率为100%,对照组止血率为85%。
综上所述,宫腔球囊压迫止血与其他止血方法比较,能有效及时控制宫缩乏力性出血。操作简便,技术要求低,止血速度快,省时,有效减少出血量,且张力均匀,无内出血隐患,有效地减少宫腔感染的发生,是目前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较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在各大医院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王利群.剖宫产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分析及应对措施[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0):31-32-
[2]王红霞,罗克妹,孔翠花,等.水囊压迫与纱布填塞治疗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疗效比较[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8,24(2):139.
[3]夏恩兰.子宫腔球囊压迫止血的临床应用[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2,37(3):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