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提问艺术

来源 :今日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light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成为很多语文教师追求的目标。如何打造高效课堂?讲究提问的艺术至关重要。在课堂教学中,同一篇课文同样的课堂由于设计的问题多少不同,或提问的切入点不同,角度不同,难易度不同,往往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在语文教学中,有的老师由于备课时没有注意对问题的精心设计,课堂上往往问题问了一大堆,却并没有解决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从而造成课堂教学高耗、低效,既害已(教师),又害人(学生)。
  一 、高效课堂问题设计的作用
  (1)高效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计,首先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奋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优秀的语文老师,往往会在学生学习一篇新课之前,设计一两个简短、贴切而又符合学生心理的问题,把学生带入教者精心组织的一堂生动有趣的课堂中去。这些问题有时不一定要学生回答,但能使学生兴奋不已,跃跃欲试,精神饱满,全情投入到一堂课的学习中去,如:教学鲁迅先生的《社戏》导入语:“同学们!童年是我们最值得珍藏和回忆的美好时光,老师想知道,童年时你们最喜欢去哪里?最喜欢做什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研究鲁迅先生的《社戏》,看看文中为我们展现了一幅什么样的童年生活图画。”启发性的导语引起学生的兴趣和认同感,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老师精心设计的思维轨道上来。
  (2)高效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计,应该能引导学生深入浅出学习课文的思维发散点。所谓思维发散点是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有内在联系,环环相扣,能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问题,老师能轻松地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到知识,增长能力,提高素养,获得有益的启示。如有一位教师在教学《中国石拱桥》时,在感知课文后,教师设计了如下一些问题:①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大家已经知道,中国石拱桥的主要特征是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作者主要采用怎样的说明方法来说明这一点的呢?(学生答: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举了赵州桥和卢沟桥的例子)②中国的石拱桥很多,几乎到处都有,为何课文中单举赵州桥和卢沟桥这两个例子呢?(几个学生分别答:因为这座桥最著名、最有特点、最有代表性……)③赵州桥、卢沟桥都具有中国石拱桥的共同特点,作者在介绍石拱桥的时候,顺序、内容也大致相同,举一个例子不是更简约吗?为何要举两个例子呢?(学生答侧重点不同:一个侧重形式优美,一个侧重结构坚固。赵州桥坚固,卢沟桥优美。这样可说明中国石拱桥形式多样,多姿多彩的特点)④为什么先说赵州桥,后说卢沟桥呢?(学生分别从修建年代前后不同,以及石拱桥样式:独拱与联拱上回答)⑤本文除了赵州桥和卢沟桥外,还举了哪些石拱桥的例子呢?这些桥有没有一定的顺序呢?能不能删去,为什么?……以上这个环节是比较成功的。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得益于课堂提问的精心设计。
  (3)高效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计,应该能突破教学的难点。教学中重难点问题。往往是一堂课的重中之重,对这些问题的解决,不同的教师会有不同的方法,
  巧妙设计问题,往往能够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破茧而出,一步一步达成课堂教学的目标,完成教学任务,如教学《岳阳楼记》为了让学生理解“作者是怎样提出自己的政治抱负和见解”这个问题,教者设计了如下几个小问题,文章开头为何要写滕子京“谪守”?为何要写洞庭湖景色之变化无穷?(是为引出迁客骚人览物之隋的“异”)写迁客骚人览物之情的“异”有何作用呢?(衬托古仁人的思想感情),写古仁人的思想感情有何作用呢?(是为引出作者的政治抱负和见解)……这几个问题,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拨开云雾见青天,一步一步释难解疑,难点问题逐步化解,重点问题逐步凸显,也拓宽了课堂的深度。
  二、高效课堂有价值问题的设计
  当然不同素质和水平的老师,不同课堂以及不同的教学对象,可能会有不同的做法,但一般来说,可从下面常见的几种角度切入。
  1、从课文的标题入手,设计教学问题
  中学语文教材里有很多篇目标题都是很好的切入口,可以设计出很多有价值的问题:如《柳叶儿》,可以从读的角度设问,这个题目怎么读呢?学生答后,教师指出,这是个儿化音,读时要注意卷舌,类似的还有,花朵儿,压根儿……这个题目该用怎样的感情去读呢?(喜悦、赞美)
  2、根据课文的重难点设计问题
  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而透彻的思考,全面理解教学内容,确定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找准解决重难点的切入口。找准了切入口也就找到了方向,重点问题解决了,难点问题解决了,教学任务也基本落实了。
  如教学《中国石拱桥》这篇说明文,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举例子这种说明方法的运用。”这是一篇平实的说明文,举例子这种说明方法学生也知道,怎样设问才能让学生探究起来有趣、有热情呢?怎样设计问题才能让学生真正把握文章的重点和难点呢?经过反复思考和斟酌,教者设计了如上文所说的五个问题,由浅易向纵深发展,重难点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3、根据不同的文体设计教学中的问题
  如散文教学,可从文章线索,作者情感。对语言的品味赏析等方面人手;小说可从情节、人物、环境、景物描写作用、刻画人物方法等方面设计问题;诗歌,可以从意象、作者情感、表现手法、语言特色等方面入手。当然有时不同的文体,也会有相通之处,如小说《羚羊木雕》原文题叫《反悔》,为何编者不用“反悔”做题,而改用《羚羊木雕》呢?(作用:文章线索,推动情节发展,刻画人物形象等)
  总之,课堂提问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一门艺术。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离不开适时、精当而巧妙的提问。只有慎重的对待课堂教学提问,精心设计问题,讲究提问的艺术,做到“提问精粹”,才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其他文献
中学地理新课程标准指出,地理教学要通过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进,通过地理活动的开展和丰富教学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好奇心、求知欲。由此可见,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一、营造融洽师生氛围   新课程背景下,地理课堂仍然是以地理事物的形成、分布规律,及其自身以及和人类之间的相互关系为教学内容,但是中学地理新课程标准又赋予地理课堂以全新的特征,
期刊
所谓探究式学习是指“学生在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的情境中,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性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化学探究式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特定的化学问题(专题、课题或某一知识点)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它是学习方式的变革。要真正实施探究式学习,就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精神
期刊
建和谐社会的落脚点就是构建和谐校园,而构建和谐的思想品德课堂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思想品德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因素,充分发挥学生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完善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思想品德课情感教学的途径很多,但本人在教学实践中则主要运用沟通艺术法、寓教于乐法等。   一、沟通艺术法   沟通艺术法,是指在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通过有效沟通,使课堂教学和谐,师生关系融洽,
期刊
古往今来,无数历史事实证明,改革、发展与稳定三者之间互为条件、相辅相成。只有找到三者之间关系的结合点,稳妥处理好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中国历史上,历代改革家在改革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经验,也留下了深刻的教训。   首先,改革要配套。  金世宗完颜雍的改革与元世祖忽必烈的改革,可以说是成功的例子。金世宗的改革,不仅促进了金朝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
期刊
有效的英语作业可以检测学生课堂听讲能力,也可以督促学生及时复习、巩固和运用所学的知识与技能。英语的有效作业,应针对初中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适时适量地布置形式多样的开放而充满活力的英语作业,这才是在新课程下的贯彻新课程标准的新型英语作业观。   一、讲求作业的层次性   设计和布置作业时,应该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作业分层布置,力争让每个学生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都取得成功,获得轻松、愉快、满足的心
期刊
摘要新课改之后,强调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高考对解题表达规范要求较高,加之高考阅卷速度快,解题不规范就成了影响正常得分的主要因素之一,产生这种现象主要是由应考不规范造成的,如平时不注意表达规范性,不能规范使用术语答题,要点不明确,等等。其中能否规范使用术语答题尤为特出,而农村学生在运用政治学科学术语言答题的能力上就更为薄弱。那么,教师如何提高农村学生政治学术语言的运用能力呢?本文分析了农村
期刊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计算机多媒体作为现代科技成果。以异常绚丽的姿态登上了教学舞台。它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合理运用,有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有助于开发智力、培养能力、陶冶情操、提高教学质量。   一、展现场景,开启形象思维之门,使之乐学   卢梭说:“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电教手段以形、色、光、画的独特效果,鲜明的表现力和直观形象性,最能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
期刊
教学活动是学生在校园生活中最经常、最大量接受影响的活动,因而教学活动要根据各类教材的艺术因素,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渗透思想道德教育,陶冶情操,发展思维,提高能力,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多层次、高层次专业人才的新一代。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采取行之有效、灵活多变、富于创新的教学方式,用最少的时间与精力去获取最佳的教学效果,是我奋斗的目标。多年来,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活”起来,我做了不少尝试,取得了可喜的
期刊
内容摘要如何促进学生全方位的发展,是当代老师的有一新的课题研究,本人就此做出如下阐述。  关键词重新审视注重评价体系组合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拉开了帷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强调基础教育要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它的核心理念就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同时
期刊
小学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课改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阅读教学合称语文教学的两根“支柱”。教师和家长常常认为,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得都差不多,谁的习作写得好,语文分数就高,以后升学的几率就高,习作教学的目的和任务始终没有跳出“为考试而习作”的怪圈,从而造成了“习作难教,习作难写”的尴尬局面。如何打破尴尬局面,提高习作教学效率,提升学生习作水平,为小学生习作引来源头活水呢?   一、生活如源泉,观察是涓涓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