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文化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m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苗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有属于自己的语言,属于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无文字,苗族的起源、迁徙及发展的轨迹,相当程度上靠苗族的歌谣、传说、工艺、美术进行反映,其中古老的神话吸引着我们,总觉得古老的民族会有很多我们没有见过没有听过的神奇文化传说。还有那千姿百态,绚丽多彩的苗族服饰,更是让人对苗族充满着一种神往,而且苗族服饰还被誉为“穿在身上的史书”。让苗族这个古老的民族又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一,苗族的历史渊源
  关于苗族最早可以追溯到史前历史阶段。大约距今五千多年前,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和黄河下游一带的许多原始人类群体,经过若干艰苦的劳动世世代代的繁衍生息,逐渐形成了一个强大的部落联盟,史籍上称之为“九黎”部落。据史学家考证,在九黎部落中有苗族先民。《山海经.大荒南经》上记载:“大荒之中,有人名曰驩头。鲧妻士敬。士敬子曰炎融,生驩头。驩头人面鸟啄,有翼,食海中鱼。杖翼而行,维宜芑苣,穋杨是食。有驩头之国。”这里的驩头是指以巨鸟为图腾的原始部落的名称。在现今的《苗族古歌》中,仍唱到有巨鸟参与开天辟地的事迹,也透露出巨鸟崇拜的信息。《大荒北经》上又说:“西北海外,黑水之北,有人有翼,名曰苗民。颛顼生驩头,驩头生苗民,苗民生釐姓,食肉。”这里进一步明确指出“驩头”乃是南方“三苗”部落的首领。而“三苗”是“九黎”之后。“九黎”部落强盛时,曾多次与黄河中上游的两大部落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发生过激烈的战争。在当时的这三大部落中,尤其以“九黎”部落最为强大。他们已经开始生产和使用金属,并已经开始制作金属兵器,多次打败还在使用石制兵器的其他两个部落,大有雄居东方并不断的向炎、黄领地推进之势。迫使炎、黄两大部落不得不联合起来,对抗九黎,结果九黎大败,神话传说中的战神蚩尤也在这场激烈的战争中战死了。之后九黎部落崩溃瓦解,大势已去,大部分退回南方,在长江中下游一带重新集结。在尧、舜、禹时期,距今四百多年前又重新组合了“三苗”集团。后来夏禹继承先帝之业,向“三苗”发起大举进攻,终将“三苗”击溃。他们被驱逐到今陇西一带,有一部分继续向南逃避于险山恶水之中,又经不断衍化,形成今天散居于湘、黔、桂等地的苗族。正是因为这样历史经历,虽似祸非福,但却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正是因为避于山林险恶之处,才留下了这么多古老的文明。
  二,苗族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蜡染是苗族著名是传统工艺,历史悠久。蜡染制作方法,是将黄蜡加温溶解为蜡汁,再将白布平铺于案上,用蜡刀蘸上蜡汁在布上绘图。绘好后放入染缸渍染。然后清水煮沸脱蜡,即现出白色花纹。蜡染大多出自妇女之手。其水平高低,不在于制作方法,而在于蜡绘艺术。技艺精湛者,一般不先画样,也不用直尺圆规,仅凭构思和手工技巧,就能使所绘图形均匀、对称、大方、美观。而且蜡染图案多的无法统计。蜡染与苗族生活息息相关,用途广泛,图样格式多样化,有好多地方的苗族在祭祖时,要穿特制的蜡染衣。苗族服饰中蜡染花布也是他们最常用的。
  苗族蜡染,蜡画是祖先留个我们的宝贵财富,蜡画技艺是在中国边远、闭塞的南方少数民族地域中幸存下来的。每一幅蜡画都有民间艺人们的心声,我们要读懂一幅形式上十分简朴的民间蜡画,就要通晓这些民族的社会历史、风俗史和审美发展史。中国蜡画首先给人的强烈印象是他的形式美,由于绘制工具本身的独特性,决定了蜡画一般呈蓝底白花图案,色泽单纯而幽静。蜡染工艺造成的自然裂纹也是其他工艺美术所无法体现的。具有独到的表现力。如果仅从艺术功底上看,大多数蜡画作品远远没有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它的艺术局限性也尤为明显。但,中国民间蜡画恰恰以它青涩的艺术稚气赢得了观众,就像我们愿意欣赏一幅别有韵味但很粗糙的初学者的作品,而不愿意观赏一幅模仿名家至于乱真的赝品一样的感受。中国民间的蜡画结构形式是最具直接美感刺激的,它不是以高深奇绝的艺术技巧吸引我们,感染征服我们,在那对称、均匀、疏密得当、错落有致的构图中,在那些栩栩如生的花、鸟、虫、鱼、兽以及各种劳动生活场景中,强烈的生活气息中而来,使我们不自觉的进入另一种超乎寻常的境界,花丛、山野、牛羊、蝴蝶、月光等都是蜡画艺术最常见的题材和内容。蜡画中神秘的螺旋纹是每一个蜡画者都必须首先掌握并不能丢掉的技艺,它代表着原始的图腾崇拜。他们还崇拜牛角纹,他们认为牛可以给人们带来福音,还有好多图腾都有它的意义,比如棉花象征繁华,凤鸟象征吉祥,蝴蝶象征始祖等等。蜡画作为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古代工艺美术,它显示出了顽强的生命力,吸引着更多的欣赏者。
  三,苗族的服饰
  苗族服饰以刺绣图案和各种花纹传递着苗族人民的审美情趣。苗族的刺绣以粗犷大方、色彩艳丽以及针法多样化著称。如破线绣、织绣、缠绣等,用这些针法绣出的图案立体感强,犹如浮雕,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仍保持原有本色。苗族妇女盛装,整件上衣都绣满了各种图案花纹,有“满件绣”之称。苗绣独到之处除了它的针法外,其构图大胆和色彩搭配也具有显著的特点。苗绣的图案十分丰富,有动物、植物及几何纹等。苗族妇女把蝴蝶的翅膀装在鸟身上,虎的身子上出现鱼鳞,动物的腿长在背上,凡此种种,创造了各种不和情理又合乎情趣的艺术形象。苗族服饰,以贵州黔东南地区的最为华丽,那里的银饰盛装更是闻名遐迩。他们还有“银衣”、“花衣”苗族妇女不惜时间,精心绣制一件盛装往往需要一两年的时间。苗族姑娘从六七岁就开始学习服饰制作工艺,一件贴绣的上衣,僅是彩色折叠的小三角就多达一万多个。一件绣衣是苗族姑娘一生所绣精品。他们流传“无花无银不成姑娘”的俗语。花是指花衣,银是指银饰,银饰品中还有各种银蝴蝶,挂在衣角摆,在银角,银牌上都刻有蝴蝶,寓意苗族人民对其先祖蝴蝶妈妈的崇拜,具有深刻的民族内涵。
  苗族的文化与神奇不是我们纸上可以介绍完的,苗族的人文风情更有一番别致。走进他们的生活才能真正体会到历史文化的气息。
  参考文献:
  [1]杨正文著:《苗族服饰文化》,贵州民族出版社,1998年版。
  [2]潘年英著《民族.民俗.民间》贵州民族出版社,1994年版。
  [3]孟白著《贵州民族风情》学苑出版社,2013年版。
  [4]杨圣敏著《中国民族志》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其他文献
【摘要】:配价理论是语言学中极具实际意义的一门理论,从配价的角度研究俄语动词,为探究句法模式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理论基础。本文将俄语动词根据其内在语义结构划分类别,并选取三价动词作为研究对象,剖析其句法模式的构建规则。  【关键词】:三价动词;句法模式;配价  一、配价理论  配价理论是当代语言学最富有实用价值的语言学理论之一,并且已成为当今句法语义理论体系中一项重要的内容。“价”这一概念借自化学,化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发展建设,新农村建设逐渐变为社会建设的主要项目。在新农村建设中,群众文化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群众文化发展水平代表着国家的文化水平,从基层开始做起文化建设不仅带动了社会发展,同时也为国家建设小康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本文就群众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进行分析研究,同时提出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群众文化;新农村建设;文化建设作用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的主旨是伟大的艺术家毕加索在20世纪美术史上留下的光辉成就,同时对毕加索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伟大的成就进行探讨并思考这位伟大的艺术家对我们目前的艺术乃至将来的艺术的一种影响。  【关键词】:毕加索;20世纪;美术史  帕勃罗·毕加索(188l—1973),这位生于西班牙卒于法国的20世纪的伟大画家,在他从艺的70多年岁月中,创作了包括油画、版画、雕塑、陶瓷、拼贴、素描等在内的艺
期刊
博物馆担负着征集、保护和研究、展示人类生存及其环境物证的重要文化传播功能,一向被誉为人类文明的宝库,智慧的结晶,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和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历史文化和现代文明集中的形象代表。近年来,随着国家文化事业的繁荣,考古学的大众化普及化,博物馆的兴起对于城市文化建设以及旅游发展的重要作用日益突出,逐渐成为展示城市独特历史文化,提升城市文化和旅游吸引力的重要载体。  二战以前,世界博物馆总数还
期刊
【摘要】:新时期的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对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意义重大,目前我国的基层群众文化工作上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本文在探讨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浅析了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新时期;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开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10月15日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时期下,文化建设逐渐
期刊
【摘要】:地扪侗寨是全国仅有的6处具有代表性的古村落之一,是西南地区唯一一个被纳入国家保护试点的古村落,2011年以来,相继被评为“贵州省最具魅力侗寨”、“全国文明村镇” 和“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地扪侗寨之所以能够“跳出旅游做旅游” [1]成为“时光边缘的古村落”[2],一直以来备受国内外游客青睐和各级部门重视,它真正打动人的,不仅是风光的旷世之美、花桥鼓楼的建筑之美或侗乡少数民族的风情之美,更具
期刊
【摘要】:反腐倡廉建设则是实现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的一个重要环节,更是贯彻和落实“四个全面”重大战略布局的关键所在。只有把制度反腐和文化倡廉统一到防腐反腐的过程中去,才能够标本兼治的将中国特色的反腐倡廉贯彻到底,从而形成反腐倡廉的创新维度。  【关键词】:廉政文化;建设;维度  在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调研时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协调推进
期刊
【摘要】:习近平文化思想在继承前四代领导人文化思想基础上,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灵魂、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主体、以西方文化为用。同时,结合时代发展要求,创新性把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提供文化智力支持。  【关键词】:习近平;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文化;西方文化  一、习近平文化思想以马克思主义为灵魂  (一)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是近代中国社会文化的必然选择  马克思主义在当今中国文化思想
期刊
中华文明五千年之灿烂辉煌,都是先人的智慧结晶。经历了几千年风风雨雨的洗礼,好多瑰宝已经荡然无存,留下的精华我们倍加珍惜。祖先们生活的轨迹和留下的民间艺术,亦是我们最亲近的文化瑰宝。当我们欣赏在拥有几百年几千年历史的民间手工艺,思绪又容易被带回到历史的长河中。耳边又会响起秦始皇修筑阿房宫的“当当当......”声、汉武帝抗击匈奴的策马奔腾声、李隆基剿灭安禄山的胜利欢呼声、精忠报国的岳飞厮杀声、成吉思
期刊
【摘要】:《菊与刀》一书是鲁思·本尼迪克特根据文化类型理论,运用文化人类学的方法,把战时在美国拘禁的日本人作为调查对象,同时大量参阅书刊和日本文学及电影,写成报告。报告中推断出的结论是:日本政府会投降;美国不能直接统治日本;要保存并利用日本的原有行政机构。因为日本跟德国不同,不能用对付德国的办法对付日本。到底是什么原因让美国研究日本,或者说明治维新之后的日本有什么值得美国人重视的地方。作为中国人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