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南经济带农村女性人力资源开发研究

来源 :经济研究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nhu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区域人力资源中,农村女性人力资源一直占有重要地位,鲁南经济带作为山东半岛主要的农业发展区域,农村女性人力资源尤为丰富和重要。通过分析该区域农村女性人力资源现状,提出进一步开发鲁南经济带农村女性人力资源的路径和对策,对推动该区域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工业化进程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鲁南经济带;农村女性;人力资源开发
  中图分类号:F2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7-0086-03
  2008年2月,山东省政府正式出台《鲁南经济带区域发展规划》,将鲁南经济带定位为山东省重点开发区域,并按照统一布局、错位竞争、一体推进的原则和“一带、三区、六大产业基地”的总框架,全面建设日照、临沂、枣庄、济宁、菏泽5市,以推动鲁南经济带成为鲁苏豫皖边界区域新的经济隆起带和山东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这一“规划”的通过也标志着山东省“一体两翼”战略的正式实施和启动。鲁南经济带作为“两翼”中的“南翼”无论是在政策支持还是在发展空间上都迎来了十分巨大的发展契机,在与山东省委、省政府先前提出并已付诸实施的其他各种优惠政策的相互结合中,为自身经济的进一步腾飞创设了更加良好的发展氛围。这种积极推进的发展势头,也使得鲁南经济带人力资源价值特别是农村女性人力资源的价值愈发凸显并日益受到区域社会的重视。
  一、鲁南经济带农村女性人力资源的开发潜力和价值
  鲁南经济带在地域上涵盖了日照、临沂、枣庄、济宁、菏泽5市43个县(市、区),面积5.05万平方公里,作为山东省的粮食主产区,这一区域内不仅拥有济宁、菏泽两个国家级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而且油料、肉类、淡水产品、蔬菜产量也均在全省占重要地位。区域内十分稳固的农业基础表明鲁南经济带农村女性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和重要。根据2011年5月发布的山东省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鲁南经济带常住人口为3 293.95万人,2008年乡村从业人员为1 581.4万人,占区域全部从业人员的83.5%,比全省水平高26.8个百分点,乡村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根据五地市统计局关于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与结构方面的不完全统计,区域内农村女性劳动力约有900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量的近50%和鲁南经济带人口总量的27%之多,这也充分表明大力开发鲁南经济带农村女性人力资源将会对区域工业化进程产生重要推动作用。而区域内较强的环境承载能力和充足的能源资源所呈现的鲁南经济带巨大的开发潜力和发展后劲,也要求进一步开发农村女性人力资源,将其发展成区域社会内一支重要的劳动力补给源。因此,无论是从主观条件还是客观需求上来看,鲁南经济带农村女性人力资源都具有极大的开发价值和开发潜力。
  二、鲁南经济带农村女性人力资源开发现状
  人力资源的存在形式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质和量的统一。人力资源数量是标志人力资源总量的最基础性指标,而质量则代表了一个地区人力资源的总体素质水平,主要表现为劳动者的健康状况、知识水平、技能水平和劳动态度等。鲁南经济带在农村女性人力资源开发方面的现状为:
  1.农村女性人力资源的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总体偏低
  鲁南经济带农村人力资源数量虽多,但质量指标却总体偏低,而农村女性人力资源的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更加不足。以鲁南经济带人口最多的临沂市为例,据该市统计局2008年5月26日公布的《临沂市第二次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以下简称《公报》)数据,“2006年末,全市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为596.39万人。其中,男劳动力301.49万人,占50.55%;女劳动力294.9万人,占49.45%。农村劳动力资源中,文盲45.65万人,占7.66%;小学文化程度199.58万人,占33.46%;初中文化程度296.99万人,占49.8%;高中文化程度49.71万人,占8.33%;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4.46万人,占0.75%。”而根据表1我们可以看出,临沂市各县区农村女性人力资源与男性劳动力资源在数量上基本持平,但知识水平均普遍较低,大部分只具有小学和初中文化。
  同时,根据《公报》统计,截至2006年末,临沂市各县区农业从业人员352.49万人,其中,男性占44.8%,女性占55.2%。按文化程度分,文盲占10.71%,小学占42.44%,初中占43.25%,高中占3.42%,大专及以上占0.17%。农村外出从业劳动力95.31万人,其中,男性劳动力64.85万人,占68.04%;女性劳动力30.46万人,占31.96%。在临沂市各县区外出从业劳动力中,文盲占1.62%,小学文化程度占17.52%,初中文化程度占72.67%,高中文化程度占7.17%,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1.02%。由表2我们可以看出,在临沂市各县区农业从业人员中,女性从业比例超过了男性。但从农村从业人员总量和构成来看,农村人力资源在第一产业就业的占64.65%;在第二产业就业的占22.22%;在第三产业就业的占13.13%。这表明,作为农村人力资源重要组成部分的女性人力资源的综合技能水平不高,农村女性人力资源开发缺少层次性,从业人员文化程度普遍偏低。
  表1和表2数据均来源于《临沂市第二次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2008年5月26日)。
  2.农村女性人力资源开发平台不够完善
  在鲁南经济带中,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传统农业受到了极大冲击和挑战,但是由于城乡二元对立结构的依然存在和各种教育制度、就业制度、分配制度的不够完善,以及区域社会在劳动力供求信息的收集发布、劳动力市场的中介组织发育、劳动力就业服务体系和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方面体现出来的对发挥农村女性人力资源现有价值方面的不利影响,导致鲁南经济带依靠传统农业技能的农村女性人力资源的发展受到了很大限制。
  3.农村女性人力资源开发缺少层次性
  在鲁南经济带,现有农村女性人力资源配置不够优化,人力资源并没有得到充分和有效的利用;而在潜在的农村女性人力资源开发中,政府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资也相对不足,职业教育的发展速度比较缓慢,农村女性人力资源的素质未获得大幅度提升;农村女性劳动力转移途径也较为狭窄,使得农村女性人力资源无法有效地进入其他领域发挥个体资源优势。   三、鲁南经济带农村女性人力资源开发的路径选择
  1.进一步加大政府在教育上的扶持力度,建立开放式农村女性教育体系,并有针对性地强化区域社会内农村女性人力资源开发的层次性
  在鲁南经济带,政府仍须进一步制定和实施各种优惠政策,用于加大对农村女性人力资源开发的教育资金投入,特别是在农村基础教育投资方面,要确保国家普及教育在农村女性群体中的实施效果。同时,政府部门要进一步扩展农村职业培训机构建设范围、保障各种教育场所的开发和利用,有意识地凸显农村成人教育体系的层次性,以达到全面和综合提升农村妇女知识水平与技术能力的目的,促进农村女性人力资源素质的全面提升。
  2.加强农业项目合作,推动农村女性人力资源开发
  鲁南经济带可依据区域内拥有的鲁西黄牛、金乡大蒜、峄城石榴、牡丹花卉、日照绿茶等多种农业特色资源,进一步加强农业项目合作,开发建设现代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目前,日照市形成的以临港工业、港口物流和滨海旅游为特色的产业,临沂市的商贸物流、农副产品加工、食品制造、复合肥、木业加工和山区旅游等产业,枣庄市雄厚的煤炭、电力等产业,济宁市的历史文化旅游产业以及菏泽板材业和粮棉等农副产品生产加工产业等,已经在全省乃至全国产生了重要影响,鲁南经济带完善的产业体系也为进一步拉长和延伸农业产业链条、拓宽农业产业集群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地方政府通过洽谈会、交流会以及日益发达的网络平台等途径以农业项目为依托,加速农业产业的融合,促进农村女性人力资源的开发。
  3.建立多种形式的妇女经济组织,推动农村女性自我开发
  鲁南经济带农村女性深受儒家传统文化的影响,具有强烈的奉献精神和吃苦耐劳意识,而且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操作能力也比较强,无论是种植、饲养、缝纫还是编织都具有很大优势。政府部门和社会机构可根据区域产业发展的规模、效益、市场需求以及妇女的意愿和能力水平等实际,积极帮助农村女性建立各种形式的经济组织,以有效解决农业生产中生产成本高、科技含量低、流通渠道不畅等问题,增强农村女性的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和风险意识,改变她们在社会发展中依旧存在的从属和被动局面,并使其通过接受教育,唤醒自身的主体意识,激发其自我发展的要求和动机,而这也是农村女性人力资源开发的决定性因素。只有这样,农村女性人力资源开发才能在主客观协调作用的基础上产生真正的效用。
  综上所述,随着鲁南经济带战略发展地位的日益凸显和该区域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向前推进,鲁南经济带农村女性人力资源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会越来越明显。对农村女性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将会直接影响到区域经济的发展,因此在现有农村女性人力资源开发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和实施更多切实可行的路径与对策,对提高这一区域社会内人力资源的质量和农村女性人力资源的潜在价值都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临沂市第二次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临沂市统计局[Z].临沂市第二次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2008,(5).
  [2] 李传健.鲁南经济带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1,(5).
  [3] 山东省人民政府.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鲁南经济带区域发展规划的通知[J].山东政报,2008,(6).
  [4] 邵士官.鲁南经济带“城市走廊”战略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
  [5] 黄雯.西部农村女性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以陕西省为例[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责任编辑 仲 琪]
  收稿日期:2012-03-28
  作者简介:桑莉(1979-),女,山东茌平人,讲师,硕士,从事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
其他文献
摘 要:高等院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当前,高校在逐渐扩大师资队伍的同时也面临着高学历人才的流失。因此,建设教师一支结构合理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民办学校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如何把优秀教师吸引进来、稳定住、又能使用好,是学校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围绕着高校人才现状、人才流失原因和人才长效建设进行分析,为高校人力资源管理者制定积极的人才政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人才结构现状;人才流失;高校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 要:商业伦理是商业活动中影响人们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否遵守商业伦理关系到企业及其利益相关者的各自利益。在逐利而为的市场经济中,餐饮企业如何面对商业伦理的挑战,关系到餐饮企业能否可持续发展,关系到餐饮企业的信誉。  关键词:餐饮企业;商业伦理;利益相关者  中图分类号:F272.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7-0020-02  自从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了
期刊
摘 要:农户收入是反映农村社会发展情况的风向标。以五常市石人村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基本数据,并对筛选后的指标建立模型,深入分析了影响农户收入的各种因素,同时就增加农户收入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农户收入;影响因素;增收  中图分类号:F304.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7-0022-02  进入21世纪,在国家和本省惠农政策的扶持下,
期刊
摘 要:红大品种烟叶是卷烟工业历来都十分青睐的特色品种烟叶之一,但由于难种、难烤,相应的种植技术和生产管理要求较高,多年来种植发展速度滞后于卷烟工业需求,成为制约“卷叶上水平”的原料瓶颈之一。以昌宁县珠街乡红大烟叶发展为例进行研究,认为现代烟草农业种植的发展,在技术上必须掌握好壮苗关、施肥关、移栽关、封顶打杈关、烘烤关;在生产管理上必须强化层层抓落实、环环不放松、关键措施执行到位意识,并加大相关生
期刊
摘 要:随着基层民主政治的发展,农民政治需求作为农民在政治生活中的一种普遍向往、追求、意愿或主张,越来越凸现出在农民需求中的重要地位。对于一个现代国家来讲,充分尊重公民的民主权利和利益诉求表达,畅通利益诉求表达的渠道,是促进社会稳定的“安全阀”和消减社会不满情绪的“泄洪装置”。因此,调查研究农民政治需求现状,建立科学有效的政治需求表达机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将以北河村为个案,力图勾勒出西部落后地
期刊
摘 要: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与支撑,要促进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必须了解其自身优劣势,选择、打造和充分发挥县域经济的比较优势,形成具有县域特色的优势经济,从而带动县域经济的全面发展。对于中部地区的某个具体县域而言,其经济发展模式与中部崛起战略中的的整体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紧密联系,因此,通过对某个县域的研究,由个别到一般,结合中部崛起战略下县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可行性建议。  关键
期刊
摘 要:从法官思想建设的内涵的角度探讨司法机关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首先要认识到法官不仅是法律的具体操作者,同时也是法学理论的创造者和传播者。关于如何加强司法机关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则应从思想建设的视角观察、论证法官的思想建设的内涵。特别是法官的核心价值观需要在司法实践过程中不断凝练,而其凝练的“核心”则必须是“以人的发展为根本”。  关键词:人力资源;法官思想建设;以人为本;现实路径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 要: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微观基础层面,对国民经济起着非常重大的作用。近年来,双城市通过打造强势产业,有效地推动了县域经济的发展。以黑龙江省双城市为研究对象,调研和总结了双城市近年来在县域经济发展方面的成果和经验,借此探讨强势产业对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作用,以及如何科学地确立和形成强势产业并使其健康地发展。  关键词:强势产业;县域经济;综合实力  中图分类号:F323.8  文献标志码:A  文
期刊
摘 要:农村道路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修建道路对政府、社区和农户都具有正外部性。但由于利益主体的不同诉求,致使对各方均有利的村级道路这一公共产品在农村地区仍然稀缺。通过对重庆市江津区临峰社区农村道路修建的实地调查,认为农村地区公共产品短缺是因为各个利益主体在公共产品提供过程中基于自身利益最大作出的行为选择导致的。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农村地区公共产品短缺的原因及对策。  关键词:利益诉求;农村道路;
期刊
摘 要: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担负着国家赋予的屯垦戍边职责。兵团的城镇化是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新疆发展稳定面临重大机遇与挑战的新形势下,党中央、国务院为了更好地发挥兵团维护新疆稳定、促进民族团结作用的重大战略安排。兵团应通过加大“设市建镇”工作力度;加大城镇支柱产业培养力度;创新城镇投资建设机制;加大人口向城镇聚集力度;发展循环经济,转变城镇发展方式;加强、完善兵团城镇管理体制和社区管理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