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的路

来源 :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eve03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活在今日的世界上,心灵的宁静不易得。这个世界既充满着机会,也充满着压力。机会诱惑人去尝试,压力逼迫人去奋斗,都使人静不下心来。我不主张年轻人拒绝任何机会,逃避一切压力,以闭关自守的姿态面对世界。年轻的心灵本不该静如止水,波澜不起。世界是属于年轻人的,趁着年轻到广阔的世界上去闯荡一番,原是人生必要的经历。所须防止的只是,把自己完全交给了机会和压力去支配,在世界上风风火火或浑浑噩噩,迷失了回家的路途。
  每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我的习惯是随便走走,好奇心驱使我去探寻这里的热闹的街巷和冷僻的角落。在这途中,难免暂时地迷路,但心中一定要有把握,自信能记起回住处的路线,否则便会感觉不踏实。我想,人生也是如此。你不妨在世界上闯荡,去建功创业,去探险猎奇,去觅情求爱,可是,你一定不要忘记了回家的路。这个家,就是你的自我,你自己的心灵世界。
  寻求心灵的宁静,前提是首先要有一个心灵。在理论上,人人都有一个心灵,但事实上却不尽然。有一些人,他们永远被外界的力量左右着,永远生活在喧闹的外部世界里,未尝有真正的内心生活。对于这样的人,心灵的宁静就无从谈起。一个人唯有关注心灵,才会因为心灵被扰乱而不安,才会有寻求心灵的宁静之需要。所以,具有过内心生活的禀赋,或者养成这样的习惯,这是最重要的。有此禀赋或习惯的人都知道,其实内心生活与外部生活并非互相排斥的,同一个人完全可能在两方面都十分丰富。区别在于,注重内心生活的人善于把外部生活的收获变成心灵的财富,缺乏此种禀赋或习惯的人则往往会迷失在外部生活中,人整个儿是散的。自我是一个中心点,一个人有了坚实的自我,他在这个世界上便有了精神的坐标,无论走多远都能够找到回家的路。换一个比方,我们不妨说,一个有着坚实的自我的人便仿佛有了一个精神的密友,他无论走到哪里都带着这个密友,这个密友将忠实地分享他的一切遭遇,倾听他的一切心语。
  如果一个人有自己的心灵追求,又在世界上闯荡了一番,有了相当的人生阅历,那么,他就会逐渐认识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世界无限广阔,诱惑永无止境,然而,属于每一个人的现实可能性终究是有限的。你不妨对一切可能性保持着开放的心态,因为那是人生魅力的源泉,但同时你也要早一些在世界之海上抛下自己的锚,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领域。一个人不论伟大还是平凡,只要他顺应自己的天性,找到了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并且一心把自己喜欢做的事做得尽善尽美,他在这世界上就有了牢不可破的家园。于是,他不但会有足够的勇气去承受外界的压力,而且会有足够的清醒来面对形形色色的机会和诱惑。我们当然没有理由怀疑,这样的一个人必能获得生活的充实和心灵的宁静。
  (摘自《北方人》
其他文献
【荐稿理由】本文通过对故乡的怀念,用深情的叙述,道出了大多数人的感慨:“故乡的路走一回却不是那么容易” 。语言朴实,毫无扭捏;文笔细腻,精致隽秀;平实中,娓娓讲出对故乡“浓烈的怀念”;字里行间,恰到好处地透露出对故乡的牵挂和眷恋。是一篇挖掘人性本源的好文章,与2014年第一期话题“谁的故乡在远方”紧紧相扣,平民的风格和淡淡的苦味,在字数篇幅、读者对象等方面,也很符合本刊要求,是故,荐为2014年第
期刊
1947年,号称国民党“五大主力之一的王牌军”——整编七十四师师长张灵甫,命丧山东孟良崮。张灵甫遗孀王玉龄现居上海,金宝山独家采访了王玉龄。采访录刊登在《百年潮》2007年第10期上。  王女士时年79岁(2007年),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年轻得多,思维仍很敏捷,记忆力也很强。述及张灵甫的身世、在抗日战争中的表现和家庭生活、情趣爱好,王玉龄平静地娓娓道来——  投笔从戎 隐痛杀妻  我的先生原名钟麟,
期刊
从懂事起,林一然就知道爷爷每天伺弄他的那些花。夏天里,房前屋后地栽种,冬天,在一些破盆破罐里栽种。都是同一种花,并没有看出有什么特别的美,而爷爷却如同命根子一样呵护着。据说那是爷爷自己经过多次配种杂交而生成的品种,天下独此一家。  在那个连饭都吃不饱的兵戈乱世,爷爷对这些花却有着特殊的感情。林一然对爷爷的做法充满了好奇,爷爷的腰间,长年挂着两个小小的布袋儿,一个装着烟叶,另一个则是花籽儿。没事儿的
期刊
因为在德国留学,我偶然结识了这位一个人在异国他乡生活了半个多世纪的老华侨。老人叫林汉南,现住德县斯图加特,老家在闽南。“人生的爱大概有3种,年幼时父母的爱,成家后夫妻的爱,年老了子女的爱。”和老人闲聊一个下午,他反复唠叨着这一句话。很遗憾,这3种爱他都没有真正地享受过。  老人的父母上个世纪初叶到法国里昂,那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刚结束,法国缺少劳动力,大批中国劳工涌入法国,构成了中国近代的第一次欧洲移
期刊
姚荣华,1921年生于广州杨箕,黄埔军校第六分校第十七期学生,抗战期间经历长沙会战、株洲保卫战等战役,现在广州与大女儿一家生活。  2013年6月4日,来自民政部的一则消息,给在大陆约2万名原国民党军抗战老兵送去温暖。民政部在答复全国人大代表王敏刚的建议中(《民政部对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 第8260号建议的答复》)指出,“要求各级民政部门做好原国民党抗战老兵的有关工作,及时将符合城乡低保、农村
期刊
从1966年到1994年近30年间,张爱玲给友人写过84封亲笔信。这批珍贵信札在埋藏几十年后,近日公之于世。  84封信札,内容涉及张爱玲在美国找工作、搬家、收集资料等许多方面,令人再一次关注张爱玲赴美后的生活状况……  1955年,张爱玲从香港移民到美国。就在这一年,她的第一部英文小说《秧歌》在美出版。翌年她到麦道伟文艺营写作。可是,她的第二部英文小说没有《秧歌》的好运。  赖氏研究所任满之后,
期刊
这几乎是中国最早的农民工专列。  语言是一部社会发展史,俗语里藏下的故事常常又是最多的。比如“闯关东”,为什么是要用一个“闯”字?  每一次去东北,火车在无尽的平原上奔跑,都会有美滋滋的感觉,土地带来骄傲和满足,老地主如此,没有地主的年代,普通的人们仍会有相同的感觉。  东北因在关外之东,称为关东,也叫关外和边外。清,康熙皇帝说,关内大众向关东移民创业去吧。到了乾隆年间,皇帝说,禁止出关!于是,当
期刊
祖父杨翼之,字励堂,19岁独闯朝鲜,于仁川经营江浙一带绸缎和夏布。商号“和聚昌”,生意兴隆。身受国弱民不安之痛,思想崇新,参加同盟会,捐款反清。之后又临日寇侵华,更受其害,不幸于74岁病逝下葬仁川。时局动荡,人际变迁,到今年为止,朝鲜这块异乡与我们杨家竟有一百多年纠葛,可悲可叹。  去年初,获悉韩国仁川富平华人墓地迁移通知,祖父的坟要迁动,各项规章、移坟、火化等费用,又退安葬费若干,始终是牵涉语言
期刊
元和十一年(816)春,柳宗元已经被贬12年了。12年来,从永州到柳州,柳宗元孤身一人在远离京城几千里的荒凉之地,其间不知有多少次差点死掉。由于长期遭受政治上的打击,精神苦闷,郁郁寡欢,再加上不习惯南方的气候和生活,柳宗元的身体每况愈下,“病入膏肓”了。如今又要和堂弟宗一离别,柳宗元的神情就更加沮丧和黯然。  当送堂弟到江边时,柳宗元早已老泪纵横。当然,堂弟也早已泣不成声。无论是柳宗元还是他的堂弟
期刊
背井离乡到城市时,故乡在沦陷;在城市举步维艰时,乡愁是一厢情愿但固执的寄托。而种种皆非地理意义上的故乡,一样带给人情感的皈依和精神的护佑。  1991年,王朔在《动物凶猛》中写道:“我羡慕那些来自乡村的人,在他们的记忆里总有一个回味无穷的故乡,尽管这故乡其实可能是个贫困凋敝毫无诗意的僻壤,但只要他们乐意,便可以尽情地遐想自己丢失殆尽的某些东西仍可靠地寄存在那个一无所知的故乡,从而自我原宥和自我慰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