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的亲人之思旧事

来源 :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st09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元和十一年(816)春,柳宗元已经被贬12年了。12年来,从永州到柳州,柳宗元孤身一人在远离京城几千里的荒凉之地,其间不知有多少次差点死掉。由于长期遭受政治上的打击,精神苦闷,郁郁寡欢,再加上不习惯南方的气候和生活,柳宗元的身体每况愈下,“病入膏肓”了。如今又要和堂弟宗一离别,柳宗元的神情就更加沮丧和黯然。
  当送堂弟到江边时,柳宗元早已老泪纵横。当然,堂弟也早已泣不成声。无论是柳宗元还是他的堂弟,恐怕都想到这可能就是永诀(柳宗元3年后去世,实为死别)。柳宗元感叹道:柳州这地方,瘴气来临时如弥天黑云压顶般浓重,我在此环境中,还能苟延几天;而你所去的江陵,在洞庭湖附近,那里水天渺茫,我们再要相见,也如水天般渺茫了。既然相见无望,以后我们就只能在梦中相会了。
  和堂弟宗一离别后,柳宗元用眼泪凝结成的美丽诗篇《别舍弟宗一》,千百年来一直动人心弦:“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月江边。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
  相形于恋人间痛苦缠绵的离别,骨肉亲人分别时那种悲凉的情感要复杂得多。“万里人南去,三春雁北飞。不知何岁月,得共尔同归?”(韦承庆《南行别弟》)春天,大雁正在北飞,而流放岭外的韦承庆却要南下,和弟弟告别。大雁秋季南下,春天即可北归,但是自己这一去能不能回来,只有天知道了—“大雁,我何时才能与你同归呀?”“街里槐花傍马垂,病身相送出门迟。与君别后秋风夜,作得新诗说向谁?”(张籍《送萧远弟》)弟弟走了以后,自己再写了新诗,读给谁听,同谁一起切磋呢?看来弟弟便是他的知音。弟弟一走,知音难觅,自己将倍感孤独和凄凉。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李益《喜见外弟又眼别》)10年离别,再相逢时外弟已长大成人,容貌变化巨大,始“问”而“惊”,继“称”而“忆”,由初见不识到相认的过程极具戏剧性。这种人人常有的相逢情景,人人意中要说的家常话,格外亲切。饱经沧桑,一朝喜遇,于是交谈甚欢,不知不觉已到黄昏,喜形于外,情动于中。明日的离别更显相逢的可贵,也充满了此时一别何日才能相逢的怅惘。“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包含着作者离别的伤感和后会无期的惆怅。
  “别路云初起,离亭叶正稀。所嗟人异雁,不作一行飞。”(七岁女《送兄》)天边的烟云正贴着地平线升起,遥远而迷茫。离亭周围树木的叶子早已稀疏,仅剩下一些在秋风中片片落下。这个7岁女童的心情,正如这秋景一般凄凉。一行向南飞去的大雁,触动了小姑娘的心事。她不由得长叹:大雁还能同兄弟姐妹一起飞行,而人却不能!道出了她对哥哥的留恋。
  还有李清照和赵明诚的分别。虽然表达的是思念之情,但亦是亲人分别之痛。靖康之变,既给李清照带来亡国的灾难,又使她痛失了丈夫。这一次分离,是人间天上、相见无日的永诀。“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李清照在巨大的悲痛中埋葬了丈夫,亲自写了祭文,悼念这位和自己生活了28年的伴侣。祭文已经失传,仅留下中间的一对残句:“白日正中,叹庞翁之机捷。坚城自堕,怜杞妇之悲深。”此后,漂泊在江南客地的李清照,怎能不倍增凄清孤寂的情怀?“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还有比这心情更悲凉的吗?“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还有比这日子难熬的吗?“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还有比这姿容更憔悴的吗?
  在所有的愁苦中,恐怕唯有离国之愁最为沉重了吧!后主李煜将对亲人、对故土、对故国的思念推向了极致。在瑟瑟的秋风中,已是阶下囚的李煜迈着沉重的步履,一步一步地登上西楼。凭栏望,只见残月在天,冷如秋霜。这如钩残月照着自身,也照着那望不见的“三千里地山河”。寂静的院落中,梧桐已被一片秋色深深笼罩,一派萧瑟凄清景象。原本上西楼是为了排遣忧思,没想到,凭栏望却激起了无限惆怅!“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乌夜啼》)可谓用血泪填写的袒露真性情的千古绝唱,催人泪下!
  (摘自《读者欣赏》)
其他文献
2004年,寒春从北京市公安局领到了中国首张“绿卡”—《外国人永久居留证》,当年这位83岁高龄的老人出现在出入境管理处时,有人问她,“您有没有想过回美国?”她操着一口纯正的北京话笑着回答,“我生活得很好。我在沙河工作,那里空气好。我和我养的牛在一起生活,为什么要回美国?”  寒春,这位带有传奇色彩的美国老人,原名琼·辛顿,1921年4月20日出生于美国芝加哥,是小说《牛虻》作者伏尼契的孙女,杨振宁
期刊
那里很热,一年12个月中有9个月的天气类似于杭州的伏天,唯一驱热的工具是芭蕉扇;那里条件很艰苦,大多数房子是用土坯垒的,富裕指的仅是有饭吃;成群的蚊子叮得人不仅奇痒难忍,更是大肆传播着疟疾……  虽然已经过去了39年,今年70岁的浙医二院眼科教授姜节凯,回忆起作为我省第二支赴马里医疗队成员的工作经历时,仍然印象深刻。  在新中国的对外交往中,向第三世界国家派遣援外医疗队是一种重要的援外形式。自19
期刊
【荐稿理由】本文通过对故乡的怀念,用深情的叙述,道出了大多数人的感慨:“故乡的路走一回却不是那么容易” 。语言朴实,毫无扭捏;文笔细腻,精致隽秀;平实中,娓娓讲出对故乡“浓烈的怀念”;字里行间,恰到好处地透露出对故乡的牵挂和眷恋。是一篇挖掘人性本源的好文章,与2014年第一期话题“谁的故乡在远方”紧紧相扣,平民的风格和淡淡的苦味,在字数篇幅、读者对象等方面,也很符合本刊要求,是故,荐为2014年第
期刊
1947年,号称国民党“五大主力之一的王牌军”——整编七十四师师长张灵甫,命丧山东孟良崮。张灵甫遗孀王玉龄现居上海,金宝山独家采访了王玉龄。采访录刊登在《百年潮》2007年第10期上。  王女士时年79岁(2007年),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年轻得多,思维仍很敏捷,记忆力也很强。述及张灵甫的身世、在抗日战争中的表现和家庭生活、情趣爱好,王玉龄平静地娓娓道来——  投笔从戎 隐痛杀妻  我的先生原名钟麟,
期刊
从懂事起,林一然就知道爷爷每天伺弄他的那些花。夏天里,房前屋后地栽种,冬天,在一些破盆破罐里栽种。都是同一种花,并没有看出有什么特别的美,而爷爷却如同命根子一样呵护着。据说那是爷爷自己经过多次配种杂交而生成的品种,天下独此一家。  在那个连饭都吃不饱的兵戈乱世,爷爷对这些花却有着特殊的感情。林一然对爷爷的做法充满了好奇,爷爷的腰间,长年挂着两个小小的布袋儿,一个装着烟叶,另一个则是花籽儿。没事儿的
期刊
因为在德国留学,我偶然结识了这位一个人在异国他乡生活了半个多世纪的老华侨。老人叫林汉南,现住德县斯图加特,老家在闽南。“人生的爱大概有3种,年幼时父母的爱,成家后夫妻的爱,年老了子女的爱。”和老人闲聊一个下午,他反复唠叨着这一句话。很遗憾,这3种爱他都没有真正地享受过。  老人的父母上个世纪初叶到法国里昂,那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刚结束,法国缺少劳动力,大批中国劳工涌入法国,构成了中国近代的第一次欧洲移
期刊
姚荣华,1921年生于广州杨箕,黄埔军校第六分校第十七期学生,抗战期间经历长沙会战、株洲保卫战等战役,现在广州与大女儿一家生活。  2013年6月4日,来自民政部的一则消息,给在大陆约2万名原国民党军抗战老兵送去温暖。民政部在答复全国人大代表王敏刚的建议中(《民政部对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 第8260号建议的答复》)指出,“要求各级民政部门做好原国民党抗战老兵的有关工作,及时将符合城乡低保、农村
期刊
从1966年到1994年近30年间,张爱玲给友人写过84封亲笔信。这批珍贵信札在埋藏几十年后,近日公之于世。  84封信札,内容涉及张爱玲在美国找工作、搬家、收集资料等许多方面,令人再一次关注张爱玲赴美后的生活状况……  1955年,张爱玲从香港移民到美国。就在这一年,她的第一部英文小说《秧歌》在美出版。翌年她到麦道伟文艺营写作。可是,她的第二部英文小说没有《秧歌》的好运。  赖氏研究所任满之后,
期刊
这几乎是中国最早的农民工专列。  语言是一部社会发展史,俗语里藏下的故事常常又是最多的。比如“闯关东”,为什么是要用一个“闯”字?  每一次去东北,火车在无尽的平原上奔跑,都会有美滋滋的感觉,土地带来骄傲和满足,老地主如此,没有地主的年代,普通的人们仍会有相同的感觉。  东北因在关外之东,称为关东,也叫关外和边外。清,康熙皇帝说,关内大众向关东移民创业去吧。到了乾隆年间,皇帝说,禁止出关!于是,当
期刊
祖父杨翼之,字励堂,19岁独闯朝鲜,于仁川经营江浙一带绸缎和夏布。商号“和聚昌”,生意兴隆。身受国弱民不安之痛,思想崇新,参加同盟会,捐款反清。之后又临日寇侵华,更受其害,不幸于74岁病逝下葬仁川。时局动荡,人际变迁,到今年为止,朝鲜这块异乡与我们杨家竟有一百多年纠葛,可悲可叹。  去年初,获悉韩国仁川富平华人墓地迁移通知,祖父的坟要迁动,各项规章、移坟、火化等费用,又退安葬费若干,始终是牵涉语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