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增强语文教学的亲和力

来源 :语文周刊·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xiong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亲和力,使学生对老师产生了亲切感、信任感;这种力量,能极大限度地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营造出一种亲近祥和的课堂氛围。怎样让语文教学更具亲和力呢?
  一、民主平等的教育观念,是亲和力产生的前提
  教师亲和力的核心是民主平等的思想,这就要求教师把学生放在与自己平等的位置上,尊重他们的人格,欣赏他们的幼稚,宽容他们的错误,倾听他们的意见,努力构建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
  二、富含人情味的教师角色,是亲和力体现的力点
  教师的亲和力常常取决于他的性格特征,如有的人生来不爱笑,有的人从小不爱亲近人,有的人天性爱热闹,有的人具有丰富的幽默细胞等等。新时代的教师除了要进一步提高科学文化修养,练好教学基本功,还要注意不断激发自己的亲和动机,使自己的教师角色更富有人情味,努力提高自身的亲和力。
  1、教师对学生要有浓浓的温情。
  教师的亲和力本质上是一种爱的情感,只有发自肺腑地爱学生,才能真正地亲近学生,关心学生,才能激发学生对于真理的追求。学生得到教师的爱,自然而然地会激发出对教师的爱,反馈回去,形成双向交流。温情能增添师生之间的亲和力,有助于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
  2、教师课堂教学要有活力和激情。
  富有亲和力的老师总是拥有一颗“年轻的心”,始终保持着“青春的活力”。学生与老师在一起时,感觉不到年龄上的差距,而是愿意与老师在一起,愿意与老师说心里话,愿意与老师交朋友。语文教师因其特有的身份而特别要有激情。成功的教师离不开激情,理想的课堂离不开激情。一个有激情的教师,课堂上就会投入,创意就会无限,诗意就会彰显,个性就能飞扬。带着激情走进课堂,学生就会因教师的激情而兴致昂然,课堂教学就更具亲和力。
  3、教师教学语言要和气亲切。
  幽默生动的语言,能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达到不用扬鞭自奋蹄的效果。一个教师的教学语言要有它独有的丰韵格调,内容表达要准确科学,态度要和蔼可亲,语调语速要把握有度,指导明确清晰。教学语言富于表现力、感染力,教学的亲和力自然就会更强。
  三、充满人文情趣的课堂教学组织,是亲和力形成的关键
  1、精心设置情境学习语文。
  创设情境,可以使课堂由“平面”变得立体,使文本由僵化变得灵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语文教学的亲和力。
  2、联系现实生活学习语文。
  语文老师要将静态的文本“还原”到动态的生活中去,挖掘教材中的生活素材,寻找文本知识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的契合点,让文本内容走进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在生活化的环境中解读文本。这样,语文教学变得丰富生动,富有现实性和生活性,语文课的亲和力必定增强。
  3、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探索活动的激情学习语文。
  语文教学要尽可能为学生提供机会和条件,让学生自己用脑子去想,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手去操作,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让学生体验着吮吸知识的快乐,参与的喜悦,创造的美妙,实现教师、学生和教材三者情感的高度融合,形成师生的思维互动、情感互动和心灵互动。
  四、欣赏赞许的教学评价,是亲和力促发的鼓点
  新课改要求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亲身体验。这就意味着学生会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也可能要面临问题和困惑,甚至挫折与失败,也就是说有可能学生花了很长时间和很多精力,结果却一无所获。但这正是一个人学习、成长、发展所必须经历的过程,也正是一个人能力、智慧发展的内在要求。
  充满亲和力的教学活动,利于教师的教,利于学生的学,课堂效率就会得到提高。可以说,一个教师教学亲和力的强弱,是其教育教学艺术日臻成熟的重要标志;不断增强教学的亲和力,是一名教师提升自身素质的一个重要的努力方向。
其他文献
“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怎么学。”“教”是为了“学”,“教”应该服务于“学”,在学习的过程中,授学生以渔,远胜于授学生以鱼。  多年来,我觉得自己在课堂上经常领着学生逐段分析课文,把知识掰开并揉碎,讲深讲透,这样以来,一篇好文章被分解的支离破碎,一节课仅有的45分钟,被我占去了三分之二,而自己反认为这样的讲解模式才算“传道授业”,才被认为是好课。  我完全抛弃了分析课文的模式,不再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
期刊
《我的叔叔于勒》它是19世纪法国著名文学家莫泊桑的小说作品。这篇小说写得如此精彩,除了以精妙的构思吸引人,更重要的是以其丰满的人物形象而经久不衰。理解人物最好的方法是品读细节,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去品析。  【教学片段】  片段一:理解、评价人物形象  轻声读第20-47段,菲律普夫妇一家在船上巧遇于勒的情节。找出课文中能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地方,在课文中做批注。  1、给学生充分的阅读
期刊
初中语文教学中,老师普遍认为语文难教,学生成绩难以提高,很大程度体现在作文教学上,作文教学效率低下,这与我们学生和教师都有很大关系,下面就我个人在这两方面进行初浅的分析。  一、学生方面的原因  1、学生观察、体验、思考不够,缺少发现。我们经常发现:老师布置一篇作文后,学生抓耳挠腮,弄了半天也写不出几句话来,这主要是学生对自己生活中曾经常见的人和事物没有留心观察、细心体验,认真思考的结果。不留心观
期刊
小组合作学习改变了教师“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与创新精神、合作能力与交往能力。现在,我们初中几乎每一堂语文课都可以看到小组合作学习的影子。这表明:教师已经有了把新的教学理念、新的学习方式引入课堂的意识。然而,由于一些语文教师缺乏对合作学习精神实质的正确把握,在教学实践中出现了一些偏差,影响这种学习品质的提升。     一、当前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合作学习形式
期刊
语文活动课的出现,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次大改革,是语文学科课程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有力举措,而语文教学的改革不得不引起我们对语文教法与学法的重新思考。下面就针对初中语文的教法与学法谈一点自己的体会。  一、教师要有科学的教法  教师的教学方式在新课程教学中是否适用,一要看是否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二要看是否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三要看是否与教学内容的性质相符;四要看是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
期刊
所谓课前三分钟,就是在每节语文课正式上课前的三分钟时间,由一位同学作一次简短的演讲,内容由自己选择,可以评价一本自己最喜爱读的书、文章或名人名言,可以讲述小故事等等。经过四年多的教学实践,我深切地体会到了课前三分钟演讲对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好处。   在我刚接手初一两个班的语文教学时,我就发现我们班的学生普遍比较胆小,他们大多数在课堂上不敢主动发言,声音是小得可怜。要怎么样去提高学生的胆量呢?要怎么
期刊
著名作家钱钟书说,比喻是文学语言的擅长。的确,准确的比喻是增添文章文采的手法之一,它可以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易,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下面我以中考满分作文为例,庶谈比喻的艺术功效。   一、比喻绘景,景物多姿多彩  老舍先生说过:“描写时,不能不设喻。”运用比喻绘景可把抽象的景物形象化,把简单的景物具体化,让那些美妙的景象生动可感,妙不可言。如中考满分作文《走进神奇的地下魔宫》中:“黄龙
期刊
一、问题的提出  初中学生成长过程中受多方面因素影响而形成的以自我为中心心理,他们常常以自己的价值标准评判一切事物,难以做到客观、公正和替他人着想,把个人意识及利益放在首位,已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交往,对于他们未来生活中面临的人际关系的良好无疑是一种潜在的阻碍。这是我们教育工作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  二、表现与危害  初中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已成为他们身心发展的障碍。它的危害性主要表现有:
期刊
真正的个性写作,意味着作者对生活、对生命的刻骨铭心的,至少是有所感悟有所体味的独特的体验。教会学生品读经典名篇,放眼自然,体察生活,用作文的思想去体验生活,用生活的思想去构思作文,让学生写出文质优美、感情至深的文章。这不但是素质教育的根本,也是学生作文获胜的法宝。如何让学生在文中写出真情实感呢?  一、品读经典名篇,体验真情实感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品读一些感人至深的文章或片段。朱自清
期刊
新教材选用了大量优美的诗词,这些诗词包含着动听的旋律,丰富多彩的感情,博大精深的思想,深邃幽香的意境。加强诗词教育,在优美的诗歌意境的感染熏陶下,使学生受到美的教育,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在语文诗词教学中,我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涵泳吟诵,聆听音乐美   朱熹认为:“诗是须沉潜讽诵,玩味义理,咀嚼滋味,方有所益”。刘勰说:“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直至今日,涵泳吟诵一直都是语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