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语文》对苏教版语文教学的启示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hl5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语文》在选文前后的阅读材料和学习活动设计一般在2000字以上,课文《第一次美洲航海日志》(约900字)选文前后的文字约有2500字,比选文还长,而苏教版教材在选文前没有导读材料,在选文后设置几道思考题,少则几十字多则四五百字,比如,《象山那样思考》课后只有不到100字的问题设计;显然,《美国语文》的设计更加细致,内容更加丰富,而苏教版教材设计要简单粗疏得多。
  与以往教材相比,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选文更加丰富,按人文专题编排课文单元,更利于人文精神的教育,更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可以说在教材的改革上迈出了一大步。但是课后“学习活动”的设计不能很好地再现编者的设计意图,如果教师的教学设计不能弥补教材的不足,就会影响课程目标的达成。我们可以从《美国语文》的设计特点获得教学设计的启示。
  
  一.为学生提供了自学的便捷路径
  
  《美国语文》课后有详细的阅读指导,学生可以阅读资料,按照栏目提示进行阅读和写作的实践活动。《第一次美洲航海日志》(作者:哥伦布)课前的“阅读指导”栏目中呈现了“作家资料”,在“背景知识”栏目中提供了与选文有关的背景资料。关于作者哥伦布的介绍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身份;②学习经历;③航海经历;④人生目标;⑤航海的条件。这些资料经过了编者的精心提炼,对理解课文有很大的帮助。在“背景知识”一栏,介绍了哥白尼所处的探险时代,其他探险家的活动,让学生从更广阔的视野来理解产生这次伟大航行的时代土壤,同时还呈现了哥白尼航海的路线图,使学生对这次伟大航行具有更直观的印象。在“文学与生活”栏目,提示学生从自己现实生活的角度审视课文中的人物经历,“阅读理解”“思考”“应用”“文学聚焦”提供给学生一个解读文本的路径。“文体介绍”“写作技巧重点”“构思”“写稿”“修改”等栏目在写作的每个程序都给予学生指导,可见,教材为学生提供了自学的便捷路径。
  启示一:在教材不利于学生自学的情况下,教师的教学设计要为学生的自学提供路径;不少教师编订学案,在学案上为学生提供自学材料、学习方法和加工过的学习内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这是个很好的尝试。
  
  二.将“语文学习与生活相关联”的理念落到实处
  
  陶行知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语文教学的目的,最终是要培养学生能在工作、生活中恰当而熟练地运用母语表情达意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要把语文教学置于社会生活的大背景中,改变过去课程过于注重书本知识传授的倾向,加强课程与学生生活以及社会发展的联系,使语文教学真正活起来。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设计也一定程度地体现了“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一理念,但从整套教材看,关于“文学与生活联系”的教学设计零星散见于几篇课文中,不成序列,“语文与生活相关联”的指向并不鲜明。
  《美国语文》每篇课文前后都设有“文学与生活”栏目的学习活动,这些活动促进了学生在学习中与生活的联系。文本阅读前提醒学生注意丰富自己的生活经验。比如,《第一次美洲航海日志》课文前“文学与生活”栏目的设计是:“联系你的经历:有一句格言‘只要你有梦想,你就能够做到’,然而,有一些梦想,比如,乘小船环游世界或是发明治疗绝症的方法,不只是有愿望就能做到的。一个人要实现梦想就需要经济的支援。即使是克里斯托弗·哥伦布也需要为他的航海事业寻求一个强有力的后盾。他的很多篇航海日志都强调了新大陆有丰富的资源,这样才能保证伊丽莎白王后在读了他的航海日志后,决定继续对他进行资助。”这段材料提醒学生关注实现梦想的现实可能性,并且充分考虑可能遇到的困难及语文能力可能在解决问题中发挥的作用。在“文学与生活”中的一个小栏目“日志写作”中,这一意图更加明显:“有些人认为环游世界的航行不值得资助,得不到足够的回报,你认为怎样才能让他们接受这个想法进行资助呢?就这个题目,在你的日志里写一篇有说服力的文章。”这个设计可以看出学生运用语文能力解决现实问题的水平,而这一水平将成为学生学习的起点。这个设计的潜在课程是:学语文是为了用语文,生活中离不开语文,哥伦布的航海日志一定程度帮助他赢得了女王支持,使他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哥伦布的成功可以丰富我们的经验。由于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因此这一涉及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
  启示二:教师的教学设计要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并在阅读中帮助学生建构新的经验和能力,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对学生实际生活中的语言应用能力进行训练,设计的“生活”指向要更加明显。
  
  三.思维训练更加科学
  
  思维训练的途径一般有两种:一种是使用专门设计的教授思维技能的课程,另一种是将思维训练与学科教学相结合。近年来,专家们更倾向于认同后一种训练方式,因为,与学科教学相结合的训练方式不仅指向思维能力训练,同时有助于学生巩固和掌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相结合”也是我国语文教学的重要原则之一,但苏教版语文教材问题的设计不够理想。比如,《象山那样思考》(苏教版必修一,作者:〔美〕奥尔多·利奥波德)文后的问题是:狼的嗥叫对牧羊人和猎人来说意味着什么?为什么只有山能够“客观”地去听狼的嗥叫?研读《象山那样思考》,说说山与猎人、牧羊人的“思考”有什么不同?这三个问题都是基于对文本的解释,提出问题时,对哪种思维品质的训练指向不明。
  《美国语文》文本后的“问题指南”栏目之下,除了“文学与生活"之外,还有“阅读理解”“思考”“文学聚焦”几个栏目是以思考题的形式呈現的。
  《第一次美洲航海日志》课后部分学习活动的设计如下:
  【阅读理解】
  1.哥伦布看到景色之后的反应是什么?
  2.根据哥伦布的叙述,为什么当他和船员到达那些房屋的时候,里面空无一人?
  3.哥伦布打算在这个岛上停留多长时间?
  【思考】
  〈解释〉
  1.你怎样判断岛上的美景给哥伦布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论据支持)
  2.哥伦布选择送回西班牙的“样本”,最大的初衷是什么?(分析)
  3.根据哥伦布的叙述,第一次与当地人相遇是怎样进行的?(概括)
  〈评价〉
  4.如果哥伦布写作的目的是请求进一步支持,那么它在心明自己探险活动的价值方面做得如何?(做出你的判断)
  〈应用〉
  5.如果这篇描述是由一名船员写的,将会有什么怎样的不同?(假设)
  6.如果这篇描述是由一名观察到船员们活动的美洲当地人写的,将会有怎样的不同?(假设)
  这些设计呈现出以下特点:
  思维训练的层次性更强,目标指向更明确。前三个问题基于文本的信息把握和筛选,只要仔细阅读,就易回答,能力层级较低。后三个问题设计需要一个人的概括、分析、综合、假设、推断能力,比第一组问题要难,在回答这些问题时,学生将得到更高级的能力训练,问题设计由浅入深,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兼顾了学生思考训练的深度和广度。
  注重批判思维能力的训练。批判思维是指对做什么和相信什么做出合理决策的能力。比如,识别字里行间的假设,识别偏见、情感因素,识别不同的价值体系和意识形态等等。西方社会越来越重视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的培养。人们把批判思维看做是学习的一个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把它与解决问题并列为思维的两大基本技能。人们提出,增强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应该是学校教育的关键目标之一,应该把它放在教改的重要位置。《美国语文》的设计体现了这一理念。
  尼德勒(Kneedler,1990)将批判思维的技能分为十二种,其中之一是“区别事实、观点和合理的判断。能识别那些没有明确表述但可推想得到的假设、观点和结论”,“你怎样判断岛上的美景给哥伦布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论据支持)”“如果这篇描述是由一名船员写的,将会有什么怎样的不同?(假设)”这些问题的设计,正是训练学生推想一种假设或对推想的假设提供论据的能力,同时,后一问题还指批判思维的另一技能,即“比较异同点。能比较各种人物、观点,同一时刻或不同时刻的情景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启示三:教师在进行问题设计时要注意:第一,依据学生的水平,注意问题的层级性和目标性,水平高的班级,问题可以大一些,整一些;水平低的班级,问题可以小一些,多一些;注意由浅入深,保护学生的探究兴趣,教给学生思维方法。第二,有些问题的设计要带有情景,问题来自生活。第三,创设良好的批判思维氛围,以论题为中心,鼓励质疑与争论,强调不要只给出观点,还要给出理由,鼓励学生接受发散式观点和自由讨论,让学生在向别人的观点挑战时感到安全,要教会尊重不同的见解。
  《美国语文》的设计并非尽善尽美,但教学内容的确定性更高,在深化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学习与借鉴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书目:
  [1]马浩岚.美国语文——美国中学课文精选[M]北京:同心出版社 2004
  [2]张承明.中外语文教育比较研究[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 2000
  [3]闫平 周鸯.语文比较研究[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6
  [4]陈琦 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5]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试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许亚冰,教师,现居江苏徐州。
其他文献
《商州又录》这一篇长散文是贾平凹1984年写下的,后来被选人钱理群主编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一书。《商州又录》作为名著,人们对它的研究有许多。本文仅从雅与俗这个角度,作一些浅显的探讨。  《商州又录》把小序和正文11节算在内,共12部分。  (一)首先,《商州又录》中的主要内容俗,主要分为以下四个方面:人俗、事俗、景俗、物俗。  1、人俗。《商州又录》中写的人物主要有:挑担子的山民、一个小妞
李吉林老师是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儿童教育家、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她从1978年开始进行情境教学的探索与研究,创立了“情境教学”、“情境教育”和“情境课程”,构建了情境教育理论框架和操作模式,成为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模式之一,丰富了我国教育理论的宝库。她根据情境教育的特点和规律概括为:“四为”、“五要素”。“四为”即:以“形”为手段,以“美”为突破口,以“情”为纽带,以“周围世界”为源泉。“五要素”即:
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和操作的重要手段,是属于老师和学生自身的、变化的、创造的课程。新理念、新课标、新教材呼唤着教学改革,重建课堂教学,积极地推动教师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的变化、学生学习方式和学习行为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与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当前大多学校都在进行高中语文课程改革
读青年评论家李云雷《尴尬,如何成为“现代寓言”——读顾前的》(《名作欣赏》2010年第3期)一文,我对李云雷提出的一个问题很感兴趣。他说:“小说的故事很简单,或者说并不成其为故事,但意蕴却非常丰富,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顾前是如何通过独特的方式,把‘个人的故事’讲述成了生存的寓言?或者说,他如何将生活琐事叙述成了精神性的事件?”这个问题颇有深度,耐人寻味。  反复阅读了这篇小说,我发现,顾前之所以能
所谓“语感”,就是指对语文的感受、认识和把握能力,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是培养语感最常见的训练方式。如何加强学生朗读的指导与训练,形成学生的语感,笔者在此谈些粗浅的看法。    一、语文课堂的朗读现状    (一)朗读的时间不充分。传统的"讲问教学"充斥于语文课堂,挤掉了学生读书的时间,一节课40分钟,学生朗读的时间却不到5分钟。  (二)朗读的目的不够明确。读前没有作要求,读中没有作指导,读后也没有
自古以来,在语文学习方面,大多数学生最怕作文。除了不知“怎么写”以外,就是不知“写什么”。这就是  老生常谈的写作素材积累的问题。笔者就三十余年的语文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点尝试。    一、学好语文,积累素材。    现行的中学语文教材,是经过专家的精选精编,文质兼美,典范性强,是我们用以指导学生写作的最好范文。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个载体,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表达思想的方法。如教朱自
日记、周记、作文均是写作的范畴,它们是由简到繁,由浅到深,从量变到质变循序渐进成长的写作过程,掌握其规律,对我们写作很有帮助。  日记是简单的入门写作,对于一般人都实用,认真长期坚持下去,不但可以寻觅到我们成长的足迹,而且还会“吾日三省吾身”,正确认识自己超越自己,更能培养写作能力,提高写作水平。写日记贵在勤奋,贵在坚持,贵在执着的追求,久而久之回报你的就是素材的积累、基本功的训练和思想观念的更新
先给大家说个例子。有一次,我翻高考满分作文,碰到一名考生用到阿里巴巴老总马云的材料,在其他作文中并未多见,就在课堂上,这么告诉学生,“大家用这些古代人物事例用烦了吧,我在翻高考作文时无意中翻到了个宝,大家一定喜欢他。”学生被提起兴趣,我接着告诉他们,“让我们每天受惠的阿里巴巴、淘宝的老总—马云。”学生对淘宝并不陌生,因此较为感兴趣,接着我把那篇满分中写到马云的片段给学生读了,接着就有学生说,“老师
一个人的阅历是非常有限的,但通过读书,就能让我们真正有感于外面世界的精彩、人类历史的厚重、生命涵义的丰富。我是一名教师,一名平凡而又普通的语文教师。我知道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必须首先成为一个爱读书的、专心读书的人,因此每次外出我唯一不会少的收获是书柜中又多了两本新书,每晚睡前固定的夜宵是品味案头那几本书,那每天半小时的品读时间对我来说是一天中最快乐的时光。所以我想借此文与大家一起分享读书的
让学生主动编演课本剧的实践活动,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审美功能,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为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提供更大的空间。因此,编演课本剧的实践活动,适应现代教育培养有个性和创造精神的、身心和谐发展的未来人的需要,成为新时代的教育呼声。  一.编演课本剧,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