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裳与“美人肝”

来源 :散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eenech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记者而成为名作家的,现代文学史上并不多,黄裳算是其中的一个。
  我与黄裳说来也算有缘。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进出版社不久就读到了他的《金陵五记》。这本书最早是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书并不厚,小三十二开,是黄裳先后五次到访南京的散文随笔。其中最早的篇章写于1942 年, 最晚的写于1979 年,时间跨越近半个世纪。书中内容大多与南京的历史文化有关,熔历史、知识、趣味于一炉,标准的老报人风格,充满了书卷气。这是我第一次读黄裳的散文,很快就被吸引了。
  当时我刚进出版社不久,单位就在湖南路,离玄武湖咫尺之遥。我对南京这座城市还很陌生,黄裳这本书成了我认识南京这座古城的文化指南。古今写南京的作家很多,但大多只能作为过客、票友,在我看来,黄裳才算是一个真懂南京、真爱南京的人。看他写南京的文章,就能看出他对南京这座古都渗入骨子里的偏爱,以至于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一直写到八十年代。先后五记,可见他对南京这个城市的历史与文化是真的喜欢。六朝如梦,沧海桑田, 金陵古都在他的笔下也如诗似梦,亦真亦幻。我们跟随黄裳漫步在舞榭歌台、寻常巷陌,感受时光不再的历史沧桑,也浸淫着这个古老都城特有的历史和文化气息。
  2003 年,我策划了一套“大家散文文存”,拟收录的都是“五四”以来的散文名家,自然就想到黄裳。有次和同事昌华先生到上海黄寓专程拜访,这是我第一次见到黄裳先生。黄裳住的是那种很多年前的老房子,地板还是过去年代的那种红漆地板,已经褪了色,散发出陈年的气息,踩上去仿佛要发出岁月的回响, 很有历史感。黄裳并不是个爱说话的人,话不多,且多是出于礼貌。我当面表达了一番仰慕与钦敬之意, 并说了一下这套丛书的编辑思路,他欣然应允,其余大部分时间缄默着。
  这是我和黄裳第一次见面,也是唯一的一次。
  俟后,我责编了一本他的散文《白门秋柳》, 文章是我从他所有的散文作品中选出的,书名用的他文章的篇名,封面图片则是我从古画中找来的。在我看来,黄裳先生最好的散文基本上都被收在了这本书中。《白门秋柳》出版后,黄老甚为满意,读者也很喜爱,多次加印。出于对黄裳作品的喜爱,几年后,我又策划了一套“黄裳代表作系列”,包括《故人闲话》《我的书斋》《秦淮旧事》《书香琐记》, 与他打交道便多了一些, 但多以书信交流为主,并不敢轻易去打扰他。
  因为年龄相差甚远, 过从又不密,代沟既深且广,对我来说,他像一道风景,我只能在远处静静地眺望, 绝不敢过分亲近,以免“为小不尊”。有次为样书或是稿费一点琐事, 他对编辑的处理不甚满意,專门给我写了一封短简。纸是寻常的练习簿纸, 撕扯的边缘还留着不规则的锯齿。字是用圆珠笔写的,看得出来写字时很用力,背后露出深深的印痕,端的是力透纸背。我倒是很诧异,他这样的老派文人,为何不用毛笔写信, 那样不是更有文人气,也更适合他吗?
  黄裳是一个报人出身的作家,也是一个著名的藏书家, 也许是因为当记者太久、读书太多的缘故,他的文字中保留着老派文人的书卷气, 文字也特别的讲究,经常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字里行间透出一种古雅与老辣。这也是我特别喜欢他的地方。黄裳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上海交大工科大学生,偏偏爱上了文史,于是弃工从文,也正是这种爱好使他走上了记者生涯。因为职业的缘故,他比一般人更有机会走遍国内名胜古迹。作为一个博览群书、嗜好历史的人,他不满足仅仅做一个记者,给现实照相,所以,他笔下的山川风物、名胜古迹就不再是一般的风景,而是往往与历史交相辉映,它们是风景中的历史,又是历史中的风景,无处不弥漫着浓郁的文化气息。
  黄裳写南京的文章很多,前后写了几十年,他最好的文章往往与南京有关。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抗战胜利还都,黄裳和朋友慕名去南京一家著名的清真菜馆吃“美人肝”。据考,这家著名的菜馆就是马祥兴,地点就在鼓楼。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从学校毕业来南京工作时, 还经常看到,就在鼓楼大街西侧路口,临街是个宝蓝色的门,二三层小楼,外墙上还有些图案,有些古旧,但十分醒目。
  “美人肝”这道菜听起来既妖冶又吓人,其实是一道标准的“文人菜”,菜名是谁取的已不可考,想来应该出自民国某位闲适派文人或达官显贵之手。这种菜也只会出现在六朝古都秦淮河畔。这道名字听起来要吓倒美人的菜,其实在今天看来是一道很不健康的小炒, 主要食材是鸭胰,要几十上百只鸭子牺牲性命才能凑成一盘! 想想似乎也只有《红楼梦》中的红男绿女才能享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养鸭还未规模化,能不能吃上还要看运气。幸运的是,那一天黄裳和朋友总算吃上了。那么,好不好吃呢?文章没有写,要的就是这个悬念。单是这个菜名想一想,就令无数文人竞折腰了。
  顺便说一句, 作为南京百年老店,马祥兴仍在, 只是从鼓楼迁到云南路了,与原址直线距离大约两公里。除了“美人肝”,此店最有名的还有蛋烧卖和凤尾虾,真正的民国范儿。有兴趣的吃货,不妨去尝一尝,看看能不能借之穿越到民国。
其他文献
故园  早春二月,江南大地上有一些地方乍暖还寒,残雪未消,罗店镇郊外的河畔,柳树已经萌发出了淡淡的黄芽,柳枝在春风里变得那么柔软,每一阵春风吹来,所有的枝条都会随风起舞。桑田里那些安安静静的桑树,也迫不及待地扬起一只只小小的“桑拳”,迎接那沿着小河赤足走来的春天。  1925年春天,刚满二十岁的乡村小学教员陈伯吹,依依不舍地告别了自己苦心经营了数年的朱家宅国民小学,提着简易的行囊,走进了宝山县立第
期刊
陈皮在我们的生活里是代药的食品,更是馋嘴的零食。潮汕人对陈皮的推崇,与广府不同,潮汕的陈皮跟新会的可以说完全不同。且搁置新会陈皮,我来侃一侃潮汕的出产。潮汕人一向藐视非本地出产——即使它名满天下,即使它有诸多优势,我们依然认为万般皆下品,只有自家高。我们能罗列的潮汕出产多了去了,陈皮只是其中一个不那么起眼的角色,而要说起来,它又是体现传统制法的药品,我们打心眼里就认为潮汕的做得好。  本地的陈皮做
期刊
桂花香门  桂花全落了。这是落完了桂花的香门。无香。无影。无,才是我今天要到达的境界,包括昨天,包括无数个逝去的昨天,无。一个古墓,阳光让主人醒来,动物们睡去,酣睡在落完花的枯枝败叶里,但愿它永安。可我还要来,还要追求她的芬芳,像我第一次来到绍兴,1992年的春天,是的,大学春假,从杭州出发坐绿皮火车来到绍兴。回来后我写了篇小说《以诗为证》,发在1996年的《箫台》上,小说以绍兴为背景,讲述了一对
期刊
菜地里的荠菜  野菜王国里,荠菜算是明星了,没有不知道荠菜的,也很少有人不喜欢荠菜的味道。尤其是文人,比如汪曾祺、周作人、张洁,对荠菜的喜爱几乎成了一种情结,隐藏着童年的味觉与经历。这种喜爱渗透到他们的文章里,就成了发酵剂,使读到文章的人毫无抵抗力,皆被荠菜的味道诱惑。  生活在城里的人,大多是通过文章的阅读认识荠菜,之后才品尝到荠菜的味道。这样就容易生出误解,以为荠菜是春天的野菜,只有春暖花开时
期刊
牛和羊吃草的时候,总是吃几口,就将头抬起来,目光注视远方,仿佛在我们看不见的某个地方,有一个值得它们感激的人,是他将一场草的盛筵,赐予了饥饿中的牛羊。如果真有这样一个人存在,那他一定是满怀慈悲与怜悯的草木之神,他用草木拯救了牛羊的世界。  在我的印象中,牛吃草几乎不挑剔。舌头贴近地面,娴熟地一卷,那些贴地生长的草木,比如马背筋草,比如黄花菜,就只剩下半截身子在风中瑟缩了。如果是农忙时节,往往要到夜
期刊
火车站离我们村直线距离也就一里多,如果不是梁顶土丘遮挡,一眼就能看见。火车站是村庄的一部分,和自己的腿一样, 我们与外面的世界一下变得很近了。外地人若问:你是哪个村的?村人生怕别人记不住:火车站火车站,和俺村紧挨着!问的人呀一声,眼里异光闪烁,而村人一得意就忘了告人家村名。三舅那年相亲,第一句话就说,俺在火车站当装卸工!这话是姥娘教的。不多日,三舅就把三妗娶回家了。  家了。长长的站台,大块的水泥
期刊
一  四周, 同行的一二十个被火焰点亮的彩色大气球在空中飘浮着。太阳随之冉冉升起,染红天边。我把目光投向还是灰蒙蒙的地面, 看见一大群犹如蚂蚁的东西在快速向前滚动。数目至少几百,或许上千,前不见首,后不见尾,滚滚向前。  它们当然不可能是蚂蚁。能让人从高空上看到的移动群体, 必定是个头不小的动物。而规模这么宏大的群体, 在这个季节、这个地方出现,只能是角马了。果然,大气球的驾驶员说,它们是大迁移中
期刊
夏季的傍晚七点左右,天光还是亮的。原定的探访计划顺利完成, 脚上穿的鞋子合适,湿润的水汽让人心情愉悦,和同伴一商量,我们便沿着河流慢跑起来。没有目的地,没有具体的时间限制,就是想跑一跑。微风摇曳着两岸的芳草, 将水汽和夏虫清脆的吟唱传递过来,一切都喻示着:这是一个美好的夏夜。  “看!”同伴突然停住了脚步,像发现了什么似的,用手指着远处的天空。  正是白天和黑夜交接的神圣时刻,在东方的天空, 我看
期刊
一  一个半世纪前, 西雅图酋长因印第安部落土地购买案,致信富兰克林·皮尔斯总统,其中有这样两句话:  如果在夜晚听不到三声夜莺优美的叫声或青蛙在池畔的争吵,人生还有什么意义?  这封信其他内容阙如,不知其详,写信人与收信人都已作古, 偏偏这段文字活了下来。想想真有意思,在谈论那样一个如此重大的社会问题时, 这位印第安人的老酋长却孩子气十足,搬出夜莺和青蛙的叫声,冀望打动和说服总统收回成命。也可以
期刊
一  黄土高原自西向东缓缓轻垂, 高耸的崤山灵巧地托起了高原的余脉。崤山高山绝谷,峻坂迂回,形势险要,是陕西关中至河南中原的天然屏障。满是褶皱的断块山脉自西南向东北逐渐低缓,将蜿蜒在黄河、洛河之间的崤山整齐地切割为东崤、西崤。  东西二崤巍峨耸峙,中间一泓清澈,便是渑池。  1921年4月18 日, 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从渑池县城徒步来到仰韶村, 在村南约一公里的地方, 他发现了一些被流水冲刷露出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