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东文:创维的跨越

来源 :执行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qdxtushug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杨东文的心里,500 亿的财务指标不难实现,他关注更多的是创维的三大转型。第一个转型,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主要指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第二个转型,从中国著名品牌到世界著名品牌,在做好中国市场的同时推进国际化;第三个转型,从硬件提供商到硬件加内容服务提供商。
  “500 亿,我是非常有信心的。”2013 年7 月25 日,杨东文在深圳创维大厦对《执行官》表示。他解释,上一个财政年度创维实现了378 亿港币的销售额,现在离实现500 亿人民币目标还有3 年时间,每年只要超过10% 的增长就可以达到,因此实现难度不大。
  2010 财年创维营收近250 亿港元,当时提出重要战略目标:2015 年做到500 亿元人民币,2020 年达到1000 亿元人民币。杨东文表示重任在肩,首先是分阶段实现集团五年规划,更关心的是促使创维三个转型——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从中国著名品牌到世界著名品牌;从硬件提供商到硬件加内容服务提供商。
  2012 年2 月15 日,创维数码在港交所正式公告,原深圳创维-RGB 电子有限公司总裁杨东文接替张学斌出任公司行政总裁。当时,杨东文坦言,压力很大。自上任以来,杨东文的工作性质发生了重要变化,从原来负责彩电具体业务操作转向偏重协同管理、集团管控,推动集团各产业公司业绩增长。一年半来,他大刀阔斧地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管理变革、机制设计……,“越来越感觉到机制设计的重要性。”
  杨东文可以说是创维发展史上相当重要的一员“老将”。早在1998 年即加入创维,时任中国区财务总监,期间协助促成创维数码在香港主板成功上市。2000 年“陆强华事件”发生后,他临危受命担任中国区营销总经理,采取果断措施重建营销网络,带领团队实现创维彩电销售业绩跨上新台阶。2005年,短暂离开的杨东文重回创维,全面负责创维彩电的研产销等工作。
  从大学老师转型的杨东文,是彩电行业中的学者型领导人,很早之前他就对行业发展方向有着清晰的判断,在他的主导下,创维几次都抓准了技术转型的节奏,在液晶电视领域取得强势地位,并配合张学斌完成对液晶全产业链的布局。
  目前创维的战略是“核心产业做强,相关产业做大”。核心产业当然是指彩电,相关产业包括模组、机顶盒、汽车电子、LED 照明等。目前彩电业务占用了集团80% 的资源,也贡献了80% 的业绩,“但要实现500 亿的目标,光靠彩电业务是不行的,还要想办法把彩电相关多元布局的产业做大。”与此同时,在千亿目标下,杨东文正在带领创维雄心
  勃勃地实现三个跨越。
  跨越一:业绩跨越
  创维集团共涉及五方面业务,分别是电视产品、数字机顶盒,液晶模组,其他电子产品以及物业租赁。截至2013 年3 月31 日止年度财报显示,公司总收入378 亿港币,彩电占比79.9%,机顶盒占比10.3%,液晶模组占比1.4%,白电产品占比4.5%。
  占创维收入约80% 的彩电业务竞争十分激烈,要想在TCL、海信等对手中抢夺新的市场份额并不容易。因此,创维需要将其他业务培养壮大,寻找新的盈利增长点。
  而机顶盒、冰箱、液晶模组已成为创维彩电主营业务之外的三大收入来源。当前数字机顶盒、液晶模组两块业务都处于国内行业领先地位。据格兰研究调查数据显示,2012 年创维在有线机顶盒市场保有量和市场份额上居第一,其高清机顶盒市场占比高达22.98%,较第二名同洲所占的14.77% 领先8个百分点。
  今年3 月份,创维数码在资本市场的动作令业界关注。公司公告称其机顶盒业务将借壳华润锦华上市,其液晶模组业务分拆上市申请也已向香港联交所递交。若顺利IPO,创维集团将拥有三家上市公司。
  事实上,为了做大机顶盒业务以及完成股权激励,创维数码一直在筹备新的方式上市。此次的借壳上市就是一个路径。在筹备上市期间,创维机顶盒业务不仅成为了国内机顶盒市场的老大,而且因为海外市场开拓很快而跃居全球前五。
  与此同时,创维希望为自己的液晶模组业务寻找更多的外部投资。创维光显仍为创维的附属子公司,但创维将改变过去的全资方式,只保留多于50% 的股权。创维参与出资10% 的广州LGD8.5 代线,大概在2015 年便会投产,把液晶模组做大也有储备更多面板配套的考虑。
  创维另一个重大举措是从黑电切入白电。2010年初,创维投资成立创维电器公司,专门负责冰箱、洗衣机等白电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工作,全面进军冰箱、洗衣机白电产业。本着快速切入市场,完成区域覆盖的操作策略,创维白电将先从三、四级市场做起,并迅速向一、二级城市渗透。在市场拓展过程中,创维将借助彩电的渠道、物流、售后等既有资源,与之实现良性互动。
  从世界发展规律来看,黑白联动是家电企业自然的发展战略,欧美、日本、韩国基本上都是如此。国内来看,长虹收购美菱,海信收购科龙,也纷纷遵循这条路径。
  在杨东文看来,创维是顺应了这样的一个发展规律,只不过晚了一点,当然付出的代价也少一些。“市场经济永远有机会,切入点的早和晚需要结合企业本身情况。”他说。
  一直以来创维以强大渠道称雄。目前国内有41个分公司,209 个办事处,2 万多家零售商,此外还有3500 家社区专卖店。如此庞大的渠道体系如果只卖电视机其效力受到很大影响,同时卖冰箱、洗衣机则可以更充分地发挥销售网络的效力。
  类似长虹、海信,通过收购的方式切入白电市场,似乎更快捷。创维内部也讨论了很久,究竟是收购还是自己做?曾经考虑过收购北方某品牌冰箱,但对方要价太高,最后觉得还不如自己做,于是采取了自己建厂生产,销售交给彩电营销网络的方式。
  “我们在冰箱、洗衣机业务战略很明确了,不会采取并购。”杨东文透露,目前来看,选择这条路是对的,并购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整合过程,而且存在风险。2011 年3 月创维冰箱量产,当年就卖了27 万台,去年卖了80 万台,今年预计会超过100 万台。
其他文献
我们面临一个变革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任何控制和权威都失去了意义,个人英雄主义重新来临,任何一个个人英雄都有可能出头露面。任何人只要有才能,都找到露面的机会。这五年来,创新和创业人士的不断涌现,移动和互联网的发展,带来了整个社会对创新能  力的宽容,对创新能力的支持,这是特别让人欣慰的事情。  这样的时代,只有两种人:一种人想办法集中自己所有资源,才能继续保持江湖地位;另一种人则必须随时做好这个江湖
期刊
企业跟小孩是一样的,它在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事情一定要经历,必须花的钱一定要花,这才符合一个企业的发展,不能用一个绝对值来衡量划算与不划算。  众所周知,华帝凭借着体育营销升级自身品牌。华帝的“火炬”营销,最早可以追溯到2001 年的九运会上。当时,华帝股份作为一个小有名气的燃气具制造企业,成功研制九运会火炬,受到了高度赞扬。从此之后,华帝的火炬研发制造之路一发不可收拾,到2008 年的北京奥运
期刊
20 年前,当郭广昌辞去复旦大学团委的“铁饭碗”,开始了骑着自行车满大街做问卷调查的创业生活时,他没有想到,若干年后自己将是福布斯中国财富榜上最年轻的中国富豪。  由他创办并领导至今的复星集团,如今是中国最大的民营企业之一。从医药到地产,从钢铁到商业, 复星的版图在过去20年中一再扩展。近年来,复星又在全球市场频频出手,并大力进军保险业和旅游业。  复星如何制定其全球投资战略?未来的投资机会在哪里
期刊
基于当下人们消费行为习惯的改变以及社区店能提供深度服务强化价值感,未来,社区专卖店的模式很可能会成为下一轮各行各业渠道开发的新重点。  买了一把造工精细的拖把,不会使用的话可以打个电话,会有人上门来演示指导!  这听起来似乎是一件不可信的事情。第一,清洁用品素来构造简单,岂有不会使用的;第二,向来东西买回来后不会用就只能看说明书了,哪有为家庭小小清洁用品提供上门服务的。但是,请相信,不远的未来,这
期刊
创维要做的事就是,以不变应变,以变应变!以不变应变就是要强化创维的工业精神和工业能力;以变应变就是创维面对已经发生改变的价值重组模式、交易、沟通等方式。  在过去七年里,创维电视的销售量在中国市场排第一。创维是全球第一家跨界做短路设计的企业,第一家做由媒体电视变成通过USB接口播放的企业,也是全球第一家互联网化的家电制造企业。  回顾创维的历史发展,有心人梳理了创维经历的四个发展阶段。一、发展之初
期刊
“我最大的动力是梦想。”雷军表示,“我不缺名也不缺钱,只是因为怀有创办一家伟大企业的梦想,才在2010 年重新创业做了小米。对我和小米最大的挑战是如何持续不断地做出让用户尖叫的产品。我的成就感肯定是来自于做出让用户尖叫的产品,做出用户愿意推荐给朋友的产品。”  关于小米科技创始人雷军最近的话题,不是小米年营收刚刚超过300 亿(全年含税销售额约316亿,销售1870 万台),而是雷军与董明珠之间的
期刊
家居行业的洗牌已成为业内人士的共识,但究竟哪些企业会率先成为“出局者”呢?“寒冬”中为了自救, 在过去一年,卖场积极联合商户抱团取暖,家具制造业注重“调整和整合”,还有些企业则瞄准二、三线城市。面对不确定的未来, 只有深耕渠道, 增强“内功”、提升品牌的企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2013 年11 月19~22 日,由建众商学院与《执行官》杂志联合主办的“建模式赢之道”高峰论坛塈建众商学院第二届总
期刊
七年之痒,常常形容婚姻中的夫妻双方,在一起时间久了,出现情感“疲惫”或厌倦导致关系进入“瓶颈”。企业和智业的关系也是非常微妙的,大家通常称为甲方乙方,双方经常彼此抱怨。企业抱怨智业会说的多,能干的少,抱着赚钱的目的,随便出方案,最后执行不下去,企业被瞎折腾一番。智业公司则抱怨企业以甲方自居,不尊重无形的脑力智慧,公司自身缺乏执行力,却怪罪方案不行。  因此,企业和智业能够和睦相处的不是很多,通常是
期刊
俗话说,商场如战场。在这样一场看不见硝烟却惨烈的战争中,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定律轮番上演。这决定了有的CMO 如沐春风,企业飞速发展,更进一步,获得各方赞誉;有的CMO 却流年不利,甚至锒铛入狱,只能拥抱悲情,默默叹息。  施正荣  人物简介:  原无锡尚德电力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施正荣是中国太阳能光伏产业的领军人物。  1991 年以优秀的多晶硅薄膜太阳电池技术获博士学位。2000 年,回
期刊
对于各行各业而言,2013年注定是风起云涌的一年。  在过去的一年里,外部环境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企业的执行官们思量着企业的未来,是革自己的命还是被革命,这是一个难题,每往前走一步都如履薄冰。企业应该如何面对未来考验着每一位企业的执行官。如果自身不做出规整,可能在变革的浪潮中成为下一个被时代抛弃的人。  同时,我们看到了这一年,CMO 们用自己的智慧判断为企业理清了方向,也取得了瞩目的成绩,这一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