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数学源自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数学新课标中明确指示:要充分利用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来指导他们的数学学习。本文从小学数学教学实际出发,以生活理念为依据,对教学进行了探讨,以期对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有所启迪。
关键词 小学数学 生活化 教学
在教学小学生数学知识时,如果可以适应小学生特有的年龄阶段和认知特性,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数学教学,让数学知识成为他们生活中必不可少、有吸引力的一部分,而不仅仅是一些枯燥乏味的数字和公式,但是如何才能实现生活化的數学教学课堂呢?
一、借助生活语言开展教学,增加教学的趣味性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A.A. 斯托利亚尔曾说过:数学教学实际上是教学语言运用技巧的教学。这就是为什么不同的教师教授同一节课时,同样的学生的接受程度却存在不小的差异,其关键就在于教师语言水平的不同。由此可以得出,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心理特点、认知规律等特体特点,以教材为基本依据,提炼和包装教学语言,使之通俗易懂,更具趣味性。比如在学习大于号和小于号时,可利用顺口溜帮助学生加快记忆:“大于号,小于号,两兄弟,一起到,后尖角,是大于,后开口,是小于。”虽然利用大于号和小于号进行数字大小比较难度不小,但这个顺口溜可以很有效地帮助学生进行区分和辨别。再如学习长度单位时,可以把长度简称“长长短短”,学生会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样就可以在很轻松的氛围下学到知识,还能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二、创设生活化情境,拉近学生和数学距离
实践证明,学习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环境越贴近,学生自主参与的意识就越强,自主接受知识的程度就越高。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因素,让数学走进生活;除此还要在课堂上创设一定的生活情境,用情境引出数学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问题的魅力,激发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能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比如在学习圆的周长时,我们可以安排学生课下测量自行车轮胎的周长;学习加减法时,可以模拟到超市买东西的情境,帮助学生理性认识数学的基本运算法则。学习圆、角、分时,可以创设一个售货员的情境。面对这些非常具有生活气息的情境,都能很好的拉近学生和数学的距离。
三、课堂小结生活化,有效的延伸数学知识
课堂小结是对每一堂课学习内容的回顾总结,能够分析归纳教学过程中的得失,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但是,每堂课的结尾部分,学生往往容易疲劳,很难集中注意力,如果教师能够设计一个新颖生动、耐人寻味的课堂小结,就能够重新调动学生的兴趣,激发继续深入学习的欲望,实现思路的拓宽学生和思维的发展,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掌握。例如,在教学完“年、月、日”进行课堂小结时,教师可以引导:时间便像日历一般翻过去就再也回不来了,可见时间非常珍贵,那同学们觉得我们应该如何对待时间呢?在学习“年、月、日”之后,可以这样小结:今天我们了解了元、角、分这些人民币单位,并学习了它们之间的进制关系以及如何进行人民币兑换。那我们以后就比一比,看谁会成为一个储蓄小能手吧!
总而言之,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始终坚持把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的最终出发点,把数学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教会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看待和分析社会及周围事物,在生活实际中感受数学带来的乐趣,做到“通过生活学习数学,通过数学体验生活”。
参考文献:
[1]戈卫明.数学,取之于生活 用之于生活[J].网络科技时代,2007,(16)
[2]王晓丹,徐勤华.让数学与生活“亲密接触”[J].辽宁教育,2009,(09)
[3]吕长胜.使教学中的数学生活化[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8,(01)
[4]吴媚.让课堂成为数学与生活的桥梁——浅谈数学生活化教学[J].小学教学参考,2011,(11)
关键词 小学数学 生活化 教学
在教学小学生数学知识时,如果可以适应小学生特有的年龄阶段和认知特性,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数学教学,让数学知识成为他们生活中必不可少、有吸引力的一部分,而不仅仅是一些枯燥乏味的数字和公式,但是如何才能实现生活化的數学教学课堂呢?
一、借助生活语言开展教学,增加教学的趣味性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A.A. 斯托利亚尔曾说过:数学教学实际上是教学语言运用技巧的教学。这就是为什么不同的教师教授同一节课时,同样的学生的接受程度却存在不小的差异,其关键就在于教师语言水平的不同。由此可以得出,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心理特点、认知规律等特体特点,以教材为基本依据,提炼和包装教学语言,使之通俗易懂,更具趣味性。比如在学习大于号和小于号时,可利用顺口溜帮助学生加快记忆:“大于号,小于号,两兄弟,一起到,后尖角,是大于,后开口,是小于。”虽然利用大于号和小于号进行数字大小比较难度不小,但这个顺口溜可以很有效地帮助学生进行区分和辨别。再如学习长度单位时,可以把长度简称“长长短短”,学生会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样就可以在很轻松的氛围下学到知识,还能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二、创设生活化情境,拉近学生和数学距离
实践证明,学习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环境越贴近,学生自主参与的意识就越强,自主接受知识的程度就越高。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因素,让数学走进生活;除此还要在课堂上创设一定的生活情境,用情境引出数学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问题的魅力,激发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能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比如在学习圆的周长时,我们可以安排学生课下测量自行车轮胎的周长;学习加减法时,可以模拟到超市买东西的情境,帮助学生理性认识数学的基本运算法则。学习圆、角、分时,可以创设一个售货员的情境。面对这些非常具有生活气息的情境,都能很好的拉近学生和数学的距离。
三、课堂小结生活化,有效的延伸数学知识
课堂小结是对每一堂课学习内容的回顾总结,能够分析归纳教学过程中的得失,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但是,每堂课的结尾部分,学生往往容易疲劳,很难集中注意力,如果教师能够设计一个新颖生动、耐人寻味的课堂小结,就能够重新调动学生的兴趣,激发继续深入学习的欲望,实现思路的拓宽学生和思维的发展,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掌握。例如,在教学完“年、月、日”进行课堂小结时,教师可以引导:时间便像日历一般翻过去就再也回不来了,可见时间非常珍贵,那同学们觉得我们应该如何对待时间呢?在学习“年、月、日”之后,可以这样小结:今天我们了解了元、角、分这些人民币单位,并学习了它们之间的进制关系以及如何进行人民币兑换。那我们以后就比一比,看谁会成为一个储蓄小能手吧!
总而言之,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始终坚持把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的最终出发点,把数学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教会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看待和分析社会及周围事物,在生活实际中感受数学带来的乐趣,做到“通过生活学习数学,通过数学体验生活”。
参考文献:
[1]戈卫明.数学,取之于生活 用之于生活[J].网络科技时代,2007,(16)
[2]王晓丹,徐勤华.让数学与生活“亲密接触”[J].辽宁教育,2009,(09)
[3]吕长胜.使教学中的数学生活化[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8,(01)
[4]吴媚.让课堂成为数学与生活的桥梁——浅谈数学生活化教学[J].小学教学参考,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