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一日生活中过渡环节的新探索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long184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出:“幼儿身心发育尚未成熟,需要成人的精心呵护和照顾,但不宜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以免剥夺幼儿自主学习的机会,养成过于依赖的不良习惯,影响其主动性、独立性的发展。”《指南》提倡的教育理念,对幼儿园广大一线教师提出了新的教学要求,提示我们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应重视幼儿的自主学习,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形成终身受益的生活能力和文明生活方式。本园积极践行《指南》精神,以“幼儿园高质量的一日生活过渡环节”为教研内容,以点带面,引领教师研究一日生活不同环节之间的科学衔接和有效的组织策略,进行教师之间的合理分工,实现活动之间的有序自然衔接转换。例如,中班午睡起床后过渡环节的组织,一直是教师们头疼的问题,在三四十分钟的时间里,孩子们要完成午检、起床、穿衣、如厕、梳头、盥洗、午点、自由游戏等一系列的事情,场面往往忙乱无章。为了使这个环节更加有序,而且发挥出其应有的教育价值,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研讨与实践,形成以下组织策略与广大同仁共享。
  一、挖掘该环节的教育价值,培养幼儿健康生活的好习惯
  1.播放唤醒音乐,创编起床养生操
  从熟睡到醒来,幼儿的身体要经历一段时间去适应,也需要一个调节的过程。
  因此,我们会在起床前5分钟,播放轻柔的唤醒音乐,依次拉开活动室和睡眠室的窗帘,通过这些刺激将熟睡的孩子们逐渐唤醒。
  起床時间到,下午班的教师会与幼儿进行一个充满仪式感的问好互动,比如,教师可以说:“小朋友们好,起床时间到啦,愉快的下午开始啦!”为了让幼儿的身体和意识尽快清醒,教师会随着欢快的音乐,带幼儿一起做起床养生操。有的班选择的起床操音乐是《我的身体》:“我的头,我的肩,这是我的胸。我的腰,我的腿,这是我的膝盖。小小手,小小手,小手真可爱,上面还有我的十个手指头……”这首儿歌旋律活泼明快,歌词简单易懂,而且容易编排动作,孩子们非常喜欢,一边跟着唱,一边按摩自己的身体,在愉悦的情绪中为下床做好生理和心理的准备。有的班跟随着优美的音乐,教师和孩子一起创编了《快乐起床操》,包括相互问好、伸懒腰、按摩身体、小手够小脚等动作,还将幼儿体能测试中的坐位体前屈的练习巧妙地穿插其中,教师会走到床边与幼儿互动,观察幼儿的身体状态,进行初步的午检……每个班都有自己的特色,作为业务管理者,我们只将这个环节的功能告诉教师,放权赋能,发挥教师和孩子的创造力,收获的是一班一品,百花齐放。
  2.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和健康卫生的生活习惯
  针对中班的教育目标,《指南》明确指出应培养幼儿“能自己穿脱上衣、裤子、鞋袜,能自己扣纽扣”“能整理好自己的物品,如叠裤子、叠上衣、摆放拖鞋等,培养健康卫生的生活习惯”。教师们在照顾幼儿穿衣服时,心中有目标,当大部分孩子穿脱衣服存在困难时,教师通过集体教育活动,通过动作示范,把穿衣服的方法编成朗朗上口的儿歌,引导幼儿学习,并将这种学习延伸到家庭中;当个别幼儿没有掌握穿脱衣服的方法时,教师应及时进行帮助和指导,先穿完衣服的孩子也可以帮助需要帮助的孩子,同伴之间可以互相检查衣服鞋袜是否穿着正确。除了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还应该培养幼儿健康卫生的生活习惯,如提醒幼儿穿衣服的正确顺序是先穿上衣,再穿裤子,再穿袜子,最后穿鞋子,脱衣服的顺序相反,遵循先保护躯干、再保护四肢的健康理念。当幼儿把衣服随意扔在地板上,或是光着脚四处走,教师也应进行必要的卫生教育。
  二、培养幼儿自主、有序的生活常规,自然渗透五大领域发展目标
  1.巧妙利用音乐提示,培养幼儿有序的生活常规,渗透艺术领域目标
  培养幼儿有序的生活常规,一直是我们对教育的期望。什么是有序呢?就是孩子知道哪件事先做,哪件事后做,知道在什么时间应该做什么事情。可见,要做到有序,需要一个前提,就是“预知做事的顺序”。为了实现这个前提,我们和孩子一起梳理午睡起床后过渡环节要做的事情和合理的做事顺序。
  如何做到有序呢?除了教师的口头提示,还可以利用墙饰、工具和声音实现我们的教育目标。比如,在起床后过渡环节,我们尝试运用音乐培养幼儿有序生活的常规,将该环节的音乐分为四段,分别对应唤醒、起床操、穿衣、午点四件事。为了自然渗透中班艺术领域的目标“喜欢倾听各种好听的声音,感知声音的高低、长短、强弱等变化”,我们现阶段挑选了一组以民族乐器演奏为主的经典音乐,四段音乐依次为古筝曲《春江花月夜》、养生操《我的身体》、琵琶曲《琵琶语》、葫芦丝曲《竹楼情歌》。幼儿在优美的音乐声中,有序度过起床后的过渡环节。比如,当《琵琶语》即将结束的时候,孩子知道这个时候应该完成穿衣服鞋袜的事情了。当《竹楼情歌》响起,就意味着,吃午点的时间到了。慢慢的,不用教师催促,孩子也能学会自己调整做事情的速度,培养初步的时间意识。需要提示的是,教师不要手动去控制音乐,建议将音乐编辑在一起,每段音乐的时长应以绝大部分孩子能完成为宜。
  2.通过环境提示,支持幼儿自主取餐,渗透社会领域和科学领域目标
  起床后的午点,一般是两种水果和一杯营养水,为了发挥环境教育的作用,科学分配教师的精力,我们创设了取餐墙饰。幼儿取午点时要有序排队,渗透中班社会领域目标“感受规则的意义,并能基本遵守规则”。可以让幼儿自己用夹子在盆中取水果,也可以将两名幼儿的水果放在一起,两个小伙伴一起分享水果,你一块我一块,又或者用牙签等工具把水果平均分成两份,各自享用。虽然每名幼儿根据保健医生的建议,有基本的水果食用量,但根据幼儿的需要,他们可以自己决定多吃一点还是少吃一点。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也自然实现了《指南》中科学领域的发展目标:“初步感知数学的有用,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餐后自主选择游戏,渗透五大领域目标,实现个性化成长
  所谓自主,正如《指南》中班社会领域的目标中提到的,幼儿“能按自己的想法进行游戏或其他活动”,自主的前提是有选择。因此,在起床后的过渡环节,我们支持先吃完午点的幼儿,自主选择游戏内容,比如,玩手头玩具、聊天、看书、观察照顾动植物、到生活区练习系扣子(从家庭中征集的闲置衣物)等比较安静的活动,做到不打扰进餐区的幼儿即可。既尊重并满足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又避免了消极等待。另外,我们也在实践中发现,当游戏变成自主的、丰富的、有趣的,幼儿对午点后的这个等待环节是非常期待的,他们会自觉加快穿衣、吃午点的速度,希望尽快参与到游戏环节。当游戏环节结束的时候,我们会请幼儿弹奏乐器,如弹几个简单的钢琴音节,作为收玩具的提示音。一方面,可以让学习乐器的孩子有展示的机会;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同伴提醒,建立必要的收放玩具常规。
  三、教师合理分工,科学站位,指导值日生为集体服务
  由于午睡起床后过渡环节内容琐碎,教师分工不明确,看到什么做什么,往往会比较盲目,也不利于培养幼儿有序的生活常规。因此,我们进行了集体研讨,班级三位教师明确了职责,有比较稳定的分工,确保活动室、睡眠室、盥洗室等地点都有教师关注。如表1所示,上午班教师、下午班教师和保育员均有主要关注的区域和指导要点,在完成各自工作的基础上,三位教师也要相互配合,灵活补位。另外,我们还指导值日生为集体服务,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和互助精神,同时弥补教师人力的不足。比如,请值日生和保育员一起整理下层的床铺;请值日生协助教师唤醒赖床的幼儿;请值日生提示幼儿正确洗手、节约用水;请值日生在自由游戏环节,为植物角的花草浇水、为小动物换水喂食等。
  虽然,午睡起床后只是幼儿园一个小小的过渡环节,但就像大家常说的,“幼儿园一日生活皆课程”,每个环节、每个活动都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都值得我们去研究、去探讨,都对幼儿的生活习惯培养和学习品质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我们认为,幼儿园的教育是根的教育,根深才能叶茂。教育本身,也是不完美的艺术,我们永远在路上,坚持不懈地努力。就像冰心先生说的:“爱在左,而情在右,走在生命路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我们希望给孩子最好的,看着他们幸福地长大!
  自由游戏 下午班教师主要负责指导大部分幼儿的游戏,其他教师灵活补位。
  (作者单位:北京市棉花胡同幼儿园回龙观园)
  责任编辑:肖佳晓
  xiaojx@zgjszz.cn
其他文献
双榆树第一小学高度重视学校美育工作,始终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美育全过程,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展面向全员的美育工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校始终坚持将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作为学校开展美育工作的实施目的,办学使命是成就不一样的你,让学生在体育、科技和艺术中自主选择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培养。  一、育美树人的实践内容  为了达到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
教育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是教育的永恒主题。学校如何才能担负起培养全面而卓越人才的重任呢?一个重要的突破口就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解决“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  在“培养什么人”的问题上,我们认为可以从五个维度来解读:1.从学生健康成长的维度来说,学校要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2.从学生立足于未来社会的维度来说,学校应该培养学生成为集“爱国、交际
编者按  一所学校的成功,不仅仅在外显出来的办学理念、高水平的師资队伍等,更是因为其把握了发展的关键,掌握了有效的方法,形成了持续的组织能力。学校展现在外的发展和成功的因素,仅仅是冰山的一角。  名校案例栏目,将定期从全国选取有典型意义和示范价值的标杆学校,通过对其发展模式的深入探讨、剖析,揭示其发展背后独特的思路、做法和经验,这将不仅有助于丰富现有的学校管理理论,还可以为许多成长中的学校提供借鉴
我们可以用一个词形容中学时代,有人幸福,有人辛苦,有人迷茫,有人快乐。中学是我们从少年走向青年的重要阶段,每个人有着不同的印象与回忆。这是中国真实的教育现状,同时也折射出不同的老师、不同学校对于教育的不同理解。然而,我对教育的理解是朴素最美,幸福至上。  我在一篇六月份的博客中引用这样一句话:“我们走了很远,却忘记了为何出发。”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教育。现在的教育让人眼花缭乱,十分浮躁。常有人说我有前
接到李小文老师去世消息的时候,是美国时间凌晨0点20分。在异乡寂静的夜晚,竟不知该如何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噩耗。犹记得2014年8月底临出国前,去找先生告别并求教。先生谆谆叮嘱,说到了美国更需加倍努力,切莫骄躁,要踏踏实实地做科研、出成果。独在异乡为异客,总免不了会有浮躁、急于求成的时候,每每此时想起先生的叮咛,想象着先生在美国求学时定会如何,也能慢慢地静下心来告诉自己,科研需要有十年磨一剑的毅力。临
本期主讲  程惠萍,山西省特级教师,山西太原市迎泽区教研室主任,中学高级教师,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小学语文特级教师研究中心委员会委员,山西省教科文卫体系统“十大杰出知识女性”,教育部“创新人才与教育创新研究”课题实验先进指导工作者。  “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这已经是今日语文教学的一种共识,因为只有把“教什么”的问题解决好,“怎么教”的问题才有讨论价值。王尚文先生在《紧紧抓住“语文”的缰绳》
一、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来自粤教科技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2单元“桥梁”的第2课《平直的梁桥》。结合以往的教学经验和学生实际,教师将教学内容进行了重新整合和创新编排,课题改为“梁桥的秘密”,第一部分为探究提高桥面承重的方法,第二部分为设计制作梁桥模型,第三部分为联系生活实际,拓展延伸。本课的重点是通过研究影响梁桥桥面承重的因素,设计和制作小桥,探究发现梁桥的秘密:梁既能够增加承重,又能够支撑桥面。  
儿童阅读能力的发展是循序渐进的,需要有层次、有梯度。桥梁书作为介于图画书和纯文字书之间的图书类型,像桥梁一样,沟通了儿童从亲子阅读到独立阅读的两岸,帮助他们顺利完成由图画书到文字书的过渡。  笔者曾在澳大利亚墨尔本的一所小学,看到了孩子们分级阅读的书籍,这些书籍分级的依据是儿童不同年龄段的生理、心理发育水平。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学生提供适合他们阅读的书籍,并进行相应的检测,以此来确定学生的阅
编者按:  清水濠小学是一所于2003年由清水濠第一小学、清水濠第二小学、丽水坊小学三所学校合并而成的新学校,现有26个教学班,975名学生,63名专任教师。当初,绝大多数人并不看好这所由三个“麻雀学校”合并而成的学校,认为单是合并校面临的人际困境就足以使这所学校元气大伤了,更别提什么强强联合、优势互补。但转眼8年多时间过去了,清水濠小学蒸蒸日上的发展势头已将那些悲观者的预言悉数打破。在“先继承、
主持人的话  《荒野生存》讲述了一位年轻人通过进入荒野追求自我实现的故事。在一个充满欲望和谎言的社会中,他选择离开社会来纯净自我的心灵。无疑,这是一种极端的做法。这个故事带给人的震撼在于,它温情又残酷地展現了一个人在内心世界的探索中所需要的勇气和可能付出的代价。这让我想到历史学家余英时先生的一句话,他说:“我不相信历史的必然性,但我相信人类在大部分环境因素被决定的情况下,仍有一点点可以活动的自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