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年终岁末日益临近,每季度都要进行的银行“揽储”大战也将在这个节点上演一场更为激烈的拉锯战。存贷比考核的年终大关倒逼揽储的效应已经开始显现。近期,多家银行纷纷上浮各期限存款利率至央行基准利率的1.1倍上限,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更是开始摆脱年初以来的低迷,逐渐向5%以上回归。这对渴求稳健加收益的投资者来说,无疑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多品种组合、长短期搭配,可以成为10万元理财的参考标准。
银行理财产品量跌收益涨
自从2011年底国内货币宽松的信号一经放出,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年化收益率开始步入下行通道,特别是今年接二连三地降准降息,导致理财产品的低收益难以吸引投资者的眼球。
然而年内降准降息的预期正在逐渐减小。综合考量宏观经济已经显示出逐步复苏的迹象,渣打银行报告认为未来宏观政策会相对温和,中国的降息周期已经结束。存款利率下行风险变弱,使得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可能呈现上升趋势。
同时年关将至,跨年资金需求量的增加将加剧银行资金面紧张,银行有望继续通过提升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来拉拢投资者。
银行理财产品发行数量有所减少。据银河证券统计,2012年10月银行理财产品发行同比增长率为-86.16%,环比增长率为-16.82%。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取决于一个月内的超短期理财产品的大幅减少,与此同时,12-24个月的长期理财产品新发型数量也有所缩水,同比增长率为-20.00%。但是与9月新发行理财产品数量相比,所有公布委托期限的理财产品新发行数量都有所减少,其中一个月内环比增长-16.82%,12-24个月环比增长-40.74%,24个月以上-14.29%。
尽管发行数量有所降低,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反而有所攀升。从11月初开始,年化收益率近5%的理财产品数量明显增多,兴业证券研究统计11月第二周各期限年华收益率分别为:1周3.35%,2周3.76%,1个月3.97%,2个月4.15%,3个月4.33%,4个月4.36%,6个月4.53%,9个月4.72%,1年5.21%。相比而言,6个月以上的理财产品收益率较高,而1年期及以上的长期理财产品收益率维持在5%左右。个别委托期限为12个月以上的产品预期收益率能达到7.5%。
而相比于大型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在本轮“揽储”竞技中提前开跑,纷纷拿出亮眼的收益牌。招商银行推出了一款钻石财富系列理财产品,期限为6-12个月,预期收益率为5.21%。
外汇理财产品仍存机会
最新的银行理财市场周报告显示,相比外汇理财产品,人民币理财产品仍然占据大半江山,11月第二周人民币理财产品发行578款,占比高达92.33%;美元理财产品发行14款,占比2.24%,其他币种共计34款,占比5.43%。从年初至今,人民币理财产品的占比一直维持在高位。
不仅数量占比不占优势,外币利率屡次调整使外汇理财产品遭遇萎缩。8、9月各大商业银行集体下调外币存款利率,10月8日,中行下调了英镑、澳元、欧元的存款利率。在这之后,包括工行、建行等在内的多家银行再次下调小额外币存款利率。10月26日,招商银行更是一口气下调了6个币种的利率。银河证券投资顾问部赵缀英认为,由于各银行调整步骤不同,导致各银行间外币储蓄利率进一步加大,外币储蓄也需要货比三家。
英镑和欧元降幅明显。以工商银行的调整为例,英镑的1年期和2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均由0.75%下调至0.1%,活期和7天存款利率更是下降至0.05%。欧元的7天存款利率下降50%,6个月和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则下调70%,由0.5%和0.7%下调至0.15%和0.2%。
与英镑和欧元的大幅调整相比,澳元的变化幅度并不大。“银行不断下调外币存款利率,主要是因为2012年来人民币升值预期较之前明显减弱,加之疲软的外贸形势以及房地产下滑背景,导致企业和居民持有外汇的意愿升高,使得外币存款规模快速增长,但是外币贷款增速却无法跟上,因此造成了外币存贷款之间较大的规模差额。同时欧美等发达国家经济体维持低利率或降低利率的行为导致国内银行外币存贷款业务的利差呈缩减趋势。”赵缀英分析称。
利率的频频调低导致了外汇理财业务出现萎缩。据统计在5月至10月,美元的1-3月期限外汇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率从2.98%下降到0.58%。澳元欧元也呈现相同走势。
“尽管收益率连走下坡路,但这并不意味着外汇理财产品毫无投资价值。”赵缀英表示。相比于欧元、美元等利率较低的币种,澳元的利息占据一定的优势,特别是其中的保本型固定收益类产品,收益率水平仍然高于外汇存款,具备投资价值。
然而由于近期美国经济有回暖迹象,澳元汇率出现小幅震荡,存在掉头的可能性,专家建议,可以选择短期的澳元理财产品,规避长期投入后澳元走低的风险。
短期理财产品表现亮眼
尽管受到年末规模上冲效应的影响,银行的跨年中长期产品发行占比在持续上升,对投资者来说,中长期产品可以锁定高收益,然而相对来说,短期理财产品相对稳健。投资者可以采取中、短期投资与长期投资相结合的方式。
超长期的理财产品仍存较高风险。这主要是由于全球量化宽松政策不明朗,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能否持续走高仍存悬念。一旦中长期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无法达标,投资者将受到损失,所以可以用长短期结合的方式来规避部分风险,实现资金获益。
事实上,中短期理财产品的发行数量最先出现反弹。去年监管层叫停一个月内理财产品。为了应对每季末揽储压力,短期理财产品1-3月的产品占比有所提升,据兴业证券统计11月第二周,1-3月的产品发行347只,占比55.4%。
银行证券统计数据显示,委托期限为1-3个月的理财产品在10月份达到了1387只,预期年化收益率主要集中在3%-5%的区间,尤以3.5%-4%、4%-4.5%收益区间的产品居多。1-6个月的新发行产品数量占总量的83.49%。
与此同时,中短期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多为3.5%-5%,尽管不比一年期以上理财产品收益率可达7.5%,却也超过了一年定存利率,投资者可以多多关注。
尽管银行理财产品出现巨亏的消息不断传出,但相对于其他的投资方式而言,银行的理财产品仍然相对稳健。统计显示,10月共计1634款理财产品到期,其中1181款披露了到期收益率,其中有1179款达标。
同样不能忽视的是有超过一半的已到期产品缺少收益资料,其中与股票挂钩的理财产品风险较高,容易出现负收益。
所以在选择银行理财产品的过程中,投资者不能过度集中关注该产品的预期收益率,还要参考其风险等级,在R3(中等风险)级别以下的范围内选择收益率较高的产品较为有保障。同时专家提醒投资者要注意理财产品的投资取向,特别是一些打新股的理财产品,“从历史经验上看,当市场趋势向下时,打新理财产品的收益理财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因新股上市后快速破发而受损的例子屡见不鲜。”赵缀英表示。
由于国家对国内融资环境的重组,基金、信托、券商进军资产管理业务的脚步也越来越快,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也需要有所创新,只有优质的理财产品才能维持既有客户的忠诚度。各大银行自己发行的理财产品也有望为投资者提供更好的机会。
银行理财产品量跌收益涨
自从2011年底国内货币宽松的信号一经放出,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年化收益率开始步入下行通道,特别是今年接二连三地降准降息,导致理财产品的低收益难以吸引投资者的眼球。
然而年内降准降息的预期正在逐渐减小。综合考量宏观经济已经显示出逐步复苏的迹象,渣打银行报告认为未来宏观政策会相对温和,中国的降息周期已经结束。存款利率下行风险变弱,使得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可能呈现上升趋势。
同时年关将至,跨年资金需求量的增加将加剧银行资金面紧张,银行有望继续通过提升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来拉拢投资者。
银行理财产品发行数量有所减少。据银河证券统计,2012年10月银行理财产品发行同比增长率为-86.16%,环比增长率为-16.82%。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取决于一个月内的超短期理财产品的大幅减少,与此同时,12-24个月的长期理财产品新发型数量也有所缩水,同比增长率为-20.00%。但是与9月新发行理财产品数量相比,所有公布委托期限的理财产品新发行数量都有所减少,其中一个月内环比增长-16.82%,12-24个月环比增长-40.74%,24个月以上-14.29%。
尽管发行数量有所降低,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反而有所攀升。从11月初开始,年化收益率近5%的理财产品数量明显增多,兴业证券研究统计11月第二周各期限年华收益率分别为:1周3.35%,2周3.76%,1个月3.97%,2个月4.15%,3个月4.33%,4个月4.36%,6个月4.53%,9个月4.72%,1年5.21%。相比而言,6个月以上的理财产品收益率较高,而1年期及以上的长期理财产品收益率维持在5%左右。个别委托期限为12个月以上的产品预期收益率能达到7.5%。
而相比于大型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在本轮“揽储”竞技中提前开跑,纷纷拿出亮眼的收益牌。招商银行推出了一款钻石财富系列理财产品,期限为6-12个月,预期收益率为5.21%。
外汇理财产品仍存机会
最新的银行理财市场周报告显示,相比外汇理财产品,人民币理财产品仍然占据大半江山,11月第二周人民币理财产品发行578款,占比高达92.33%;美元理财产品发行14款,占比2.24%,其他币种共计34款,占比5.43%。从年初至今,人民币理财产品的占比一直维持在高位。
不仅数量占比不占优势,外币利率屡次调整使外汇理财产品遭遇萎缩。8、9月各大商业银行集体下调外币存款利率,10月8日,中行下调了英镑、澳元、欧元的存款利率。在这之后,包括工行、建行等在内的多家银行再次下调小额外币存款利率。10月26日,招商银行更是一口气下调了6个币种的利率。银河证券投资顾问部赵缀英认为,由于各银行调整步骤不同,导致各银行间外币储蓄利率进一步加大,外币储蓄也需要货比三家。
英镑和欧元降幅明显。以工商银行的调整为例,英镑的1年期和2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均由0.75%下调至0.1%,活期和7天存款利率更是下降至0.05%。欧元的7天存款利率下降50%,6个月和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则下调70%,由0.5%和0.7%下调至0.15%和0.2%。
与英镑和欧元的大幅调整相比,澳元的变化幅度并不大。“银行不断下调外币存款利率,主要是因为2012年来人民币升值预期较之前明显减弱,加之疲软的外贸形势以及房地产下滑背景,导致企业和居民持有外汇的意愿升高,使得外币存款规模快速增长,但是外币贷款增速却无法跟上,因此造成了外币存贷款之间较大的规模差额。同时欧美等发达国家经济体维持低利率或降低利率的行为导致国内银行外币存贷款业务的利差呈缩减趋势。”赵缀英分析称。
利率的频频调低导致了外汇理财业务出现萎缩。据统计在5月至10月,美元的1-3月期限外汇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率从2.98%下降到0.58%。澳元欧元也呈现相同走势。
“尽管收益率连走下坡路,但这并不意味着外汇理财产品毫无投资价值。”赵缀英表示。相比于欧元、美元等利率较低的币种,澳元的利息占据一定的优势,特别是其中的保本型固定收益类产品,收益率水平仍然高于外汇存款,具备投资价值。
然而由于近期美国经济有回暖迹象,澳元汇率出现小幅震荡,存在掉头的可能性,专家建议,可以选择短期的澳元理财产品,规避长期投入后澳元走低的风险。
短期理财产品表现亮眼
尽管受到年末规模上冲效应的影响,银行的跨年中长期产品发行占比在持续上升,对投资者来说,中长期产品可以锁定高收益,然而相对来说,短期理财产品相对稳健。投资者可以采取中、短期投资与长期投资相结合的方式。
超长期的理财产品仍存较高风险。这主要是由于全球量化宽松政策不明朗,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能否持续走高仍存悬念。一旦中长期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无法达标,投资者将受到损失,所以可以用长短期结合的方式来规避部分风险,实现资金获益。
事实上,中短期理财产品的发行数量最先出现反弹。去年监管层叫停一个月内理财产品。为了应对每季末揽储压力,短期理财产品1-3月的产品占比有所提升,据兴业证券统计11月第二周,1-3月的产品发行347只,占比55.4%。
银行证券统计数据显示,委托期限为1-3个月的理财产品在10月份达到了1387只,预期年化收益率主要集中在3%-5%的区间,尤以3.5%-4%、4%-4.5%收益区间的产品居多。1-6个月的新发行产品数量占总量的83.49%。
与此同时,中短期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多为3.5%-5%,尽管不比一年期以上理财产品收益率可达7.5%,却也超过了一年定存利率,投资者可以多多关注。
尽管银行理财产品出现巨亏的消息不断传出,但相对于其他的投资方式而言,银行的理财产品仍然相对稳健。统计显示,10月共计1634款理财产品到期,其中1181款披露了到期收益率,其中有1179款达标。
同样不能忽视的是有超过一半的已到期产品缺少收益资料,其中与股票挂钩的理财产品风险较高,容易出现负收益。
所以在选择银行理财产品的过程中,投资者不能过度集中关注该产品的预期收益率,还要参考其风险等级,在R3(中等风险)级别以下的范围内选择收益率较高的产品较为有保障。同时专家提醒投资者要注意理财产品的投资取向,特别是一些打新股的理财产品,“从历史经验上看,当市场趋势向下时,打新理财产品的收益理财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因新股上市后快速破发而受损的例子屡见不鲜。”赵缀英表示。
由于国家对国内融资环境的重组,基金、信托、券商进军资产管理业务的脚步也越来越快,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也需要有所创新,只有优质的理财产品才能维持既有客户的忠诚度。各大银行自己发行的理财产品也有望为投资者提供更好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