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ken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让学生“有所感悟和思考”。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教师要积极以新课程理念指导自己的阅读教学。本文正基于此,拟就如何在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尊重、聆听学生的个性体验、感悟与思考谈谈自己的认识。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 阅读教学 个性体验
  新课标提出“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以人为本”,就是以人的综合素质为本,以人的持续发展为本,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又能持续发展的人。学生是阅读的主人,课文是阅读的文本,它就像一盏不灭的明灯,时时照亮和指引前方的路。
  那么,在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怎样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呢?
  1.指导学生在“读”中体验、感悟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在“读”中体验、感悟。“读”是深化体验最有效的途径之一。课堂上,要让学生进行有情味的朗读、有思味的默读、有韵味的赏读,有深味的诵读。通过朗读、默读、范读、齐读、分组读、分角色读,美读、精读、品读、赏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充分感知语言材料,促进知识的内化,陶冶情感,开启智能。通过读,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课文中,与作品对话,与作者对话,与心灵对话,体味文本的情理,感悟作品的内涵,感受心灵的震撼。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鲁迅先生的一篇驳论文章,对学生而言有点难。教学时,教师应静下心来聆听学生阅读。先用2分钟时间让学生反复读题目,抓住“吗”字做文章,读出语气,读出观点;然后用15分钟让学生反复读课文,勾画圈点、反复揣摩、品味与欣赏,揣摩作者论述的层次,品味作者的情感,欣赏作者的语言风格;最后,教师组织学生交流讨论,拓展延伸。学生有备而来,阅读也就犹如有源之水,水到渠成。又如,《风筝》中鲁迅弟弟说的一句话“有过这样的事吗?”,学生往往读得轻松随意。其实,细细品味,就能体验鲁迅内心的沉重,一字一句应该读得缓慢而低沉,字字有声。声声有情,富有感染力,对课文的理解也就到位了。
  2.理解作者的真情实感
  文章是作者感情的寄托,只不过在文字表现上存在着或明或暗、或多或少、或含蓄或奔放的区别,这需要读者用心去揣摩、去体会。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与作者进行心灵的沟通,进入作者的内心世界,聆听学生的真情告白。学生阅读时受到文章的感染,唤起联想,融入自我,和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从而读活文本,达到“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其意皆出于吾之心”。叶老曾经说过,“要求语感的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思想内容,产生思想感悟,从课文中读出自己熟悉的生活,读出和自己的情感相通的人物形象,有时甚至读出了自己一段经历。
  例如,朱自清笔下的散文《背影》,抒写了浓浓的父子之情。文中写父亲过铁道买橘子过程的那段语句感人至深,在教学中,我充分拓展,让学生回忆父亲关心自己的感人事情,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真切地品味文中所传达出来的父对子深沉的爱,子对父浓烈的情。试想,一个中学生如果深深体会了父亲养育自己的身心付出、任劳任怨,则体味文中语句所表达的感动感恩之情亦在情理之中了。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把握作品的感情基调和作者的心理状态,从寂静的文字中听到感情波澜的咆哮,从平常的语句中看出感情火焰的燃烧,达到“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阅读境界。
  3.巧妙设疑,与课文直接对话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把自己设问的过程转变为学生提问的过程。问题应主要来自学生,而不是由教师事先设计好。学生有问题,问题提得越多,说明学生对课本钻研探究得越深。面对一篇课文,教师的作用是把课文看成一个“活的生命体”,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维,巧妙设疑,与课文直接对话,与作者进行思想的交流,读出一个个具有参考价值的问题。
  杜甫的《石壕吏》是传统名篇。教师可以不讲,要求学生与作者直接进行心灵的对话,体验课文的原汁原味,于看似无疑处设疑,然后集体讨论解决。结果,学生在半节课的时间内提出了十多个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如:“通读全文,哪几个词表现官吏最有力?为什么?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最能表现老妇的心情是文中哪一个字?请你说说老妇之苦。”、“从老妇的诉苦中,你读出了当时怎样的社会境况和老妇怎样的思想情怀?”、“杜甫那天晚上做了些什么?从诗中找出来。他为什么不站出来?是怯弱还是什么原因?”等等。学生集体讨论解决这些问题后,归纳文章中心。这时,甚至有学生提出疑问:“本文是通过老妇人来反映文章中心还是通过“吏”的特殊身份、行为的异常、心理的无奈扭曲来表现中心?”学生通过阅读课文,产生了具有真知灼见的问题,这远比回答教师的几个问题更有效,更具意义。
  4.重视学生的个性理解
  “要重视评价学生的感情体验和创造性的理解”,聆听学生对课文的个性理解。教师要改变过去那种“答案标准化”的僵化模式,以积极的语言评价学生、鼓励学生,让他们大胆地说,充满自信地说。多元的评价能引发学生见仁见智地去解读文本,对阅读内容做出有个性的反应,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放飞学生的个性。
  例如,教学莫怀戚的《散步》时,我引导学生感悟、理解、探究和鉴赏课文的主题。学生在我的点拨、启发下,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有的认为它是一曲尊老爱幼的颂歌,有的认为它歌颂家人的互爱互助、亲情多么美好,有的认为它是一曲孝敬的颂歌,有的人认为它是一曲感人肺腑的生命之歌,有的认为它体现了生命之美,还有的认为它体现了作者认识生命、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和勇于承担生命的责任。无论是体现中华民族的傳统美德,还是对生命和社会的责任,抑或是两者的有机结合,我都做到“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对学生的个性理解一一给予了充分肯定。
  “以人为本”,尊重学生,让学生坦露心声、体验和感悟,聆听思维花开的声音,使学生自然舒适地搏动自己的心跳,得到人生的启迪和熏陶,享受审美的乐趣,是我们语文阅读教学不断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
  [2]刘永平.初中语文:和谐高效思维对话—新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索[M]
  [3]程汉杰.程汉杰语文高效阅读教学法[M].北京
其他文献
由江西铜业公司德兴铜矿与北京有色冶金设计研究总院共同开发的“系统工程在德兴铜矿的应用”、华中理工大学与德兴铜矿共同开发的“德兴铜矿矿体模型图形应用系统”两项科
1 前言蒲白矿区马村煤矿系原马村煤矿与白堤煤矿于1983年7月合并。统一由马村煤矿的主副井运输和进风。井田走向长10.3km,倾斜长1.6~2.5km。主、副井筒位于井田西部,西翼仅有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写作水平低,从本质上说就是写作兴趣丧失造成的。因此,教师必须从日常生活入手,去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从学生写作实际情况看,学生的作文兴趣呈现出相当明显的冷淡趋势,许多人兴趣不高,认为是一种“苦差事”,讨厌作文,惧怕作文,产生一种谈“文”色变的压抑心理。只有极少部分人有浓厚的兴趣,视作文为快乐。因此,我十分重视对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使学生乐于作文。为此,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探索。
期刊
【摘要】朗读是一种眼耳脑同时并用的思维和语音综合活动。朗读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朗读训练,能培养学生确切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能力。  【关键词】朗读 重要性 训练 主动性  朗读是一种眼耳脑同时并用的思维和语音综合活动。它将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能再现文章的内容和思想感情,起到教育人、感染人的作用。朗读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朗读训练,能培养学生确切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能力。 
苏联时期,邮政发行占据报刊发行领域的主导地位,邮发合一。随着苏联解体,俄罗斯社会各个领域开始转型,其中也包括发行领域。如今,二十多年过去了,俄罗斯邮政发行经历了怎样的
摘要:写作是培养学生提高观察能力、表达能力、想象能力的重要学习手段,它对益智学生身心,开拓学生视野等方面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对于尚处在孩童时代的小学生来说,他们对事物的认知还停留在一种朦胧的阶段,而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是促进小学生加快了解周遭事物,开发自身潜力的有效方式。写作在新课标下有着更深一层的含义:即突出“写”,突出学生的想象力,由想象力进一步加深学生的创造力。由此可见写作
摘要:语言能力泛指人们运用语言的能力。语文教学,尤其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本文论述了初中生作文教学中语言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关键字:初中生 作文教学 语言能力培养 有效途径  前言:语言能力受个体的生理和心理因素的影响,但语言能力并不是一种生理或心理现象,而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个体通过后天的学习而形成的一种运用语言交流和表达的能力。良好的语言环境对个体语言能力的形成具
摘要:我们只要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古诗阅读习惯,适时鼓励,激发其阅读兴趣,总会有所收获的。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会对孩子的一生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这是我们每个语文教师追求的目标。  关键词:古诗阅读 阅读兴趣 目标  朱子言“凡读书……需要读的字字响亮,不可误了一字,不可少了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书读百遍,其意自见,谓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中要重视朗读教学,重视朗读教学中的语感意识,角色意识,问题意识,这些是朗读教学中取得成功的主要因素。朗读教学既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又丰富学生的感情,培养语感,还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乐趣,是学好语文的关键。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朗读教学 语感意识 角色意识 问题意识  朗读历来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人教版小学语文新教材所选篇目,文质兼美,有着丰富的内涵和深厚的人
摘要:新课程为教学提供了崭新的平台,给教师提供了自由伸展的空间。让语文课堂教学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语文课堂充满了生机,焕发出活力,涌现出一大批新课例和一些好做法,令人欣喜,叫人振奋。  关键词:新课程 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教师在学习新理念的同时,正在研究、寻找既适合新理念和符合学生实际,又能体现自己教学风格的新型教学形式。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主要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