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让学生“有所感悟和思考”。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教师要积极以新课程理念指导自己的阅读教学。本文正基于此,拟就如何在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尊重、聆听学生的个性体验、感悟与思考谈谈自己的认识。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 阅读教学 个性体验
新课标提出“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以人为本”,就是以人的综合素质为本,以人的持续发展为本,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又能持续发展的人。学生是阅读的主人,课文是阅读的文本,它就像一盏不灭的明灯,时时照亮和指引前方的路。
那么,在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怎样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呢?
1.指导学生在“读”中体验、感悟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在“读”中体验、感悟。“读”是深化体验最有效的途径之一。课堂上,要让学生进行有情味的朗读、有思味的默读、有韵味的赏读,有深味的诵读。通过朗读、默读、范读、齐读、分组读、分角色读,美读、精读、品读、赏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充分感知语言材料,促进知识的内化,陶冶情感,开启智能。通过读,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课文中,与作品对话,与作者对话,与心灵对话,体味文本的情理,感悟作品的内涵,感受心灵的震撼。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鲁迅先生的一篇驳论文章,对学生而言有点难。教学时,教师应静下心来聆听学生阅读。先用2分钟时间让学生反复读题目,抓住“吗”字做文章,读出语气,读出观点;然后用15分钟让学生反复读课文,勾画圈点、反复揣摩、品味与欣赏,揣摩作者论述的层次,品味作者的情感,欣赏作者的语言风格;最后,教师组织学生交流讨论,拓展延伸。学生有备而来,阅读也就犹如有源之水,水到渠成。又如,《风筝》中鲁迅弟弟说的一句话“有过这样的事吗?”,学生往往读得轻松随意。其实,细细品味,就能体验鲁迅内心的沉重,一字一句应该读得缓慢而低沉,字字有声。声声有情,富有感染力,对课文的理解也就到位了。
2.理解作者的真情实感
文章是作者感情的寄托,只不过在文字表现上存在着或明或暗、或多或少、或含蓄或奔放的区别,这需要读者用心去揣摩、去体会。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与作者进行心灵的沟通,进入作者的内心世界,聆听学生的真情告白。学生阅读时受到文章的感染,唤起联想,融入自我,和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从而读活文本,达到“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其意皆出于吾之心”。叶老曾经说过,“要求语感的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思想内容,产生思想感悟,从课文中读出自己熟悉的生活,读出和自己的情感相通的人物形象,有时甚至读出了自己一段经历。
例如,朱自清笔下的散文《背影》,抒写了浓浓的父子之情。文中写父亲过铁道买橘子过程的那段语句感人至深,在教学中,我充分拓展,让学生回忆父亲关心自己的感人事情,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真切地品味文中所传达出来的父对子深沉的爱,子对父浓烈的情。试想,一个中学生如果深深体会了父亲养育自己的身心付出、任劳任怨,则体味文中语句所表达的感动感恩之情亦在情理之中了。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把握作品的感情基调和作者的心理状态,从寂静的文字中听到感情波澜的咆哮,从平常的语句中看出感情火焰的燃烧,达到“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阅读境界。
3.巧妙设疑,与课文直接对话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把自己设问的过程转变为学生提问的过程。问题应主要来自学生,而不是由教师事先设计好。学生有问题,问题提得越多,说明学生对课本钻研探究得越深。面对一篇课文,教师的作用是把课文看成一个“活的生命体”,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维,巧妙设疑,与课文直接对话,与作者进行思想的交流,读出一个个具有参考价值的问题。
杜甫的《石壕吏》是传统名篇。教师可以不讲,要求学生与作者直接进行心灵的对话,体验课文的原汁原味,于看似无疑处设疑,然后集体讨论解决。结果,学生在半节课的时间内提出了十多个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如:“通读全文,哪几个词表现官吏最有力?为什么?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最能表现老妇的心情是文中哪一个字?请你说说老妇之苦。”、“从老妇的诉苦中,你读出了当时怎样的社会境况和老妇怎样的思想情怀?”、“杜甫那天晚上做了些什么?从诗中找出来。他为什么不站出来?是怯弱还是什么原因?”等等。学生集体讨论解决这些问题后,归纳文章中心。这时,甚至有学生提出疑问:“本文是通过老妇人来反映文章中心还是通过“吏”的特殊身份、行为的异常、心理的无奈扭曲来表现中心?”学生通过阅读课文,产生了具有真知灼见的问题,这远比回答教师的几个问题更有效,更具意义。
4.重视学生的个性理解
“要重视评价学生的感情体验和创造性的理解”,聆听学生对课文的个性理解。教师要改变过去那种“答案标准化”的僵化模式,以积极的语言评价学生、鼓励学生,让他们大胆地说,充满自信地说。多元的评价能引发学生见仁见智地去解读文本,对阅读内容做出有个性的反应,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放飞学生的个性。
例如,教学莫怀戚的《散步》时,我引导学生感悟、理解、探究和鉴赏课文的主题。学生在我的点拨、启发下,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有的认为它是一曲尊老爱幼的颂歌,有的认为它歌颂家人的互爱互助、亲情多么美好,有的认为它是一曲孝敬的颂歌,有的人认为它是一曲感人肺腑的生命之歌,有的认为它体现了生命之美,还有的认为它体现了作者认识生命、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和勇于承担生命的责任。无论是体现中华民族的傳统美德,还是对生命和社会的责任,抑或是两者的有机结合,我都做到“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对学生的个性理解一一给予了充分肯定。
“以人为本”,尊重学生,让学生坦露心声、体验和感悟,聆听思维花开的声音,使学生自然舒适地搏动自己的心跳,得到人生的启迪和熏陶,享受审美的乐趣,是我们语文阅读教学不断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
[2]刘永平.初中语文:和谐高效思维对话—新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索[M]
[3]程汉杰.程汉杰语文高效阅读教学法[M].北京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 阅读教学 个性体验
新课标提出“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以人为本”,就是以人的综合素质为本,以人的持续发展为本,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又能持续发展的人。学生是阅读的主人,课文是阅读的文本,它就像一盏不灭的明灯,时时照亮和指引前方的路。
那么,在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怎样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呢?
1.指导学生在“读”中体验、感悟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在“读”中体验、感悟。“读”是深化体验最有效的途径之一。课堂上,要让学生进行有情味的朗读、有思味的默读、有韵味的赏读,有深味的诵读。通过朗读、默读、范读、齐读、分组读、分角色读,美读、精读、品读、赏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充分感知语言材料,促进知识的内化,陶冶情感,开启智能。通过读,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课文中,与作品对话,与作者对话,与心灵对话,体味文本的情理,感悟作品的内涵,感受心灵的震撼。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鲁迅先生的一篇驳论文章,对学生而言有点难。教学时,教师应静下心来聆听学生阅读。先用2分钟时间让学生反复读题目,抓住“吗”字做文章,读出语气,读出观点;然后用15分钟让学生反复读课文,勾画圈点、反复揣摩、品味与欣赏,揣摩作者论述的层次,品味作者的情感,欣赏作者的语言风格;最后,教师组织学生交流讨论,拓展延伸。学生有备而来,阅读也就犹如有源之水,水到渠成。又如,《风筝》中鲁迅弟弟说的一句话“有过这样的事吗?”,学生往往读得轻松随意。其实,细细品味,就能体验鲁迅内心的沉重,一字一句应该读得缓慢而低沉,字字有声。声声有情,富有感染力,对课文的理解也就到位了。
2.理解作者的真情实感
文章是作者感情的寄托,只不过在文字表现上存在着或明或暗、或多或少、或含蓄或奔放的区别,这需要读者用心去揣摩、去体会。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与作者进行心灵的沟通,进入作者的内心世界,聆听学生的真情告白。学生阅读时受到文章的感染,唤起联想,融入自我,和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从而读活文本,达到“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其意皆出于吾之心”。叶老曾经说过,“要求语感的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思想内容,产生思想感悟,从课文中读出自己熟悉的生活,读出和自己的情感相通的人物形象,有时甚至读出了自己一段经历。
例如,朱自清笔下的散文《背影》,抒写了浓浓的父子之情。文中写父亲过铁道买橘子过程的那段语句感人至深,在教学中,我充分拓展,让学生回忆父亲关心自己的感人事情,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真切地品味文中所传达出来的父对子深沉的爱,子对父浓烈的情。试想,一个中学生如果深深体会了父亲养育自己的身心付出、任劳任怨,则体味文中语句所表达的感动感恩之情亦在情理之中了。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把握作品的感情基调和作者的心理状态,从寂静的文字中听到感情波澜的咆哮,从平常的语句中看出感情火焰的燃烧,达到“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阅读境界。
3.巧妙设疑,与课文直接对话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把自己设问的过程转变为学生提问的过程。问题应主要来自学生,而不是由教师事先设计好。学生有问题,问题提得越多,说明学生对课本钻研探究得越深。面对一篇课文,教师的作用是把课文看成一个“活的生命体”,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维,巧妙设疑,与课文直接对话,与作者进行思想的交流,读出一个个具有参考价值的问题。
杜甫的《石壕吏》是传统名篇。教师可以不讲,要求学生与作者直接进行心灵的对话,体验课文的原汁原味,于看似无疑处设疑,然后集体讨论解决。结果,学生在半节课的时间内提出了十多个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如:“通读全文,哪几个词表现官吏最有力?为什么?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最能表现老妇的心情是文中哪一个字?请你说说老妇之苦。”、“从老妇的诉苦中,你读出了当时怎样的社会境况和老妇怎样的思想情怀?”、“杜甫那天晚上做了些什么?从诗中找出来。他为什么不站出来?是怯弱还是什么原因?”等等。学生集体讨论解决这些问题后,归纳文章中心。这时,甚至有学生提出疑问:“本文是通过老妇人来反映文章中心还是通过“吏”的特殊身份、行为的异常、心理的无奈扭曲来表现中心?”学生通过阅读课文,产生了具有真知灼见的问题,这远比回答教师的几个问题更有效,更具意义。
4.重视学生的个性理解
“要重视评价学生的感情体验和创造性的理解”,聆听学生对课文的个性理解。教师要改变过去那种“答案标准化”的僵化模式,以积极的语言评价学生、鼓励学生,让他们大胆地说,充满自信地说。多元的评价能引发学生见仁见智地去解读文本,对阅读内容做出有个性的反应,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放飞学生的个性。
例如,教学莫怀戚的《散步》时,我引导学生感悟、理解、探究和鉴赏课文的主题。学生在我的点拨、启发下,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有的认为它是一曲尊老爱幼的颂歌,有的认为它歌颂家人的互爱互助、亲情多么美好,有的认为它是一曲孝敬的颂歌,有的人认为它是一曲感人肺腑的生命之歌,有的认为它体现了生命之美,还有的认为它体现了作者认识生命、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和勇于承担生命的责任。无论是体现中华民族的傳统美德,还是对生命和社会的责任,抑或是两者的有机结合,我都做到“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对学生的个性理解一一给予了充分肯定。
“以人为本”,尊重学生,让学生坦露心声、体验和感悟,聆听思维花开的声音,使学生自然舒适地搏动自己的心跳,得到人生的启迪和熏陶,享受审美的乐趣,是我们语文阅读教学不断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
[2]刘永平.初中语文:和谐高效思维对话—新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索[M]
[3]程汉杰.程汉杰语文高效阅读教学法[M].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