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则和创造,幼儿园音乐游戏的灵魂

来源 :家教世界·现代幼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cwu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通过艺术活动激发情趣,体验审美感,体现成就感。”音乐游戏是以唱歌、舞蹈、音乐欣赏等为基础设计的游戏,是融音乐与游戏为一体的艺术教育。它是最易为幼儿接受、喜爱、理解的一种综合性艺术形式,是培养幼儿乐感与美感的一条有效途径。
  但是长期以来,音乐游戏经常作为针对幼儿的活动来呈现,却极少作为公开观摩教学的形式来开展。我觉得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其一,音乐游戏由玩法和规则构成,教师较难把握教与学的度,容易留下教的痕迹而影响幼儿游戏的自由度;其二,音乐游戏的特性决定幼儿在游戏中容易出现过度兴奋,产生冲突等现象,能否将幼儿的情绪保持在适度舒适的兴奋状态,对教师来说也是一个挑战;其三,可借鉴的经验和方法甚少,教师在设计组织音乐游戏时感到困难较大。
  本学期,我们教研组将专题教研的主题定为“音乐”时,我们大班年级组毅然选择了音乐游戏作为专题研讨的课题,希望能在这个较少对外展示的领域里取得一定的突破。
  下面,我将以音乐游戏“小老鼠和啤酒桶”为例,谈谈我对幼儿园音乐游戏中游戏规则的设立和自主创造的引导这两个方面的一些粗浅的体会。
  一、让幼儿在规则的约束下享受有序游戏的快乐
  音乐游戏的特性决定了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容易出现过度兴奋、人际冲突等现象,而通过规则使幼儿保持情绪的适度、舒适的兴奋状态是音乐游戏顺利开展的重要条件。所以,使幼儿意识到“音乐游戏是宽松、自由的,但这一切必须建立在一定规则的基础上”便十分重要。在音乐游戏“小老鼠与啤酒桶”中,我主要通过两个方面来让幼儿理解游戏规则。
  1.用故事情境为幼儿解释游戏规则。
  学龄前儿童对音乐的理解具有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因此,就音乐本身来说,想让幼儿理解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这时,故事情境的适时介入很有必要。在“小老鼠与啤酒桶”的第一个环节,我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采用随着音乐讲述故事的方法,用自身的语言魅力为孩子们创设了一个具体形象的故事情境:夜晚的城堡里,小老鼠和啤酒桶都在静悄悄地睡觉,小老鼠随着欢快的音乐跳起了舞蹈,啤酒桶也在小仙女的帮助下,长出了头、手和脚,他们一起共同跳舞。十二点了,魔法消失,啤酒桶又缩回了脚、手和头,城堡又回复了平静。故事情境的介入,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让他们充分理解了音乐作品的含义,形成了强烈的角色意识,游戏规则在不知不觉中被幼儿接受并遵守。
  2.用适宜的教具帮助幼儿理解游戏规则。
  在音乐游戏中,教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时,幼儿更是通过教具来理解游戏规则,明确扮演角色、增加快速反应等。为了让幼儿更好地认识自己的角色,也为了让游戏更生动、有趣,在游戏中我们会给幼儿适宜的教具。在“小老鼠和啤酒桶”游戏中,我只使用了仅有的一个教具,就是小仙女的魔法棒。魔法棒的使用让孩子们更深刻地理解了游戏的规则。第一,当小仙女给啤酒桶施魔法后,啤酒桶就会随之长出头、手和脚,魔法消失,小仙女同样会挥动魔法棒,啤酒桶就会随之缩回脚、手和头;第二,啤酒桶还会随着魔法棒挥动的方向和节奏,明白该先伸出身体的什么部位,按什么节奏来伸出或者缩回;第三,魔法棒的施法对象是啤酒桶,这样在游戏中再不会出现角色混乱的现象了。有了辅助性的表演道具后,幼儿更容易明确角色、理解规则,也更愿意表演、更愿意大胆表现!
  3.音乐本身即是幼儿需要遵守的游戏规则。
  音乐游戏是在音乐的指挥下,按一定的玩法和规则运用身体动作来实现的一种活动,让幼儿在音乐游戏中学习音乐,会大大提高幼儿对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因此,音乐本身是游戏的指挥棒,是幼儿要遵循的游戏规则。在“小老鼠与啤酒桶”游戏活动中,我存在的最大不足就是这一点。幼儿随音乐游戏时,我运用了大量的语言提示,提醒幼儿什么音乐到了,该谁出场了,该做什么动作了,而没有做到让幼儿自己去倾听音乐、去感受音乐,让音乐来指挥孩子的游戏过程,音乐本身在活动中丧失了其该发挥的作用。反思过后,我进行了调整,在整个活动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引导孩子们仔细地倾听音乐,感受音乐,如到了小老鼠该出场的音乐,不需要老师的语言提示,孩子们只要听到这段音乐,马上明白该做谁的动作。孩子们通过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来完成游戏,真正达到了音乐游戏的最佳效果。
  二、在自主创编动作中培养幼儿创造力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音乐游戏属于一种有规则游戏,是在幼儿自主游戏的前提下,结合一定的音乐教育活动目标而设置的游戏活动,幼儿在音乐游戏中能提高对音乐的感受力、理解力、表现力、审美力和创造力,也能提高交往能力和合作能力,同时还能获得一系列的情感体验。然而在实际工作之中,很多老师偏重于音乐活动的教育性,而疏忽了幼儿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培养,出现了很多“教师导、幼儿演”的形式。在本学期的专题教研活动中,我们力求在音乐游戏中体现幼儿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使音乐游戏真正成为了幼儿自己的游戏。
  1.为幼儿创造宽松、自由的氛围,鼓励幼儿大胆创造。
  在以往的音乐游戏教学活动中,游戏中的每一个动作都是由老师来教授,孩子们在严格遵守游戏规则的前提下运用老师教的动作来完成游戏,这种活动方式压抑了幼儿的自主创造,显然已经违背了现行的教育教学理念。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音乐游戏中,为幼儿创造一种宽松、民主、自由的气氛,让他们能自由思索、大胆想象、主动实践,才能萌发幼儿的创造力,并使其发挥到最高峰。“小老鼠和啤酒桶”游戏中,高潮部分是幼儿分别扮演小老鼠和啤酒桶结伴跳舞,幼儿被欢快的“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的音乐所吸引,在老师的鼓励下,纷纷参与到游戏角色的扮演中,随着音乐自由地创编小老鼠和啤酒桶结伴跳舞的各种表情和动作,真是精彩纷呈,孩子们的创造力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2.教师做好幼儿自主创编动作的发掘者和引导者。
  动作,是音乐游戏的精髓,音乐游戏都是通过幼儿的身体动作,来表现自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感受。音乐游戏中的动作需不需要进行统一,我们在专题教研活动中也有过争论:如果不进行统一,整个音乐活动就没有一个完整的动作展示,显得杂乱无章;如果进行统一动作,就不能充分发挥幼儿自主创造性,不能体验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很显然,为了充分显示幼儿在音乐游戏中的主体地位,游戏动作也必须由幼儿自主创编,作为教师,应该承担的角色是发掘者和引导者。“小老鼠和啤酒桶”中的每一段音乐,我都给予孩子们充分的时间进行自主创编,小老鼠睡觉有歪着头的,有伸着爪子的,有两两相依的;小老鼠与啤酒桶结伴跳舞有民族舞风格的,有现代舞风格的,有交际舞风格的,真是五花八门,生动有趣。而我在这个过程中也敏锐地发现出色的孩子,让他们在集体面前进行展示,给部分创编能力较弱的幼儿以借鉴和引导,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孩子们惟妙惟肖的表演,充分展示了孩子们与生俱来的表演能力。作为教师应善于发现,合理引导,给予孩子们更多地展示机会。
  音乐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音乐活动之一,随着教改的深入,那些“直接按照教材上提供的玩法,手把手教幼儿玩音乐游戏”的拿来主义教学方式已不被认可。通过这次专题教研活动,我逐渐明白:音乐游戏活动是幼儿积极发现、探索的过程,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并不是受命于教师,而是在教师引导下自己独立进行的学习和创造。
  附:
  大班音乐游戏“小老鼠和啤酒桶”活动方案
  活动名称:音乐游戏“小老鼠与啤酒桶”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音乐的旋律结构,学习用表情和动作创造性地游戏,体验想象、创造和表演的快乐。
  2.学习分角色玩游戏,学习在表演中合理分配空间,相互交流、配合,体会有秩序的游戏和合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课件、仙女棒。
  活动过程:
  1.激发兴趣。
  1)在一个地窖里,有一群小老鼠和一大排的啤酒桶,今天他们发生了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2)完整欣赏一遍音乐。
  3)你觉得发生了什么事情?请幼儿想象猜测。
  2.幼儿边倾听音乐边讲述故事。
  提问:这段音乐可以分为几段?你最喜欢哪一段?
  3.分段感受音乐。
  1)引子的音乐“安静的地窖”。
  引导幼儿分别学习小老鼠和啤酒桶睡觉的样子。
  2)小老鼠跳舞的音乐。
  引导幼儿创编小老鼠跳舞的动作,重点表现小老鼠的轻巧灵活。
  3)小仙女施魔法的音乐。
  引导幼儿跟随音乐节奏创编啤酒桶长出头、手和脚的动作。
  4)啤酒桶与小老鼠结伴跳舞的音乐。
  幼儿分角色结伴创编舞蹈,教师引导幼儿用舞蹈动作表现出啤酒桶的笨重与小老鼠的轻巧灵活。
  5)啤酒桶失去魔法的音乐。
  鼓励幼儿跟着音乐缩回头、手、脚,最后抱在一团坐在地上。
  6)小老鼠与啤酒桶告别的音乐。
  4.幼儿完整欣赏游戏的音乐,感觉每段音乐所表现的情节。
  5.音乐游戏。
  1)小朋友们真能干,今天我们也来做一个小老鼠和啤酒桶的游戏,先请女孩子做小老鼠,男孩子做啤酒桶,可以运用我们刚才学到的动作来表现。
  2)交换角色游戏。(鼓励幼儿创造性地表演)
  3)讨论:啤酒桶与小老鼠怎样才能配合得更好?(动作一致,跟着节奏)。
  4)自选角色表演游戏。
其他文献
作品:  《愤怒的小鸟》  【曲谱】  第一段  1=D4/4  3 4 | 5 3 5 6 7 3 7 1 | 2 1 2 1 2 3 2 1 7·3 4 |  5 3 5 6 7 3 7 1 | 2 1 2 1 2 3 2 1 7· 7 1 |  2 2 2 2 2 3 2 1 2 7 1 | 2 2 2 3 2 1 7 7 1 |  2 2 2 2 2 3 2 1 2 7 1 | 2 2 2
期刊
活动目标:  1.对制作剧幕中的服装、道具感兴趣。  2.能熟练地使用剪刀、子母贴等工具材料,巩固编织的技能。  活动准备:  统计表、半成品布、亮片、皱纹纸、彩纸、剪刀、卡纸、固体胶、双面胶等。  活动过程:  一、出示表格,教师记录需要制作的服装、道具  教师:表演黛丝的小朋友需要哪些服装、道具?(头饰、衣服、手上的篮子。)  (分析:幼儿已具有表演的前期经验,教师的一句提问,幼儿就知道需要制
期刊
“探究性戏剧活动”是我园近两年来尝试开展的一项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综合性活动。根据各班多次的活动经历,我们整理并提炼出七大环节的活动内容。  一、确定故事,创编剧本  剧本是戏剧工作的开端,也是最基础的工作。首先,寻找一个合适的内容作为剧本创作的来源。可以在优秀绘本或经典儿童故事中选择一些贴近幼儿生活、简单有趣、戏剧冲突明显,易于幼儿表现的内容,例如:《拔萝卜》、《丑小鸭》、《白雪公主》、《三只小猪
期刊
活动目标:  1.能通过比较,区别出两个物体的轻重,并推断出三个物体之间的重量关系。  2.在探索过程中,能正确记录物体的轻重,用语言完整地表述结果。  3.体验在操作活动中自主学习的乐趣。  活动准备:  天平秤;课件;皮球、弹力球;自制天平、玩具汽车、小熊、坦克;记录表;笔。  一、调动生活经验,交流讨论比轻重  1.看一看,比轻重。  在动物园里有许多动物,(出示老虎、兔子),你知道它们谁重
期刊
一个孩子如果没有机会从小学习表演,将来很难成为有魅力的社会角色,让儿童参加戏剧表演,不是要培养文艺爱好者,而是赋予孩子们一种社会技能。  ——著名学者余秋雨  我园于2009年开展生命教育的研究,并致力于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来实现生命教育,在生命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追求的目标是顺应孩子天性,关注孩子内心,使其健康快乐成长。而戏剧蕴含着生命,生命也离不开戏剧。在幼儿园如何开展探究性戏剧活动来体现生命教育的
期刊
体弱儿似乎都有一些相似的特点,他们往往容易挑食、偏食,营养不合理;不积极参加体格锻炼;极容易患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等。如这学期新转来的一小女孩,长得白白净净的,来报名时,家长就反映这孩子胆子特小,最叫人头痛的是挑食,从不吃鸡蛋,不吃肉,希望老师帮助教育,能让她多吃一点。我们查阅了她的入园健康档案,发现她的血色素不达标,身高体重也不达标,属体弱儿。确实,班里或多或少总会有几位比较“另类”的孩子,不是“小
期刊
会移动的篮筐  制作意图:孩子们最喜欢投篮运动了,会移动的篮筐正符合他们的需求,不但可以定点投篮,还可以来回移动,增加投篮的乐趣。在投篮的过程中,既锻炼孩子们的上肢力量和瞄准能力,又体验到与同伴合作的快乐。  制作材料:硬纸壳、透明胶、废旧广告纸、毛线。  制作过程:  1.用剪刀将硬纸壳剪成长条,用透明胶把两边固定好做篮筐的架子(图1)。  2.在架子上缠好毛线做成篮筐(图2)。  3.用废旧广
期刊
序曲:掀起了你的盖头来  掀起了你的盖头来,让我来看看你的脸……  ——解读课题  1.点击“感恩教育”。  所谓感恩,就是对他人、社会和自然给予自己带来的恩惠和方便在内心产生认可并意欲回报的一种认识、情怀和行为。感恩是每个人都应该具有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做人最基本的修养。  “感恩教育”就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对受教育者进行有目的、有步骤地实施的识恩、知恩、感恩、报恩以至于施恩的人文教育
期刊
一、主题由来和设计思路  除了家和幼儿园以外,幼儿周围的环境是他们最熟悉的地方。孩子从出生就睁大自己的眼睛,天真地探看周围那些熟悉而又新奇的事物,竖起耳朵聆听着大自然奇妙的声音。他们为生活在中国的首都——北京而感到自豪。渴望着用自己的方式,认识和了解这块养育他们的土地;了解它的古老和文明;了解它现在的强盛和辉煌,激发出幼儿把北京建设得更加美好的情感和愿望。  二、主题活动目标  1.了解自己生活的
期刊
“材料引起探究,材料引起活动”,在科学教育活动中,材料是幼儿不可或缺的探究对象。幼儿园科学活动强调“让材料说话,让环境和材料引领幼儿的学习”。操作材料的选择和使用会影响幼儿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探究能力的形成。因此,教师要帮助幼儿置身于能产生探索行为的科学教育活动环境中,并及时为其提供丰富的、操作性强的、符合幼儿探索需要的材料,支持和引发幼儿积极主动地操作材料。  一、现状及原因  现今,幼儿园科学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