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后进生”的概述
通常意义上的“后进生”是指在品德、思想和行为等方面存在较多问题或学习成绩与普通学生差距较大的学生。有时也称“问题学生”或“落后生”。
如果单从学习成绩来考察“后进生”,这些“问题学生”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种:一是先天智力问题。例如弱智,即智力明显低于正常同龄学生的水平。这类学生在普通中学中是极个别的。二是后天的努力程度不够,情性行为较严重的学生。人们常说:“没有最不聪明的学生,只有最不努力的学生”,说明学习中后进生形成的可能性与后天的努力程度关系最为密切。
本文指的“后进生”,是英语学科中的“后进生”,与其他学科的“后进生”从形成原因上分析有较多的共同之处。但是应该肯定英语学科中的后进生,并不一定在其他学科中也是问题学生,反之亦然。那么,英语后进生也就是指在英语学习方面达不到教学目标对该生年级段所提出的基本要求的学生。后进生的产生,是学生个体在社会化进程中不和谐的反映。引导、促使每一个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是教育的任务,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为防止和减少出现后进生,做好转化后进生的工作,我们有必要来认识一下它的成因。
二、英语学习后进生成因分析
心理学告诉我们:由于先天的因素和后天的因素对人的影响造成了人的智慧、能力、性格、志向及学习态度等各方面的差异。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后进生,一些学生由于学习不够努力,或是前面的内容没学好,以至于一个学期或一学年之后,他(她)想再学习英语时,就感到力不从心,困难重重。以致很大一部分学生对学习英语失去信心,有的甚至放弃英语这门学科的学习,这些学生由此而成为英语学习后进生,众所周知,事物的发展是由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英语学习后进生的形成同样有其内因和外因。
1、内因分析
(1)学习习惯与策略问题
学习方法是发挥学习能力的手段,也是增进学习能力的途径。英语学科不同于其它学科,英语是门语言,是一门交际工具。学英语的目的是获得听、说、读、写英语的能力,但是很多学生不了解这门学科的特点,他们普遍采用的学习方法是:对单词逐个字母拼读、死记硬背,常常前读后忘;对句型生搬硬套,练习句型时生吞活剥,逐句逐词对译,始终不能摆脱学习汉语的习惯,语言必须经过反复大量的笔头实践学习,不少学生仅满足于老师讲的内容听懂,而没有把主要精力用在听、说、读、写的实践学习上,所以无法形成语言技能,只能边学边忘,越学越困难,最终导致掉队。
(2)缺乏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引导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动机是个体学习动力的主要来源,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行为。但是一方面由于受客观环境或客观因素的影响,学生对自己所掌握的英语知识在课堂上稍微用一下之外没有其他的实践场所,此外,多数学习后进生在大量语言知识的识记过程中毫无参与语言实践活动的欲望。这是较典型的缺乏学习动机的表现。
(3)性格倾向
一些学生由于长期生活在较闭塞的乡村,很少接触外人和陌生人,加上父母与他们又缺乏交流,因而形成了内向、孤僻的性格。他们不愿开口,不善交往;而开口少,与他人接触少,往往模仿能力也差,这就使得他们更不愿参与各种英语练习活动,内向的性格使他们回避与别人交往,碰到问题常常不向同学或老师请教,在课堂上害怕表现不佳而有损自己在老师和同学心目中的形象,降低自我价值,这样也就造成英语成绩的落后。
2、外因分析
(1)教师素质与教学能力问题
众所周知,英语教学的关键是教师;高素质的英语教师队伍是提高英语教育质量的保证。英语教师的素质从某种程度上决定着英语教学的巨大投入能否收到应有的效果。加强英语师资队伍建设,是推进英语课程开设的前提,也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然而,现任英语教师中还有一部分是非英语专业毕业的,尤其是在边远地区,其中有些教师只经过几个月的英语培训,词汇量、英语基础知识少,听说基本技能薄弱,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缺乏,再加上语音不纯,使得他们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捉襟见肘,难以得心应手地完成教学任务。其次,由于未受过正规的英语教学法培训,对英语教学规律及教法知之甚少,对如何有效地进行英语教学缺乏应有的了解,更谈不上对各种英语教学法进行选择优化了。
(2)学生家庭背景与家长重视问题
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和乡镇地区部分学生家长认识水平的限制,还看不到英语对今后学习生活的影响力,固执地认为只要把数理化学好就可以了,于是他们对孩子的外语学习不闻不问,任其自流,对老师提出的有关家长配合外语教学方面的要求不予合作或消极应付,对孩子的外语学习不愿投资(如购买录音机、录音带等),对孩子的外语成绩不在乎。
(3)英语课堂语言学习环境与氛围问题
由于地处内地,英语课几乎成了学生接触英语的唯一途径。因此课堂学习环境与英语学习具有最直接的联系。英语学习的整个过程基本上是在课堂环境里完成的,课堂环境的氛围如何,直接影响到英语教学的质量。然而课堂学习环境的确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课堂教学目标不明确,重点不突出。二是教师将英语语言条文化,使英语课成了死记硬背的代名词。三是教师缺乏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四是教师对学习困难生鼓励和表扬少。五是学生课堂表达机会有局限性。
三、转化对策
由于英语学习对后进生产生的原因错综复杂,如果一味简单地进行知识传授,缺乏一些“新思想”的指导,只会使其对英语学习产生更强烈的厌学情绪。只有摸清原因,对症下药,才能解决困难。
针对英语后进生现状,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对策:
1、注重感情投资,消除情感障碍
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人的心理障碍是可以逆转的,如逆反心理可以转化为求知欲,嫉妒可转化为进取心。作为英语教师与其他教育工作者一样,也应理解掌握这一理论,并运用一定的心理理论知识,深入了解学生各自的心理特点,做好对后进生的指导和转化工作。对于落后生来说,由于对学习心理承受能力更脆弱,更容易伤害自尊心。相当一部分后进生并不是因为智力问题,而是学习成绩上的落后,造成自卑,丧失自信心,最后走向自甘堕落。对这类学生,如果教师能运用心理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凭借语言工具,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来维护和增进其心理健康,比单纯的学科知识辅导和纠正错误所发挥的作用更具有持久力。
例如,对于确因基础不扎实而形成学习心理问题,产生自卑情绪的学生,可以进行成功心理辅导与体验。在课堂教学中,提供机会让其表演,力所能及地降低评价标准,让其品尝成功的喜悦。在未能获得成功时,教师应尊重、理解后 进生,并营造整个班级理解尊重的学习氛围。这样,后进生重新恢复自信心的可能性仍是很大的。
再如,大部分后进生存在害怕面对老师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老师在发现学生的错误、缺点时,一味地批评与指责,造成后进生压抑感增强。只有对后进生主动进行帮助,而不是疏远,努力去发现他身上的优点并对其鼓励,才能激发后进生的内在动力,这种动力转移到学习上来能成为学习的动力,使之克服各种心理问题,大胆地学习和生活。许多优秀教师转变后进生的成功之处包括:对后进生多一点关心,仔细观察,因势利导,对他们哪怕是最微小的进步、成功,都应给予及时的表扬、肯定,使他们从教师的赞扬中得到鼓励,千万不要伤其自尊心。如果课堂上他们写不出单词,背不出课文或回答问题欠佳,教师应亲切地说:“It doesn’t matter,think it over.”或“If you are more careful,I’m sure you can do itbett er.”这样就会消除他们的紧张情绪,使其怀着良好的心态,专心听课,积极思考,向更高层次迈进。另外对后进生要以情激情。以情育情。教师要对后进生以饱满的情怀和真挚的关心,甚至是用偏爱去影响、感化他们,点燃他们心灵的火花,培养他们的学习情趣,激发他们的上进精神,促使他们重塑自信心和自尊心,从而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如果学生稍有差错,就训斥讽刺,甚至变相体罚,学生的自尊心就会受到极大的伤害,学习热情也会一落千丈,后果将不堪设想。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2、激励学习动机和兴趣,创设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
动机是积极学习的源泉和原动力,兴趣是间接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内在动力,是积极学习策略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对英语产生兴趣,就能集中注意力,情绪高涨,充分发挥潜能,增强克服困难的意志,从而减轻心理压力,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经常采用图片、实物、录音、录像等教学手段,能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科教学。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计算机、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辅助运用,使英语学科教学如虎添翼。
但是,后进生在情境教学氛围中,仍然会出现注意力分散、迁移、难以专注的状况,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主要有两种:一是教师注意变换情境方式,运用情境手段时不能一成不变。二是组织多种形式的课内课外活动,寓教学于活动之中。倘若经常让后进生动口、动手、动脑,在活动中留给后进生一些空间、一个角落,便能有效地感染后进生,推动后进生的进步。常见的活动有小品,相声、唱英语歌曲、书法比赛、举办英语沙龙(角)等等。活动的效应在于“感情”和“情境”有机地统一。
3、实施分层作业,不同要求,减轻后进生的压力
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遵循“因材施教”这一教学原则,同时还要遵循以下原则:“切进重点、降低起点迎学生;深入浅出、设置情境引学生;长期规划、精心设计练学生;发展能力送学生。”教师在完成单位时间内的教学内容后,应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水平,布置层次分明(指学生个体层次,知识层次)、结构合理(指题型)、题量适中(指大、小题目数)的同步作业,对学生个体层和知识层次(“四会”层次)要分析并加以区别,不能搞“一刀切”。教师要通过自己精心设计或选编的练习,让每个学生特别是后进生都能有收获,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这样也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公平竞争创造条件,同一层次的后进生由于他们的基础、学习能力近似,具有一定的可比性,他们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向人们展示自己存在的价值、自己的进步,这一般只有在“类聚”的条件下,才能充分表现出来。
4、教师应把握最佳心理状态,控制不良情感的流露
后进生在课堂学习中,往往表现出急躁、心烦、无所适从或是随意、漫不经心。教师关注到这种现象,也会有一定的心理压力,这势必影响教师的授课情绪。特别是面对教师的课堂教学和课外辅导,后进生有时心存疑虑,被动、冷漠,直至反感,使师生双方出现不愉快。要提高对不愉快的控制能力,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作为教师,除了掌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基本道理外,还应牢记:不要将对后进生的偏见带入平时的教学,要用爱心、热情去融化后进生表面的冷漠心态,避免教师自身的失态、慌乱和情绪起伏,全身心地投入到为学生的服务中去。
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有强烈的感染作用。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产生良好的双向反馈。作为外语教学的学科教师,应培养学生的亲近感,一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关系的情感培养体验,二是突出教学氛围近距离效应,强化英语的母语化倾向。同时,应培养对学生的理解感情,对后进生不能急于求成、求全责备。
现代教育倡导开放式教育。开放式教育要求英语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设情境、活动中找情境,更要在思想情感上开拓情境。把教师对后进生的关心、爱心、热心融于教学活动之中,从而促进后进生从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的转变。
通常意义上的“后进生”是指在品德、思想和行为等方面存在较多问题或学习成绩与普通学生差距较大的学生。有时也称“问题学生”或“落后生”。
如果单从学习成绩来考察“后进生”,这些“问题学生”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种:一是先天智力问题。例如弱智,即智力明显低于正常同龄学生的水平。这类学生在普通中学中是极个别的。二是后天的努力程度不够,情性行为较严重的学生。人们常说:“没有最不聪明的学生,只有最不努力的学生”,说明学习中后进生形成的可能性与后天的努力程度关系最为密切。
本文指的“后进生”,是英语学科中的“后进生”,与其他学科的“后进生”从形成原因上分析有较多的共同之处。但是应该肯定英语学科中的后进生,并不一定在其他学科中也是问题学生,反之亦然。那么,英语后进生也就是指在英语学习方面达不到教学目标对该生年级段所提出的基本要求的学生。后进生的产生,是学生个体在社会化进程中不和谐的反映。引导、促使每一个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是教育的任务,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为防止和减少出现后进生,做好转化后进生的工作,我们有必要来认识一下它的成因。
二、英语学习后进生成因分析
心理学告诉我们:由于先天的因素和后天的因素对人的影响造成了人的智慧、能力、性格、志向及学习态度等各方面的差异。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后进生,一些学生由于学习不够努力,或是前面的内容没学好,以至于一个学期或一学年之后,他(她)想再学习英语时,就感到力不从心,困难重重。以致很大一部分学生对学习英语失去信心,有的甚至放弃英语这门学科的学习,这些学生由此而成为英语学习后进生,众所周知,事物的发展是由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英语学习后进生的形成同样有其内因和外因。
1、内因分析
(1)学习习惯与策略问题
学习方法是发挥学习能力的手段,也是增进学习能力的途径。英语学科不同于其它学科,英语是门语言,是一门交际工具。学英语的目的是获得听、说、读、写英语的能力,但是很多学生不了解这门学科的特点,他们普遍采用的学习方法是:对单词逐个字母拼读、死记硬背,常常前读后忘;对句型生搬硬套,练习句型时生吞活剥,逐句逐词对译,始终不能摆脱学习汉语的习惯,语言必须经过反复大量的笔头实践学习,不少学生仅满足于老师讲的内容听懂,而没有把主要精力用在听、说、读、写的实践学习上,所以无法形成语言技能,只能边学边忘,越学越困难,最终导致掉队。
(2)缺乏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引导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动机是个体学习动力的主要来源,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行为。但是一方面由于受客观环境或客观因素的影响,学生对自己所掌握的英语知识在课堂上稍微用一下之外没有其他的实践场所,此外,多数学习后进生在大量语言知识的识记过程中毫无参与语言实践活动的欲望。这是较典型的缺乏学习动机的表现。
(3)性格倾向
一些学生由于长期生活在较闭塞的乡村,很少接触外人和陌生人,加上父母与他们又缺乏交流,因而形成了内向、孤僻的性格。他们不愿开口,不善交往;而开口少,与他人接触少,往往模仿能力也差,这就使得他们更不愿参与各种英语练习活动,内向的性格使他们回避与别人交往,碰到问题常常不向同学或老师请教,在课堂上害怕表现不佳而有损自己在老师和同学心目中的形象,降低自我价值,这样也就造成英语成绩的落后。
2、外因分析
(1)教师素质与教学能力问题
众所周知,英语教学的关键是教师;高素质的英语教师队伍是提高英语教育质量的保证。英语教师的素质从某种程度上决定着英语教学的巨大投入能否收到应有的效果。加强英语师资队伍建设,是推进英语课程开设的前提,也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然而,现任英语教师中还有一部分是非英语专业毕业的,尤其是在边远地区,其中有些教师只经过几个月的英语培训,词汇量、英语基础知识少,听说基本技能薄弱,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缺乏,再加上语音不纯,使得他们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捉襟见肘,难以得心应手地完成教学任务。其次,由于未受过正规的英语教学法培训,对英语教学规律及教法知之甚少,对如何有效地进行英语教学缺乏应有的了解,更谈不上对各种英语教学法进行选择优化了。
(2)学生家庭背景与家长重视问题
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和乡镇地区部分学生家长认识水平的限制,还看不到英语对今后学习生活的影响力,固执地认为只要把数理化学好就可以了,于是他们对孩子的外语学习不闻不问,任其自流,对老师提出的有关家长配合外语教学方面的要求不予合作或消极应付,对孩子的外语学习不愿投资(如购买录音机、录音带等),对孩子的外语成绩不在乎。
(3)英语课堂语言学习环境与氛围问题
由于地处内地,英语课几乎成了学生接触英语的唯一途径。因此课堂学习环境与英语学习具有最直接的联系。英语学习的整个过程基本上是在课堂环境里完成的,课堂环境的氛围如何,直接影响到英语教学的质量。然而课堂学习环境的确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课堂教学目标不明确,重点不突出。二是教师将英语语言条文化,使英语课成了死记硬背的代名词。三是教师缺乏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四是教师对学习困难生鼓励和表扬少。五是学生课堂表达机会有局限性。
三、转化对策
由于英语学习对后进生产生的原因错综复杂,如果一味简单地进行知识传授,缺乏一些“新思想”的指导,只会使其对英语学习产生更强烈的厌学情绪。只有摸清原因,对症下药,才能解决困难。
针对英语后进生现状,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对策:
1、注重感情投资,消除情感障碍
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人的心理障碍是可以逆转的,如逆反心理可以转化为求知欲,嫉妒可转化为进取心。作为英语教师与其他教育工作者一样,也应理解掌握这一理论,并运用一定的心理理论知识,深入了解学生各自的心理特点,做好对后进生的指导和转化工作。对于落后生来说,由于对学习心理承受能力更脆弱,更容易伤害自尊心。相当一部分后进生并不是因为智力问题,而是学习成绩上的落后,造成自卑,丧失自信心,最后走向自甘堕落。对这类学生,如果教师能运用心理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凭借语言工具,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来维护和增进其心理健康,比单纯的学科知识辅导和纠正错误所发挥的作用更具有持久力。
例如,对于确因基础不扎实而形成学习心理问题,产生自卑情绪的学生,可以进行成功心理辅导与体验。在课堂教学中,提供机会让其表演,力所能及地降低评价标准,让其品尝成功的喜悦。在未能获得成功时,教师应尊重、理解后 进生,并营造整个班级理解尊重的学习氛围。这样,后进生重新恢复自信心的可能性仍是很大的。
再如,大部分后进生存在害怕面对老师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老师在发现学生的错误、缺点时,一味地批评与指责,造成后进生压抑感增强。只有对后进生主动进行帮助,而不是疏远,努力去发现他身上的优点并对其鼓励,才能激发后进生的内在动力,这种动力转移到学习上来能成为学习的动力,使之克服各种心理问题,大胆地学习和生活。许多优秀教师转变后进生的成功之处包括:对后进生多一点关心,仔细观察,因势利导,对他们哪怕是最微小的进步、成功,都应给予及时的表扬、肯定,使他们从教师的赞扬中得到鼓励,千万不要伤其自尊心。如果课堂上他们写不出单词,背不出课文或回答问题欠佳,教师应亲切地说:“It doesn’t matter,think it over.”或“If you are more careful,I’m sure you can do itbett er.”这样就会消除他们的紧张情绪,使其怀着良好的心态,专心听课,积极思考,向更高层次迈进。另外对后进生要以情激情。以情育情。教师要对后进生以饱满的情怀和真挚的关心,甚至是用偏爱去影响、感化他们,点燃他们心灵的火花,培养他们的学习情趣,激发他们的上进精神,促使他们重塑自信心和自尊心,从而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如果学生稍有差错,就训斥讽刺,甚至变相体罚,学生的自尊心就会受到极大的伤害,学习热情也会一落千丈,后果将不堪设想。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2、激励学习动机和兴趣,创设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
动机是积极学习的源泉和原动力,兴趣是间接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内在动力,是积极学习策略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对英语产生兴趣,就能集中注意力,情绪高涨,充分发挥潜能,增强克服困难的意志,从而减轻心理压力,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经常采用图片、实物、录音、录像等教学手段,能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科教学。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计算机、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辅助运用,使英语学科教学如虎添翼。
但是,后进生在情境教学氛围中,仍然会出现注意力分散、迁移、难以专注的状况,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主要有两种:一是教师注意变换情境方式,运用情境手段时不能一成不变。二是组织多种形式的课内课外活动,寓教学于活动之中。倘若经常让后进生动口、动手、动脑,在活动中留给后进生一些空间、一个角落,便能有效地感染后进生,推动后进生的进步。常见的活动有小品,相声、唱英语歌曲、书法比赛、举办英语沙龙(角)等等。活动的效应在于“感情”和“情境”有机地统一。
3、实施分层作业,不同要求,减轻后进生的压力
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遵循“因材施教”这一教学原则,同时还要遵循以下原则:“切进重点、降低起点迎学生;深入浅出、设置情境引学生;长期规划、精心设计练学生;发展能力送学生。”教师在完成单位时间内的教学内容后,应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水平,布置层次分明(指学生个体层次,知识层次)、结构合理(指题型)、题量适中(指大、小题目数)的同步作业,对学生个体层和知识层次(“四会”层次)要分析并加以区别,不能搞“一刀切”。教师要通过自己精心设计或选编的练习,让每个学生特别是后进生都能有收获,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这样也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公平竞争创造条件,同一层次的后进生由于他们的基础、学习能力近似,具有一定的可比性,他们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向人们展示自己存在的价值、自己的进步,这一般只有在“类聚”的条件下,才能充分表现出来。
4、教师应把握最佳心理状态,控制不良情感的流露
后进生在课堂学习中,往往表现出急躁、心烦、无所适从或是随意、漫不经心。教师关注到这种现象,也会有一定的心理压力,这势必影响教师的授课情绪。特别是面对教师的课堂教学和课外辅导,后进生有时心存疑虑,被动、冷漠,直至反感,使师生双方出现不愉快。要提高对不愉快的控制能力,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作为教师,除了掌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基本道理外,还应牢记:不要将对后进生的偏见带入平时的教学,要用爱心、热情去融化后进生表面的冷漠心态,避免教师自身的失态、慌乱和情绪起伏,全身心地投入到为学生的服务中去。
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有强烈的感染作用。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产生良好的双向反馈。作为外语教学的学科教师,应培养学生的亲近感,一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关系的情感培养体验,二是突出教学氛围近距离效应,强化英语的母语化倾向。同时,应培养对学生的理解感情,对后进生不能急于求成、求全责备。
现代教育倡导开放式教育。开放式教育要求英语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设情境、活动中找情境,更要在思想情感上开拓情境。把教师对后进生的关心、爱心、热心融于教学活动之中,从而促进后进生从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