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学历史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iying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施素质教育,培育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是我国21世纪教育发展,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必由之路。历史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既是知识经济的要求,又是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
  那么,中学历史教学中教师如何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呢?
  我认为:教师应该从以下六个方面着手:
  
  一、寓思想品德教育于历史教学之中
  
  历史教学内容十分丰富,作为教师,首先要从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认识到:中学历史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发展学生智能,重要的是思想品德教育,要把教书和育人紧密结合起来。教师通过教学,培养学生优良的思想品德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要明确:历史科学知识教育是基础,思想品德教育是历史科学知识的灵魂,发展智能则是历史教学的目的。学生思想觉悟的提高,对学好历史知识和发展智能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三者是对立统一的,在教学中应把它们处理成相辅相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其次是作好思想品德教育的准备。即就是:在思想上要以教学内容为主,针对学生思想状况,结合学生实际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例如在讲《中国近现代史》(下册)“第三章 人民解放战争”中“第一节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和内战的爆发”时,我结合“国民党发动内战的阴谋”和“重庆谈判与《双十协定》”两目内容,对学生讲道:蒋介石集团依靠美国支持,阴谋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而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谈真备战的阴谋,不顾个人安危,于1945年8月在周恩来、王若飞的陪同下,到达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这是令人敬佩的,代表了人民的根本利益,因而人民是拥护和支持的。而蒋介石集团发动内战不得人心,必然激起人民的反抗,因而国民党统治区人民反内战运动迅速高涨起来,国民党特务进行镇压,出现了“一二·一”等四次惨案。对学生这样进行教育,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敬佩之情和对蒋介石集团的憎恨之情都会油然而生。教师再经过启发和点拨,学生会认识到:代表了人民的利益,为祖国和民族大业考虑的人,人民必然拥护他们,而与人民为敌,背弃国家、民族,置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的人,人民必然憎恨、唾骂他们。所以,从思想上作好了充分准备,上起课来就轻松一点,教学效果也会好得多。这也正是我上课学生爱听的原因之一。再次,要认真备好课、备大纲、备教法、备学法,还要备思想教育因素。把思想教育因素放在突出位置来考虑。我在备课中,把思想品德教育作为一个环节专门写在教案中,明确指出:通过某一知识点教育,使学生受到某种启发和教育,懂得一些道理,如“牢记历史,振兴中华”“落后就要挨打”等道理。我还要求学生结合历史知识,撰写体会文章,学生踊跃参加,有的文章在“校园之声”播出,受到师生一致好评,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我认为:要在历史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就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一切育人因素,有机有序地渗透到整个教学中去,有机就是抓住知识教学和教育的最佳结合点,把握住最佳教育时机。有序就是按教材相关内容有条不紊、循序渐进地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此外,在历史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要利用课堂教学这一关键途径,认真实施。历史教材内容十分丰富,书前彩图,课文中的楷体说明文字以及课文图表都易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所以历史教材本身有利于思想品德教育,如果教师能充分利用好活生生的历史教材,通过适当点拨启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定会更加高涨,教学效果一定会更显著。我近三十年的教学实践证明:把历史知识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发展学生智能融为一体,学生乐学、爱学、易懂、好记,效果很好。
  
  二、因材施教,切合实际
  
  我认为:要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一方面,要考虑学生年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初中学生年龄小,认识水平低,对学生摆事实,讲道理,循循善诱,适当讲述、点拨;高中学生年龄较大,知识范围广,理解能力强,要在理解基础上,创设条件,通过记笔记、写心得、谈看法、树典型,让学生自我教育,加强道德情感体验,效果会更好一些。另一方面,根据每个学生具体的政治素质和心理素质情况,使教育更切合学生实际。
  
  三、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神圣职责。一个有着较高的政治素质、道德水平、心理素质的教师,对他的学生自然会起到一种积极向上的影响,引导学生走上成功之路。因此,作为一名教师,要自觉加强思想品德修养,提高政治思想觉悟和业务素质,重视自身的师范榜样作用,言教与身教相结合,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全的人格、文明的言行举止熏陶感染学生,让学生能够从教师身上受到启迪和教育,从而促进其健康成长。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就强调教师身正的重要性。
  
  四、利用课堂四十五分钟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一是利用历史人物教育。历史人物无论是正面的,还是反面的,对学生都能起到“善可以为法,恶可以为戒”的教育作用。例如“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治水英雄大禹:“哀民生之多艰”的伟大诗人屈原;“精忠报国”的南宋名将岳飞;“雄心壮志难尽”的资产阶级革命志士秋瑾等都可以对学生起到“善可以为法”的教育作用,每当提起他们,人们总会充满敬佩之情;而卖国投敌的秦桧;丧失民族气节的洪承畴,以及后来的汪精卫、蒋介石等等,每当谈起他们,人们就憎恶唾骂。因此,教师要运用比较评价历史人物道德行为的方法,让学生辨别出真善美与假恶丑,引导他们做真善美之人,切莫做假恶丑之徒。二是利用历史事件对学生进行教育。《中国近现代史》讲到的许多历史事件,如整风运动、抗日战争、百万雄师过大江、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十五大等都可以成为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极好素材。通过讲解分析,可以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使他们从内心深处认识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一个发展的中国”的道理,从而坚定学生的政治信念,跟着共产党走社会主义道路。
  
  五、在作业训练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设计作业时,教师要有目的、有意识地设计一些有利于思想品德教育的题目,特别是学了历史人物后,让学生归纳挖掘出历史人物在道德、情操、个性心理方面的表现,谈谈学习后的体会。这样就会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六、课外活动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课外活动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容易激发学生参与兴趣,学生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受教育到教育熏陶,效果要比教师课堂教学更好、更深刻。开展历史讲座、制作历史板报、举办历史故事会和人物展览。组织历史知识竞赛和历史影视片观赏,进行历史人物评论等等,都是开展思想品德教育的积极形式。
  综上所述,中学历史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是切实可行的,知识教育要与思想品德教育密切配合,融为一体:将知识教育寓于思想品德教育之中,发展智能要与两者紧密联系。只要教师能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认真研讨教材中的思想品德教育因素,扎实备好课,在课堂上一丝不苟地去实施,历史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并不是多难的。
其他文献
珠算乃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历史源远流长,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使为数不少的中学生对珠算学习产生了片面认识,甚至有了厌烦情绪,如何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达到教学目标,成为珠算教学中探讨的重点。    一、讲好绪论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针对学习珠算时普遍存在的“算盘没有计算机先进,很快要被淘汰”这一片面认识,认真上好引导课
期刊
【摘要】数学与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数学教学中,采用加强直观,引导学生从所熟悉的具体事物中抽象出新概念;把问题具体化,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走出教室实践一下等做法,可有效地加强数学知识与现实的联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关键词】数学 现实生活 联系 应用意识  无论从数学的产生还是从数学的发展来看,数学与现实生活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全目制
期刊
概念是对两个以上的对象、事物、人的共同特征的概括,是有共同特征和名称的一组观念或事物,通常包括四个要素:“概念的名称、定义、例证和属性,”通过概括和辨别而得以掌握。以“种群”为例来说明概念的四个要素:概念名称——种群;概念定义——生活在一定地域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概念例证——正例,如“一个池塘里所有的鲤鱼”反例“一个池塘里所有的鱼”;概念属性——(1)一定区域(2)同种生物个体(3)总和。为了使
期刊
新课程改革是教育领域的一次极其深刻的变革。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结构、内容及评价体系等方面都较原有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这场变革给教师带来了不可多得的机遇,同时也对初中物理教师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能力要求。    一、准确把握新课标的教学能力    课程体系革新了传统课程体系,由过去的以学科为中心转变到以学生为本的轨道上来。作为初中物理教师必须认真学习,深刻认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教程应该培育学生的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那么,怎样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呢?本人就自己的实践浅谈几点。    一、感悟生活,激发思维,培养兴趣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孩子缺少生活体验,写起作文来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指导习作
期刊
初中《思想政治》,从2005年秋季起改为《思想品德》。这不仅是两个字的变化,而是教学内容的重大变化,重在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更是重在一种教育观念的进步。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要与时俱进,改变教育观念,转换教师角色,调整教师心态。    一、启发者、组织者、学习者与合作者    现代教师角色不应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传道、授业、解惑”的人,更为重要的是,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是与学生彼此平等的沟通对象
期刊
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发现有一部分学生在初一下学期就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由于词汇量加大,内容加深,英语课上兴趣不浓,注意力分散,思维抑制,得到的批评多,关心少,师生关系不融洽,甚至放弃外语学习等,这些学生即所谓的“学困生”。我们外语教师该如何解决这个难题,是全面提高外语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摆在我们每位英语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树立信心,激发学习兴趣    外语学习中大部分的“学困生”
期刊
《初中思想政治课课标》修订说明指出:“修订《课程标准》的目的是根据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加强和改进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增强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时代性。”时事政治教育作为“课标”精神的重要体现,在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作用。通过二十多年的教育实践,我体会到它具有以下作用。    第一、补充教材不足,
期刊
教师心理学是研究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教会教师通过自己的言谈举止对学生各方面施行有效影响。它通常通过分析教师的心理过程,教师的个性特征,教师的人际关系来探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些规律。体育教师由于受职业性质、工作特点、文化修养和社会条件的制约,在长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形成了与其他学科教师不同的某些心理品质,对学生学习体育乃至做人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其中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影响。 
期刊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情感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情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人的情感是多种多样的,在体育教学中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社会情感,它主要包括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三方面。情感在体育教学中既有信号功能,又有动力、感染等功能。    一、要热爱学生    教师情感生活的核心是热爱学生。爱学生是教师教育学生的起点和基础。热爱、关心学生和严格要求学生是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