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过近20年的高中声乐教学,我接触到各类不同的嗓音条件和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摸索和总结取得了一定的教学经验,也获得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我的声乐教学中起到了较好的作用。现就声乐教学中常见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做如下浅说。
一、常见的几个问题
1、教学方式
声乐课程有它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就决定了其教学方式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如果没有正确对待,就影响学生的学习心理,最终影响声乐课的教学。但目前的教学模式过于注重它的特殊性而一味地采用“一对一”的模式,这样教师的效率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通过教学实践证明,其实模式是可以变换的。比如:声乐教学可先采取“一对一”教授的特殊教学方式,等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发声方法后,就可以采用分小组进行教学,同样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当然声乐教师的教学方法与态度对学生学习心理也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假如声乐教师用粗暴、挖苦、讽刺的语言训斥学生,学生就会产生紧张心理,会把上课、考试、当众演唱看成是过关,甚至一提到演唱,心理就会出现难以抑制的习惯性紧张,导致形态、气息、情感和发声状态不能协调。无法进行正常的发声和演唱。
2、学生不重视基本功的训练
气息的平稳有劲和咽喉部的适当打开且不太变形是歌唱的基本功。这需要通过较长时间的刻苦训练才能较好地、艺术地歌唱。在教学实践中,有的学生对气息的基本训练不刻苦,到了考试时延长就发不出声来;女生对真假声过渡也不够重视,而男生对喉头的稳定则失去耐心;有的学生学习方法不当,只偏重于发声练习的训练而忽视技巧与实际歌唱的结合:还有的学生仅仅注意在高音上以及某些乐句的练习,而对整个歌曲缺乏整体性的把握:歌唱的咬字、吐字、归韵不准确等现象都和基本功有关。有时候心理紧张情绪的产生也是由于演唱者基本功不扎实和对演唱技巧掌握不成熟造成的,俗话说“艺高人胆大”就是这个道理。
3、不能适应环境的转换
学生平时只习惯在声乐教师面前或者是在课堂上演唱,但其感觉与真正的演唱环境相去甚远,真正演唱时就会受到外界的影响和干扰,从而造成心理上的压力。不能正常发挥自己的演唱水平。
4、缺乏自信心
由于文化传统和历史的原因,过去大家错误地认为展现自己是一种不虚心的表现,只知道谦虚是一种美德,不知道自信更是一种美德。很多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缺乏自信心,在与人交往中显得束手无策。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堂上加大心理素质的训练与歌唱心理培养的力度,声乐学习是表现艺术的学习,它的考试能力的体现就是个人站在舞台上进行表演,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无法进行的。
5、单纯的技术观点
有些同学酷爱声乐,非常认真寻求歌唱的方法,对理论也能说出几点,但只要一唱,他便精神紧张,总想到那些所谓的“方法”,结果是什么也没用了。原因是他的歌唱心理已经极度紧张,故而气不通畅,声音难听。对这种学生要让他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排除单纯的技术观点。要知道唱歌是一个整体性的活动,也是心情较为舒畅的活动,单独注意局部是不行的。
6、个人的得失感
这类学生演唱时杂念很多,怕丢面子,他们在考试汇报时心里很紧张,完全顾不上表达歌曲的感情:另外,在技术、心理都不到位时就想唱大歌,结果给自己的心理造成了过重的负担。所以教师在进行专业技术传授的同时,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懂得心理学,方法加自信就能胜人一筹。目前我国各类学校正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它不只是单纯的技能培养,而是要有良好的心态来学习各门技术,要有不怕失败的心理准备,不计较个人得失,只有思想观念正确了,学习才能更有效果。
二、解决的方法
分析了声乐教学中存在的常见问题,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进行解决。
1、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教学从来都是师生共同完成的,声乐教学更是有其特殊的“师徒”关系,离不开师生间密切的配合与良好的互动。传统的声乐教学过分强调教师的权威性与主导作用,学生始终处于言听计从的被动地位,学生的主体作用无法得到实现。加之有些声乐教师对学生过于严厉,使学生产生畏惧、紧张情绪,不可避免地影响了声乐教学。因此,要实施有效的声乐教学,必须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成功了,老师就成功了。因此,师生之间应该经常进行学术交流和思想情感交融。在教学中声乐教师不要主观、武断、生硬地对待学生,在一切可能的教学环节中让学生参与到其中。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只有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起来了,才能真正起到好的教学效果。同时,教师也应加强师德修养,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2、抓好学生的基本功训练
平时要求学生经常练习“狗喘气”、快吸慢呼、用轻声进行真假声的过渡、用i、e i等发声使声音明亮集中、用nao、o、u等发声来练习垂直打开咽喉部等,使喉头处于正确的位置。声乐教师要指导学生在练习唱歌要用心,这个“心”字是要在平时养成的。练习时内心充满自信、愉快、坦然,不被技术、方法所困倒,要相信技术方法不那么神秘,教师可用通俗易懂、形象生动的语言启发学生,这样就能克服紧张的心理。平时练习时避免过于去想技术方法,并养成声情并茂的歌唱心理。
3、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情绪
调动学生学习声乐的积极性,培养学习的兴趣。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要根据一个“情”字,以情绪牵动和激发学生的情。正所谓“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教师的神态、语言、动作、指挥、范唱都会送出情感的信息。教师要以积极的情绪感染学生,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无论课外发生什么事情,在课堂上都不能把消极的情绪感染给学生,以免影响、干扰正常的声乐教学情绪状态。
声乐教师要面带笑容,并亲切自然,满怀信心地出现在学生面前,给学生留下好的印象,这样会使学生心情开朗,满怀喜悦地准备学习和练习。教师还要发挥榜样作用,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征服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真诚,从而强化声乐教学的情绪作用,使教与学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从而获得好的教学效果。
4、用美好的事物激发情绪
声乐作品具备很强的欣赏性,美的事物总是能激发人们的情绪,学生也是一样。教师通过范唱、音乐欣赏,把一些美好的东西,呈现在学生面前,从而调动学生的审美情趣,引发学生的学习自觉性。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听课,上小组课,尤其是针对那些不善于表现的学生,要让他们在同学面前演唱,互相听,互相指出问题,互相鼓励,这样给同学们提供了一个经常在众人面前公开演唱的机会,使他们的意志得到锻炼,消除杂念。当然,调节和控制自己行动的心理素质并不只在一项活动中就能得到培养,它需要在生活中的许多方面时时刻刻地、一点一滴地逐渐形成。
5、加强舞台实践,使学生适应环境的转换
首先让学生明白歌唱艺术是必须同听众见面的艺术。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就必须要加强舞台实践,多参加音乐会及各项有关的活动。体会舞台感和培养驾驭自己的能力。要把听众当朋友,要感到是在用歌声倾诉一种情感,传达一种艺术境界,演唱时就能始终处于可控状态。另外,落落大方的台风,上下台的步态以及演唱中有较长的过门间隙时,台上的表情感觉要与乐曲表现的内容想吻合。作为演唱者,他的最终目的是表现作品,同时也包含了自我情感的表达,要知道首先要感染自己才有可能感染观众。这种心理素质不仅对声乐演唱艺术有直接的影响,而且起着支配作用。
6、在教学中要启发学生的情感,避免纯技术偏见
很多声乐学习者都有过这样的感觉,唱高音时,就会想到高音了,就会拼命去想方法,本来可以轻松唱过去,但因紧张,导致身体也跟着紧张,使得声音难听。声乐教师如果在课堂上抱有纯技术的观点,只注重技术,就会“吃力不讨好”。因此,在教学中声乐教师要通过美好的声音形象和语言,激起学生内心的情感共鸣,唤起他们歌唱的欲望。一般来说情感真实歌唱状态就会更加正确。
一、常见的几个问题
1、教学方式
声乐课程有它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就决定了其教学方式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如果没有正确对待,就影响学生的学习心理,最终影响声乐课的教学。但目前的教学模式过于注重它的特殊性而一味地采用“一对一”的模式,这样教师的效率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通过教学实践证明,其实模式是可以变换的。比如:声乐教学可先采取“一对一”教授的特殊教学方式,等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发声方法后,就可以采用分小组进行教学,同样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当然声乐教师的教学方法与态度对学生学习心理也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假如声乐教师用粗暴、挖苦、讽刺的语言训斥学生,学生就会产生紧张心理,会把上课、考试、当众演唱看成是过关,甚至一提到演唱,心理就会出现难以抑制的习惯性紧张,导致形态、气息、情感和发声状态不能协调。无法进行正常的发声和演唱。
2、学生不重视基本功的训练
气息的平稳有劲和咽喉部的适当打开且不太变形是歌唱的基本功。这需要通过较长时间的刻苦训练才能较好地、艺术地歌唱。在教学实践中,有的学生对气息的基本训练不刻苦,到了考试时延长就发不出声来;女生对真假声过渡也不够重视,而男生对喉头的稳定则失去耐心;有的学生学习方法不当,只偏重于发声练习的训练而忽视技巧与实际歌唱的结合:还有的学生仅仅注意在高音上以及某些乐句的练习,而对整个歌曲缺乏整体性的把握:歌唱的咬字、吐字、归韵不准确等现象都和基本功有关。有时候心理紧张情绪的产生也是由于演唱者基本功不扎实和对演唱技巧掌握不成熟造成的,俗话说“艺高人胆大”就是这个道理。
3、不能适应环境的转换
学生平时只习惯在声乐教师面前或者是在课堂上演唱,但其感觉与真正的演唱环境相去甚远,真正演唱时就会受到外界的影响和干扰,从而造成心理上的压力。不能正常发挥自己的演唱水平。
4、缺乏自信心
由于文化传统和历史的原因,过去大家错误地认为展现自己是一种不虚心的表现,只知道谦虚是一种美德,不知道自信更是一种美德。很多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缺乏自信心,在与人交往中显得束手无策。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堂上加大心理素质的训练与歌唱心理培养的力度,声乐学习是表现艺术的学习,它的考试能力的体现就是个人站在舞台上进行表演,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无法进行的。
5、单纯的技术观点
有些同学酷爱声乐,非常认真寻求歌唱的方法,对理论也能说出几点,但只要一唱,他便精神紧张,总想到那些所谓的“方法”,结果是什么也没用了。原因是他的歌唱心理已经极度紧张,故而气不通畅,声音难听。对这种学生要让他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排除单纯的技术观点。要知道唱歌是一个整体性的活动,也是心情较为舒畅的活动,单独注意局部是不行的。
6、个人的得失感
这类学生演唱时杂念很多,怕丢面子,他们在考试汇报时心里很紧张,完全顾不上表达歌曲的感情:另外,在技术、心理都不到位时就想唱大歌,结果给自己的心理造成了过重的负担。所以教师在进行专业技术传授的同时,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懂得心理学,方法加自信就能胜人一筹。目前我国各类学校正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它不只是单纯的技能培养,而是要有良好的心态来学习各门技术,要有不怕失败的心理准备,不计较个人得失,只有思想观念正确了,学习才能更有效果。
二、解决的方法
分析了声乐教学中存在的常见问题,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进行解决。
1、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教学从来都是师生共同完成的,声乐教学更是有其特殊的“师徒”关系,离不开师生间密切的配合与良好的互动。传统的声乐教学过分强调教师的权威性与主导作用,学生始终处于言听计从的被动地位,学生的主体作用无法得到实现。加之有些声乐教师对学生过于严厉,使学生产生畏惧、紧张情绪,不可避免地影响了声乐教学。因此,要实施有效的声乐教学,必须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成功了,老师就成功了。因此,师生之间应该经常进行学术交流和思想情感交融。在教学中声乐教师不要主观、武断、生硬地对待学生,在一切可能的教学环节中让学生参与到其中。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只有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起来了,才能真正起到好的教学效果。同时,教师也应加强师德修养,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2、抓好学生的基本功训练
平时要求学生经常练习“狗喘气”、快吸慢呼、用轻声进行真假声的过渡、用i、e i等发声使声音明亮集中、用nao、o、u等发声来练习垂直打开咽喉部等,使喉头处于正确的位置。声乐教师要指导学生在练习唱歌要用心,这个“心”字是要在平时养成的。练习时内心充满自信、愉快、坦然,不被技术、方法所困倒,要相信技术方法不那么神秘,教师可用通俗易懂、形象生动的语言启发学生,这样就能克服紧张的心理。平时练习时避免过于去想技术方法,并养成声情并茂的歌唱心理。
3、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情绪
调动学生学习声乐的积极性,培养学习的兴趣。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要根据一个“情”字,以情绪牵动和激发学生的情。正所谓“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教师的神态、语言、动作、指挥、范唱都会送出情感的信息。教师要以积极的情绪感染学生,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无论课外发生什么事情,在课堂上都不能把消极的情绪感染给学生,以免影响、干扰正常的声乐教学情绪状态。
声乐教师要面带笑容,并亲切自然,满怀信心地出现在学生面前,给学生留下好的印象,这样会使学生心情开朗,满怀喜悦地准备学习和练习。教师还要发挥榜样作用,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征服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真诚,从而强化声乐教学的情绪作用,使教与学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从而获得好的教学效果。
4、用美好的事物激发情绪
声乐作品具备很强的欣赏性,美的事物总是能激发人们的情绪,学生也是一样。教师通过范唱、音乐欣赏,把一些美好的东西,呈现在学生面前,从而调动学生的审美情趣,引发学生的学习自觉性。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听课,上小组课,尤其是针对那些不善于表现的学生,要让他们在同学面前演唱,互相听,互相指出问题,互相鼓励,这样给同学们提供了一个经常在众人面前公开演唱的机会,使他们的意志得到锻炼,消除杂念。当然,调节和控制自己行动的心理素质并不只在一项活动中就能得到培养,它需要在生活中的许多方面时时刻刻地、一点一滴地逐渐形成。
5、加强舞台实践,使学生适应环境的转换
首先让学生明白歌唱艺术是必须同听众见面的艺术。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就必须要加强舞台实践,多参加音乐会及各项有关的活动。体会舞台感和培养驾驭自己的能力。要把听众当朋友,要感到是在用歌声倾诉一种情感,传达一种艺术境界,演唱时就能始终处于可控状态。另外,落落大方的台风,上下台的步态以及演唱中有较长的过门间隙时,台上的表情感觉要与乐曲表现的内容想吻合。作为演唱者,他的最终目的是表现作品,同时也包含了自我情感的表达,要知道首先要感染自己才有可能感染观众。这种心理素质不仅对声乐演唱艺术有直接的影响,而且起着支配作用。
6、在教学中要启发学生的情感,避免纯技术偏见
很多声乐学习者都有过这样的感觉,唱高音时,就会想到高音了,就会拼命去想方法,本来可以轻松唱过去,但因紧张,导致身体也跟着紧张,使得声音难听。声乐教师如果在课堂上抱有纯技术的观点,只注重技术,就会“吃力不讨好”。因此,在教学中声乐教师要通过美好的声音形象和语言,激起学生内心的情感共鸣,唤起他们歌唱的欲望。一般来说情感真实歌唱状态就会更加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