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后宫青岛的妈祖庙

来源 :走向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aw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着“天然良港”之称的青岛,自古河流众多,港阔水深。宋代时期这里曾设市舶司,而自明代开始,青岛前海一带开始繁荣。当时的青岛尚属自然渔村,这一地带被称为青岛村。到了明万历年间,青岛村被开辟为海口,从此,前海被称为“青岛口”,青岛村居民不仅有农渔业,海上贸易也相当频繁。当地渔民对海神娘娘的希望寄托也逐渐成为信仰。
  


   在青岛,有句俗话,叫“先有天后宫,后有青岛市”。青岛天后宫,旧时称“天妃宫”,老百姓称之为“中国大庙”,始建于明成化三年(公元1467年)的天后宫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是青岛市区现存最古老的明清砖木结构建筑群。天后宫由青岛村胡姓乡绅捐施土地建成圣母殿三间和龙王、财神两配殿。经过明崇祯末年、清雍正年间、清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等7次重修、维修和扩建,才有今天的规模。放眼青岛前海一带,大都是欧陆建筑,具有中国建筑风格的,却只有天后宫和上世纪30年代建造的栈桥回澜阁,而天后宫能够在德占时期的欧人居住区得以幸存,则是青岛百姓努力抗争的结果:1898年德占胶澳后,德国对青岛进行城市规划时,把沿海一带划定为欧人居住区,因此天后宫成为德人的障碍,他们急欲拆除,移往他们划定的中国人居住区另建,当时能够代表同业参与市政的胡存约与傅炳昭等联络众人努力抗争,最终迫使德人放弃了这一无理的打算,保留下这处几百年的中国传统建筑,得以让后人观瞻。
   上世纪60年代末,天后宫曾遭到严重破坏,殿内神像被毁,双层飞檐的琉璃瓦被换以普通灰瓦,钟楼、鼓楼也被拆毁,门口旗杆又遭雷击。1997年天后宫经过修复再次开放,整个天后宫占地面积近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达1500平方米,建筑坐北朝南,分两进院落,有正殿、配殿、前后两厢、戏楼、钟鼓楼及附属建筑,共计殿宇16栋80余间。古木成荫、绿草茂盛的天后宫结合了古代庙宇与古典园林的风格,院内的两株银杏,其中一株已有500年树龄,枝叶扶疏,绿荫满院。步入其中,会发现,除戏楼为琉璃瓦盖顶,其他建筑物均为清水墙、小灰瓦,且经苏式彩绘点染,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戏楼大梁的包袱画绘有金陵十二钗、吹箫引凤、敦煌飞天等;前院厢房中绘有八仙人物;而天后殿及其他各殿的彩绘多与天后传说有关。在青岛地区的古代建筑中,天后宫的建筑艺术和彩绘艺术算得上是屈指可数。
   天后宫正殿供奉着天后圣母,南方民间多称为“妈祖”,北方民间则多称为“海神娘娘”。这尊天后圣母造像为坐像,高2.8米,是由整根香樟木所雕刻而成,是目前中国大陆最大的木雕天后坐像,造像是青岛天后宫从其祖籍福建莆田按祖制开光分灵安座于此殿中。天后宫东配殿供奉着东海沧宁德王敖广,这位能够兴云布雨的龙王不仅会应民愿施雨还能为渔民护航,而天后宫西配殿则供奉着文财神比干和武财神关羽。此外,那些劫后余生,尚存至今的文物,如石像木雕、碑额牌匾,依稀见证着天后宫500年的历史。
  


   天后宫众多匾额之中,清代末年大书法家王垿手书“有求必应”横匾,是杰作之一,其字有刀劈斧削之势,大巧若拙。原本在天后宫戏楼上的“天后宫”立匾是民国时期的花岗岩石刻,匾的左、右、上为“二龙戏珠”浮雕,下为波浪式房檐,取“进得门来,应无戏檐(戏言)”之意,用来告诫香客,求神拜佛不能当儿戏,这块匾如今被存于院内“天后文化陈列”展厅内,现在戏楼上的立匾为复制品。大门上方“慈云普被”一匾,是上个世纪30年代末青岛商会大盐商丁敬臣所置,是修复戏楼时的原物,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这块匾曾被人用水泥抹平,尘封多年,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末的一次重修中意外发现。此外,正殿前原本有一块雍正皇帝御笔赐匾——“神昭海表”,题于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距今已280余载,据说雍正皇帝当时只题了两块匾,一块赐予福建湄州妈祖庙,另一块给了青岛天后宫,后来,青岛这块无存,1998年青岛天后宫专程赴湄州复制了此匾,堪称“完璧归赵”。天后宫的原有楹联现仅存一副,镶于戏楼外侧:“看出将入相袍笏登场无非借古处衣冠要妆点神灵圣迹,就福善祸淫现身说法岂为炫世人耳目只宣化菩萨心肠。”此槛联看似平常,其实是借古喻今,讽喻时事,目的是让人们从看戏中得益。
   山门之内的两块石碑是清代同治年间的重修碑。一块立于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当年6月,天后宫经修缮重建了戏楼,为此立碑铭记;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天后宫再次重修,碑文内记述了当时青岛口“旅客商人云集”的热闹,从中可以窥见当年天后宫的繁荣景象。
   赶庙会是青岛地区传统的习俗之一。结合海派文化和民俗特色的青岛天后宫庙会源于明,盛于清。
   据传,自庙建成后,四邻乡亲进庙烧香的人逐渐增多,庙旁临街商铺、卖摊也随之增加,逐渐发展成了集市。清代后期,随着海上渔航的日渐繁荣,天后宫周围开设了许多商号、店铺、作坊等,出现了“旅客商人云集于此”的繁荣景象。此时天后宫的香火最盛,进庙祭拜的商家及周围的百姓络绎不绝。特别是在除夕夜,众多的商家抢着到天后宫烧“头烛香”,传说烧“头烛香”的队伍排至前海栈桥,同时众多善男信女也都要到庙里许愿膜拜,祈求神灵保佑幸福平安。
   天后宫庙会曾在上世纪60年代末因“迷信” 而终止,直到1999年才得以恢复。此后,赶庙会的人也逐年增加,如今已形成惯例,连年举办。天后宫庙会于2006年被批准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正式定名为天后宫“新正民俗文化庙会”。而在除夕夜的“撞钟”也成为天后宫庙会最有特色的迎新年仪式。如今,天后宫庙会即将迎来第十届“新正民俗文化庙会”。
  


   链接:
   天后传说
   相传,北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一女婴出生后弥月不啼,其父为她取名林默。一天,十六岁的林默在井边戏耍,忽然间,井水清澈透明,一神仙从中冉冉升起并送她一个铜符,这便是民间关于天后“窥井得符,通灵变法”的传说。得到神符的林默开始为渔民们预测天象,使他们避免海上灾祸,并为人治病,深受乡民爱戴。宋太宗雍熙四年(公元987年)农历九月初九,林默登湄洲峰顶从此未归,乡民纷纷传说,那天的湄峰上有彩云仙乐,林默定是成仙而去。林默飞升之后,经常显灵帮助乡民,做了许多护国佑民的好事,不仅民间对她的神迹多有传说,就连活动于海上的官家也对她笃信不疑。 从此,湄洲峰成为信仰林默的乡民朝拜的地方,建立了一座妈祖庙,也是天下妈祖庙的祖庙。
   林默的神迹通过地方官吏上奏给皇帝,以至于历朝历代皇帝对林默进行二十余次褒封,封号也由宋代的“夫人”一直晋升到清代康熙年间的“天后”,这些封号将林默从一个地方民间神女逐渐升华为至高无上的海上女神。
  
   Tianhou Palace, also called Tianfei Palace in ancient times and now known as the "Chinese Great Temple", was first built in the third year of the Ming Chenghua Period (1467 A. D.) with a history of more than 500 years. As Qingdao's existing oldest brick-wood structure buildings, Tianhou Palace was rebuilt many times and the main hall and theater building of the palace were expanded. The whole structure of Tianhou Palace faces south and has two yards. From the outside to the inside, there are the following buildings: Theater (the Gate is under the Theater), the Second Gate, Tianhou Hall, Longwang Mansion, Ducai Mansion, and Er'pei Hall. There are two maidenhair trees in the yard, one of which is 500 years old. In the late 1960s, Tianhou Palace was seriously damaged and was rebuilt and reopened in 1997. Nowadays, it serves as the Qingdao Folk Customs Museum.
   Qingdao Tianhou Palace Temple Fair originated in the Ming Dynasty and flourished in the Qing Dynasty. It had many worshippers in its best times. Especially in the evening of Spring Festival's Eve, many businessmen would come here to burn the first incense. It is said that the queue for burning the first incense could extend to Zhanqiao. Tianhou Palace Temple Fair was suppressed as "superstition" in the late 1960s and came back again in 1997. From then on, the number of the people who come to the fair has increased year after year. Nowadays, the temple fair is held every year and in 2009 Tianhou Palace will greet the 10th "Xinzheng Folk Customs Cultural Temple Fair"
其他文献
在尹延新先生的笔记《砚边拾零》中,记述着他绘事的心得:“余自少时临习白石牵牛花,之后多画小写意,文革又改西画,之后又画小写意,50余年之后方敢提笔画白石翁”;“十年种树成林易,学画成材一世难。直到发白瞳欲瞎,赏新墨笔有几家”;“凡事只求过得去,只有丹青应较真”;“一生只做丹青事,甘苦却在画之中”。有人说尹延新先生在绘画艺术上执著的创新精神正如他的名字,“延新延新,延续创新”,一直在创新。在艺术创新
期刊
尽管收入在增多,可人们钱包里的钞票越来越少,各种银行卡却越来越多。信用卡方便了我们的世界。让我们“一卡在手,畅购全球”。这里面折射出现代化文明的风行。    “卡”世纪到来    科技改变生活。  当我们打开钱包,发现里面躺着各种形色的银行卡时,科技和现代真是走进了我们的生活。如果你年龄较大,或者思想较为传统,总也有一张银行卡吧——它是我们购物、应急等不可缺少的媒介。  而这在20世纪80年代乃至
期刊
⊙作者简介:芬德利·尼科尔,1997年来到济南,在山东经济学院教授课程   Findlay Nicol,arrived in the city to teach English in 1997 in Shandong Economic University      The other day I had a wonderful experience for maybe the first tim
期刊
我少年时对油画的直观认识就是从看王立志老师的作品而获得的,当自己也懂得一点绘画的奥妙时,开始发现王老师的画在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不仅是他中年后更多的持毛笔而不是油画笔,更重要的是他基于自己的创作体验,在画面上对中西绘画因素的融合求索。其表现为:以西画的八世情感,抒东方的哲理情思;以国画的笔墨情致,合西画的状物之功;以当代人对“美”、“丑”的经验体察,重释中国传统艺术的和谐意境。  我不知道自己对老师
期刊
神牛奋蹄,笔耕翰墨新华章;  丹青溢彩,抒写画坛好风景。  2009年己丑牛年,著名画家吴泽浩先生新近绘出笔精墨润的系列卡纸逸品《神牛耘天》,恰是印证着画家常常深思并身体力行的“笔墨当随时代前行”的艺术观念——新作幅幅仅方寸之地,却令人耳目一新;在极小空间内展现多姿多彩的大千世界,吴泽浩先生于此彰显其昂扬丰沛的艺术表现力、画面感染力和笔墨魅力。《神牛耘天》系列小品新作,30余幅作品妙趣天成,各有特
期刊
在生活节奏飞速运转,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网络慢慢渗透进百姓日常生活的每一个枝节,利用互联网进行购物已经成为许多网民首选的购物方式。庞大的网民人数,带给了网络无限的商机;形形色色的购物网站,扩充了网民的购物空间。作为一种近几年才兴起的购物方式,如此迅猛的发展,必然有其独到之处,与此同时引来的许多争议也在情理之中。支持上网购物的网民认为,用互联网来完成购物不仅节省时间,免除了舟车劳顿,还有机会买到
期刊
被誉为“黄海明珠”的青岛是中国著名的港口、旅游和海洋科研城市,也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帆船帆板比赛和残奥帆赛项目的举办城市,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城市的发展不断呈现生机与活力。担负着青岛七区五市供电任务的青岛供电公司,为这座城市的快速发展提供着电力支持。  开放的视野,活跃的经济,给青岛供电公司电力服务工作带来更为前沿的思考。和谐发展,谋求共赢,这是青岛供电公司的选择,也是我们在采访中得到的最深感触
期刊
赶集,是北方的说法,在南方则叫赶场。在很多人的童年回忆里,那些最好吃、最好玩、最好看的东西,都出现在过年时的大集上。虽然现在的城市里已经有很多超市,但是赶大集带给人们的乐趣,却是无法取代的。    在李村大集外,青岛正月里的萝卜会、糖球会,更像是一幅幅现代社会的“清明上河图”。集市的摊位上摆放了乡村才有的供奉祖先的家堂画,还有一串串火红的大对联,祖母家才有的“双鱼卡花”、“福寿卡花”……平时在城市
期刊
这件器物高2.9厘米,口径19.3厘米,底径11.9厘米。菱花口呈十六瓣形,盏托内底心凸出以承托杯体;圈足,细砂底,足内无釉,器底边缘粘有铁黑色一圈;器底刷一层黑红色浆料,呈现出火石红痕迹。器物外壁的肩部双线描轮廓,内有16朵如意云纹;边缘勾线形成首尾相连的回字纹。此件盏托造型独具特色,胎体精细,釉汁莹润光洁,釉里红色调艳丽纯正,给人以温润柔和之感。  釉里红与青花起源于唐代长沙窑。那时的釉里红仅
期刊
劈柴院,依稀活在几代青岛人的心里。在青岛人眼里,劈柴院是一个地名,更是一个符号,就如同老天桥于北京,夫子庙于南京,大观园于济南那样,承载着青岛百年的市井文化。    儿时的我,常常牵着爸爸的手走进劈柴院,穿过中山路上黑暗的门洞进入其中,每每给我别有洞天的感觉。走在湿腻的光滑石板路上,我轻轻地嗅着散发食物鲜美味道的空气,那一缕缕水煮海鲜的鲜香,仿佛来自脚下的石板路和两侧墙壁,时光的浸染让这里的建筑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