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藤萝花,永远的《紫藤萝瀑布》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chao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每每读起《紫藤萝瀑布》一文中这些优美的语句时,我都会为作者认真细致的观察能力、出神入化的描写方法、意境深远的写作技巧所叹服。
  从直观上说,《紫藤萝瀑布》像一幅画,形象鲜明,如在眼前,而不肤浅;从情景上说,《紫藤萝瀑布》像一首诗,文意含蓄,意境深远,不尽于句中。当你阅读《紫藤萝瀑布》时,体会到的不只是文字的优美,更能感受到在它的字句之外,包含着更深刻、更令人神往的意蕴。从这点来说,《紫藤萝瀑布》达到了“韵外之致”的极高的意境。这篇优美的散文不但有着普遍的时代意义,在当代散文史上也有着重要的地位。
  作为收录在七年级语文教材里的范文,《紫藤萝瀑布》不只是具有通俗易懂的特点,更有教育学生如何观察、如何描写、如何抒情、如何写好作文的作用。在我看来《紫藤萝瀑布》起码在以下几方面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一、学会观察是写好文章的基础
  写作文难恐怕是大部分学生的同感,究其原因,有一点应该是这部分学生的通病:那就是不会观察,或者说没用心思去观察,所以一说写作文就感到没啥可写。在如何观察方面《紫藤萝瀑布》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是远观,“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是近看 ,“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则是细致的观察。有了这细致入微的观察,再加上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还怕要描写的事物不活灵活现吗?“处处留心皆学问”这句话应该是对用心观察所起作用的最好注释。
  二、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是文章的升华
  对于经历了文革动乱的沧桑和改革开放的舒畅的这代人来说,生活的方式和意义所带来的感触可能会更深。极左思潮泛滥的压抑和郁闷在改革开放后终于一扫而空,人们可以心情轻松地去工作、去生活。面对这种变化,作者在赏花时一句“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通过不同时期藤萝花的对比将读者重又带回到那个动乱的年代,人也憔悴花也瘦。文章的转接传承水到渠成。及至写到“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时,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达方式终于达到顶峰。明看是写藤萝花的繁茂,实则是对新生活的赞扬和讴歌,让人愉悦,催人振奋。
  三、学会对美的欣赏
  赏花,不只是看花开的多么灿烂,颜色多么好看,更多地应是与如水繁花的内在的沟通,发现花的内在之美,唯有这样,也才能让人沉浸在赏花的宁静与喜悦中。作者在写《紫藤萝瀑布》时,也正是她唯一的弟弟即将走完生命最后一程之时,从作者的《哭小弟》一文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她们之间的姐弟情深和对弟弟的依依不舍之情。在焦虑和悲痛时时压在心上的环境中,赏花成为了作者摆脱苦闷心情的一种方式,最起码在驻足伫立凝望藤萝花的时候,作者苦闷的心情得到了净化,继而把对这美丽的感触升华为对生命的感触。从这一点来说,作者不只是赞花,还会欣赏花的美。而这也正是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教会学生的一点:不只是教给学生文化知识,还应该教会学生对美的欣赏,学会在生活中发现美,学会在苦中对美的追求,产生积极向上的思想意识。
  藤萝花是美丽的,《紫藤萝瀑布》是美丽的,愿它永远开放在我们心中。
其他文献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颁布实施后,与原教材相比在阅读要求、阅读内容、阅读篇目上,作了较大幅度的调整,这就使阅读教学成为新的课题,要求教师们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不能按部就班,因循守旧,要总结教学经验,努力改进教学方法,尽快适应新教材的阅读教学。以下就新教材在阅读方面的教学与大家切磋。  一、开启阅读目标,明晰阅读方法  (一)明确阅读目标  一部书或一篇文章,可学习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可以理解主旨,可以揣
期刊
作文评语是教师指导学生的重要手段,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文字表达的能力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时还包含着对学生后继作文的引导,其重要意义不言自明。但如何写好它,让它更好的发挥指导作用,很值得我们探讨。好的作文评语,往往会令学生激动万分,成为老师和学生心与心对话的平台。反之,则会使学生不知所云,甚至望而生厌,失去写作的信心和兴趣。因此,作文评语的探讨已经成为当前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必须引起语文教育
期刊
《围城》全书共23万多字,共使用比喻700多个,这些比喻都十分和谐地统一在全书的艺术形象之中。纵观这些比喻,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点,这些特点大大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效果。  一、生动形象,幽默风趣  读罢《围城》,不禁为作者的幽默风趣而喝彩。书中运用的比喻常令人忍俊不禁,充分展现出作者别具一格的风韵,且看:  方鸿渐和鲍小姐在一间门面还像样的西菜馆就餐时,作者精心描绘了里面的食物,“鱼像海军陆战队,已
期刊
有人说“对一个教师而言,读书就是最好的备课,不读书的教师会沦为简单的劳动力”,现在看来一点不为过。以“教书育人”为职业的教师,理应是一个读书爱好者,只读教材和教参两本书的老师绝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只是讲教材那是死教书,只能用教案教书那叫教死书。  首先,读书可以丰富见识,广博学识,增长知识。  一个教师,课堂深深打动学生的秘诀何在?很大程度上在于他知识的博大精深,灵慧丰厚,才使他的课能随意宛
期刊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如何贯彻与落实语文课程标准中以读为本、以人为本的思想,是我在设计《小白兔和小灰兔》一课教案时不断思考的问题。一年级的课文简短而生动,充满了童趣。如何让学生在读懂故事的同时又能学习到语文知识,懂得文中的道理,确实需要花些心思。  一、引趣导入, 读中感知  俗话说得好:“好的开始,是成
期刊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重要内容之一。新大纲、课标指出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就在于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感和思维,重视积累、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而要达到这些目的,培养这些能力,其关键在于朗读,更是给不去指导学生朗读的教师当头“一棒喝”,也给朗读在语文教学中一个正确的定位。  在新课标新教材的使用,新课改的推行,素质教育实施的今天,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更应重视和落实朗
期刊
多媒体能贮存大量的信息资料,快速练习、快速反馈,增大了语文教学容量,提高了语文教学效率,符合“充分利用教学设备,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优化课堂教学,实现素质教育”的核心目标。因此,它的介入对中学语文教学能够产生深远有益的影响,利用多媒体辅助手段授课俨然成为了一种“时尚”。  近年来,本人也听了不少这样的课,结合自己多年的语文教学经验,感到其中很多地方是值得学习的,但也发现少数教师使用不当,走进了某些
期刊
教学是实施课程标准的主渠道,如何把课程标准所体现的新的教育理论新的教学策略转化为教师的教学行为,转化为实际的教学效果,使学生真有所获,确有所得,这是教学建议应该回答的问题。语文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特别提到了,要在教学中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语文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要学生掌握好工具,只靠口耳是不行的。需要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去自悟,自得,自己去获得语言能力,自己锻炼用语言去吸收、去交流、去储存
期刊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其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它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点拨式教学方法,适应了中学语文教学地客观要求,提高了教学效率,科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地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能力。下面,就此谈谈我的几点浅显体会。  一、要把握好点拨重点  点拨式教学是适应中国国情需要,立足于人的全面发展而实施的一种主动发展教育,它最适宜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素质,是素质教育在教学方法上的最
期刊
新课标规定,初中生要诵读古代诗歌和文言文,要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新课标推荐必背诵的有16篇古文,34首古诗词。这说明,新修订的语文教学大纲再次强调了背诵在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教学内容,足见其重要性。潘菽主编的《教育心理学》也说:“背诵是熟记教材,提高语文学习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语文教学中,背诵对于巩固字词,加深理解课文,提高读书能力,促进记忆力的发展,均有积极的独特的作用”。宋代学者张载说得更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