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来源 :当代学术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guo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高校大规模扩招和我国高等教育向大众化阶段发展,大学毕业生出现了就业难的问题。大学生毕业就业难,既有客观的原因,也有高校和学生自身主观的因素。开展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就要加强就业引导,搭建锻炼平台、加强心理辅导、加强就业服务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困难;思想政治教育
  近年来,随着高校大规模扩招和我国高等教育向大众化阶段发展,大学毕业生出现了就业难的问题。从90年代中期全国还只招收100万大学生,从98年全国大学扩招后,特别是到了最近几年,这个数字2010年已经达到630万。大学生毕业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尤其在受到席卷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以及在全球经济变缓的背景下,大学生毕业生就业又增加了一定难度。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不仅是毕业生和家长,也是学校和整个社会最关心,最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
  就业难的客观原因
  (1)据测算,中国国民生产总值每年增长3%,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大约增长2%。按照我国当前经济增长率9%左右的水平估算,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年增长率不宜超过2%。但当前,我国大学毕业生人数正以每年27%的速度增加,这说明知识型劳动力增加的供给远远大于经济增长的需求。
  (2)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是造成知识型劳动力就业难的一个原因。就目前的经济发展实际情况看,我国正处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存在二元经济结构,即传统经济和现代经济并存。传统经济部门难以吸纳知识劳动者,这些传统经济型企业多数是低技术含量的产业结构。这些行业需要的劳动力是低薪工人,而不是大學生。且大学生也不愿低就作为一名普通劳动力受聘。因此,高学历者只能挤在现代经济部门寻找就业机会。但我国现代经济部门还不够发达,尤其是现代工业部门创造就业机会能力有限。随着教育的迅猛发展,高校培养出来的知识型劳动者人数越来越大于现代经济部门能提供的新的就业机会,结果造成一部分受过高等教育者找不到工作。这种现象为我们证实了一个现实问题即:大学毕业生与劳动力市场需求产生供需错位关系。
  就业难的主观原因
  .1 对自身分析以及社会就业现状了解不足。
  一部分大学生没有认识到当前就业形势,他们一度认为,经过了漫长而艰苦的高中学习,伴着辛勤的汗水,怀揣着绚丽多姿的梦想,终于“越过龙门”来到了大学殿堂,大学生活理应是浪漫潇洒轻松的结合体,而进了大学就好比给自己工作买了“保险”何须担忧!且“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一部分大学生进入大学后仍然保持高中的思维模式,一味地认为只要把书本学好就可以,大学生涯规划,还没有想过,认为求职是很遥远的事情,没有必要这么早“自寻烦恼”。多数的大学生了解了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也深感惶恐,有愿意去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涯乃至职业生涯,无奈“才疏学浅”不知从何下手?
  2 就业的心理不成熟。
  据“《2009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显示”想到毕业就忧心忡忡的学生比例高达52%,面对目前的就业形势感到乐观不到9%。即将走向社会的大学生在面对当前就业形势,必将遇到多种困难,导致心理矛盾和心理问题的产生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盲目被动的依赖心理。
  这些毕业生求职不够积极主动,不是等国家优惠政策,就是等学校帮扶或者想要依靠家长为他们找门路,甚至继续供养他们……主要原因是这些毕业生长期依靠父母,缺少主动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
  二是物质追求强烈的实惠心理。
  因受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新时期生活观念改变的影响,当代大学生特别是“90后”的大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4+2+1”的家庭结构让更多的倾斜到他们身上,他们享受着相对优越的家庭成长环境和丰富的物质产品,在他们身上体现出具有超前的消费观念追求,有着强烈的品牌意识攀比心理以及明确的物质和精神生活追求。对于择业也更加注重于物质因素,多数毕业生在择业时,薪资要求方面比较高,薪水低的不去,结果导致“有也不就”和“无业可就”的双重矛盾加剧给大学生们造成了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局面。
  三是期望太高的唯美心理。
  有些大学生对自己的就业条件评价太高,但已经历过“十年寒窗苦读”投入大量的成本,自视高人一等,盲目自信,目空一切,不能理智克服分析目前的就业形势,对自己的劣势和就业困难估计不足。因而把择业目标定的过高,造成择业变得狭窄,有的这山望的那山高,经济发达的城市和待遇好的单位工作,成为他们的不二之选,自我否定了很多机会,最后反而失去了更多的大好机会,影响其正常就业。
  四是求职技巧不够。
  很多大学生在应聘表现不够自信,不敢主动向任何用人单位推销自己,不敢主动参与就业竞争,陷入不战自败的困境之中,或者面试的时候表现过于紧张,回答问题时答非所问,不知从何说起。没有表现自己真正的实力,从而又产生了自卑心理,不敢继续面试,更有一些求职者为表现自己,面试时弄虚作假,夸大其实,企图蒙骗过关,因此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失去了信心。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大学生是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中激烈的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②
  (一)加强就业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目前对大学生进行择业教育主要是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一是要树立就业风险观。由于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存在和发展充满风险,劳动者的就业客观上也必然充满风险。因此,要摈弃一个职业定终身的铁饭碗观念,树立起就业风险观。二是要树立就业大众化的观念。我国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后,毕业生就业也进入了一个大众化时代这就意味着绝大多数毕业生要进入“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的行列。因此要引导大学生消除天之骄子的优越感,调整就业期望值,树立大众化的就业观。正确认识自我,认识社会职位要求,找准自己的就业定位。三是树立就业竞争观。劳动者作为重要的资源,需要通过劳动力市场来配置,这种配置是双向选择,需要劳动者主动参与竞争,否则可能丢掉机会。因此要教育毕业生要充分利用当前国家政策营造的更为宽松和广阔就业环境,主动投身到毕业生就业市场中,以进取的态势,提高自身素质,积极参与竞争。通过加强择业观教育,可帮助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人员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减少因为择业观念的原因而丢掉工作岗位的现象发生。   (二)搭建就业平台,全面提升学生就业能力
  高校应树立“全程化”就业指导的理念,针对各个年级的不同特点,分阶段进行个性化就业指导。大一学生可通过职业兴趣测试、心理测试、专业介绍等形式,帮助学生全面地认识自我与专业,明确学习目标,制定科学的学习计划。二、三年级学生注重专业学习与素质拓展教育,通过职业学习,了解社会,了解企业对大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要求,从而进行必要的文化技能储备,不断调整自己的生涯规划,毕业班的同学重点放在提升求职面试技巧,进行模拟面试训练等就业指导。高校要调整办学理念,真正发挥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符合社会所需求的人才。③
  (三)加强心理辅导,为学生提供心理支持
  保持心理健康是大学生健康成长、顺利就业、愉快走向社会的必备条件。对此,我们要随时了解和掌握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思想动态,根据其心理特点以及在求职中的心理特征,以促进健康人格发展为主线,从认知过程、情绪调控和行为训练三个维度开展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在专业设置和课程安排上,学校可以根据大学生的特点开设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讲座,特别增加针对毕业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帮助他们了解心理常识,正确认识产生问题的原因,客观评价自己已经社会中的各种现象,掌握心理调节的方法,积极预防和解决心理问题④。同时多给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创造机会,让他们与老师、同学的交往,使他们在心理上得到安慰,以利于他们个性心理的发展;帮助他们增强求职的信心和勇气,提高自我心理调适的能力,即是纠正就业中的不良心理;帮助他们正确对待求职中的挫折和失败,以积极良好的心态参与竞争。
  (四)加强就业服务,建立学生绿色通道
  当前我国的教育是半封闭式的,高校对于校园内的商业活动与校园的渗透,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切断了学生与社会市场的联系。随着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高校应当成立由共青团领导,按照一定的章程和制度自发成立相应的社团机构,以此作为窗口,使大学生接触市场锻炼实践能力。同时,高校社团可以开展与校外组织合作,根据社会单位,企业的要求、安排,为毕业生广泛地收集就业信息,及时开通提供就业需求的渠道,搭建用人单位与毕业生双向选择的平台,
  促进大学生就业。帮助因家庭经济原因而就业困难的学生尽可能地降低就业成本,提供必要的就业资助;不断挖掘就业困难学生的优点并扬长避短开展个性化就业推荐,提高成功率,进而建立“绿色通道”
  注释:
  ① 许海燕:1978年生,重慶市双桥经开区教师。
  ②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③ 李忠军;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10)。
  ④ 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普通学校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意见》2010。
其他文献
我国提出司法制度改革以来,学界对于我国批捕权及批捕制度的设置提出了修改的意见,观点较为集中在批捕权统一由人民法院行使,达到公正中立的目的;或者进一步明确批捕权由人民检察院行使并严格限制人民檢察院的逮捕权批准权限。两种观点争论的焦点在于是国际化还是特色化。第一种观点的立足点在于国外批捕权由法院行使的先进性,主张与国际接轨,批捕权由人民法院行使;第二种观点立足于我国目前司法制度设置的现状,主张人民检察
期刊
摘 要:刑诉法的修改围绕打击和惩治犯罪、维护和保障人权、体现客观真实和法律真实、实现程序和实体公正等诉讼理念,在各种相冲突的利益之间进行了取舍和平衡。此次修改对于基层院公诉案件审查而言,无论在案件实体性审查还是在程序性审查方面都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和挑战。在相应对策上,除了转变观念、改变执法方式外,还应通过提高自身办案队伍能力建设、优化配置办案资源、科学合理规划案件质量考核等方式积极应对面临的挑战
期刊
摘 要:课堂教学活动主要依赖语言,语言学习需要宽松愉悦的言语环境,因此,言语幽默必须运用于英语教学。基于言语幽默的语用功能,本研究通过举例证明:言语幽默的语境可以恰当地应用到英语词汇教学中(尤其名词),可给学生留下语义的深刻印象,以利于学生对英语词汇记忆及英语文化的认识,也利于英语课堂教学的开展。  关键词:幽默;英语教学  幽默一词源于古希腊语「Xυμóζ」,意为“湿气”或“体液”,其用于美学中
期刊
摘 要:近年来,基层院民行申诉案源一直停滞不前,个别基层院受案还存在空白点。造成民行申诉案源萎缩的原因是多方面,笔者将从现行的民行检察实践入手,分析申诉案源减少的原因,并同时就如何在今后的工作中开拓基层院民行申诉案源提供一些可行的意见。  关键词:基层院;民行;案源  民事行政检察工作是檢察机关的民心工程,这项工作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利益的维护,直接关系到检察机关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但是,近年来,由
期刊
摘 要:“渎职罪”指的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不尽职责,妨害国家机关、单位的正常活动的犯罪。渎职罪具有极为严重的危害,它直接侵害了国家、集体、公民个人的财产和安全。了解和掌握渎职侵权犯罪的特点、规律,对于执法机关更好打击职务侵权犯罪、建立良好的预防格局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本文就渎职侵权犯罪的特点、危害及成因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遏制措施:加大宣传、开展预防工作、提升办案水平、
期刊
摘 要:老年大学是实施和推进老年教育的重要载体。要充分认识老年大学必要的基础设施和办学条件的重要性,做好规划、建好校舍、解决好活动场所,配备能保证教学和办公需要的设备。教师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及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建立较高水平和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提高老年大学办学水平的重要途径。要把老年教育列入各级党政的议事日程,定期听取老年教育汇报、研究解决老年教育的问题,不断创新管理
期刊
修改后刑诉法对检察机关侦查监督工作新增了4个方面的规定和任务,这些规定充实了监督内容,拓宽了监督范围,完善了监督方式,增强了监督刚性,这对检察机关侦查监督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当前迫切需要检察机关建立侦查监督配套工作机制,全面对接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侦查监督职能。  一、准确把握修改后刑事诉讼法对侦查监督的影响  (一)细化了人权保护的要求  修改后刑诉法将“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刑事诉讼法总则第2条,
期刊
在中国,商业贿赂作为一种市场“潜规则”,长期游离于执法部门的视野之外,近年来在市场经济中的各个行业大行其道,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它严重危害国家的市场经济秩序,不公平竞争使得行业内形成低级的、恶性循环,导致物价虚高、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严重损害广大群众的合法权益。如何有效治理商业贿赂受到社会各方广泛关注。治理商业贿赂是2006年中央确定的反腐倡廉的一项重点工作,依法查处商业贿赂犯罪案件也成为司法机
期刊
摘 要:本文针对学生在四年学习和生活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强调培养方案教育在新生入学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使学校统筹考虑,多方协调,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形成一个系统的育人格局。本文主要以西南科技大学为例,笔者希望本文能给其他高校的新生入学教育一点借鉴和帮助。  关键词:西南科技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培养方案  中国有句古话: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对于大学一年级的新生来說,能否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期刊
摘 要:根据目前图书馆信息系统建设存在问题,分析图书馆信息系统集成的总体要求,阐述面向服务的体系架构SOA (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的概念、基本工作原理,提出了基于SOA的图书馆信息系统集成架构及实施集成的基本步骤,对图书馆信息系统集成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SOA;图书馆信息系统;系统集成  所谓图书馆信息系统,就是图书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协助其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