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改善学生心理健康探究

来源 :新时代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mmi69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科学认识体育健康的概念,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把握体育教学与促进心理健康的辩证关系,体育教学要不断更新观念、改善教学方法、积极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关键词】体育教学,心理健康
  当今世界卫生组织将健康解释为“一个人只有在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性良好和道德等四个方面都健全,才算是完全健康的人。”可见,作为增进健康的重要手段的学校体育的地位、作用更加突出。过去那种重身体、轻心理的传统体育教学观念是片面的。面对未来世纪的激烈竞争、社会的发展,未来人才不仅要掌握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具有较全面的综合实力,而且要有强健的体魄、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素质。智力发展、品德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创新意识、竞争能力、自主人格、适应能力的形成和发展都要受心理素质的影响。而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又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范畴。各类研究和调查数据表明,现阶段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趋严峻,其中以人际关系敏感、行为异常、心理承受障碍等表现较常见,有的还有抑郁、焦虑、厌学、自杀等现象,这些问题的存在对学生健康成长的负面影响不言而喻。因此,学校体育教学应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重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当前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如何在体育教学中促进心理健康教育,是我们体育工作者的又一项新挑战。
  1当前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及原因
  据有关文献报道大约32%的中小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对这些学生进一步调查发现心理品质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弱点,如抗挫折能力、意志力、危机意识、协作精神等都比较薄弱。
  随着对知识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以致于社会与家庭重心都放到了学生的知识上,而忽略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和心理素质的培养、教育。大多数学校也偏重于抓学生的智力因素,而忽略了非智力因素,加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普及不够或没有普及,学生缺乏必要的心理辅导,造成部分学生心理素质比较差,调整心态的能力较弱,遇到困难挫折易造成心理疾病。同时,我国独生子女群体的日益扩大,家长过分溺爱使学生的许多意志品质和心理承受能力不能得到更好的锻炼,如承受打击、锲而不舍、顽强拼搏、吃苦耐劳、克服困难等优良品质明显下滑。
  2优化体育教学情景,促进心理健康教育
  2.1 创设优美情境,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团结合作的快乐情感。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千方百计搭建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重点培养学生互帮互助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完成学习任务,感受到相互学习知识的乐趣,体会到合作的快乐。也为终身学习、工作养成良好的生活态度。
  2.2 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怀。体育活动中以小团体为主的练习活动,可以增近教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使他们相互产生亲切感和依赖感。在活动中,教师应多留意学生的活动,关心学生的情绪状态。如可以拍拍学生的肩膀表示鼓励、肯定、赞赏,也可以发出提醒、警告、停止的信号,或运用生动、幽默的语言及优美的示范动作唤起学生的兴趣,使每个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心。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培育学生自信心的基础。
  2.3 游戏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不屈不挠为集体荣誉而拼搏的精神。教学中运用集体球赛、游戏,能够使学生们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团结一致,奋勇拼搏。如:集体篮球比赛,接力跑等游戏活动。通过对游戏规则的了解和参与,培养学生齐心协力、努力拼搏夺取胜利的意志品质,同时学生在比赛中也体验到克服重重困难后获胜的喜悦。
  3课堂教法灵活,突出情绪、情感教育
  3.1 巧妙组织教学内容。体育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巧妙加工、处理,以发掘教学内容中的情绪情感因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主动参加学习活动的最大动力。教学中,可通过目标设置法,创设情境法,价值追求法等,激发学生参与体育学习锻炼、健身的动机;通过成功教学法,愉快教学法,教学“引趣”法等,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3.2 精心选择教学方法。我们体育老师根据教学内容,采用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上课的准备部分,可采用音乐舞蹈、游戏、多媒体视听等多种方法导入,改变常态四列横队听教师宣布本课内容;例如上一节篮球教学课,教师先讲解示范,再组织学生练习的老办法,可先安排观看NBA比赛的精彩章节,激发学生模仿精彩动作,学好本节篮球课技术,学生的积极性将会大大增强。
  3.3 发挥教师的表率作用。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热爱自己学科的教师,他的学生也充满热爱知识、科学、书籍感情”教师饱满、振奋的情绪状态,充满热忱的授课,能够感染学生,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
  3.3.1 处理好师生关系,培养学生自我控制、调节能力。师生关系直接影响学生的情绪状态,教师要以民主、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使每个学生都有积极的情绪体验。当今孩子多受家庭溺爱,任性、放纵、自我控制力差,当他们一时不能完成动作技术或参赛失利以及遇到种种不顺心之事时,情绪很容易发生波动,甚至会引起过激行为。如接力跑比赛气氛活跃、竞争激烈,失败一方学生往往不能正视失败,或垂头丧气,或不从自己这组找原因,而反说胜的一方违反规则。如都采取强制措施,情况虽暂时能得到解决,但学生反而会产生逆反心理,在日后的活动中又会重犯。教师应适时根据课堂气氛教给他们一些心理调控的方法-如冷静思考法:当遇到困难或挫折时,首先要学会沉着冷静,控制好自己的情绪,然后通过反复思考,总结一下经验教训,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间隔沟通法:当与同学发生矛盾及争执时,可先把问题放在一边,间隔一段时间后,选择一个适当的机会再进行沟通,问题就容易解决了;转移自慰法:当碰到不顺心之事时,调整一下聚焦内容,多想想让自已高兴、愉快的事等等,不断增强自我调节力。
  3.2.2 引导学生能逐步正确认识自我和评价自我。任何学习活动的成功,均是在不断改进自身不足的过程中实现的。自我评价是个人前进的一大动力,为此,应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具有乐于接受他人批评和建议的心理倾向,有意识地识引导学生经常分析和检查自己,了解自己的缺点,从而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要求。   3.2.3 增强学生主体意识,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主体意识有内在需要的趋向,当满足这种内在需要时,人会产生愉快的体验。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及学习欲望,启发诱导学生多动脑、多参与运动,使学生真正认识到为何学?怎样学才能学得快学得好?学习中遇到问题和困难怎么办等等,使学生爱学、乐学、会学和学得会、学得懂、学得愉快。
  4把心理健康融于体育课堂
  4.1 增强心理健康内容的教学。
  体育理论课一直是中小学体育的薄弱环节,体育教学应该给予足够重视。通过体育理论课的方式讲授心理健康内容,让学生了解真正的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一定的社会适应能力”,三者缺一不可,其中身体健康是其它两个方面的物质基础,心理健康能使生理健康产生更大的价值。
  4.2 体育教学也要针对学生,因材施教。
  体育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了解他们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运动技术水平以及身体素质状况,做到有的放矢。对孤僻、怪异的学生适宜选择球类、集体接力、拔河等项目;对优柔寡断的可让他们多参加球类的活动如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等项目;对腼腆、胆怯的学生可选择武术、体操(单杠、双杠、跳马等)、以及篮球、足球等项目的锻炼;对急燥、易怒的学生适宜选择下棋、太极拳、慢跑、长距离的步行以及游泳等项目;对缺乏信心的学生应选择一些简单、易做的项目,如跳绳、俯卧撑、广播操、跑步等;对遇事紧张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多参加激烈的比赛,特别是足篮排项目;对自负、逞能的学生可选择一些难度较大、动作较复杂的技巧性项目,如健美操、技巧、长跑、跳高、跨栏等项目。
  4.3 多样性和多选择性相结合,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多样性是指体育教师所能展示给学生的不仅是丰富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富于变化的技术和方法,而多选择性是需要通过各式各样的选择来显示其存在健身价值,这也是学生个性发展的基本条件。因此,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应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选择不同的运动项目,或让学生自己选择,使每个学生的兴趣、特长都能得以发挥,在各自擅长的项目中找到运动的乐趣、展示自己的才能。
  4.4 科学的运动负荷与心理健康。
  体育教学中的因素有运动类型、运动强度、运动持续的时间和运动频率等。令人愉快有趣的运动-有氧运动,回避人们之间竞争,可以自定步调的运动,能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从运动强度来分析,目前大多数研究认为,中等强度的体育运动能够改善焦虑、抑郁、紧张和疲劳等情绪状态,相反,大强度的运动却可能增加紧张、疲劳;而从运动持续时间来分析,研究认为每次运动时间不少于20-30分钟、60-90分钟也会产生良好的锻炼效果。
  5结论
  5.1 体育教学是促进健康的有效手段。学校体育应坚持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在体育教学中激发学生运动兴趣,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5.2 体育运动能让学生更加了解自己在哪些方面有特长,对自己的能力、性格和优点做出恰当、客观的评价,对自己不会提出苛刻、非分的妄想,并能发展自身的潜能,体验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并端正自我意识。
  5.3 体育活动能让学生乐于同他人交往,融于集体中,在社会生活中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能做到人际关系和谐。体育能使学生情绪稳定,能培养学生乐观、开朗的性格,促使学生个性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 学校体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3]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4] 体育与健康.人民教育出版社.
其他文献
广西河池市金城江区第三小学 河池 547000  【摘要】游戏是低年级学生酷爱的一种活动。在小学低年级阶段,由于学生年龄小,对数学中单调的数字与符号难以理解,而如果采取游戏的方式,就会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他们不知不觉中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地去探索、学习,这种手段可以作为小学数学尤其是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式。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游戏
期刊
贵州省独山县上司镇打完小学 独山 558203  【摘要】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从内容到形式都要更切合学生实际,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更迎合学生的儿童天性。因此,我们应充分挖掘教材的各有利因素,活化语文课堂教学,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促进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学习活动中读文品字,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如何把握好课文的教学非常重要。尽管我在这一环节教学中以读中感悟,从问题入手,讲说结合,可学生对课文
期刊
在我们的教学中,提到备课,人们自然会想到要备大纲,备教材、备学生等等。对于备大纲、备教材,教师历来都很重视。其实,教育的对象是人,是有生命的个体,因此教育的过程应该尊重学生的学习要求,关注学生的心灵,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学理念。因此,在备课当中要关注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备课不仅要备教学内容,还要备学生。现在结合本人的教学体会,浅谈一下备课中该如何备学生。  1关注
期刊
【摘要】多媒体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正改变着教育的模式,推动着教学的改革。本文就多媒体技术对教师与学生产生的影响作了说明,并介绍了多媒体技术在《物理光学》课程教学中的一些应用和效果。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教学,物理光学  由于计算机和网络的迅速发展,近年来教育领域多媒体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运用教学课件、互联网络、录音录像、视频展示等现代教育技术于课堂的多媒体教学,由于其形象直观的表现形
期刊
【摘要】解题教学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它是帮助学生深化理解基础知识、培养技能的过程,也是帮助学生学习数学思想方法,进行思维训练的过程。因此,本文分析了数学解题存在误区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解题教学,存在原因,应对策略  数学解题过程是一个积极而又活跃的综合思维过程。它不仅需要知识与能力,而且还需具备健康的心态,才能有效地启动大脑的思维,使之始终保持昂奋的状态,从而获
期刊
【摘要】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主要起组织、引导、点拨、启发、示范、答疑的作用。语文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形成,主要通过学生自己去学、去练,自己进行听、说、读、写的各项活动。  【关键词】小学语文,大胆地“放”,有的放矢地“扶”,参与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学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教师除了对关键性的问题作出解释和说明以外,主要起组织、引导、点拨、启发、示范、答疑的作用。语文知识的获得和能力
期刊
贵州省水城县阿戛乡阿戛小学 水城 553019  【摘要】课堂教学应被看作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课堂教学的目的应全面体现培养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是只局限于认识方面的发展,问题进入到对课堂教学过程的探究和影响课堂教学状态的因素。  【关键词】传统课堂,改革,动态生成  1教学是中小学教育活动的基本构成部分  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开展,不少学校冲
期刊
【摘要】物理是中学阶段重要的基础性课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由于教师的教学方法欠佳,以及学生学习方法的不当,学生的学习效果不够理想。本文从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了改进物理学习的方法。  【关键词】物理学习,问题,改进,方法  很多学生心中往往有这样的感受:在各科文化课中,物理科是相对较难学习的一科。大部分同学,特别是物理成绩中差等的同学,总有这样的疑问:“上课听得懂,听得清,就是在课下做题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对学生跳出题海战术,转变被动低效的学习具有广阔的现实意义。本文分析了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现状,并对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策略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教学,问题意识,培养能力,新课改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现代教学要强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遇到问题时所产生的一种主动质疑、积极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状
期刊
【摘要】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农村中学物理实验教学却还存在不少问题,导致物理实验缺乏吸引力,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限制了学生的求知激情和创造性思维。本文认真分析了这种情况,并对提高农村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进行探索。  【关键词】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现状分析,应对策略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当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正面临着一些
期刊